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正>病历摘要患者男性,48岁。主因突发头痛、呕吐伴意识不清18 h,于2013年4月21日入院。入院前18 h无明显诱因突发头痛,呈全脑爆发性剧痛,伴非喷射状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和暗红色血性液体。发病后意识状态呈渐进性下降,至入院前2 h处于昏迷状态,呼之不应,刺激四肢无反应。病程中无双眼凝视、口角歪斜、肢体抽搐等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探讨其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40例颈动脉狭窄性病变患者分别于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40μg/kg(右美托咪啶组)或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并记录给药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1 min(T2)、显露颈动脉即刻(T3)、拔除气管插管前(T4)、拔除气管插管后1 min(T5)时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麻醉药物剂量、麻醉恢复情况,以及围麻醉期血清TNF-α和IL-6表达变化。结果与T0时相比,右美托咪啶组患者其余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降低(均P0.05),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剂量明显减少(均P0.05),意识恢复时间和拔除气管插管时间缩短(均P0.05),呛咳、躁动和术后寒战等不良反应轻微(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以对照组显著。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啶联合全身麻醉,围麻醉期可维持更平稳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减少麻醉药物剂量,麻醉复苏迅速且平稳,安全性和有效性良好,并可抑制TNF-α和IL-6等炎性因子的释放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手术技巧,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术中不良事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共53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右侧狭窄26例、左侧15例、双侧12例;中度狭窄(30%~69%)35例、重度狭窄(70%~99%)16例、完全闭塞2例。结果其中50例单纯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2例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联合动脉瘤夹闭术、1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管腔狭窄者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并支架取出术。术后颈部CTA及灌注成像提示颈动脉血管形态良好、血流通畅,脑组织灌注不同程度改善。随访3~24个月,1例因心肌梗死死亡、2例术侧颈部皮肤麻木、1例声音嘶哑、3例仍有轻度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无脑卒中病例。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性病变安全、有效的外科方法,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及娴熟的手术技巧是保证手术成功、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患者大多选择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与欧美地区以手术为主的适应证选择存在较大差异。在我国大多数医疗中心,接受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病例数明显高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虽然,近年来日本和韩国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病例数增长迅速,但仍远低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在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男性,37岁。主因头痛、视物模糊7 d,于2012年6月26日入院。患者入院前7 d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额部疼痛、视物模糊,无言语和肢体症状,无恶心、呕吐、抽搐、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当地医院排除眼科疾病,遂至我院就诊,头部MRI检查显示左侧颞枕叶梗死,为进一步诊断与治疗收入院。既往糖尿病10年,口服格列齐特,平时未规律监测血糖。否认高血压、冠心病、胃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等传染病病史,否认手术史、外伤史。无家族遗传性疾病病史。吸烟10余年(3~4支/d),偶饮酒。  相似文献   
6.
椎动脉第三段的显微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椎动脉第三段(V3)的形态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10例(20侧)成人尸头标本,解剖观察V3段形态结构,测量椎动脉和枕动脉长度、外径等解剖数据.结果 V3段有明显而连续的多个弯曲,V3段全长(50.93±8.23)mm,未见明显解剖变异.结论 V3段的连续弯曲可适应头颈部复杂的运动,V3段的显露常采用枕下远外侧入路,枕下三角是术中暴露识别V3段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颞底内侧区后部小脑上经小脑幕入路手术的显露范围、解剖结构及其位置关系,拟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5具(10侧)国人男性尸头标本,模拟颞底内侧区后部小脑上经小脑幕入路,于手术显微镜下观察经该入路手术的显露范围、解剖结构,以及颞底内侧区后部脑沟、脑回和动静脉之间的解剖关系.选择3例颞底内侧区后部肿瘤患者,施行小脑上经小脑幕入路手术,观察手术疗效及预后.结果 小脑上经小脑幕入路手术可直接到达颞底内侧区后部,显露海马旁同后部、舌状同前部、梭状回及大脑后动脉P3段及其颞下分支.5具(10侧)尸头标本均存在鼻状沟和侧副沟,但是二者不连续,鼻状沟于前部将海马旁回与梭状回分开,侧副沟于后部将二者分开,前距状沟将海马旁回与舌状回分开,扣带回峡、舌状回前部分别与海马旁回后部汇合,枕颞沟将梭状同与颞下回分开.颞底内侧区后部主要山大脑后动脉颞下分支供血,其中3具(4侧)自大脑后动脉P2段发出颞下总动脉,后者发出颞下前动脉和颞下后动脉供应颞底;2具(2侧)自大脑后动脉P2段发出颞下中动脉和颞下后动脉供应颞底;3具(4侧)自大脑后动脉发出海马动脉、颞下前动脉和颞下后动脉供应颞底.静脉均引流入基底静脉.3例星形细胞瘤患者施行小脑上经小脑幕入路颞底内侧区后部肿瘤切除术,完全切除肿瘤,疗效满意.结论 小脑上经小脑幕入路手术能够较好显露颞底内侧区后部解剖结构,熟练掌握该人路的解部学知识有助于处理颞底内侧区后部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脑动脉瘤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特征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为动脉瘤的病因研究提供线索。方法 脑动脉瘤标本18例,将3例尸检的Willis动脉环血管标本作为对照,切片做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growth factor,bFGF)的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记录染色部位,并对染色的强度进行分级,计算阳性指数。结合病变特点和临床特征,统计分析VEGF在动脉瘤中的表达与动脉瘤的大小、患者年龄、Hunt-Hess分级以及和bFGF表达的关系。结果 3例Willis动脉环均无VEGF和bFGF染色,而动脉瘤的VEGF和bFGF染色阳性率分别为88.9%(16/18)和55.5%(10/18)。经统计学分析,动脉瘤壁的中膜和外膜VEGF表达阳性率较内膜阳性率高(X2=9.94,P<0.05);VEGF在动脉瘤壁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动脉瘤的大小、Hunt-Hess分级无关(P>0.05)。VEGF较bFGF的表达阳性率高(X2=4.985,P<0.05)。结论 VEGF可能与动脉瘤的增长和结构的维持有关。动脉瘤的发生、生长和破裂是个复杂的过程,VEGF可能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术前功能组织三维可视化及功能信息引导下无框架立体定向导航技术于脑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拟行立体导航的中央沟附近脑肿瘤患者随机分配到功能导航组及普通导航组,各30例。功能组所有患者均行术前功能组织定位,并将信息导入神经外科导航仪行术中功能区导航。普通导航组患者术中未加入功能信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肿瘤切除率、运动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术后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功能导航组均于术前完成功能组织可视化,且于术中成功标定肿瘤、中央沟及运动区。术中功能信息在开颅前(辅助设计皮瓣;确定骨窗位置及大小,减少骨瓣大小;确定肿瘤和运动区投影的边界及相互关系;确定肿瘤手术切除的方向和深度)及开颅后(打开硬膜前、后实时导航功能区与病变的位置;确定病变及运动区相对位置的术中超声定位,修正由于脑脊液流出、肿瘤塌陷所致的功能区及病变的移位)均起到明显效果。随访结果显示:在手术疗效(u =2.646, P=0.008)、肿瘤切除率(?2 =7.200, P<0.01)、患者术后运动功能改善情况(u =2.231, P=0.026)及术后生存质量(KPS评分 uc=2.664, P=0.008; Zubrod-ECOG-WHO评分 uc =2.135, P=0.033)等方面,功能组均优于普通组。结论 应用术前功能组织可视化辅助手术计划,实施术中功能信息引导下的神经导航技术,结合术中超声的准确定位,能够正确判断脑功能区与病变的关系,使手术方案个体化,实现在尽可能保护功能区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切除肿瘤的目的,提高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颅内双侧前循环动脉瘤的治疗较为复杂,与单发动脉瘤相比,预后差。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额外侧锁孔入路的推广,一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双侧前循环动脉瘤成为可能。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经单侧额外侧锁孔入路治疗的15例双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1个动脉瘤完全夹闭,1个不完全夹闭,4个对侧未破裂动脉瘤探查后未成功夹闭。术后6个月随访,14例患者恢复良好,仅1例轻度残疾。单侧额外侧锁孔入路治疗双侧前循环动脉瘤获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是微侵袭神经外科的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