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40年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近 40年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的特征。方法 对云南省精神病医院于196 0~ 1979年 (A期 )鉴定的 5 75例、1980~ 1989年 (B期 )鉴定的 12 74例和 1990~ 1997年 (C期 )鉴定的 936例案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近 40年中 ,被鉴定人逐渐年轻化 ,女性构成比上升 (P <0 0 1) ,政治型案件构成比下降 (A期 :5 0 0 9% ,B期 :4 2 4% ,C期 :0 96 % ;P <0 0 1) ,经济案、性受害案、精神伤害案 ,以及性自卫能力和精神损伤评定的构成比均有上升 (P <0 0 1) ;精神分裂症的构成比下降 (A期 :6 1 39% ,B期 :37 83% ,C期 :39 2 1% ;P <0 0 1) ;做出责任能力评定的构成比增加 (A期 :14 2 9% ,B期 :88 6 3% ,C期 :99 2 2 % ;P <0 0 1)。结论 近 40年中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呈现不同的特点 ,并逐渐向规范化、法制化迈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近10年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的特征。方法将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法医精神病学教研室,于1997年~2006年鉴定的3016例案件,分为前5年组和后5年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近10年中,被鉴定人的女性构成比有所上升(P〈0.05),凶杀案件、纵火案件构成比下降,性侵害案件、盗窃案件,以及性自卫能力和伤残评定的构成比均有上升(P〈0.05)。鉴定诊断中,精神发育迟滞和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比例有所增高,而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和人格障碍的比例有所下降(P〈0.05);刑事案件受害者中精神病患者的家人被伤害的比例增高(P〈0.05);做出完全责任能力评定的比例下降,无责任能力评定的比例增加(P〈0.05)。送检单位中法院和其他机关的比例明显增加(P〈0.05)。结论近10年中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呈现不同的特点,司法精神病学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难题。  相似文献   

3.
1998~2000年某医院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近年来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的特征 ,对 1998~2 0 0 0年我院精神病司法鉴定案件进行对比分析。对象和方法 样本源于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经我院司法鉴定的案例 ,共 370例。其中 1998年 10 7例 ,1999年 95例 ,2 0 0 0年 16 8例。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自制调查表 ,详细收集鉴定案由、法律能力、疾病分类、责任能力评定等 ,并比较三组的资料。数据处理采用 χ2 检验。结果 三年中女性被鉴定人的构成比逐年上升 (χ2 =8 6 8,P <0 0 5 ) ;其中 1998年为 15 0 % (16例 ) ,1999年为2 7 4% (2 6例 ) ,2 0 0 0年 (以下按此…  相似文献   

4.
80年代与90年代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案例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80年代与 90年代司法精神病鉴定变化的特点。方法 对盐城市精神司法鉴定委员会鉴定技术组 1980年至 1999年鉴定的 1111例案例 ,分为 80年代组与 90年代组进行比较。 (80年代组 198例 ,90年代组 913例 )结果  90年代组比 80年代组 :在鉴定诊断中 ,人格障碍减少 (P <0 0 5 )其它无显著变化 ,两组中居第一位的为精神发育迟滞 ,分别占 36 6 %和 33 8% ;在法律能力评定中 ,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有所减少 (P <0 0 5 ) ,性防卫能力评定中有所增加 (P <0 0 5 ) ,两组中居第一位的为刑事责任能力评定分别为70 4 %和 78 3% ;在刑事责任能力评定中 ,完全责任能力在减少 (P <0 0 1) ,而部分责任能力在增加 (P <0 0 1) ,两组中居第一位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分别占 4 6 7%和 5 6 1% ;在鉴定案例犯罪类型中 ,盗窃案件增多 (P <0 0 1) ,政治案件和流氓案件减少 (P分别 <0 0 5和 <0 0 1)。结论 我国的司法精神病学正在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疆地区10年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回顾性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我国新《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实施前后新疆地区 10年间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临床特征及变化特点。方法 以 1997年 10月 1日新《刑法》实施日为分界线 ,对 1992年 10月 1日至 2 0 0 2年 9月 30日鉴定的2 0 0 9名病例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前 5年为A组 ,后 5年为B组。结果 ① 10年间以刑事责任能力鉴定为主(5 8 4 4 % )。被鉴定人均为青壮年 (2 9 5 3± 11 2 4 )岁 ,接受国民教育的时间短 (7 5 1± 4 13)年 ,男性较多 (6 9 19% )。2组相比 ,B组刑事责任能力鉴定的构成比下降 (P <0 0 5 )。精神损伤鉴定和限定责任能力所占的比例明显升高 (P<0 0 1) ;女性被鉴定人增多 (P <0 0 1) ,受教育时间延长 (P <0 0 1)。 2组诊断排序中前三位为精神分裂症(2 9 4 7% ) ;精神发育迟滞 (16 5 3% ) ;无精神病 (10 4 0 % )。酒所致精神病障碍的比例 (6 5 2 % )远高于文献报道。结论 新《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实施后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临床特征和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近四年我国司法精神病发展趋势 ,有何特征。为此 ,将我院近四年所有的司法精神病鉴定案例作如下分析 ,现报道如后。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对象为本院司法鉴定室 1998年 1月~2 0 0 1年 12月 ,由公检法司送来我院进行司法精神病鉴定的所有案例。 1998年和 1999年的案例 2 0 2例为A组 ,2 0 0 0年和 2 0 0 1年的案例 36 8例为B组进行对比分析。1 2 方法 从 1998年 1月开始 ,由鉴定室的医师对所有的案例 ,按自编的统一表格详细收集有关资料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鉴定案由、法律能力、疾病分类、责任能力评定及委托单位等项目。本…  相似文献   

7.
80年代与9O年代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案例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80年代与90年代司法精神病鉴定变化的特点.方法对盐城市精神司法鉴定委员会鉴定技术组1980年至1999年鉴定的1111例案例,分为80年代组与90年代组进行比较.(80年代组198例,90年代组913例)结果 90年代组比80年代组在鉴定诊断中,人格障碍减少(P<0.05)其它无显著变化,两组中居第一位的为精神发育迟滞,分别占36.6%和33.8%;在法律能力评定中,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有所减少(P<0.05),性防卫能力评定中有所增加(P<0.05),两组中居第一位的为刑事责任能力评定分别为70.4%和78.3%;在刑事责任能力评定中,完全责任能力在减少(P<0.01),而部分责任能力在增加(P<0.01),两组中居第一位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分别占46.7%和56.1%;在鉴定案例犯罪类型中,盗窃案件增多(P<0.01),政治案件和流氓案件减少(P分别<0.05和<0.01).结论我国的司法精神病学正在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传统与新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治疗费用情况。方法将 6 0 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门诊病历号分为两组 ,奇数为传统抗精神病药组 (服用氯丙嗪、氟哌啶醇等 ,折合氯丙嗪的平均剂量为 4 5 0~ 6 0 0mg/d) ,偶数为新型抗精神病药组 (服用氯氮平 4 5 0~ 6 0 0mg/d、利培酮 4 6mg/d、奥氮平 17 5mg/d)。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 2 ,8,12 ,5 0周末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临床大体印象表和副反应量表进行评定 ;调查两组患者家庭在一年中因诊治该患者所需的直接、间接和隐性费用。结果  (1)有效率 :传统药组为 70 7% ,新型药组为 70 3% (P >0 0 5 ) ;(2 )诊治费用 :传统药组的总费用为 (10 372 81± 6 86 2 2 )元 ,直接费用为 (2 795 5 5± 84 6 2 4 )元 ,间接费用为(5 712 32± 977 13)元和隐性费用为 (2 0 36 2 5± 881 6 2 )元 ,均多于新型药组 [分别为 (5 196 4 0±4 5 1 6 4 )元、(380 5 2 2± 989 2 2 )元、(12 5 5 4 1± 5 0 3 13)元和 (15 8 4 9± 2 2 71)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新型抗精神病药的疗效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相似 ,但较后者更经济 ,更适合大多数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α2巨球蛋白(α2MG)在脑梗死后精神病性障碍患者脑脊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9年3月脑部疾病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136例,其中脑梗死患者53例(脑梗精神病组),非脑梗死患者83例(非脑梗精神病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脑脊液中α2MG、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M(Ig M)、补体C3水平,并分析α2MG与IL-6、CRP、Ig M、C3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α2MG水平对脑梗死后精神病性障碍的诊断价值。结果与非脑梗精神病组相比,脑梗精神病组患者脑脊液中α2MG、IL-6、CRP、C3、Ig M水平较高(P 0. 05)。Pearson分析显示脑梗精神病组患者脑脊液中α2MG水平与IL-6、CRP、C3、Ig M水平均呈正相关(r=0. 413,P=0. 002; r=0. 553,P=0. 000; r=0. 613,P=0. 000; r=0. 512,P=0. 000)。ROC曲线结果显示,脑脊液中α2MG水平对脑梗死后精神病性障碍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 897,截断值1. 968μg/ml,灵敏度为83. 0%,特异度为94. 0%,95%CI为0. 828~0. 967。结论α2MG在脑梗死后精神病性障碍患者脑脊液中水平上升,对脑梗死后易发生精神病性障碍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轻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和生活功能的自然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阿尔茨海默病 (AD)认知和生活功能的自然演变。方法 对不服任何益智药的 30例轻度和 2 1例中度AD病人连续随访 30周。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 (MMSE)、Alzheimers痴呆缺陷量表 (A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成人韦氏记忆量表 (WMS)为评定工具 ,每 6周评定 1次。结果  30周后 ,MMSE平均下降 (0 .2 5± 2 .5 8)分 (P >0 .0 5 ) ,ADS平均下降 (1.6 3± 4 .33)分 (P <0 .0 5 ) ,ADL平均上升 (2 .0 4± 6 .76 )分 (P <0 .0 5 ) ,WMS平均上升(3.37± 9.2 4 )分 (P <0 .0 5 )。结论 轻至中度AD病人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是缓慢减退的。轻至中度AD病人仍有低水平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不同时期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案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我院不同时期所进行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案例特点。方法对我院1987年-1996年司法鉴定的292例(A组)与1997年-2003年鉴定的1097例(B组)案例,按鉴定类型、疾病种类、犯罪类型等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责任能力、受审能力、申办户口等的例数显著增多,性防卫能力、服刑能力鉴定例数显著减少且评定标准趋严;在责任能力鉴定中,精神正常者、精神发育迟滞(MR)患者的比例显著增多,应激障碍者显著下降;MR和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责任能力评定明显趋严。强奸犯罪的亦显著改变。结论应加强对司法精神病学,尤其是责任能力评定的研究,以便更加规范、客观。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与90年代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近年来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方法对90年代经该院鉴定的119例与80年代鉴定的47例案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与80年代组比较,90年代组的未婚比例、既往精神病史较多;案件类型以凶杀、伤害升至首位(37.8%),经济案件明显增多(8.4%);鉴定诊断两年代组均以精神分裂症占首位(31.9%),90年代组拘禁性精神病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明显增多(9.2%);部分责任能力比例(27.3%)和服刑或受审能力鉴定(17.6%)亦增加。结论两个年代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特点有所不同,90年代以来责任能力的评定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司法精神病鉴定中评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进行讨论。方法:对95例司法精神病鉴定中评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案例进行分析。结果: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在鉴定中可酌情应用。结论:限定责任能力大致可见于以下几种:①精神病性症状与作案无直接关系;②继发性人格障碍而非疾病直接导致;③轻、中度精神发育迟滞;④其他精神活动障碍。  相似文献   

14.
37例贩毒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贩毒案例的鉴定特点。方法:对1985年6月-2002年6月间本院贩毒案件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有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接受司法精神鉴定656例,其中贩毒案件37例(5.6%)。91.9%的案犯具有明确的现实动机,均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诈病的发生率占本组鉴定案例的35.1%,值得引起注意。结论:对贩毒案件的鉴定,要特别提高警觉!以便为司法机关提供真实可信的鉴定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为完全责任能力案例特点的分析,为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提供实践指导.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研究,收集福建泉州市第三医院2003年~2012年10年间190例鉴定为完全责任能力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0例完全责任能力者均为现实动机作案,被鉴定人多为男性(84.7%),平均年龄(30.62±10.32)岁,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87.4%,送检单位以公安机关为主95.8%,提出鉴定者以家属居多85.3%;2007年后被鉴定为完全责任能力者比率较之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0,P<0.05),其中有完全责任能力无精神病者比率也较2007年之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P〈0.05).结论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为完全责任能力无精神病者比率有增加的趋势,以男性、受教育程度低者居多.  相似文献   

16.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的性别差异。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对227例司法精神医学鉴定资料,对其中184例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女性平均年龄比男性小、女性精神发育迟滞诊断率明显高于男性、男性凶杀、盗窃、伤害案占的比重大,女性性伤害案占的比重大;男性责任能力评定比例明显多于女性,女性行为能力和精神伤害评定比例多于男性;女性完全责任能力评定率高于男性。结论:男性以攻击性案件为主,须加强监管;女性以性伤害案件为主,须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司法鉴定中关于民事行为能力评定特点。方法:收集2001年至2005年197例民事行为能力评定的司法鉴定资料,对鉴定中案件类型、诊断及结论进行分析。结果:民事行为能力的司法鉴定中案件类型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离婚(47.7%),签定契约能力(14.7%),劳动争议(10.7%);排在前3位的诊断是精神分裂症(48.7%),器质性精神障碍(14.7%)和情感性精神障碍(10.7%)。民事行为能力评定以无最为常见,占76.6%,其次为限制行为能力。结论:民事行为能力评定以三分法为主,某些具体操作中以两分法为宜。评定结论受到诊断及具体事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精神疾病中的凶杀行为与责任能力评定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与凶杀行为的关系及责任能力评定的现状.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既往鉴定中精神疾病凶杀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患者凶杀行为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危害行为(P均小于0.01),而精神发育迟滞、人格障碍及性变态出现凶杀行为,显著低于其他危害行为(P均小于0.01).对精神疾病患者凶杀行为责任能力评定绝大多数为无责任能力,少数为限定责任能力,极少为有责任能力.结论精神病人各类危害社会行为中以凶杀的发生率最高,危害性极大,应加强防范.尽管现时对精神病人危害行为任责任能力的评定趋严,但其凶杀行为的责任能力仍以无责任能力为主.  相似文献   

19.
Morphometrical analysis of the frontal lobe neocortex of seven selected cases of mental retardation of unclassified aetiology and pathology, showing mild dysplastic changes of the neocortex on routine workup, were compared with nine normal controls and seven cases with Down's syndrome. In comparison with the normal controls, the group with‘unclassified’mental retardation showed an increased percentage of disoriented pyramidal neurons in layers III and IV-V (8–17%, P<0.01), an abnormal distribution of small pyramidal cells with a shift from superficial to deeper layers of the prefrontal cortex (P<0.01), and an increased cortical thickness (+ 38%, P<0.05) of Brodmann area 10, as well as a tendency to a decreased gyration of the frontal lobe sulci (?14%, P=0.18). However,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macroscopicai differences either in frontal lobe gyration or in the size of the cerebrum and its frontal lobes were found between those two groups. On the other hand, the Down's syndrome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gyration (?36%, P<0.01). These findings may indicate an inhibited and disordered migration of putative small pyramidal neurons in cases of'unclassified’mental retard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