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131Ⅰ标记的Rituximab对CD20表达阳性的B细胞淋巴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为放射免疫导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应用IODO-GEN法对Rituximab进行131Ⅰ标记,以MTT比色法测定131Ⅰ-Rituximab、131Ⅰ和Rituximab对Raji细胞的剂量效应曲线,并根据剂量效应曲线选取合适的剂量,以131Ⅰ-Rimximab、131Ⅰ及Rituximab作用于CD20阳性的Ramos RA-1细胞、Raji细胞以及CD20阴性的Molt-4细胞,根据细胞存活率的变化,评价131Ⅰ-Rituximab、131Ⅰ及Rituximab对上述细胞的杀伤作用.Gimesa染色观察核分裂指数(MI值)等指标评价131Ⅰ-Rituximab对Raji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结果 131Ⅰ-Rituximab对Raji细胞的杀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选取60μCi/ml作为疗效实验的作用剂量,131Ⅰ-Rituximab组的细胞抑制率显著高于Rituximab组(P<0.05).Raji细胞在131Ⅰ-Rimximab、131Ⅰ、Rituximab作用96h后的细胞抑制率,与同等条件下的Ramos(RA-1)细胞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同等条件下的Molt-4细胞比较,均显著增高(P<0.05).④131Ⅰ-Rituximab的MI值最低,与其他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131Ⅰ-Rituximab可特异性杀伤CD20表达阳性的肿瘤细胞.为放射免疫治疗CD20阳性的B细胞淋巴瘤提供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131 I标记的Rituximab对B细胞淋巴瘤细胞的生物学效应以及对荷人Raji细胞移植瘤裸鼠的放射免疫治疗效果,为放射免疫导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人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Raji细胞,裸鼠皮下接种Raji细胞成瘤,IODO-GEN法将^131 I标记于Rituximab,将细胞分为^131 I—Rituximab组、单纯抗体组、单纯核素组及空白对照组4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Raji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取30只成瘤裸鼠随机分成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及单纯抗体组、单纯核素组、空白对照组6组,进行裸鼠的放射免疫治疗研究。每周测量裸鼠荷瘤大小1次,4周后处死裸鼠,取瘤称重,常规病理分析。结果:^131 I.Rituximab组凋亡率高于其他各组;^131 I—Rituximab组细胞周期发生变化,大部分被阻滞在G2期。裸鼠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肿瘤生长减慢,肿瘤生长抑制率具有剂量时间依赖性,组织病理学检测显示治疗有效。结论:^131 I—Rituximab能够诱导Raji细胞凋亡并调控细胞周期,而且可特异性地定位于肿瘤组织,发挥放射免疫导向治疗作用,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活体动物体内光学成像系统观察抗体药物Rituximab在荷淋巴瘤裸鼠体内的生物分布.方法 制备FITC标记的Rituximab(FITC-Rituximab),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体外分析FITC-Rituximab与人淋巴瘤Raji细胞的亲和力;建立裸鼠淋巴瘤皮下移植瘤模型,应用活体动物体内光学成像系统观察FITC-Rituximab在荷瘤小鼠体内的分布.结果 流式细胞仪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证明FITC-Rituximab与淋巴瘤Raji细胞有较好的亲合活性,主要结合在细胞膜表面.体内活体动物光学成像分析表明,FITC-Rituximab在1 h内即可特异性地在肿瘤部位富集,3~4 h即可进入肿瘤组织内部并达到最大浓度富集,8~10 h后在肿瘤组织仍可观察到FITCRituximab的特异性的富集,而在其他组织器官没有可见的荧光存在;双侧皮下移植瘤模型再次证明FITC-Rituximab具有对CD20抗原过表达的淋巴瘤特异性结合能力.结论 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能够准确地监测FITC标记Rituximab在荷瘤裸鼠体内的动态分布情况,该技术对实时分析抗体药物在荷瘤小鼠体内的靶向效果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CD20分子的模拟表位肽,构建针对CD20分子的治疗性疫苗,以期为淋巴瘤以及其它B细胞相关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方法:利用噬菌体随机呈现肽库筛选技术,以人淋巴细胞分化抗原CD20 mAb Rituximab为靶点,筛选CD20分子的模拟表位肽.通过ELISA方法检测筛选出的阳性噬菌体与Rituximab的特异性结合,并以竞争性结合实验检测筛选出的阳性噬菌体与Raji细胞表面的CD20分子竞争结合Rituximab的能力.最后以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DNA序列,推断其氨基酸序列.结果:成功筛选出针对CD20 mAb Rituximab的阳性噬菌体,获得了CD20分子的模拟表位肽QDKLTQWPKWLE.获得的阳性噬菌体能够与Rituximab特异性结合,并且表达该表位的噬菌体可以竞争性抑制Rituximab与天然CD20分子的结合.结论:CD20分子的抗原表位肽QDKLTQWPKWLE能够与mAb Rituximab特异性结合,与天然CD20分子竞争性结合mAb Rituximab,并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抗CD20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variable fragment,scFv)-CD8-TCRζ融合基因转染的T淋巴细胞在体内 外的抗人B细胞淋巴瘤作用,探讨利用CD20介导自体T淋巴细胞杀伤人B细胞淋巴瘤的可行性.方法:构建包含抗CD20scFv、CD8分子和CD3信号转导链ζ的融合基因,将其克隆入载体pcDNA3中,酶切鉴定正确后电转染入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诱导其表达抗CD20 scFv-CD8-TCRζ融合蛋白.流式细胞仪检测基因修饰后人T淋巴细胞结合CD20蛋白的功能;细胞杀伤试剂盒检测基因修饰后T淋巴细胞体外杀伤人B细胞淋巴瘤Raji细胞的能力;并在BALB/c裸鼠体内观察其对人B细胞淋巴瘤移植瘤的抑制效应.结果:成功构建、转染了抗CD20 scFv-CD8-TCRζ融合基因,并在人T淋巴细胞表面成功表达;流式细胞仪和细胞杀伤试剂盒检测结果表明经基因修饰后的人T淋巴细胞能特异性结合CD20抗原,并能特异性地杀伤人B细胞淋巴瘤Raji细胞,在裸鼠体内显著地抑制人B细胞淋巴瘤移植瘤的生长.结论:抗CD20 scFv-CD8-TCRζ融合基因转染的T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均能杀伤人B细胞淋巴瘤细胞,为进一步应用人T淋巴细胞杀伤作用治疗人B细胞淋巴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131I标记的Rituximab对B细胞淋巴瘤细胞的生物学效应以及对荷人Raji细胞移植瘤裸鼠的放射免疫治疗效果,为放射免疫导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人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Raji细胞,裸鼠皮下接种Raji细胞成瘤,IO-DO-GEN法将131I标记于Rituximab,将细胞分为131I-Rituximab组、单纯抗体组、单纯核素组及空白对照组4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Raji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取30只成瘤裸鼠随机分成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及单纯抗体组、单纯核素组、空白对照组6组,进行裸鼠的放射免疫治疗研究。每周测量裸鼠荷瘤大小1次,4周后处死裸鼠,取瘤称重,常规病理分析。结果:131I-Rituximab组凋亡率高于其他各组;131I-Rituximab组细胞周期发生变化,大部分被阻滞在G2期。裸鼠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肿瘤生长减慢,肿瘤生长抑制率具有剂量时间依赖性,组织病理学检测显示治疗有效。结论:131I-Rituximab能够诱导Raji细胞凋亡并调控细胞周期,而且可特异性地定位于肿瘤组织,发挥放射免疫导向治疗作用,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131I标记Rituximab及131I-Rituximab对B细胞淋巴瘤细胞进行放射免疫导向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氯胺-T法制备131I-Rituximab,采用CCK-8法观察131I-Rituximab对Raji细胞的抑制作用,对照组为131I、Rituximab组。结果:131I-Rituximab标记率在92%以上,放化学纯度达98%以上。CCK-8法表明131I-Rituximab对Raji细胞的抑瘤率与131I组和Rituximab组的抑瘤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提示131I-Rituximab对人B细胞淋巴瘤的放射免疫导向治疗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组可溶性CD40配体(recombinant soluble CD40 ligand, rsCD40L)对汉黄芩素诱导的抗肿瘤作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检测rsCD40L与汉黄芩素共处理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细胞毒作用;吖啶橙/溴化乙锭双重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理后细胞形态学改变;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分子caspase-8、caspase-3、多聚ADP核糖聚合酶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加入caspase抑制剂Z-VAD-FMK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α)中和抗体,采用LDH释放实验,进一步检测阻断这些信号通路对肿瘤细胞死亡的影响。结果 rsCD40L可增强汉黄芩素对SKOV3细胞的杀伤作用(P<0.05)。随着汉黄芩素剂量的增加,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也随之增强(P<0.05)。经rsCD40L与汉黄芩素共处理的SKOV3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caspase信号通路被显著活化,且caspase抑制剂Z-VAD-FMK可抑制增强的细胞毒作用。TNF-α中和抗体也可抑制这一增强的细胞毒作用。结论 rsCD40L可增强汉黄芩素诱导的肿瘤细胞死亡,其机理与增强肿瘤细胞凋亡及诱导TNF-α的自分泌有关,提示将rsCD40L和汉黄芩素合用具有潜在的抗肿瘤作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静  徐敬根 《当代医学》2011,17(10):144-145
目的 评价美罗华(Rituximab)联合CHOP(R-CHOP)治疗CD20阳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治疗的39例初治CD20阳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其中R-CHOP组19例,采用R-CHOP方案化疗;CHOP组20例,采用CHOP方案化疗.6个疗程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和厚朴酚(HNK)诱导人非霍奇金淋巴瘤Raji细胞凋亡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HNK对Raji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检测不同浓度HNK(0、7.5、15μg/ml)作用Raji细胞后细胞周期及凋亡率变化。Caspase8试剂盒检测Raji细胞内Caspase8的活化。RT-PCR法检测Raji细胞Bcl-2、Bad、Bax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HNK对Raji细胞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其中12、24、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7.53、12.61、7.4μg/ml。流式显示经HNK处理后,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0/G1期。经7.5、15μg/ml HNK作用24 h后,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18.24±2.53)%、(28.44±2.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早期凋亡率(4.84±1.15)%(P<0.01)。HNK可显著上调Raji细胞内Caspase8的活性(P<0.05)。RT-PCR显示,HNK处理后Raji细胞内促凋亡基因Bad表达显著上调,Bcl-2、Bax无明显变化(P<0.01)。结论 HNK可诱导人非霍奇金淋巴瘤Raji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细胞内Caspase8的活性及诱导促凋亡基因Bad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利妥昔单抗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妥昔单抗(Rituximab,商品名美罗华,MLH)是人-鼠嵌合性抗CD20单克隆抗体,是首个批准用于治疗表达CD20恶性淋巴瘤的单克隆抗体.其抗肿瘤机制主要有:抗体依赖性的细胞杀伤作用(antibody dependent cellular cytotoxicity,ADCC)、补体依赖性的细胞杀伤作用(complement dependent cellular cytotoxicity,CDCC)、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化疗增敏作用.近年,随着对B淋巴细胞及其作用机制认识的深入,利妥昔单抗的治疗范围已从B细胞恶性淋巴瘤扩展至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和多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甚至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现就其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美罗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免疫系统是一个既敏感又特异的整体 ,作为肿瘤治疗的靶目标 ,有很大的开发应用潜力。本文将详细介绍美罗华 ( Rituximab)这一治疗非 Hodgkin淋巴瘤的单克隆抗体 ,并就曾诊治的 1例报道如下 :1 Rituximab及其治疗Rituximab( Rituxan,IDEC- C2 B8)于 1 990年被研制成功 ,它是美国 FDA第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癌症的单克隆抗体。主要用于治疗复发的低度恶性或滤泡型非 Hodgkin淋巴瘤。Rituximab特异性地与CD2 0抗原结合 ,是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CD2 0存在于 90 %的 B细胞性非 Hodgkin淋巴瘤细胞及所有的正常 B细胞 ,而不表达于正常 B…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表型的诱导作用。方法构建含有G418抗性的B细胞特异性启动子(CD19,CD79a和CD79b)表达载体,转染霍奇金淋巴瘤细胞并筛选稳定克隆。PCR扩增启动子和荧光素酶序列验证其稳定整合,敲除ABF1后检测外源B细胞启动子活性的改变以验证其功能。检测不同浓度的ATRA在不同时间点对外源B细胞启动子活性的诱导作用,通过实时定量PCR进一步证实ATRA对B细胞特异性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检测ATRA与去甲基化药物5-Aza联合处理对B细胞标记物表达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染色技术仪检测ATRA对霍奇金淋巴瘤细胞表面标记物CD30表达的影响。结果 ATRA能够诱导人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特异性标记物CD19、CD20、CD79a和CD79b的表达,与5-Aza具有协同诱导作用,并下调细胞表面霍奇金特异性抗原CD30的表达。结论 ATRA能够诱导B细胞表型缺失的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向B细胞型淋巴瘤转化。  相似文献   

14.
<正>美罗华又名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是一种人鼠嵌合性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地与跨膜抗原CD20结合,启动介导B细胞溶解的免疫反应,适用于治疗复发或化疗耐药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非霍奇金淋巴瘤是恶性淋巴瘤中的常见类型,通常对化疗敏感,但也易抗拒药物。2300020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美罗华(Rituximab)是淋巴瘤细胞表面抗原CD20的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与之结合、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白菊内酯对人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通过描绘细胞生长曲线、MTT的方法观察小白菊内酯对Raji细胞的生长和活性抑制情况;annexin V-PI和DAPI染色观察PN对细胞的促凋亡作用;Western-blot检测小白菊内酯作用后caspase表达;RT-PCR分析不同浓度小白菊内酯作用后BZLF1、BRLF1基因表达;使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浓度小白菊内酯作用后细胞内NF-k B(p65)活性的变化;MTT法分析小白菊内酯与更昔洛韦合用对Raji细胞毒作用。结果 (1)小白菊内酯对Raji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so为5.07μM,且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小白菊内酯对Raji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2)小白菊内酯(0,4 or 6μM)作用于Raji细胞48小时后,倒置显微镜,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细胞化学观察,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凋亡细胞数改变及凋亡蛋白的表达。(3)小白菊内酯(0,4or 6μM)分别作用于Raji细胞6、12、24小时后,用ELISA法检测NF-κB(P65)活性,可见随着药物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NF-κB(P65)活性抑制率增大。(4)小白菊内酯(0,4 or 6μM)联合更昔洛韦分别作用于Raji细胞48小时后,MTT法检测Raji生长抑制率,结果发现小白菊内酯4μM抑制30%作用细胞生长,小白菊内酯6μM抑制70%细胞生长),更昔洛韦与小白菊内酯联合作用对Raji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抑制率分别约为50%、8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白菊内酯可抑制Raji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并且可能成为治疗EB病毒阳性淋巴瘤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鼻/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鼻/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收集44例发生于鼻腔及口腔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用免疫组化染色(S-P二步法)标记CK、LCA、CD3、CD20、CD45RO、CD56和CD79a抗体。结果 20例为鼻/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占45.45%(20/44)。免疫标记瘤细胞LCA、CD3(胞浆)、CD45RO、CD56全部阳性表达;不表达CK、CD20、CD79a。结论 鼻/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组发生于结外.具有独特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形态的淋巴瘤,免疫组化检查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细胞凋亡和继发性坏死的Annexin法定量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分析凋亡与坏死淋巴瘤 (Raji)细胞的定量方法。方法 以 1.0 μm ol/ L 地塞米松(DEX)诱导 Raji细胞凋亡 ,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连接素 V(Annexin V)和碘化丙锭 (PI)分别与凋亡细胞膜上的磷脂酰丝氨酸和继发性坏死细胞内降解的 DNA结合 ,并以流式细胞术分析和分选标记细胞 ,用电镜和 DNA凝胶电泳对分选细胞及其 DNA进行鉴定。结果  Annexin+细胞数随 DEX孵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r=0 .97) ;Annexin+/ PI- 与 Annexin+/ PI+细胞经电镜和 DNA梯形带确证具有凋亡与坏死细胞的特征 ;Annexin法可准确测定 10 5~ 10 6细胞中的标记细胞。结论  Annexin法可快速、准确地定量混合细胞内的凋亡与坏死细胞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来自脐带血和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差异。方法体外诱导培养肺癌患者外周血和脐血来源的CIK细胞,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的CIK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及机制。结果来自肺癌患者外周血和脐血的CIK细胞中CD3+细胞、CD3+CD56+和CD3+CD8+细胞百分比均伴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诱导培养21 d时,脐血CIK细胞和肺癌患者外周血来源的CIK细胞的增殖率分别为(185.76±39.68)%、(254.32±74.60)%,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脐血CIK细胞的抗肿瘤活性高于肺癌患者外周血来源的CIK细胞(效靶比10∶1,靶细胞为K562细胞时,P=0.0016;靶细胞为A549细胞时,P=0.0022);脐血CIK细胞CD107a表达高于来自肺癌患者外周血的CIK细胞(靶细胞为K562细胞时,P=0.0469;靶细胞为A549细胞时,P=0.0413);脐血CIK细胞IFN-γ和TNF-α的分泌水平高于肺癌患者CIK细胞(P=0.0352;P=0.0389);脐血CIK细胞和肺癌患者CIK细胞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百分率为(25.30±4.87)%和(19.87±5.41)%,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58)。结论流式细胞术可同时检测CIK细胞的表型、功能及作用机制。本研究为临床应用CIK治疗提供更多选择和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苦参碱(Matrine,Mat)对体外人淋巴瘤Raij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 Mat 诱导 Raji 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观察Mat对Raji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 Mat对Raji 细胞株 Bcl-2 蛋白表达的影响;RT-PCR法检测Bcl-2 mRNA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 Mat 对 Raji 细胞均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呈量效和时效关系;Mat能明显诱导Raji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 Bcl-2 在实验组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RT-PCR 显示 Bcl-2 mRNA 表达明显减弱,且随剂量增加越明显.结论:Mat 能抑制人淋巴瘤 Raji 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 Bcl-2 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作用淋巴瘤细胞系Raji细胞后Notch1蛋白表达的变化,进一步明确TNF-α对淋巴瘤细胞Notch信号途径的影响.方法 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Raji细胞Notch1 mRNA的含量;用流式细胞术分析Raji细胞Notch1蛋白的表达及TNF-α作用后Notch1蛋白的变化.结果 ①半定量RT-PCR检测结果表明Raji细胞经TNF-α作用后Notch1 mRNA的含量明显增高,且随TNF-α浓度的增加而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②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Notch1蛋白在Raji细胞呈阳性表达,TNF-α作用组Notch1蛋白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极显著性意义 (P<0.01).结论 TNF-α可上调Raji细胞内Notch1蛋白的表达;TNF-α可通过影响Notch信号途径在淋巴瘤细胞内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