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50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重症抑郁症病人认知功能与焦虑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重症抑郁症病人的认知功能性失调与焦虑障碍的关系。方法 :对24例伴有严重焦虑障碍和21例不伴有严重焦虑障碍的重症抑郁症病人在入院治疗前及常规药物治疗后 ,分别同时应用功能失调状况评定量表“DAS”、HAMD抑郁量表及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进行测评与对照研究。结果 :常规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抑郁症状严重程度(HAMD总分)明显减轻或消失 ,疗效显著(P<0.01)。但是认知功能改善存在较大差异。不伴焦虑的抑郁症在药物治疗后其认知障碍的严重程度随着抑郁症状的减少也明显减轻 ,而伴有焦虑的抑郁症病人在药物治疗后 ,尽管抑郁症状已明显减少或消失 ,但其认知障碍依然存在。结论 :伴有焦虑的抑郁症病人 ,认知障碍更突出、顽固。因而在治疗过程中 ,必须将药物和认知行为治疗相结合 ,这样才能获得长期的疗效并能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2.
1969年首先由Venables与Flor-Henry对精神病人的脑机能变化进行观察,往后的研究发现精分症病人与优势半球机能障碍、情感性精神病人与非优势半球机能障碍之间有某种联系。近年来这一发现日益受到精神病学家们的强烈关注。  相似文献   
3.
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DAS)在抑郁症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心理学家Beck认为抑郁症最突出的表现是认知障碍(即“功能失调性状况”)[1]。为了探讨认知障碍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美国心理学家Weisman和Beck在1978年制定了“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DysfunctionAtitudeScale...  相似文献   
4.
妄想性和非妄想性抑郁症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81例妄想性抑郁症和140例非妄想性抑郁症病人的治疗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妄想性抑郁症对单独用三环抗抑郁剂治疗效果欠佳,而三环抗抑郁剂和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应用疗效较好。舒必利对妄想性和非妄想性抑郁症的疗效都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惊恐障碍患SCL-90评分的性别差异。方法:对连续门诊的54例男性和46例女性惊恐障碍患的SCL-90评分进行比较.同时对照中国人男女SCL-90评分常模进行分析。结果:全部100例患SCL-90标准分均显高于常模组(P<0.01),惊恐障碍男女两组比较除精神病性项目外,也均有显性差异(P<0.05).恐怖因子男性组高于女性组。结论:惊恐障碍SCL-90评分存在显的性别差异.男女惊恐障碍可能为不同的亚型。  相似文献   
6.
自1980年《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DSM-Ⅲ)出版以来,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毁誉参半,无疑有不少问题,但仍有必要对它的进一步发展有所了解。美国精神病学协会于1983年5月成立了修订小组’仍以Spitzer主持其事。小组成员中包括了对该手册进行过尖锐抨击的学者如Vaillant,计划在1987年5月之后正式出修订本,称为DSM-Ⅲ-R。目前,对DSM-Ⅲ的诊断标准部分的修改增补,已初步告一段落。于1985年10月5日先印出了关于诊断标准的修订草案,称为DSM-M-R in Development(draft),向其国内的各专门咨询委员会及各国专家征  相似文献   
7.
作者观察53例,其中44例为精神分裂症,9例为躁狂抑郁症。在骤然撤除药物前2—3周,用药剂量达到最高。例如氟哌啶醇40—50毫克,三氟啦嗪60—80毫克,(?)25—30毫克,(?)250—300毫克,(?)150—300毫克。除此以外还使用了氯丙嗪、氟奋乃静、(?)等药物。停药后对于疗效不佳的病例则再次给药,经2—3周后再停用。个别病例反复撤除达5—6次。精神分裂症44例中,治疗时间从2周至10年不等。用药不足半年者10例,10年以下者5例,3年以下者11例,超过5年者18例。躁狂抑郁症患者之抑郁发作为2—8次,使用抗忧郁剂2周—3个月。精神药物骤然撤除后,在精神分裂症中约半数病例(44例中之21例)并未发现撤药症状群,且在1—3天后就有锥体外系和植物性障碍的显著减轻。  相似文献   
8.
过去和最近的文献都谈到早期正确诊断情感性精神病的困难,主要在于难以和精神分裂症的类似情感性发作相区别。鉴于国内外文献都缺少就这个问题进行大量病例长期随访的资料,作者收集了1945—1965年间在某医院曾先后诊断为躁狂抑郁症的住院病人238例,其中男67例(28.2%),女171例(71.8%),病历完整,随访时间最少不短于10年。经住院观察的有136例,根据随访结束时的诊断分为如下4组:第1组:最后诊断为躁狂抑郁症计164例,可为典型的和不典型的。在间歇期无精神缺损,临床相一般无明显的不典犁特征,  相似文献   
9.
本刊自1976年第3期开辟了关于精神病本质问题的学术讨论一栏,发表了杨德森同志的文章,张湖同志和贾如宝同志也相继各抒己见。实际上讨论还应追溯到1972年,当时《新医学》杂志第8期发表了湖南郴州精神病院“250例精神病调查分析”一文,1973年江西宜春地区精神病院和河南李顺成同志同时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这一场讨论延续了多年,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及临床常见因素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阳性症状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设计的方法 ,对连续入院的 12 9例精神分裂症病人 ,分别在 6周的单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后使用BPRS ,SANS ,SAPS及自编问卷进行调查和评估。并应用t检验和多逐步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量表总分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0 1) ,但SANS与SAPS各自治疗前后差值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阴、阳性症状的疗效与性别和家族史的关系特别密切 (P <0 .0 5 )。结论 :性别和家族史对于精神分裂症阴、阳性症状的疗效有显著影响而抗精神病药物似乎不存在明显的优劣之分。有关发现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