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总结36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患者的体外循环(CPB)管理经验。方法36例患者中,男28例,女8例,年龄(58.44±7.29)岁,体重(63.64±8.95)kg,平均CPB时间(135.28±38.74)min,平均阻断时间(79.36±26.04)min,术前均合并中、重度高血压。2例行主动脉瓣置换(AVR)加(CABG)术,5例行二尖瓣置换(MVR)加(CABG)术。采用中度低温CPB,中度血液稀释,冷、温血停搏液顺灌、逆灌、桥灌,取得较好心肌保护效果。结果33例患者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跳;1例死于呼吸衰竭,其余均康复出院,无神经系统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合理的CPB管理是提高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成功率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2.
[背景]探讨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手术指征及外科处理要点,提高手术成功率.[病理报告]18例急诊CABG病人中术前急性心肌梗死者为8例,不能控制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者为7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时发生右冠状动脉撕裂、急性心包压塞及心室纤颤者各为1例;术前放置主动脉气囊反搏泵13例.17例在体外循环下行急诊CABG,体外循环时间为(78.5±25.2)min,阻断时间为(65.3±23.6)min,每例搭桥(3.4±1.1)支;1例患者实施小切口行不停跳搭桥术.采用左乳内动脉桥者为14例,右乳内动脉桥者为1例,桡动脉桥者为6例.1例术中死亡,1例术后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6例随访2~25月未见明显的心绞痛及心肌缺血表现.[讨论]急诊CABG是挽救不能控制的急性心肌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及时正确的抢救方法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采用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ECABG)治疗 6h内急性心肌梗死 (AMI)、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失败和左冠状动脉主干 (LM )严重狭窄患者的临床经验。方法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2月分别对 9例 6h内AMI、2例PTCA失败和 9例LM严重狭窄的患者行ECABG手术。结果 平均移植血管桥(2 .6± 0 .7)支 ,心脏自动复跳 17例 ,使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装置 (IABP) 7例 ;体外循环时间为 (10 9± 2 3)min ,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 (78± 17)min ,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为 (2 0± 13)h ;住院期间死亡 2例 ;肾功能衰竭行急诊血液透析 2例 ,院内感染 9例 ,心低排血量 8例 ,难治性心律失常 6例 ,脑血管意外 1例 ,胸骨感染 1例 ,下肢感染 1例。全组患者无围术期心肌梗死 ,无再次手术止血。平均随访 (16 .4± 4 .3)个月 ,仅 1例于术后 2个月出现反复右心功能衰竭症状 ,其余患者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收缩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只要适应证选择得当 ,对 6h内AMI、LM严重狭窄和PTCA失败的患者行ECABG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离心泵在冠状动脉移植并室壁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搭桥合并室壁瘤切除手术中体外循环 (CPB)的方法 ,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在 9例冠状动脉搭桥合并室壁瘤切除术中 ,应用德国生产的RFD2 0 - 973型磁悬浮离心泵 ,作为CPB供血泵。采用鼻咽温 30~ 34℃ ,高流量 (2 .4~ 3.2 )L/ (min·m2 )灌注。平均动脉压维持在 5 0~ 80mmHg。CPB时间 80~ 12 0min(平均 110min) ,心肌血运阻断时间 4 2~ 90min(平均 76min)。结果 全组患者均自动复跳 ,无一例出现血红蛋白尿 ,无CPB并发症及手术死亡。术后患者心绞痛消失。结论 离心泵具有血液有形成份破坏小 ,安全性高 ,操作简单 ,是重症冠状动脉搭桥合并室壁瘤切除手术患者的理想供血泵  相似文献   

5.
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2 6例冠心病人实施了非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采用胸骨正中切口 ,应用心脏表面固定器、冠脉内分流器及吹雾器 ,心脏不停跳下行搭桥手术。 结果 :对 2 4例患者使用了左侧乳内动脉 ( L IMA)。搭桥 1~ 5根 ,平均 3.1根。手术时间 6 0~ 180 min,平均( 12 0± 5 9) min。术后 2 4 h引流量为 180~ 10 0 0 m l,平均 ( 2 2 0± 5 0 ) m l,输血或血制品 0~ 14 0 0 m l,平均 ( 2 5 0± 6 0 )ml。术后死亡 1例 ,死亡率 3.8%。术后住院天数 ( 8~ 16 ) d,平均 ( 11.5± 2 .5 ) d;术后随访 1~ 7个月 ,所有病人术后心绞痛消失。 结论: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是一种创伤小、安全、经济和临床效果很好的手术技术 ,适用于单支、多支冠脉病变和具有高风险因素的患者 ,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及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在冠状动脉外科中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43例常规体外循环搭桥手术及32例不停跳手术患者.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随机分为缺血预处理组和对照组.缺血预处理组采用2周期阻断前降支2min,然后开放3min.对比常规手术与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术后心功能及心肌酶改变.[结果]术后右室射血分数和心指数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中明显优于常规体外循环搭桥手术.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组术后心脏肌钙蛋白释放也显著性降低.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缺血预处理显著性降低术后心脏肌钙蛋白释放.[结论]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有利于术后心功能恢复.缺血预处理有效保护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报告 11例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并探讨其优点。方法 行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 11例 ,使用心肌表面局部固定器及冠状动脉内分流管 ,连续缝合搭桥共 2 6支 ,平均 (2 .3± 0 .5 )支。结果 全部手术成功 ,术后并发心律失常 3例 ,急性心包填塞 1例 ,左心功能不全 1例。 11例病人均痊愈出院 ,除 1例心绞痛症状无明显缓解外 ,余患者心绞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 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安全可行 ,优点多 ,避免了心肌再灌注损伤及体外循环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与缺血预处理的心脏保护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及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在冠状动脉外科中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43例常规体外循 环搭桥手术及32例不停跳手术患,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随机分为缺血预处理组和对照组,缺血预处理组采用2周期阻断前降支2min,然后开放3min,对比常规手术与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术后心功能及心肌酶改变。[结果]本后右室射血分数和心指数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中明显优于常规体外循环搭桥手术,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组术后心脏肌钙蛋白释放也显性降低,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缺血预处理显性降低术后心脏肌钙蛋白释放。[结论]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有利于术后心功能恢复,缺血预处理有效保护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9.
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附16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方法、可行性临床价值.方法自2000年7月~2001年9月,16例冠心病患者接受微创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平均年龄64.5岁,左室射血分数30%~65%,平均(45±12)%.手术采用前胸正中切口,应用Octopus 血管固定器,搭桥1~4(平均2.2)根.结果本组16例无手术死亡.除1例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血液透析治疗外,无中风、心肌梗塞等严重并发症.心脏指数由术前(2.2±0.3)L/(min*m2)上升至(3.4±0.7)L/(min*m2)(P<0.05).平均ICU时间1.8d,平均8d出院.随访平均6个月,心绞痛消失,活动量明显增加.结论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安全、经济、可行的,尤其适用于体外循环高危患者,并可用于多支血管病变,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非体外循环 (心脏不停跳 )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不停跳搭桥 )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术式 ,与传统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停跳搭桥 )相比 ,具有许多优点 ,但对此术式的推广普及仍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为此 ,我们对常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进行对比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997年 1月— 2 0 0 0年 4月我院收治 38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 ,其中停跳搭桥 2 1例 ,不停跳搭桥 17例 ,患者年龄 34~ 72岁 ,平均 5 8岁 ,男 2 6例 ,女 12例。停跳搭桥组 :心功能NYHA分级为Ⅲ级 12例、Ⅳ级 9例 ;EF 2 6 %~ …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10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体外循环经验。病例特点:3支血管病变多、高龄患者多、合并疾病多和左室功能减退多。人均旁路移植3.42根。体外循环和主动脉阻断的平均时间分别为72和49min全部体外循环获得成功。强调:经主动脉根部顺灌冷停跳液是一种简单、快捷、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超滤装置使灌注师能更主动地控制体外循环中的液体平衡。同时对合并升主动脉钙化和糖尿病也提出了处理经验。  相似文献   

12.
本组选用平均体重为15kg左右之杂种犬26条,在气管内插管全身吸入及静脉复合麻醉下,开展不用体外循环的升主动脉与三支冠状动脉搭桥的实验研究。创用静脉滴注乙胺碘呋酮,辅以心表面洒2%利多卡因来减慢心率保证吻合。26条犬术中、术后均作了心电图,并有2犬作左心室腔超声心动图,示心功能均佳。本组总存活率69.23%,术后存活时间最长者已达一年。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早期呼吸力学指标的变化。方法以25例全身麻醉、中低温CPB下行单纯CABG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开胸前、转流前、转流后、关胸后气道峰压、气道阻力及胸肺顺应性等呼吸力学指标。转流前后血气分析,计算肺泡-动脉氧压差(alveolar-arterial oxygen difference,A-aDO2)。结果CPB前后相比,气道峰压[从(16.9±2.8)cmH2O到(17.6±2.7)cmH2O,P<0.01,1 cmH2O=0.098 kPa]及气道阻力[从(7.8±1.6)cmH2O/(L.s)到(8.5±1.7)cmH2O/(L.s),P<0.01]明显升高,胸肺顺应性[从(64.9±7.3)ml/cmH2O到(62.1±6.9)ml/cmH2O,P<0.01]明显降低。A-aDO2在CPB后明显升高,从(159.2±61.0)mmHg到(203.5±25.4)mmHg(P<0.05,1 mmHg=0.133 kPa)。关胸后呼吸力学指标与开胸前相比都有明显的变化,胸肺顺应性降低18%(P<0.01),气道峰压及气道阻力分别升高5%(P<0.01)及10%(P<0.01)。转流时间与CPB前后的A-aDO2的变化率呈正相关关系(r=0.63,P<0.01)。结论CPB下CABG时开胸及体外循环影响早期呼吸力学的变化,而且CPB时间与肺换气功能损伤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朱素洁  张蕾  邹田田  郑宏 《循证医学》2012,12(4):236-240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七氟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按照制定的检索策略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等及Cochrane图书馆,文献检索时间为1998—2011年。收集有关七氟醚预处理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利用RevMan4.2软件对纳入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符合条件的文献5篇,包含病例29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七氟醚组术后血浆心肌肌钙蛋白T峰值浓度较对照组低(加权均数差为-0.21.95%可信区间为-0.33—0.09,P〈0.05),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P〈O.01)。与对照组比较七氟醚组的术后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峰值浓度低、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浓度低、心脏指数高、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低。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可对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有明显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体外循环中应用血液透析的初步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 2 0 0 3年 3月~ 2 0 0 2年 9月间的 5例术前严重肾功能受损的心脏手术患者在体外循环 (CPB)中应用血液透析以减少手术风险。方法 常规进行CPB ,预充液中加入甲基强的松龙 5 0 0mg ,蛋白 2 5 g~ 40 g。采用低温、2 .4~ 2 .8L/ (min·m2 )高流量灌注 ,平均动脉压在 70mmHg以上 ,Hct保持在 2 2 %~ 2 5 %。CPB中应用血液透析 ,透析机为Gam -broAK90 (Sweden) ,透析器为SAXON(Germany) ,透析血流量为 15 0~ 2 5 0ml/min。结果 术中BUN下降到 ( 2 3 .8± 7.7)mmol/L与术前相比有及其显著差异 ( p<0 .0 1) ,术后f非蛋白氮 (BUN)为 ( 3 0 .5± 11.7)mmol/L ,与术前比仍有显著下降 ( p<0 .0 5 )。患者出院时肌酐 (Cr)为 ( 1.3 5± 0 .5 5 )mmol/L ,与术前比有显著下降 ( p <0 .0 5 )。 4例患者转流中尿少( 5 0~ 10 0ml)。 5例患者术中透析液量为 45 0~ 13 0 0 ( 975± 3 2 2 )ml。 2例患者在CPB后立即进行了肾异位移植术 ,1例在ICU透析 3d。 5例患者于术后 14~ 5 6d均康复出院。结论 CPB中恰当地使用血液透析对于具有CPB手术指征又伴有严重的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降低BUN、排除分水 ,为术后进一步治疗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6.
作者在20例心肺转流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了超滤法,并另用10例作为对照。超滤组超滤时间为24.7±9.6mm(12~49min),滤出液量为1433.5±482.6ml(650~2 350ml)。结果:超滤组与对照组的投入液量无明显差别,超滤组的排除液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血液超滤后,血球压积、血浆白蛋白、总蛋白分别提高了33.8%、34.7%和26.0%(P<0.01)。同时,超滤法未引起血液粘度的异常增高,也无其他副作用发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经济费用及疗效的差异。方法采集自2003年10月至2007年5月我院择期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198例临床资料,分为CCABG组(280例)与OPCABG组(3918例)。对两组患者各项经济费用、术前因素、术后死亡率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OPCABG组死亡率(1.77%)明显低于CCABG组(6.79%,P〈0.05),术后二次开胸止血、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ICU停留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都低于CCABG组(P〈0.05),住院期间护理费、药物费、处置治疗费、麻醉费、检查费和检验费也均低于CCABG组(P〈0.05)。OPCABG组的消耗材料费显著高于CCABG组(P〈0.05)。两组总费用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CCABG相比,OPCABG术后死亡率低、并发症少,但在经济方面并不具备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对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老年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以评价其脑保护效应。方法 择期行CABG术老年患者40例,患者年龄65~75岁,体重指数22.4~27.5kg/m2,性别不限,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20):对照组(N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D组诱导后右美托咪定以0.2μg/kg剂量输注负荷量后再以0.4μg/(kg·h)速率持续输注至术毕,N组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手术切皮前即刻(T0)、术毕即刻(T1)、术后24h (T2)、72h (T3)时采颈内静脉血4ml,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浓度。采用MMSE于术前1天和术后第3天评价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 与T0时比较,N组和D组T1~3时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浓度均升高(P<0.01)。与N组比较,D组T1~3时S-100β蛋白及NSE血清浓度明显降低(P<0.01)。与术前第1天值相比,N组术后第3天MMSE评分值降低(P<0.01);与N组相比,D组术后第3天评分值升高(P<0.05),术后第3天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N组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麻醉诱导后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2μg/kg负荷量,随后以0.4μg/(kg·h)输注至术毕可降低体外循环下CABG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具有脑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9.
我院于1985年起以杂种犬作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以下简称搭桥术)实验,取得了初步经验。1986年底引进了冠状动脉造影设备之后,即开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室造影,于1987年9月在国外专家的协助下开展5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同年11月间依靠自己的力量又成功地开展1例,共6例。手术结果除1例因多支病变,病变广泛合并室壁瘤附壁血栓,左室功能不全,手术死亡外,其余心绞痛消失,病情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手术血液综合再利用是否可以减少库血的使用量以及是否造成肝、肾功能损害。方法回顾研究了150例血液综合再利用患者和150例对照患者的输血量、医疗费用以及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变化。结果血液综合再利用患者输血量比对照组几乎少50%(P<0.01),特别是术前放血的患者;而两组的肾功能均正常,胆红素均较高,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液综合再利用组放血患者的血小板数量较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不同患者,采用不同的血液再利用方法,能够大大减少库血的用量,且不造成肝、肾功能的损害,同时可改善患者手术后的凝血状态,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