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小丽  徐伟 《重庆医学》2005,34(12):1870-187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蘑菇伞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中的应用。方法8例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患者,男5例,女3例,年龄6~51岁,平均年龄(16±6.9)岁,封堵术前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PDA最小内径,并与X线造影测值比较,无显著差异,术中全程指导监测封堵器位置是否正常、有无残余分流,术后3个月复查随访观察有无残余分流、脱落。结果8例患者均封堵成功,超声监测PDA共8例均为管型,超声心动图测得PDA内径为(6.50±2.29)mm,近主动脉弓处,X线造影PDA,最窄处内径为(6.88±2.0)mm,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CDFI示大动脉水平无残余分流,患者术后左心腔,肺动脉内径均明显减小,肺动脉压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超声心动图在对PDA的大小判断,在术中监测安置以及术后残余分流观察,血流动力学评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国产蘑菇伞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立  曾智  吕均  饶莉  张庆  胡宏德  贺勇 《四川医学》2005,26(5):504-505
目的 为评价国产蘑菇伞封堵器经导管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疗效及并发症,对我院用国产蘑菇伞行PDA封堵治疗的67例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方法 PDA患者,男15例,女5 2例;年龄3~66岁,平均年龄(2 1.3±12 .7)岁。术前超声心动图PDA直径2 .5~17mm ,平均(5 .7±2 .8)mm。经胸超声肺动脉压18~67mmHg ,平均(2 8.2±10 .4)mmHg ,左心室舒张末径(5 2 .3±1.7)mm。术中造影显示PDA最小直径2~14 (平均4.6)mm ,经导管测量肺动脉压18~68mmHg ,平均(3 2 .3±11.8)mmHg。应用F7~F9长鞘管输送国产蘑菇伞封堵器,行PDA封堵术。术后12个月临床随访。结果 66例(98.5 % )成功行经导管PDA封堵治疗,1例3岁患儿因其造影直径过大(14mm) ,而放弃封堵治疗。66例封堵成功的患者使用的蘑菇伞大小4/6~16/18mm(平均9.5 /11.6mm)。1例(1.5 % )患者在术后18h发生机械性溶血。1例(1.5 % )术后6个月出现再通。其余患者(97.0 % )在以后随访期间无残余分流或再通,未发现封堵器造成肺动脉和降主动脉狭窄。术后12个月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平均肺动脉压(19.9±5 .9)mmHg ,左心室舒张末径(5 1.7±10 .5 )mm ,与术前比较变化有显著差异(t=8.2 71,P =0 .0 0 0和t =5 .0 3 8,P =0 .0 0 0 )。结论 国产蘑菇伞封堵器治疗PDA其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3.
蘑菇伞封堵器封堵动脉导管未闭的即刻及短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股静脉途径蘑菇伞封堵器封堵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即刻及短期疗效。 方法  4 6例单纯 PDA患者 (男性 2 0例 ,女性 2 6例 ,年龄 10 .3± 10 .6岁 ,体重 2 4 .1± 14 .7kg,X线主动脉造影测量PDA最窄处的直径 6 .0± 2 .1mm ,长度 7.6± 1.6 mm。采用蘑菇伞动脉导管封堵器经皮经股静脉封堵治疗 PDA,应用 X线造影术观察即刻疗效 ,并以超声心动图观察短期疗效、随访半年。 结果  4 6例患者封堵治疗的成功率为 95 .7% ,其中 1例发生急性溶血予手术取出封堵器 ,1例因选用最大封堵器未能完全封堵 PDA而予收回封堵器。即刻及 6个月内随访未发生封堵器脱落及其他严重并发症 ;术后即刻、30 m in、1天、1个月、6个月分流完全阻断率为 5 6 .8% ,86 .4 % ,88.6 % ,95 .5 %和 97.7%。最终所选择的封堵器尺寸 (D2 )与 X线造影测量的 PDA最小直径 (D1 )之间呈线性相关关系 :D2 =1.6 D1 - 0 .1(r=0 .96 ,SE=1.0 4 )。 结论 蘑菇伞动脉导管封堵器治疗 PDA痛苦少、安全性高、短期疗效好 ,长期疗效尚需多中心大规模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蘑菇伞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12/2008-06我科对婴幼儿PDA78(男28,女50)例实施经导管介入治疗,年龄8—36(15.8±5.6)mo,体质量7.8—17.5(12.0±4.3)kg;行右心导管检查测定肺动脉压力、主动脉压力,行主动脉弓降部造影,确定PDA位置、形状及大小,PDA最窄处内径1.5—14.3(4.3±3.1)mm.以蘑菇伞堵堵器行介入治疗.术后24h及1,3,6,12mo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78例患儿中74例(94.9%)封堵器植入成功.1例主动脉造影后PDA粗大(14.3mm),呈C型,采用最大型号封堵器轻易拉过PDA,该例放弃封堵术,转外科手术治愈.1例为PDA封堵器主动脉侧过大,导致降主动脉局部狭窄、迂曲变形而放弃封堵.1例PDA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试封堵后30min肺动脉收缩压无下降,反而有轻度上升,考虑为阻力性重度肺动脉高压,撤出封堵器.1例封堵术后封堵器周围大量残余分流,行外科手术治疗.余74例术后30min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显示52例(70.3%)封堵完全,22例(29.7%)可见极少量残余分流,术后24h心脏彩超复查71例(95.9%)封堵完全,3例(4.1%)有少量残余分流,术后1mm彩超复查皆无残余分流;无再通和堵闭器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条件下,应用蘑菇伞经导管封堵治疗婴幼儿PDA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创伤小、恢复快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及动脉导管末闭(PDA)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龄3~64岁)中ASD 19例、PDA 31例,按常规在局麻或全麻下完成心导管检查及造影.ASD封堵时先用测量球囊测ASD直径及选取Amplatzer封堵器,经传送装置将封堵器推送至左房,先后释放左、右侧盘,心脏超声证实ASD封堵完全、无残余分流、不影响二尖瓣活动时,再将Amplatzer封堵器完全释放.PDA患者先行主动脉弓降部侧位造影,测量PDA直径及选择Amplatzer蘑菇伞封堵器,经传送装置将封堵器置于未闭的动脉导管内,重复主动脉造影证实无残余分流时释放封堵器.结果①19例ASD患者球囊测得的ASD直径为23±6(13~31)mm,所用封堵器直径为17~40mm,均一次性封堵成功.②31例PDA患者中30例用Amplatzer蘑菇伞封堵成功,1例PDA内径达12 mm者用直径17 mm的Amplatzer房间隔封堵器封堵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ASD及PDA具有操作简便、疗效肯定、创伤小、适晦症广及并发症少的特点,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随访蘑菇伞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PDA)中的作用。 方法 选择经蘑菇伞封堵器治疗后的 PDA患者 2 4例 ,应用超声心动图进行封堵疗效观察及心脏功能变化随访 ,平均随访 10个月。 结果  2 DE:在位封堵器呈“工”字形 ,在主、肺动脉侧应无占位作用。本组未见封堵器占位效应。CDFI:可见中央性分流和 /或边缘性分流。本组有 1例封堵后边缘性残余分流宽度为 3mm ,未予更换封堵器而出现术后溶血 ;1例边缘性残余分流宽度为 2 .5 m m ,术后 2 0个月仍有残余分流 ;1例术后有少量残余分流 ,10天后分流消失。封堵术后 10个月随访肺动脉压、左房室内径均显著下降。 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 PDA封堵治疗术后残余分流观察、血流动力学评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俊 《实用全科医学》2010,8(11):1375-1376
目的评价经导管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全组120例患者,年龄(23.5±16.0)岁。降主动脉造影确定动脉导管的形态及最窄径,选择合适的封堵器。术前及术后1,3及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PDA最窄径1.5~14.0mm,平均(5.7±3.0)mm。封堵成功率99%。术后即刻残余分流38%,1个月时无残余分流。9例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前肺动脉收缩压83~155mmHg(1mmHg=0.133kPa),平均(108.6±21.6)mmHg,术后1个月时降至36~92mmHg,平均(54.1±16.6)mmHg(P〈0.0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经导管介入治疗PDA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国产蘑菇伞型封堵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观察及其疗效分析.方法:32例PDA患者于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测量动脉导管大小,在透视下经传送装置将国产蘑菇伞型封堵器置入动脉导管内,使之在动脉导管最窄处固定,即刻造影,术后行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结果:全组技术成功率100%;主动脉弓造影即刻无分流26例;5例存在微量或少量残余分流,经UCG复查,其中4例术后48h分流消失,1例术后3个月分流消失;封堵后即刻肺动脉平均压由封堵前(40.0±15.3)mmHg下降至(33.0±14.1)mmHg(P<0.05);术后3个月左、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均较术前缩小(92.0±29.4)ml vs(110.0±30.2)ml,(54.0±11.3)ml vs(63.0±15.0)ml,P<0.05.结论:应用国产蘑菇伞型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操作方法简便,治疗范围广,成功率高,不失为很有前途的代替进口封堵器的介入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导管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atentductusarterious,PDA)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PDA患者应用国产蘑菇伞动脉导管封堵器,经静脉途径行封堵治疗,合并肺动脉瓣狭窄者,先行球囊扩张术,再行PDA封堵治疗;合并房间隔缺损者,先行PDA封堵治疗,后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术后即刻X线造影观察疗效,24h、1个月、3个月、1年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治疗效果。结果31例患者植入封堵器均获成功,全组技术成功率100%;术后肺动脉平均压较术前明显下降。术中无任何严重并发症,随访1个月至3年,未发现残余分流、封堵器移位、溶血、血栓或主、肺动脉狭窄。结论经导管法介入治疗PDA,安全有效,创伤小,成功率高,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0.
国产改良Amplatzer封堵伞经导管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应用国产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PDA)患儿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经股静脉递送封堵器 ,术后选择性降主动脉造影及心脏B超评价其结果。结果 :12例PDA最窄处直径为 3.0~ 8.0mm ,8例PDA封堵后即刻杂音消失 ,主动脉弓降部部造影显示无残余分流 ,3例 2d后杂音消失 ,心脏超声示心脏大小恢复正常 ;1例因导管较粗 ,压差较大 ,封堵后仍有少量渗透性残余分流 ,但复查心脏超声显示心脏较前明显减小。 3月后复查超声残余分流消失。结论 :应用国产Aamplatzer封堵伞经导管治疗中 ,大型动脉导管未闭是安全有效的介入方法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加温是一种对放疗中射线抵抗性细胞增敏的有效方法。加温是否对机体有损伤目前很少有人探讨。本文利用微波辐射、恒温水浴为热源对小白鼠加温,观察细胞染色体的改变,判定热疗过程对机体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B超图像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常规B超检查,并将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两组B超图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7例肌瘤(94.0%)有假包膜或界限清楚,。28例腺肌病(93.3%)界限欠清;41例肌瘤(82.0%)探及栅栏样图像和后方回声衰减仅各有2例(6.67%)、18例(60.0%)呈高回声,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结论:B超对子宫肌瘤和腺肌病的  相似文献   

13.
实验表明,伤立效对肾上腺素所致的小白鼠骨骼肌微循环障碍具有扩张微血管口径、加快微血管的血流速度、增加血流量的作用,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4.
手部屈肌腱Ⅱ区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Ⅱ区屈肌腱断裂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28例(219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应用显微无创技术对断裂屈指肌腱手术修复、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传统肌腱吻合技术。术后随访6~12个月,采用TAM系统评定法对两组随访资料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疗效优者60指,良45指,可5指,优良率达95.45%;对照组:疗效优者38指,良52指,可14指,差5指,优良率为82.57%。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4.7,P<0.01)。结论应用显微无创技术高质量缝合配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地预防屈肌腱术后粘连,促进患指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癌误诊的常见原因是对其发病特点认识不足,术前临床资料不■实,术中处理不够慎重。为减少临床误诊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提高对此病诊断的警惕性,认真行颈部触诊,综合分析各项检查结果,依靠穿刺细胞学检查和术中冰冻切片以及石蜡块组织学检查而最后确诊。  相似文献   

16.
某些疾病是有季节性的。某些有昼夜变动的周期性或一些角度资料。对这些资料的分析不能用传统的几旬构成比或月旬相对比的方法,应该用圆形分布法进行分析。圆形分布法目前在国内应用尚不多,其应用的原理是通过三角函数的代换,对季节性或周期性资料分布及高峰期所在时间提供较确切的吋点,对疾病的预防和死囚分析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胎儿脏器重量与胎儿发育的关系。方法 对213例受精龄为13 ̄38周正常胎儿的心、脾重量及体重进行了测量。  相似文献   

18.
潍坊地区城市汉族青少年皮下脂肪厚度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①目的 了解山东省潍坊地区城市汉族青少年皮下脂肪发育现状及规律。②方法 对潍坊地区1274名(男649名、女625名)7~19岁城市汉族学生的身高、体质量以及肱三头肌位、肩胛下角位、髂前上棘位和腓肠肌位皮褶厚度进行了测量分析。③结果 皮褶厚度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女生皮褶厚度大于男生。男女生肱三头肌位皮褶厚度分别在17岁(13.2mm)和18岁(17.7mm)达到高峰;肩胛下角位、髂前上棘位皮褶厚度分别在16岁(13.7mm、13.5mm)和18岁(17.5mm、17.1mm)达到高峰;腓肠肌位皮褶厚度分别在13岁(19.5mm)和14岁(21.4mm)达到高峰。除腓肠肌位皮褶厚度外,其他3项皮褶厚度从10岁起开始出现性别差异。④结论 在生理因素的决定作用下,物质生活水平、体育锻炼等因素影响皮下脂肪的沉积和厚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寿命表方法对七个矽肺病多发厂矿企业三十余年来的发病情况及其防治效果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五十年代中期以来开展的矽肺防治工作,对于降低矽肺患病率、进期率、肺结核合并率、病死率以及延长矽肺病人的平均发病年龄与平均寿命等方面均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浓硫酸处理对忍冬种子重量、绿原酸含量、呼吸强度及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后的忍冬种子重量降低,绿原酸含量减少,呼吸强度及发芽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处理时间以不超过5min 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