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下丘脑室旁核(PVN)炎性细胞因子在依普利酮(EPL)改善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n=6)、模型组(n=10)、吡咯烷二硫基甲酸盐(PDTC)组(n=10)、依普利酮组(n=10)。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导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根据分组情况分别给予PDTC[(150 mg/(kg·d)]、依普利酮[30 mg/(kg·d)]和清洁蒸馏水灌胃,假手术组只在相同位置穿线而不结扎。6周后进行血流动力学测定,留取下丘脑、血浆标本,检测PVN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p65(NF-κB/p65)、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表达,并检测血浆TNF-α、去甲肾上腺素(NE)、醛固酮(ALD)水平。结果依普利酮和PDTC干预后大鼠心功能较模型组明显改善。模型组血浆ALD、NE、TNF-α水平显著升高,而依普利酮和PDTC干预后ALD、NE、TNF-α水平降低(P0.05)。模型组PVN内CRH、AngⅡ表达显著增多,依普利酮和PDTC干预后PVN内CRH、AngⅡ表达显著减少(P0.05),NF-κB/p65在依普利酮组和PDTC组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依普利酮、PDTC可降低PVN内CRH阳性神经元表达。结论心力衰竭时大鼠PVN内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增多,依普利酮可以改善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与抑制PVN内炎性细胞因子过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诊断冠心病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38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及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结果经CAC检查未发现冠脉有明显狭窄病变8例,而IVUS检查均发现不同程度斑块形成;CAG、IVUS的平均直径狭窄率分别为71.21%±9.81%、74.77%±8.58%,P<0.01;CAG、IVUS的平均面积狭窄率74.36%±10.75%、80.88%±7.77%,P<0.01.提示CAC可能低估冠脉病变狭窄程度,IVUS可作为有益补充,协助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应用新的肺静脉血流图评估左室舒张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观察新的肺静脉血流图指标评价左室舒张功能(LVEDP)的准确性.方法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先后行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检查,记录肺静脉血流图,多导生理记录仪记录左室舒张末压.结果S/D时间比值与LVEDP呈正相关(r=0.853,P<0.01);D/AR时间比值与LVEDP呈负相关(r=-0.664,P<0.01);S/D波幅比值与LVEDP呈负相关(r=-0.421,P<0.01);D/AR比值与LVEDP呈负相关(r=-0.518,P<0.01);AR波幅与LVEDP呈正相关(r=0.505,P<0.01);AR波时间与LVEDP呈正相关(r=0.324,P<0.05).S/AR时间比值、A/AR时间比值、S/AR比值与LVEDP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的肺静脉血流图指标-S/D时间比值、D/AR时间比值以及D/AR比值能准确反映左室舒张功能;S/AR时间比值、S/AR比值不能反映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4.
马来酸桂哌齐特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BNP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脑钠利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46例按纽约心脏协会分级≥Ⅲ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马来酸桂哌齐特组和心先安组(对照组),对患者治疗前后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经过15 d治疗,马来酸桂哌齐特组和对照组BNP水平、LVEF、LVED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马来酸桂哌齐特组收缩压、舒张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可以明显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BNP水平以及改善心脏功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氟伐他汀钠缓释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8月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小剂量(40 mg/次,1次/d)氟伐他汀钠缓释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大剂量(80 mg/次,1次/d)氟伐他汀钠缓释片联合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8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结果治疗组患者心绞痛疗效及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ALT、AS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ALT、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80 mg/d)氟伐他汀钠缓释片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管内超声 (IVUS)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 6 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患者的 76处冠状动脉血管段行IVUS检测。结果 IVUS在显示血管壁的形态结构 ,斑块性质方面敏感性高于冠状动脉造影。与IVUS相比 ,CAG低估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P <0 .0 0 1)。CAG示冠脉内斑块不明显 ,IVUS检测显示需要手术干预的病变血管 37处 ;CAG示冠脉内斑块明显但不需手术干预的病变血管 31处。结论 IVUS能准确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IVUS能准确选择支架适应证 ,帮助选择支架大小 ,IVUS是目前冠心病诊断及指导支架置入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鼠血压变异性增加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中mimecan蛋白的表达变化,以及小鼠胸主动脉 平滑肌细胞敲减mimecan蛋白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动物实验共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8只。通过 大鼠去窦弓神经手术建立血压变异性升高的动物模型,20周后采用检测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模型进行验证。胸主动 脉进行石蜡切片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血管平滑肌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及mimecan蛋白的表达变化。原代分离培养 小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使用小干扰RNA敲减细胞mimecan蛋白,通过5-乙炔基-2'-脱氧尿苷掺入试验观察其对于细 胞增殖的改变,通过划痕损伤试验观察其对于细胞迁移的改变。结果:手术20周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 血压变异性参数明显升高,证明模型建立成功。同时,血压变异性增加促进了模型组大鼠胸主动脉中血管平滑肌细 胞的增殖与迁移,而mimecan蛋白的表达却显著降低。敲减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中mimecan蛋白,能显著促进细胞的 增殖和迁移。结论:Mimecan蛋白对血压变异性增加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发展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 可能是通过抑制血管平滑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们应用葛根素治疗53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冠心病不同类型患者中CD40L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管性黏附分子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识别和预测的炎症指标。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浓度。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sCD40L水平(3.48±2.17)μg/L显著高于对照(1.26±0.97)μg/L,P<0.01和稳定性冠心病患者(1.48±1.06)μg/L,P<0.05。sCD40L水平与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呈显著正相关(r=0.376,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sCD40L水平升高,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有关,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CD40L可能通过上调黏附分子表达而促发急性冠脉综合征。  相似文献   
10.
虞华鹏  贾如意 《医学综述》2007,13(19):1518-1520
血管内超声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介入性超声技术,它能够观察血管壁各种病变的组织形态学特征,精确的测量血管腔径及截面积,同时可以评价各种介入性治疗的效果,弥补了血管造影的某些不足。血管内超声提高了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治水平,有效地指导了冠状动脉疾病的介入治疗及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