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MRI与DSA三维影像数据输入神经导航融合在脑深部血管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8月至2015年3月共使用MRI与DSA三维影像数据输入神经导航融合行脑深部直视显微手术治疗的5例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烟雾病合并脉络膜后动脉末梢分支动脉瘤1例,动静脉畸形合并静脉瘤2例,大脑前动脉A2段与腁周动脉外伤性多发假性动脉瘤1例,前颅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1例。术前Hunt-Hess分级Ⅱ级3例,Ⅲ级1例,Ⅳ级1例。所有患者在手术前行脑血管造影获得平板DSA三维影像数据和MRI层厚2.0 mm三维断层影像数据,手术中将MRI与DSA三维影像数据通过Dicom接口输入神经导航系统进行融合,在神经导航引导下行显微直视手术切除、夹闭或电灼病灶,术后均复查DSA或320-CTA。结果 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切除病灶。术后4例患者恢复良好,无神经功能障碍;1例出现脑分裂综合征。结论 在脑深部血管微小病变手术中,使用MRI与DSA三维影像数据输入神经导航,能够精准找到脑深部微小血管病灶并看清楚病灶与周围脑结构的解剖关系,以最小手术损伤完整、彻底的切除脑深部血管微小病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MRI与3D-DSA三维影像融合联合电生理监测在脑动静脉畸形伴癫痫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例脑动静脉畸形合并癫痫患者的MRI与3D-DSA影像数据输入神经导航进行影像融合,对病灶进行精准定位,联合术中电生理监测,完成脑动静脉畸形及致痫灶显微切除术。结果 本例通过MRI与3D-DSA影像融合,精确定位显示病灶范围,术中实时导航找到主要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成功切断主要供血动脉,完整切除畸形血管团,同时结合术中神经电生理技术定位脑功能区及致痫灶,术后患者无神经功能缺损,复查DSA示畸形无残留,脑电监测颅内未见异常放电。结论 MRI与3D-DSA影像融合结合术中电生理监测联合应用,可以既能完全切除脑动静脉畸形病灶,又能同时清除致痫灶,保护脑重要功能区,为重要功能区脑动静脉畸形继发癫痫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术中DSA辅助显微手术切除脑动静脉畸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术中DSA辅助下显微手术治疗的47例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资料。结果 首次切除后术中DSA显示,畸形血管团完全切除10例,有残留37例。术中DSA次数中位数为2.0(2.0,3.5)次。26例采用动脉瘤夹定位畸形血管团位置,定位造影次数中位数为1.5(1.0,2.0)次。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畸形血管团完全切除44例,部分残留3例。5例术后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1年,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46例,预后不良1例;DSA随访发现复发7例。结论 术中DSA辅助下手术切除脑动静脉畸形,有助于提高畸形团全切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神经导航系统辅助显微手术切除隐匿型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Brain LAB公司的Vector Vision神经导航系统辅助显微手术切除隐匿型脑动静脉畸形并清除血肿12例,并对神经导航用于隐匿型脑动静脉畸形显微手术的优缺点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本组病例中,术后近期复查MRI证实病灶全切除率为100%,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无其他重要神经功能受损表现.无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结论神经导航系统辅助显微手术切除隐匿型脑动静脉畸形具有定位准确、动态示踪、微侵袭、安全可靠等特点,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病灶的切除率及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神经导航下手术切除幕上脑内海绵状血管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幕上脑内海绵状血管畸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切除26例幕上脑内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应用Stealth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制定手术计划。术中导航探针指引显微镜下切除病变。结果导航显示病灶的定位误差均在2 mm以内。26例海绵状血管畸形均获全切除,术后所有患者恢复良好,均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结论应用神经导航系统辅助手术可对病变准确定位,手术侵袭性小,可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复合手术治疗出血型脑动静脉畸形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急诊复合手术治疗的7例出血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其中急性脑出血5例,栓塞术中脑出血2例。患者均接受血肿清除并血管畸形切除术,术中实时Dyna CT检查血肿清除效果,DSA造影评估畸形血管团切除范围。结果 6例血管畸形术中造影提示畸形血管团完整切除,1例术中造影提示血管畸形少量残余,根据造影再行探查并切除残余血管畸形。术中Dyna CT提示7例患者血肿均全部清除。5例急诊手术患者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2例抢救性复合手术患者,1例未遗留任何功能障碍,1例患者术后遗留左侧上肢轻瘫。7例患者术后临床随访3~24个月,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lasgow outcome scale,GOS)Ⅴ级4例,Ⅳ级3例。结论初步观察,应用复合手术方式治疗颅内脑动静脉畸形并血肿清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脑动静脉畸形破裂急性出血期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破裂急性出血期的显微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5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中30例行血肿清除术.术中发现畸形血管团26例.其中19例行血肿清除加动静脉畸形显微切除术,11例行血肿清除加部分血管电凝术。16例因术中脑压较高行去骨瓣减压术;5例行单纯脑室内血肿外引流术。结果所有患者经病理和(或)DSA检查证实为脑动静脉畸形。急性期手术死亡3例。术后存活的32例患者均行DSA检查。脑动静脉畸形完全切除的21例,仍存在的11例。未切除的脑动静脉畸形根据Spetzle和Martin分级分为Ⅱ级3例.Ⅲ级5例,Ⅳ级3例。结论脑动静脉畸形破裂急性出血期的显微手术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既清除血肿。又防止再出血和继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为下一步治疗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融合神经导航在脑血管畸形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脑动静脉畸形(AVM)病例资料。病人术前的均行MRI、MRA检查,术中将MRI、MRA多幅影像输入神经导航系统进行融合,在神经导航引导下行显微手术切除AVM病灶。结果 10例AVM病人共有29支供血动脉,均在导航手术中成功辨别,其中21支在手术开始后即成功夹闭,8支位于深部的供血动脉在手术后期阶段夹闭。病灶切除术后9例病人恢复良好,1例出现视野缺损。结论多模态影像数据融合神经导航技术,能够精准辨别和夹闭脑AVM的供血动脉,以最小手术损伤达到完整彻底切除脑AVM病灶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DSA与MRI或MRA双三维影像融合技术条件与要点及对颅内大与巨大型动脉瘤诊断、对脑深部微小动脉瘤与静脉瘤实施神经导航手术的价值。方法早期应用手工操作,目前在Siemens Artis Zee Biplane双大平板DSA机的SystemSyngo X-WP三维后处理工作站上,将符合三维融合条件的DSA与MRI或MRA影像数据,利用Inspace 3D-3D-Fustion软件分析合并数据后,将DSA与MRI或MRA双三维影像进行融合,获得融合后影像供临床诊断、评估颅内大与巨大型动脉瘤以及治疗脑深部小型动脉瘤、静脉瘤时输入神经导航实施手术。结果对1例左颈内动脉后交通巨大型动脉瘤伴血栓形成病人,通过DSA与MRI或MRA双三维融合影像,提高了巨大型动脉瘤血管內治疗前后对瘤体大小及瘤内血栓与临床占位效应相关性的认识;对1例脑室岀血铸型病人,经DSA确诊为moyamoya病合并胼胝体下室旁脉络膜后动脉血流相关性动脉瘤及1例脑深部动静脉畸形合并血流相关性静脉瘤病人成功实施了神经导航手术。结论 DSA与MRI或MRA双三维影像融合是一项用特制软件后处理新技术,融合后三维影像对颅内大与巨大型动脉瘤的诊断有新认识,发现DSA影像瘤体小于MRI影像瘤体而大于MRA影像瘤体,以及对脑深部血流相关性动脉瘤及静脉瘤融合数据输入神经导航实施手术有很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维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3D-CTA)在出血性脑动静脉畸形诊断及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自2007年3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破裂脑动静脉畸形患者19例,对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A检查,并经DSA对照检查、手术证实。 结果首次CTA检查发现14例阳性,其中急诊直接行开颅血肿清除+畸形血管团切除4例,术后复查CTA及DSA提示全切除;3例首次CTA及DSA检查均为阴性,1年后CTA复查发现异常血管团,经DSA检查证实后手术治疗;2例首次及2周后CTA检查阴性,但DSA检查示小型畸形血管团。 结论CTA因其快捷有效、无创伤、安全等优点,尤其适合于出血性脑动静脉畸形的急诊检查,能充分显示脑动静脉畸形三维结构的特点可为手术入路提供良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在复合手术室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经验。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复合手术室治疗27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术中造影判断畸形团是否残留,其中3例一期行切除术和血管内栓塞术。结果 27例中,4例(14.8%)术中血管造影显示畸形团残留,再次切除后行术中造影,显示畸形团消失;一期行切除术和血管内栓塞术3例(均为Spetzler-Martin分级Ⅲ级以上),术中出血明显减少,均完全切除畸形团。所有患者无造影相关的并发症。术后24例随访6个月至1年,失访3例;其中19例恢复良好,5例有轻度神经功能障碍。结论 在复合手术室治疗脑动静脉畸形能够提高疗效,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为脑动静脉畸形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安全有效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复合手术在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采用复合手术治疗的复杂脑AVM病例资料,病例均在DSA辅助下定位畸形血管团,切除畸形血管团病灶后再次行DSA,即刻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即刻DSA显示畸形血管团完全不显影5例,畸形血管团较术前明显减小1例(左侧丘脑与基底核区AVM,因畸形供血动脉过多)。术后随访10~14个月,恢复良好4例,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0分,轻度神经功能障碍1例(mRS 2分),中度残障1例(mRS 3分)。结论复合手术能够降低AVM病人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畸形血管团切除率,为实现脑AVM疗效最优化提供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3.
术中B超辅助切除脑动静脉畸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术中实时超声在脑动静脉畸形(AVM)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5例脑AVM患者接受显微外科治疗,术中病变切除前行超声检查,以定位AVM边界与周围脑组织结构关系;辨别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确定血肿与AVM的关系。病变切除后重复超声检查AVM残留与否,并与术后血管造影结果对比。结果:15例患者病变均在实时超声导航下获得全切除。畸形血管团可被准确定位和界定范围,血肿区为高回声无血流信号,供血动脉血流动力学有别于正常血管,术中超声影像上病变的全切除为血管造影所证实。结论:术中实时超声能对脑AVM进行准确定位,并可判定脑AVM的全切除;AVM术中定位可为术前MRI、DSA起到有价值的补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中实时超声导航在脑动静脉畸形(AVM)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6例脑AVM显微手术切除术中,使用Aloka SSD 4000型超声检查仪扫描,进行AVM定位、辨别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确定血肿与AVM的关系以及血流动力学监测。病变切除后重复超声检查AVM残留与否,并与术后脑血管造影结果对比。结果26例畸形血管团均住实时超声下清晰显示并获得全切除。血肿区为高同声无血流信号;供血动脉与正常血管在血流动力学上有差别;术中超声影像所示的病变全切除为术后血管造影所证实。结论术中实时超声能够对脑AVM进行准确定位,指导皮质切口的设计,并可判定病灶是否全切除.对于术前的MRI、DSA检查起到很有价值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5.
报告手术切除脑动静脉畸形12例,其中10例为自发性脑内出血,均急诊行开颅脑内血肿清除同时切除畸形血管团,另2倒无脑出血的病人经脑血管造影后择期手术。畸形血管团最小为1.8cm,最大为4cm。12例术后病理活检均确诊为脑动静脉畸形。12例术后效果良好。认为对于脑动静脉畸形脑内出血的病人,除血肿量在30ml以下,无意识障碍的病人可保守治疗二期手术外,均应尽早行开颅血肿清除术,以保护病人生命及尽量减少后遗症,术中发现异常血管团应尽量切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颅脑外伤后异物取出术中的运用和手术经验,并对神经导航系统应用在颅脑外伤异物取出手术的优越性、精确性和移位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颅脑外伤患者在应用史赛克神经导航系统引导下进行手术的手术经验。结果本组病例中18例脑内异物和16例头皮异物患者顺利完整取出异物。有2例患者因病变靠近功能区术后遗留运动或感觉功能障碍,但神经导航在外科手术中的运用并未产生并发症。结论在术前规划中神经导航对于评估手术风险、选择安全的手术入路和最佳干预方式都具有重要作用。神经导航下手术定位准确,手术创伤小,缩短手术时间,能在最大程度上保留脑功能,明显改善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导航系统在神经外科显微手术中的应用(附55例报告)   总被引:47,自引:4,他引:43  
目的:评价神经导航系统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有效性、精确性和安全性。方法:本单位从1997年10月至1998年5月间,应用导航系统完成55例神经外科手术,并对其应用范围、精确性和安全性等作一分析。结果:在本单位完成的55例导航手术中,胶质瘤占36例,海绵状血管瘤8例,脑膜瘤3例,脑脓肿2例,动静脉畸形2例,局灶性癫痫1例,脑内血肿1例,脑动脉瘤1例,脑转移癌1例。全部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随访至今无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导航系统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中,可以在术前病变定位,头皮切口和手术入路设计,术中快速发现病灶,确定切除范围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使手术质量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8.
神经导航辅助下显微手术治疗颅底中央区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系统在颅底中央区肿瘤显微切除术中的应用及其优越性。方法对36例颅底中央区肿瘤患者应用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实施显微手术,术前将患者影像学信息导入神经导航系统进行解剖三维重建,并依据肿瘤部位应用神经导航系统设计个体化的手术切口,术中对手术入路、肿瘤及其周围重要解剖结构准确定位,判断肿瘤切除程度。结果本组病例神经导航注册误差为0.6-2.3mm,平均(1.1±0.3)mm。36例患者中肿瘤全切26例,次全切除10例(术后1月内均行γ刀治疗,死亡1例)。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或消失。结论 在颅底中央区肿瘤显微手术中应用神经导航系统能准确定位肿瘤与周围重要解剖结构,并引导手术操作,安全、准确地切除肿瘤,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复合手术平台在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收治脑AVM21例,均在复合手术室完成手术治疗,其中5例根据术前评估仅接受开颅切除术及术中脑血管造影,16例接受栓塞加开颅切除术。结果 21例手术时间为3.2~7.8 h,平均(5.8±1.3)h。16例栓塞后畸形血管团体积缩小46.7%~64.6%。无手术死亡病例,未发生与造影相关并发症。术后发生偏瘫1例,失语1例;手术致残率为9.5%(2/21)。术后发生脑梗死(直径2.5 cm)1例,无术后颅内出血、手术相关切口感染或颅内感染。18例术后随访6个月,发生迟发性癫痫1例;术后6个月复查DSA或CTA均证实畸形血管团完整切除;16例改良Rankin量表评分1分。结论利用复合手术平台治疗脑AVM可明显增加手术全切率,并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脑动静脉畸形手术治疗与血管内栓塞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81例脑动静脉畸形(AVM)患者分别进行直接手术切除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总结,探讨AVM治疗手段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1)直接手术23例,均为AVM合并脑内血肿而行急诊开颅血肿清除术 AVM切除术。(2)58例行血管内超选择栓塞术(NBCA胶),栓塞前行二维或三维DSA检查。结果直接手术组,术后复查头部MRI或DSA示病灶全切除12例,部分切除6例并在术后联合血管内栓塞达到痊愈,治愈率52.2%,病残率26.1%,死亡率21.7%。血管内栓塞组,以最后一期栓塞后的DSA资料统计栓塞程度,有49例达到完全栓塞,8例畸形血管团减少50%以上,1例减少50%以下。结论对脑AVM破裂出血且危及生命的应行急诊开颅血肿清除术并尽可能切除畸形血管团。小型AVM、单支供血AVM或Spetzler-Martin分级Ⅲ级以下的病例,追求一期完全栓塞是有可能的;Ⅲ级以上的脑AVM,采用分次、分期血管内栓塞可减少并发症和明显改善症状。因此,治疗脑AVM手段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