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时期精神医学司法鉴定凶杀案例的特征。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案例调查表对我院司法鉴定凶杀案件1990年-1999年(共256例,作为对照组)与2000年-2007年(共179例,作为研究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社会人口学特征:研究组的职业以“无业”为主(占45.8%),明显多于对照组;“农民”则少于对照组(P〈0.05);籍贯方面研究组“外省”占48.0%,明显高于对照组(25.4%)(P〈0.05);(2)两组举鉴者的比较,研究组由“办案人员”提出者有所减少,而由“家属”提出者明显增多(P〈0.05);(3)两组举鉴理由的比较,研究组“审案时发现不正常”有所减少,“作案手段残酷”明显增多(P〈0.05);(4)两组诊断的比较,研究组诊断“无精神病”明显增加(占45.3%),诊断“精神分裂症”有所减少(占26.3%)(P〈0.05);(5)两组责任能力的比较:研究组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占50.3%)明显增多(P〈0.05)。结论新时期精神医学司法鉴定凶杀案例的特征与旧时期存在显著的变化,值得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索司法机关对医院鉴定结论的认同率及二者间的分岐点。方法应用自编问卷调查表,对本院1991~1993年作司法鉴定的295例向有关司法机关进行随访研究。结果收到司法机关242例回信,回信率82.0%。对本院鉴定结论认同率为93.8%,诊断认同率为88.5%~100.0%(KW=0.7~1.0,P<0.05~0.01),法定能力认同率为86.3%~100.0%(KW=0.8~1.0,P<0.05~0.01)。分歧较大的病种为人格障碍、轻性躁狂、轻度精神发育迟滞和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在案件处理上以部分责任能力者分歧较大。结论有必要提高司法机关对医院鉴定结论的认同率,并减少分歧点。  相似文献   

3.
对我院间隔10年后的司法精神病鉴定资料(疾病种类、犯罪类型、法律能力评定等)进行比较分析,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取自2000年1月1日至2002年1月1日(10年前)及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10年后)在我中心进行司法精神病鉴定案例,共539例。其中10年前167例,脱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为完全责任能力案例特点的分析,为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提供实践指导.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研究,收集福建泉州市第三医院2003年~2012年10年间190例鉴定为完全责任能力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0例完全责任能力者均为现实动机作案,被鉴定人多为男性(84.7%),平均年龄(30.62±10.32)岁,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87.4%,送检单位以公安机关为主95.8%,提出鉴定者以家属居多85.3%;2007年后被鉴定为完全责任能力者比率较之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0,P<0.05),其中有完全责任能力无精神病者比率也较2007年之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P〈0.05).结论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为完全责任能力无精神病者比率有增加的趋势,以男性、受教育程度低者居多.  相似文献   

5.
新疆地区10年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回顾性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我国新《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实施前后新疆地区 10年间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临床特征及变化特点。方法 以 1997年 10月 1日新《刑法》实施日为分界线 ,对 1992年 10月 1日至 2 0 0 2年 9月 30日鉴定的2 0 0 9名病例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前 5年为A组 ,后 5年为B组。结果 ① 10年间以刑事责任能力鉴定为主(5 8 4 4 % )。被鉴定人均为青壮年 (2 9 5 3± 11 2 4 )岁 ,接受国民教育的时间短 (7 5 1± 4 13)年 ,男性较多 (6 9 19% )。2组相比 ,B组刑事责任能力鉴定的构成比下降 (P <0 0 5 )。精神损伤鉴定和限定责任能力所占的比例明显升高 (P<0 0 1) ;女性被鉴定人增多 (P <0 0 1) ,受教育时间延长 (P <0 0 1)。 2组诊断排序中前三位为精神分裂症(2 9 4 7% ) ;精神发育迟滞 (16 5 3% ) ;无精神病 (10 4 0 % )。酒所致精神病障碍的比例 (6 5 2 % )远高于文献报道。结论 新《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实施后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临床特征和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55例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限定责任能力有关资料作一分析,并就限定责任能力的有关问题提出讨论。认为用三分法来评定责任能力在司法鉴定工作中是科学的,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精神病司法鉴定1389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我院进行的精神病司法鉴定案例特点。方法 对我院1987~2003年进行的1389例鉴定案例,按责任能力、性防卫能力、因果关系、民事纠纷、交通案件等鉴定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1389例鉴定中,疾病种类以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为主;鉴定类型以责任能力鉴定、性防卫能力鉴定为主,申办户口等的鉴定有增多趋势;犯罪类型以暴力犯罪为主。结论 应加强对司法精神病学的研究,尤其暴力案件、民事纠纷的研究,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索涉嫌暴力违法被鉴定人责任能力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在2008~2010年的鉴定案例中筛选出符合研究条件的案例共178例进行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责任能力与因子1(行为认知能力)、辨认能力、控制能力、医学诊断、因子2(作案行为)、因子3(负荷双方关系、危害对象、对案件性质的认识)、委托单位、送鉴原因、精神病史相关。回归分析显示,责任能力与家族史、送鉴原因、因子1高度相关,三者可解释责任能力的67.5%的变异。结论涉嫌暴力违法被鉴定人责任能力的评定存在许多影响因素,与以往研究基本相同,因此有必要制定统一的责任能力鉴定标准。  相似文献   

10.
外来打工者与本地涉案者司法鉴定案例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外来打工者与本地区涉案者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的特征及其异同点。方法 对我院鉴定的96例外来打工者与本地区的111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年龄轻、未婚、文化低、农村、农民及无业人员占的比例高;案件类型研究组以盗窃抢劫居首位(40.6%),其次是凶杀伤害(22.9%),与对照组和有关报道不同;鉴定诊断研究组精神发育迟滞少见(5.2%),伪装精神病占的比例较高(8.3%),拘禁性精神障碍占的比例也较高(9.4%)。结论 两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特点有所不同,打工者犯罪后诈病多见,应引起司法精神病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刑事案例的司法精神病鉴定特点,方法 将294例司法鉴定刑事案例分成智力型,暴力型与性攻击型三组进行社会人口学及司法精神病学资料比较,结果 智力型案例作案时多存在不同程度智能障碍,多诊断为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分裂症和无精神病,作案动机多为现实,多评定部分及完全责任能力,暴力型案例作案动机多为病理,不明或混难事 ,作案者多为农业劳动者,诊断多为精神分裂症,无责任能力为主;性攻击型案例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司法精神病鉴定凶杀案件的特征。方法:采用自编司法精神病鉴定案例调查表,对1990年至1999年期间256例(前期组)和2000年至2007年期间179例(后期组)司法鉴定的凶杀案件进行比较。结果:与前期组比较,后期组凶杀案比率减少(χ2=35.55,P〈0.01);无业者增多(χ2=24.91,P〈0.05);农民减少(χ2=53.37,P〈0.05);外省人员增多(χ2=24.30,P〈0.05);由家属举鉴者增多(χ2=35.55,P〈0.05);作案手段残忍者增多(χ2=26.65,P〈0.01);鉴定为无精神病者增多(χ2=74.00,P〈0.01);而精神分裂症减少(χ2=16.3,P〈0.05);评定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者增多(χ2=30.44,P〈0.01)。结论:新时期司法精神病鉴定凶杀案件的特征存在显著变化,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中,涉嫌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及老年人责任能力鉴定案件的特征.方法 对116例未成年人及107例老年人的刑事案件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未成年组的女性(6.0%)比例低于老年组(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08,P<0.05).未成年组的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58例(50.0%),老年组90例(84.1%).两组职业均以农民及无业为主,分别占81.0%和87.8%.涉嫌犯罪类型排前3位的在未成年组为抢劫/盗窃(31.0%)、杀人(21.6%)、强奸/猥亵(19.8%),在老年组为杀人(43.0%)、故意伤害(24.3%)、其他(18.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324,P< 0.01).受害者在未成年组以陌生人(56.9%)为主,老年组以邻居/朋友等熟人(48.6%)为主,两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28.993,P<0.01).鉴定诊断排前三位在未成年组为精神发育迟滞(40.5%)、无精神病(17.2%)和精神分裂症(12.9%),在老年组为精神分裂症(49.5%)、待分类精神障碍(15.0%)和无精神病(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343,P<0.01).未成年组与老年组中的精神分裂症及无精神病的涉嫌犯罪类型均以杀人为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法医精神病学鉴定中,涉嫌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及老年人均以男性、文化程度偏低、农民及无业者为主;两组涉嫌的犯罪类型、受害者及鉴定诊断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不同性别暴力案件特征的差异性。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案例调查表收集广州市精神病医院司法鉴定暴力案件,按照性别分组,比较不同性别暴力案件司法鉴定特征的差异性。结果(1)社会人口学特征:男性组和女性组在年龄和婚姻方面存在差异性(P〈0.05),在职业、文化、籍贯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2)两组在举鉴者、作案方式、作案工具等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在举鉴理由、作案后果、危害对象、作案性质、作案动机、作案后表现、诊断类型、合并精神症状和责任能力评定等方面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性别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暴力案件的特征比较既存在某些共性,又存在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司法机关、案件双方当事人或其亲人以及周围群众对鉴定结论的满意度、接受度。方法分别用司法精神病鉴定随访调查问卷,采用面访与信访结合的方式,对司法机关、案件双方当事人或其亲人以及周围群众进行随访。结果司法机关对鉴定结论的采纳为100%;鉴定结论与最后的司法判决:70例(83.33%)一致,14例(16.67%)基本一致。对鉴定结论,司法机关满意度最高(100%),案件相关的当事人或受害人最低(70%)。随访发现,NGRI者未治疗率高达52.17%,再犯案率为17.39%。结论司法机关对鉴定工作的接受度和满意度较高,而案件相关的当事人或受害人偏低。NGRI者的治疗率较低,再犯案率高。  相似文献   

16.
早期精神分裂症刑事作案的责任能力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寻在刑事作案中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特点及影响责任能力评定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本中心司法鉴定室1991年至2000年间所作的本中心司法鉴定刑事案例资料,将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与非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者进行分组比较,对家族史、案型、案前精神状况、作案诱因、作案动机、隐蔽性、作案对象、自我保护、鉴定诊断、症状特点、责任能力评定等相关因素用SPSS软件作统计分析。结果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在精神病家族史、文化程度、职业等方面与其他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自我保护、思维障碍、行为障碍等变量对三组被鉴定人具有差别效应。结论为提高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实践中对早期精神分裂症鉴定的准确性,应重视精神病家族史、作案动机、自我保护、思维障碍、行为障碍诸因素。  相似文献   

17.
During the last 3 years the number of prisoners in Finland has risen, being for the moment 105 per 100,000 inhabitants, one of the highest rates in Europe. This is dependent not only on the increase in criminality, but on the traditionally very severe scale of punishments applied. The penal institutions now have a 50 % overloading.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forensic and penal psychiatric work is characterized by overloaded services, long waiting lists and a generally irritated atmosphere.  相似文献   

18.
19.
我国司法精神病学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目的 探讨中国司法精神病学研究现状及其发展方向。方法 对1976 ̄1995年10种精神科专业杂志中有关司法精神病学的231篇文章进行分析,并将1991 ̄1995年的研究结果与1976 ̄1990年进行比较。结果 1991年后发表的文章(130篇,56.3%)是1990年前发表文章(101篇,43.7%)的1.29倍。1991年后性犯罪案例(12.25%)和性自卫能力评定的比例(26.25%)较1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