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刚  袁涛  韩增雷 《中国厂矿医学》2013,(11):1153-115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总积分(Crouse积分)及斑块检出率和冠脉狭窄程度积分(Gensini积分)的关系,及其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与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在心内科行冠脉造影的住院病人208例,152例诊断为冠心病(冠心病组),56例冠脉造影正常(对照组);应用高频超声测定颈动脉IMT,计算斑块Crouse积分及斑块检出率。根据冠状动脉严重程度分为单支血管病变、双支血管病变和多支血管病变组,比较各组间冠脉Gensini积分、颈动脉IMT、斑块Crouse积分及斑块检出率。结果冠心病组的冠脉Gensini积分、颈动脉IMT、斑块Crouse积分及斑块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冠脉病变组之间,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冠脉Gensini积分、颈动脉IMT、斑块Grouse积分及斑块检出率均升高(P均〈0.05);冠心病组的冠脉Gensini积分与颈动脉IMT、斑块Crouse积分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成正比,颈动脉IMT、斑块Crouse积分对冠心病进行早期预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168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4组:非冠状动脉 (粥样) 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组62例,冠心病组106例,其中单支病变组45例,双支病变组38例,三支病变组23例.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测量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 及班块.比较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间及冠心病各亚组间颈动脉IMT及斑块发生率,颈动脉IMT、颈动脉斑块积分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病变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①冠心病组颈动脉IMT及斑块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 (P<0.05) ,冠心病各亚组间颈动脉IMT及斑块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随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增加 (P<0.05) .②颈动脉斑块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 (60.4%) 和特异性 (88.7%) 均较高.③颈动脉IMT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病变评分均呈正相关 (P<0.05) .颈动脉斑块积分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病变评分均呈正相关 (P<0.05) ,以斑块积分相关性更强.结论 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间存在密切联系,超声测量颈动脉IMT及斑块可间接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10 ~ 2014-01在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8例,根据冠脉造影检查判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情况,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将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根据冠脉斑块狭窄,分为轻、中、重度组;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粥样斑块情况.比较各组间IMT以及斑块发生情况.结果: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斑块率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有显著相关性.颈动脉IMT值得检查以及斑块率可以预测冠心病粥样硬化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病变特点,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6例<60岁住院患者,分两组:冠心病组40例,正常对照组36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于冠状动脉造影前后一周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分别比较两组间、冠心病组内不同病变支数间颈动脉IMT、斑块积分、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积分。结果:冠心病组颈动脉IMT、斑块积分、Gensini积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冠心病2支病变组和3支病变组颈动脉IMT、斑块积分、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Gensini积分与颈动脉IMT、斑块积分呈正相关性(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颈动脉IMT、斑块积分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硬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共收集患者246例,以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为依据将所有的患者分组,其中冠心病组176例,非冠心病组70例;将冠心病组患者再次分组,其中单支病变组69例,双支病变组56例,三支病变组51例,比较冠心病组及非冠心病组间及不同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三组间的IMT、斑块积分及Gensini评分;分析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以上观察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具有较高的颈动脉IMT、斑块积分及Gensini评分(P<0.05);与单支病变组比较,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患者具有较高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颈动脉IMT、斑块积分及Gensini评分(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IMT、颈动脉斑块积分呈显著正相关,Gensini评分与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程度随着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升高而加重,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超声检测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颈动脉粥样斑块Crouse积分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 血清浓度对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110例因胸闷、痛而疑是冠心病的入院患者1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颈动脉超声检查,入院第2日进行hs-CRP血清浓度检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评估三者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hs-CRP浓度、颈动脉斑块IMT,Crouse积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各指标检测值的大小与冠脉狭窄程度均成正相关(r均>0.6,P<0.05).如将Crouse积分≥10.7作为标准,则其灵敏度为78.5%,阳性预测值89.9%,Crouse积分<10.7的特异度79.0%,阴性预测值58.0%.结论: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IMT,Crouse积分联合血清hs-CRP浓度与冠状动脉造影所示冠脉狭窄程度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其可作为对冠心病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的一项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对84例拟诊冠心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和B型超声检测颈动脉变化,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21例)及冠心病组(63例),冠心病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再分为1支、2支、3支病变亚组。测量颈总动脉后壁内中膜厚度(IMT),计算斑块积分及斑块发生率。结果冠心病组IMT、斑块积分及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冠脉病变支数增加,颈动脉IMT、斑块积分及斑块发生率亦增加,亚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颈动脉超声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2.5%,特异性为71.4%,总的诊断符合率为79.8%。结论B型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预测冠心病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相关性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梅  缪金虎  赵慧群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9):11-12,封3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63例冠心病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颈动脉结构、IMT及斑块形成情况。结果(1)IMT在冠心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心肌梗死组IMT及斑块发生率较心绞痛组有明显增高趋势,但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3)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颈动脉斑块积分显著高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P<0.05),且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显著正相关(r=0.623)。结论颈动脉IMT的增厚与冠心病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监测颈动脉斑块总积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状动脉硬化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旨在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性质和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性质和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2007年间西南医院心内科住院拟诊为冠心病入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者200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 按Gensini评分标准分为冠脉无病变组、轻度病变组及严重病变组.所有入选患者均进行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测,测定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IMT)、颈总动脉内径并进行斑块积分,计算斑块发生例/率.结果 冠脉病变组颈动脉IMT、斑块积分及斑块发生率较无病变组明显增大,且随着冠脉病变情况加重而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轻度病变组和无病变组的颈总动脉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着冠脉病变加重,冠脉严重病变组的颈总动脉内径较冠脉轻度病变组和无病变组明显增大.结论 颈动脉IMT、斑块积分及斑块发生率的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超声改变的特点及其关系。方法127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经冠脉造影检查后分为2组:冠心病组86例,非冠心病组(对照组)41例,用高分辨率超声心动图分别测量两组双侧颈总动脉的IMT及斑块情况,探讨两组患者的颈总动脉IMT及斑块发生率与冠状动脉受累支数及程度的关系。结果①冠心病组的平均颈总动脉IMT及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0.01),多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②平均颈总动脉IMT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无显著相关(r=0.164,P>0.05),冠心病患者中有斑块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显著重于无斑块者(P<0.05),斑块积分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448,P<0.01)。③斑块的发生对判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52.3%,特异性90.2%。结论超声测量颈总动脉IMT,斑块可靠、易测,可间接判断冠心病的有无及其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与早发冠心病(intima-media thickness,PCAD)病人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早发冠心病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择136例拟诊pCAD收住行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的病人,均行ABI、颈动脉IMT检查,根据冠脉狭窄程度计算冠脉积分,分析ABI、颈动脉IMT值与冠脉积分的相关性。结果:单支与双支病变组病人ABI、颈动脉IM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病变组Gensini积分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三支病变组病人ABI均明显低于其他3组,颈动脉IMT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Gensini积分均明显高于单支和双支病变组。ABI值与冠脉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关系(r=-0.523,P<0.01);颈动脉IMT值与冠脉Gensini积分成正相关(r=0.603,P<0.01)。结论:ABI、颈动脉IMT与pCAD病人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ABI值明显减低、颈动脉IMT明显增加可能预测冠脉存在严重多支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体表劲动脉超声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测,结合冠状动脉造影(CAG)和血管内超声(IVUS)技术,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38例被检查者均为住院接受冠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的患者,应用高频超声检测IMT及粥样硬化斑块,将颈动脉超声指标与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冠心病组的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等级积分和Crouse积分,斑块数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对照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根据CAG和IVUS计算的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等级积分和Crouse积分,斑块数均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冠心病成正相关.颈动脉超声检测对冠心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纤维蛋白原(filfinogen,FIB)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78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冠心病组根据血管受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应用高频超声检测所有病例的双侧颈总动脉后壁的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斑块发生,并同时检测血清hs-CRP、FIB的浓度,比较两组IMT、斑块发生、hs-CRP、FIB的浓度。结果:冠心病组颈动脉后壁的平均IMT及斑块发生、hs-CRP、FIB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三者均与冠脉病变受累支数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结论:颈动脉彩超在冠心病的判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hs-CRP、FIB是参与和促进动脉硬化形成的重要因素,IMT、hs-CRP、FIB与冠脉病变受累支数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郑向清  谢英  梅霞  李正恭  张源 《重庆医学》2008,37(4):404-405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54例(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对照组)41例,行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定血管后壁内膜-中膜厚度(IMT),记录斑块数目,并半定量估计其严重程度。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和冠心病组。冠心病组按血管狭窄累及主要病变血管支数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变。结果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颈动脉IMT值增加,冠心病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分级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分级间密切相关(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标识可间接预示冠心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4日至2016年10月24日漯河市医学高等专科医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根据有无冠心病分为观察组(冠心病患者43例)、对照组(非冠心病患者43例)。采用双侧颈动脉超声对两组观察对象进行检查,分析其颈动脉病变的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Crouse积分为(3.65±0.88)分、等级积分为(2.24±0.56)分、斑块数为(1.38±0.38)个,均高于对照组(P<0.05);冠脉血管狭窄程度<50%、狭窄<70%且≥50%、狭窄≥70%之间的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严重度Crouse积分与冠脉病变Gemini积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冠心病及冠心病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在临床上,可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预测冠心病及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260例体检人员行64排螺旋冠CT(MSCT)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对照(CON)组、冠心病(CHD)组.结果:CHD组的IMT值、颈动脉硬化和斑块形成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CON组(P<0.01),冠脉单支和多支病变组与CON组比较上述指标亦有明显增高(P<0.01).结论:测定颈动脉壁厚度、粥样斑块及其性质,对冠心病的预测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超声检查判定颈动脉斑块性质,并分析其与冠心病(CHD)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张家口市建国医院心内科收治的CHD患者214例,经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冠脉轻度狭窄患者36例(轻度组),中度狭窄患者72例(中度组),重度狭窄患者106例(重度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入选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及形态进行检查,并分析其与冠脉病变之间的关系;同时设置同期来院体检正常者30例(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CHD3个亚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数量、体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IMT、斑块数量均明显高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IMT、斑块数量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中、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中度组患者颈动脉稳定斑块检出率均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及中度组患者中颈动脉稳定斑块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相关性分析显示,颈动脉Crouse积分与冠脉Gensini评分均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CHD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检出率越高,预示CHD患者冠脉硬化程度越重,颈动脉斑块性质与CHD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中医证素与颈动脉斑块超声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于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确诊的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采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冠脉造影资料、颈动脉超声检查资料及中医四诊信息,建立三维结构化关联数据库,采用证候、证素标准进行判定,分析冠心病患者中医证素与颈动脉斑块超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所有纳入的150例研究对象分别从中医四诊资料、中医证素归类情况、颈动脉斑块超声指标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4个方面进行统计。(1)四诊资料方面:(1)中医症状分布情况:按各症状出现频次排序,前4位临床症状依次为胸闷、气短、头晕、乏力;(2)舌象分布情况:舌质紫黯最多,其次是舌质瘀点(瘀斑),舌下络脉迂曲多见,舌苔厚腻、滑等特点出现频次较高;(3)脉象分布情况(复合脉象拆分为单一脉象进行统计):弦脉、沉脉、滑脉出现频次较多。(2)证素归类合并情况:血瘀、肾虚、痰浊、气虚出现频次较高。(3)冠脉病变支数与斑块个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Crouse积分及狭窄程度积分情况: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颈动脉斑块个数、IMT、斑块Crouse积分及狭窄程度积分均呈增加趋势;在斑块个数方面,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分别与单支病变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方面,三支病变组分别与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ouse积分方面,三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狭窄程度方面,三支病变组分别与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证素与颈动脉粥样斑块超声指标的关系:(1)斑块性质与中医证素分布情况:低回声斑块患者气虚、血瘀、痰浊、阳虚多见,强回声斑块患者血瘀、肾虚、痰浊、气虚多见,混合回声斑块患者气滞、气虚、痰浊、内毒多见;(2)颈动脉狭窄程度与中医证素分布情况:颈动脉轻度狭窄患者血瘀、气虚、肾虚、气滞多见,中度狭窄者血瘀、痰浊、肾虚、气虚多见,重度狭窄者血瘀、肾虚、痰浊、气虚多见。结论:冠心病患者颈动脉超声指标与中医证素存在相关性,颈动脉粥样斑块超声指标可为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和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狭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性质、程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65例经过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常规做颈动脉超声检查。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狭窄组和未狭窄组。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3个亚组,即轻度、中度、重度狭窄组。结果冠脉狭窄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内膜病变率和粥样斑块性质与未狭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明显增加(P<0.01)。经相关性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检出率和病变性质均呈正相关。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有显著的相关性;对于冠心病高危人群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可用于估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颈动脉超声在检测颈动脉病变与冠心病相关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49例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所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将其分为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即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积分、斑块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AASI、IMT、颈动脉斑块积分、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MT厚度、AASI、IMT、颈动脉斑块积分与冠心病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 颈部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病变与冠心病发病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早期常规检测颈动脉IMT、AASI、颈动脉斑块积分可作为评估冠状动脉心脏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