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龙飞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4):122-123
目的探讨双重血浆置换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疗效。方法将28例MS急性期患者随机分成DFPP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对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和第21天进行EDSS评分,并对两组患者的血清IgG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方案患者治疗前的EDSS评分及血清Ig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7和第21天DFPP组的EDSS评分均优于常规治疗组,DFPP组治疗后第7天的血清IgG水平与本组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FPP是近年来治疗MS等AID的一项新技术,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其机制可能与选择性去除血液中大分子免疫球蛋白有关。但由于本研究例数较少,其疗效及机制有待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拟养肝滋肾方联合强的松片对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药物治疗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9例给予强的松常规治疗,观察组21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养肝滋肾方治疗,疗程为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扩展神经功能障碍评分(EDSS)值变化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ED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ED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血清UA及HS-CRP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血清UA及HS-CRP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肝滋肾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改善多发性硬化患者肢体残疾程度及其中医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节UA及HS-CR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血清中维生素D水平与多发性硬化的临床关系。方法 选取2014-05~2016-06医院诊治的患者复发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86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86例设为对照组。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对患者性别、年龄、维生素D水平等进行统计,评价血清中维生素D水平与多发性硬化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维生素D正常、不足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维生素缺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86例多发性硬化患者中26例复发,60例未复发。单因素显示多发性硬化复发生率与家族史、入院时EDSS及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性硬化复发生率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6个月后EDSS评分关系密切(P<0.05)。相关性研究显示多发性硬化与患者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维生素D与患者的年龄、病程等关系密切(P<0.05)。结论 多发性硬化患者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存在相关性,且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越低,年龄越大,病程越长,临床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缓解复发型多发性硬化(MS)急性复发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3年2月至2007年4月住院的缓解复发型MS病例中第1次复发的病例58例,其中用IVIG治疗组28例,选同期未用IVIG治疗病例30例作为对照,两组其他治疗均相同.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残疾状态扩展评分(EDSS)及再次复发情况.结果 IVIG治疗组的治疗后15天及21天的ED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2年内的再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对于缓解复发型MS急性复发的患者有确切疗效,且能降低再次复发几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optica,NMO)患者以及健康人群血浆尿酸(uric acid,UA)水平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及其关系特点。方法:分别检测68例MS患者,96例NMO患者以及100名健康人群血浆UA和HCY水平,根据临床特征如年龄、性别、分型和残疾程度细分组别,并比较各组UA和HCY水平差异。结果:MS组和NMO组血浆UA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S组患者血浆HCY水平较NMO和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发性硬化组EDSS评分大于3.5组的HCY水平高于EDSS低于3.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UA水平低和高HCY血症可能与多发性硬化的发病有关。HCY水平可能与多发性硬化患者残疾程度有关。低血浆尿酸水平可能与NMO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双重血浆置换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21例为常规治疗,观察组22例进行双重血浆置换,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和血清TG(甘油三酯)浓度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评分更低、禁食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血清淀粉酶和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TG并无较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淀粉酶、TG、TNF-α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感染和血压减低等不良反应率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予以双重血浆置换,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TG浓度,控制炎症因子,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刺等神经康复治疗对多发性硬化缓解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3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常规治疗并进行日常生活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早期使用针刺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进行扩展型残疾状态量表(EDSS)和疲劳严重度量表(F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3,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ED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D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EDSS评分较对照组亦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4周后EDSS评分较治疗前亦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F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FSS评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F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治疗4周后F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多发性硬化缓解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能改善EDSS和FSS评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对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影响。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微创术后常规治疗加针刺组(治疗组)20例、微创术后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0例,检测两组入院时、第4天、第10天、第20天、第30天的血浆NSE含量,比较两组相同时间相点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第20天、第30天血浆NSE含量降低(P<0.05、P<0.01),第30天时NIHSS评分减少(P<0.05)。结论:针刺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相似文献   

9.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2):139-141
目的探讨硫辛酸治疗缓解期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缓解期MS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硫辛酸胶囊0.2 g,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患者给予补肾益髓胶囊5粒,口服,每日3次;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3个月应用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ED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1、3个月时ED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治疗3个月时ED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1个月时(P<0.05);治疗1、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ED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0.0%(21/30)和90.0%(36/4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硫辛酸可以显著改善缓解期MS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能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刘曼  王立法 《疑难病杂志》2012,11(3):210-211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方法 76例SA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绝对卧床休息、脑细胞保护剂及预防感染等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于入院第1、3、5、7、14天进行脑脊液置换。治疗后观察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血浆Fib浓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头痛、颈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第7天、15天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入院第2天血浆Fib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5天、第10天、第15天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脊液置换可显著改善SAH临床症状、减少Fib沉积。  相似文献   

11.
黄德  周小燕 《中外医疗》2014,(25):18-20
目的探讨免疫吸附法(Immunoadsorption,IA)治疗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多发性硬化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2例,对照组21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IA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的恢复程度(EDSS评分)、不良反应,以及血浆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脑脊液寡克隆区带(CSF-OB)的改变情况。结果两组MS患者于治疗4周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总有效率均达90%以上,观察组显效率(68.18%)比对照组(38.10%)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的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MS患者的总体CSF-OB阳性率为32.56%,治疗后总体CSF-OB阳性率为23.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吸附法能显著降低MS患者血浆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水平,有效恢复多发性硬化患者受损的神经功能,不良反应少,优于传统的药物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β-七叶皂苷钠对多发性硬化(MS)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及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ELISA法测定加用β-七叶皂苷钠治疗的54例MS患者(观察组)及53例未加用者(对照组)入院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中HS-CRP、TNF-α、IL-17水平。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扩充神经功能残疾量表(EDS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HS-CRP、TNF-α、IL-17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ED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七叶皂苷钠可增强激素抑制HS-CRP、TNF-α、IL-17产生或释放的效果,进一步降低MS患者机体内炎症反应程度,达到治疗MS及提高其日常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采用雷贝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2011年6月~2012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02例GER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第14天、第28天与治疗前比较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第14天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临床症状治愈率及胃镜下治愈率均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治疗结束时与对照组比较胃镜分级改善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胃食管反流病采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具有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胃镜征象的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赵小泉  蒙剑德  陈璞 《中国现代医生》2014,(12):136-138,141
目的 探讨膝前交叉韧带(ACL)发生损伤后采用关节镜下双束重建与传统单束重建的疗效差异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抽选我院2008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131例膝ACL损伤患者,根据术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n=65例,采用关节镜下ACL单束重建)和观察组(n=66例,采用关节镜下ACL双束重建),观察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稳定性评分、Tegner体育量表评分的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前IKDC、Lysholm以及Tegne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IKDC、Lysholm以及Tegn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以KT-1000测定观察组患者术后关节屈膝90.的移动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屈膝90.关节活动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RI及X线复查安全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双束重建比单束重建更能满足膝关节生物力学平衡,恢复膝关节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疗效及对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所有病例均来自于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和对照组(依达拉奉治疗)各32例,比较两组治疗14d后的疗效及治疗前、治疗7d后、治疗14d后两组的NIH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14d后的有效率为93.8%和75.0%,差异显著(P〈0.05)。治疗7d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14d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及治疗后7d明显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依达拉奉、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协同作用,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保护肠屏障功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SAP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65例在此基础上实施肠屏障保护措施。比较两组干预后胃肠功能评分和APACHEⅡ评分、L/M水平、CRP和TNF-α水平,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5、7d的胃肠功能评分、APACHEⅡ评分、L/M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d后内毒素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RP、TNF-Ⅱ水平均呈先升后降趋势,观察组治疗3、5、7d的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实施肠屏障保护措施有利于SAP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肠黏膜通透性及控制全身和局部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脑保护作用机制及预后改善效果。方法选择驻马店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7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5例)。全部患者给予脱水、止血、抗炎、营养神经、亚低温脑保护或神经外科手术等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静脉滴注100 mg神经节苷脂钠+250 mL等渗盐水,每日1次,14 d后用量减少至40 mg,每日1次,疗程为3周。对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7、14、21 d的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内皮素1(ET-1)、血浆神经肽Y(NP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并对全部患者进行3个月的电话及门诊随访,对2组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3、7、14、21 d血TNF-α、ET-1、NPY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CGRP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7、14、21 d血TNF-α、ET-1、NPY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G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脱水降颅压、外科手术等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钠能够产生明显的脑保护效果,并使患者预后情况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尼膜同联合腰穿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效果。方法:将76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腰穿术配以尼膜同治疗)和对照组(仅腰穿术不用尼膜同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1 d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明显低于对照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21 d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更为显著(P〈0.01)。结论:尼膜同联合腰穿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更明显,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徐丽辉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2):44-45,48
目的探讨游离静脉动脉化皮瓣在小腿软组织缺损中的综合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邢台市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1年7月小腿软组织缺损伴骨质或内固定物裸露患者42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1例。观察组采用游离静脉动脉化皮瓣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随意型皮瓣治疗。统计及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皮瓣臃肿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3、7、14d的感觉功能评分、血流灌注量、皮氧分压和血管清晰度、红细胞聚集情况。结果观察组皮瓣成活率[100.00%(21/21)]高于对照组[90.48%(19/21)],皮瓣臃肿率(0)、并发症发生率14.76%(1/21)1均低于对照组[9.52%(2/21)、14.29%(3/2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7、14d血流灌注量[19.05%(4/21)、0、0]、皮氧分压[(1.21±0.11)、(12.27±2.56)、(17.34±3.15)mmH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感觉功能评分S3-S4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14d观察组血管清晰度清晰率[14.29%(3/21)、33.33%(7/21)、90.48%(19/21)1及无红细胞聚集率[14.29%(3/21)、57.14%(12/21)、76.19%(16/21)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离静脉动脉化皮瓣在小腿软组织缺损中的综合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改善术后的皮瓣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