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豆异黄酮粉对孕鼠和胎鼠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粉的致畸胎作用.方法:受孕鼠在受孕的第7-16d,高、中、低3剂量组每天经口灌胃给予受试物,阴性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阳性对照组给予药量维生素A.结果:各剂量组的孕鼠增重、窝重、着床数、活胎数、吸收胎数、死胎数、骨骼检查、胎鼠囟门、矢状缝宽度、胎鼠身长、体重、胎鼠内脏、外观畸形比较等项指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大豆异黄酮粉受试物未见母体毒性、胚胎毒性、致畸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鼠口服蛭龙活血通瘀胶囊的长期毒性作用。方法:采用临床拟用剂量法(ACD法)以7.875、15.75、31.5g·kg-1·d-1生药(相当于临床用药剂量的15、30、60倍)连续灌胃给药12周,观察大鼠的生长发育、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停药2周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连续灌胃12周后,大鼠体重、行为活动、重要脏器系数、大鼠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明显影响,主要脏器的病理组织学检查与对照组比较亦未见明显病理改变;停药2周恢复期大鼠各项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受试动物未见明显的长期毒性作用,表明该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大豆异黄酮对大鼠前列腺增生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补充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对大鼠前列腺增生的影响。方法 :应用丙酸睾酮诱导大鼠前列腺增生 ,观察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中剂量及高剂量大豆异黄酮组大鼠前列腺的湿重、前列腺指数、形态学、前列腺特异性酸性磷酸酶及酸性磷酸酶改变。结果 :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前叶前列腺湿重及前列腺指数、前列腺特异性酸性磷酸酶均显著低于模型组 (P <0 .0 5 ) ;②中、高剂量组大鼠前叶前列腺湿重及前列腺指数和前列腺特异性酸性磷酸酶均显著低于低剂量组 (P <0 .0 5 )。结论 :大豆异黄酮可显著抑制大鼠前列腺增生 ,抑制酸性磷酸酶水平的升高 ,且呈剂量依赖性。大豆异黄酮可能对预防和辅助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脑心舒软胶囊连续给药后对大鼠的毒性反应.方法 SD大鼠分为脑心舒软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生药36、18、9g/kg)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连续灌胃给药13周,观察大鼠一般状况、体重和摄食量变化.于末次给药后和停药两周后分别取部分大鼠,检测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对大鼠的生长发育、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均无显著影响(P>0.05),恢复期未见药物引起的迟发性毒性反应.结论 脑心舒软胶囊相当于临床人用药剂量的15 ~60倍对大鼠长期给药,未见明显毒性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大豆异黄酮对去势大鼠生长发育及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对模拟妇女绝经的去卵巢大鼠生长发育、血液生化指标、骨营养状况及子宫增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4月龄雌性SD大鼠腹腔假手术或切除双侧卵巢,分为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对照组(Ovx)和3个大豆异黄酮刺量组。用自行配制的舍有不同荆量大豆异黄酮的饲料喂养7周,实验期间记录各组大鼠的体重和摄食量,并计算食物利用率。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血清生化指标、股骨密度、骨钙含量,同时对子官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大豆异黄酮能明显有效地减少骨量的丢失,增强骨密度,对骨钙含量也有增加的趋势;但短期内对去卵巢大鼠的体重、摄食量、食物利用率和血液尘化指标无影响,对子宫的增生作用也不明显。结论大豆异黄酮能够增加去势大鼠的骨密度,可有效防治卵巢切除大鼠的骨量丢失,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但对子宫的增生作用不明显,因此用于绝经后的骨质疏松治疗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对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取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个组,即正常组、高脂模型组、大豆异黄酮小、中、大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饮食诱导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含量,计算肝脏质量分数,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大豆异黄酮可降低脂肪肝大鼠肝脏指数及血清TC,TG水平,并可明显改善肝组织的病理损伤.[结论]大豆异黄酮对实验性大鼠脂肪肝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鸡矢藤环烯醚萜苷对大鼠的长期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大鼠长期口服鸡矢藤环烯醚萜苷(IGPS)所产生的毒性反应及停药后恢复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IGPS分别按280、700、1 750 mg/kg剂量给大鼠连续灌胃给药12周,分别相当于推荐人临床拟用剂量的40、100、250倍.观察给药期间及停药后2周大鼠的一般状况、体重变化、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脏器系数和组织病理学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IGPS连续灌胃给药12周,除高剂量组红细胞数量有一过性短暂升高外,余各剂量组的大鼠体重、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脏器系数及各组织器官的病理形态与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停药2周后,各项检查均正常.结论 IGPS长期大量口服,对大鼠无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8.
大豆异黄酮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大豆异黄酮对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 .[方法 ]普通饲料中添加 2 0 g/kg大豆异黄酮混合物 ,饲喂GK/Jcl糖尿病大鼠 2 0周 ,测定其血小板聚集率 .利用ODS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离大豆异黄酮 ,体外观察大豆异黄酮单体对人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结果 ]长期食用大豆异黄酮的GK/Jcl糖尿病大鼠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 .在人体外血小板聚集实验中 ,大豆异黄酮均抑制腺嘌呤核苷二磷酸钠、胶原蛋白和肾上腺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大豆异黄酮类型中金雀异黄素的最强 ,其 5 0 %抑制浓度值分别为 0 38,0 30 ,0 2 3mmol/L .[结论 ]大豆异黄酮具有血小板聚集抑制效应 ,在大豆抗血小板聚集中起着重要作用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SIF)对AD大鼠海马Apo-E4的影响。方法:采用Aβ双侧海马注射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模型,分组后给予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形态结构变化,ELISA法测定海马组织Apo-E4含量。结果:大豆异黄酮可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P<0.01),减少海马神经元丢失,显著性降低Apo-E4含量(P<0.01)。结论:大豆异黄酮可能通过降低AD大鼠海马Apo-E4的含量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灵芝孢子粉对大鼠长期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连续重复给予灵芝孢子粉对大鼠产生的毒性反应.选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实验设低、中、高3个剂量组和1个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30 d,每周称体重1次,停药后测试大鼠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各剂量组大鼠各项生化指标、血常规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对受检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特异性病变.结论:灵芝孢子粉4.50 g/kg剂量大鼠连续服用30 d为无毒剂量.  相似文献   

11.
大豆异黄酮对 UUO大鼠TGF-β1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大豆异黄酮对单侧输尿管梗阻 (unilateralureteralobstruction ,UUO)大鼠梗阻肾脏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 观察大鼠结扎侧肾脏的病理改变 ,应用HE和PAS染色观测肾间质容量 ,应用RT PCR法检测肾组织内TGF β1mRNA的表达。结果 异黄酮组梗阻肾肾间质容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异黄酮组TGF β1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 ,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 (P <0 0 5 ) ,异黄酮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轻于对照组。结论 大豆异黄酮对UUO大鼠梗阻肾肾间质纤维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机制与大豆异黄酮可抑制TGF β1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对骨质疏松的治疗效应.方法:24只雄鼠随机分假手术组(A组)、双侧睾丸去除术的去势组(B组),实施双侧睾丸去除术并用大豆异黄酮治疗组(C组).术后8wkHE染色观察腰椎和胫骨骨小梁的组织学改变及大豆异黄酮作用.结果:A组相比,B组SD大鼠腰椎和胫骨骨小梁宽度变窄,骨小梁间距变宽,骨小梁占视野面积比降低,而且发生多处断裂,C组与B组比较发现其有所改善,并有新的软骨生成.结论:大豆异黄酮对双侧去势雄性SD大鼠的骨质疏松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天然藻蓝蛋白对SD大鼠的长期毒性。方法将天然藻蓝蛋白水溶液分为高、中、低3个剂量与蒸馏水对照,对80只SD大鼠连续灌胃12周,恢复4周。除观察动物一般状态外,第12、16周分别对给药末期大鼠及恢复期结束的大鼠进行连续处死,检测血常规、血生化指标,精密量取心、肝、脾、肺、肾等重要脏器,计算其脏器系数,并进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天然藻蓝蛋白对大鼠的一般状态、血常规、血生化指标、主要脏器质量系数及组织病理均无明显影响。停药4周后上述结果未见明显异常。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未见与天然藻蓝蛋白相关的明显异常。结论大鼠长期毒性试验表明天然藻蓝蛋白口服无毒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通脉颗粒对大鼠的长期毒性作用。方法 :大鼠用通脉颗粒连续灌胃给药 ,观察其一般情况、体重 ,进行血常规、血生化检测和主要脏器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给药期间及停药后大鼠的一般情况无异常 ,无动物死亡 ;体重增加值、血常规、血生化等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各脏器的病理组织学检查无异常。结论 :各剂量组通脉颗粒未显示长期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子宫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子宫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6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雌二醇组、假手术组、大豆异黄酮低剂量组、大豆异黄酮高剂量组.给药6周后,处死大鼠,分离摘取子宫,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凋亡细胞的检测使用TDT-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TUNEL)方法.结果:TUNEL标记率为:正常组粘膜层和肌层分别3.84%和6.26%,模型组为14.18%和17.33%,雌二醇组为0.88%和0.40%,假手术组为3.74%和5.84%,大豆异黄酮低剂量组为7.78%和4.60%,大豆异黄酮高剂量组为2.26%和0.92%.与模型组比较各组凋亡率明显减少(P<0.01).结论:大豆异黄酮能明显抑制去卵巢大鼠子宫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儿葫芦散对大鼠的毒性反应,对小儿葫芦散作临床安全性再评价。方法:选用Wister大鼠为受试动物,观察小儿葫芦散以生药3g/kg、6g/kg的剂量1次/d给药,连续4w以观察其毒性反应。结果:给药期间动物的一般情况、体重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实验4w及恢复期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动物尸检各主要脏器未见明显病理改变,对照组动物脏器系数和各给药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且均在正常范围,各器官组织未见病理学改变。结论:小儿葫芦散连续4w给大鼠灌胃给药未出现任何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后ATP酶及bcl-2和bax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缺血再灌组和大豆异黄酮预处理组。采用三血管阻断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1 h后再灌1 h。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改变,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改变及bcl-2和bax表达的变化。结果:大豆异黄酮预处理组脑组织损伤较缺血再灌组明显减轻,ATP酶活性升高,并且可以促进bcl-2和抑制bax的表达(P0.05~P0.01)。结论:大豆异黄酮预处理能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损伤与提高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及促进bcl-2和抑制bax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香远合剂是控制甲亢高代谢症状的新中药制剂,为观察香远合剂长期服用毒性大小及大鼠各组织器官病理改变,以便指导临床安全用药.方法:按临床采用灌胃给药途径进行长期毒性试验,设香远合剂大、中、小剂量组和溶媒对照组口服给药,3次/日,连续3个月.观察指标包括实验大鼠的一般体征、精神状态、毛发、体重、脏器系数、肾功能、肝功能、血液生化、血液学、大体解剖、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各剂量组大鼠间观察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O.05);各剂量组与对照组现察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鼠连续用香远合剂3个月未见明显毒性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13-甲基肉豆蔻酸(13-MTD)对大鼠有无长期毒性作用,以评价13-MTD的安全性.方法:取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0.75、1.50、3.00g/kg3个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12周后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指数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同时进行恢复性观察.结果:除高剂量组大鼠给药期间平均进食量较少、体重增长较慢外,各剂量组大鼠的一般情况、血常规、肝、肾功能、主要脏器指数及病理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停药2周后观察未见13-MTD延迟性不良反应.结论:13-MTD以3.00 g/kg相当于临床拟用量150倍给予大鼠连续口服12周,无明显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苦瓜素、大豆异黄酮及其复合物对高脂大鼠脂代谢和血浆一氧化氮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单笼饲养,分别用普通饲料、高脂饲料、苦瓜素、大豆异黄酮及苦瓜大豆异黄酮复合物干预8周,测定血脂含量及一氧化氮.结果苦瓜素、大豆异黄酮及苦瓜大豆异黄酮复合物对高脂大鼠饲喂8周后,MF、SF、MSF的TC、TG、VLDL、LDL明显低于高脂饲料组(P<0.05),HDL明显高于HFF(P<0.05);MF、SF、MSF的NO明显高于HFF(P<0.05).结论苦瓜素、大豆异黄酮均有降血脂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这对促进机体脂质代谢,预防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