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TNF-α和肺换气功能的影响,以了解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所致的肺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40例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乌司他丁组按1.2万u/kg体重计算乌司他丁用量,分别在麻醉诱导和心肺转流CPB开始时,按0.6万U/kg静注乌司他丁共两次;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替代,用法同乌司他丁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CPB10min(T1),CPB 30min(T2),CPB结束后1h(T3),CPB结束后3h(T4),CPB结束后6h(T5)抽取桡动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浆TNF-α的浓度.同时测定T0、T3、T4、T5等时间点的肺死腔率 (VD/VT)和血浆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02).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性别比、体表面积、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术前心肺功能、病种、总转流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类别和手术时间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T1-T5两组TNF-α均较T0明显升高,(P<0.05),均在T2达高峰.T3至T5两组VD/VT、A-aD02均较TO明显升高(P<0.05),VD/VT在T3达高峰.A-aDO2在T4达高峰.U组T1至T5时TNF-α和T3至T5时VD/VT、A-aDO_2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鸟司他丁能明显减轻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TNF-α的过度释放,减轻术后早期肺死腔率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对改善肺氧合保护肺功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UTI)在婴幼儿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中对炎性因子的影响及肺保护作用.方法 36例小儿先心病患儿随机分为3组,每组12例,U1组UTI 5 000 U/kg、U2组UTI 10 000 U/kg、对照组(C组)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分别在麻醉诱导后(T1)、体外循环结束(T2)和术后2 h(T3)等时点采集血样,检测血浆IL-6、IL-8、IL-10和TNF-α.同时记录气道平均压、呼吸系统总顺应性(Crs)、吸入氧浓度和动脉血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乌司他丁组体外循环中及术后2 h Crs明显升高(P<0.05),血浆IL-6、IL-8、TNF-α明显降低(P<0.05),血浆IL-10明显升高(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有效地抑制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儿围术期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并上调抗炎细胞因子,因而能减轻体外循环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改善呼吸系统总顺应性;10 000 U/kg剂量的乌司他丁较使用5 000 U/kg者的肺保护作用更佳.  相似文献   

3.
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在婴幼儿体外循环中的肺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 (UTI)在婴幼儿体外循环 (CPB)心脏直视手术中对炎性因子的影响及肺保护作用。方法 36例小儿先心病患儿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2例 ,U1组UTI 5 0 0 0U/kg、U2组UTI 10 0 0 0U/kg、对照组 (C组 )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分别在麻醉诱导后 (T1)、体外循环结束 (T2 )和术后 2h(T3 )等时点采集血样 ,检测血浆IL 6、IL 8、IL 10和TNF α。同时记录气道平均压、呼吸系统总顺应性 (Crs)、吸入氧浓度和动脉血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乌司他丁组体外循环中及术后 2hCrs明显升高 (P <0 .0 5 ) ,血浆IL 6、IL 8、TNF α明显降低 (P <0 .0 5 ) ,血浆IL 10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乌司他丁能有效地抑制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儿围术期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 ,并上调抗炎细胞因子 ,因而能减轻体外循环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 ,改善呼吸系统总顺应性 ;10 0 0 0U/kg剂量的乌司他丁较使用 5 0 0 0U/kg者的肺保护作用更佳  相似文献   

4.
乌司他丁对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UTI)对体外循环(CPB)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所造成的机体免疫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拟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和UTI组(U组),其中C组20例,U组20例.U组给予UTI 100万U,C组给予同样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后切皮前(T1);CPB 15 min(T2);停机时(T3);停机15 min(T4);停机30 min(T5);术毕(T6);术后2 h(T7)及术后24 h(T8)各时点收集外周静脉血测定下列各指标水平:淋巴细胞(LY)计数、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IL-2,IL-6).结果:CPB心脏手术后两组TNF-α、IL-6水平均明显升高,在T4、T5时点U组TNF-α水平显著低于C组;U组的IL-6水平在T3~T7时显著低于C组.对照组的LY计数、IL-2水平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术后24 h这两个指标均明显降低,而U组的这两个指标在术后24 h仍与术前相当.结论:UTI能够改善体外循环心不停跳手术造成的全身炎症反应和免疫抑制,从而保护机体的多种重要脏器功能,减少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中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肺的保护作用。方法择期心脏手术患者31例,随机分成两组,抑肽酶组(抑肽酶200万U一次性加入预充液中,n1=20),UTI组(在应用抑肽酶的基础上,应用UTI总量60万U,n2=11)。检测右心房血和肺静脉血丙二醛(MDA)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术后肺死腔率(VD/VT)、肺泡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动脉血氧含量(CaO2)和动脉氧分压(PaO2)。结果主动脉开放心脏复跳后,UTI组肺静脉血中MDA水平较抑肽酶组低(P<0.05),SOD活性较抑肽酶组高(P<0.05);术后UTI组CaO2、PaO2与抑肽酶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VD/VT、OI、P(A-a)O2低于抑肽酶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出血和输血量、输血小板患者所占比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UTI能减轻CPB所致肺部损伤,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肺保护作用;在CPB手术中联合应用UTI与抑肽酶可更有效地抑制CPB所致肺部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对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30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和对照组(C),每组各15例.乌司他丁组(U)总量给予乌司他丁12000 IU/kg,分别在体外循环前静脉滴入半量,体外循环机内加入半量.对照组(C)用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切皮前(T1)、体外循环开始后30 min(T2)、体外循环停止(T3)、体外循环结束后2h(T4)、体外循环结束后4h(T5)、体外循环结束后24 h(T6)采集血标本,测定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结果 两组T2、T3、T4、L、T6各时间点TNF-α、IL-2、IL-6、IL-8、IL-10均明显高于T1(P<0.01或P<0.05),而U组TNF-α、IL-2、IL-6、IL-8明显低于C组(P<0.01或P<0.05),IL-10均明显高于C组(P<0.01或P<0.05).结论 体外循环导致白细胞激活,大量炎性介质释放和自由基产生,激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乌司他丁应用于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可以减少TNF-α、IL-2、IL-6、IL-8的释放,促进抑炎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从而减轻有效地降低由于CPB引发的炎症反应,减轻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高剂量乌司他丁(UTI)是否较常规剂量UTI联合血必净用药对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方法 对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及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50例[包括男性86例,女性64例,年龄22 ~49(41.7±5.1)岁],第一诊断为脓毒症的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剂量UTI组(LD组)以及高剂量UTI组(HD组),每组50例.对照组按照脓毒症治疗指南进行常规治疗,LD组加用常规剂量乌司他丁(5000U·kg-1 ·d-1)和血必净(200 mL/d)静脉滴注治疗,7d为一疗程.HD组将UTI剂量提升为25 000 U·kg-1· d-1.在治疗后第0、3、7天抽血检测血浆和肺泡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外周血CD4+、CD8+、CD4 +/CD8+值,动脉血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乳酸(Lac)、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心脏排血指数(CI)、心脏输出量(CO)和外周血管阻力(SVR),计算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统计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28 d死亡率.结果 3组患者在治疗后0h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3、7天,LD组和HD组均可显著降低患者TNF-α、IL-6、CRP、PCT水平,提高CD4+、CD8+、CD4 +/CD8+值(P<0.05),改善ρ(O2)、ρ(CO2)、Lac、A-aDO2、CO、CI、SVR(P <0.05),明显降低APACHE-Ⅱ评分,缩短机械通气和ICU住院时间,降低临床死亡率(P<0.05).HD组对各项指标的改善作用显著大于LD组.结论 UTI联合血必净治疗脓毒症可改善临床症状及预后,且高剂量UTI较常规剂量UTI更能够发挥显著保护效应,其作用可能与高剂量UTI可更有效降低炎症介质水平、纠正免疫抑制和改善脏器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乌司他丁对婴幼儿体外循环炎性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乌司他汀(Ulinastatin)对婴幼儿体外循环炎性反应的影响及其肺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4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B组UTI 1万UI/kg,C组UTI 2万UI/kg。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1),开放主动脉后5min(T2),CPB结束后2h(T3),6h(T4),和24h(T5)各时点采集血样,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分别于术后2h和6h记录气道平均压,吸入氧浓度和动脉血气,计算肺泡氧合指数(OI)。结果 血浆IL-6的水平在体外循环中及术后各时点C组较A组明显降低(P<0.05),IL-10的浓度体外循环中及术后各时点C组较A组显著升高(P<0.05),TNF-α的浓度体外循环中C组低于A组(P<0.05),IL-8的水平3组各时点均无明显差异(P>0.05),OIC组与A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UTI2万UI/kg可抑制IL-6的释放,对TNF-α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使IL-10的释放明显上调。UTI通过上调IL-10的抗炎作用和对炎性介质不同程度的抑制,可减轻体外循环后的炎性反应,保护肺功能。  相似文献   

9.
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UTI)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IL-2和 IL-6含量变化的影响. 方法:30例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未用药,实验组用UTI. 分别于麻醉前、术后4,8,24,48,168 h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IL-2和 IL-6含量. 结果:对照组和UTI组患者术后4,8,24,48 h 时CD3,CD4,NK较麻醉前均下降(P<0.05);但术后8,24,48 h UTI组CD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8,24,48 h UTI组CD4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48 h UTI组NK细胞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 对照组患者术后4,8,24,48 h时血清IL-2含量较麻醉前降低,IL-6较麻醉前升高(P<0.05);UTI组患者术后4,8 h时IL-2含量较麻醉前降低(P<0.05),4,8,24,48 h时 IL-6较麻醉前升高(P<0.05),术后4,8,24,48 h时UTI组IL-2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4,8,24,48 h UTI组IL-6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乌司他丁对CPB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有部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Ren TY  Yang XW  Ma Y  Wang F  Qiang WD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6):1391-1393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围体外循环期 (CPB)心肌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2 0例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 )与乌司他丁组 (U组 ) ,每组 10例。于体外转流前 (T1)、开放主动脉即刻 (T2 )、开放主动脉 30min (T3 )、停止CPB4h (T4)和 2 4h(T5)抽取动脉血 ,测定血浆CK MB、CK活性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记录CPB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围CPB期间心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心脏复跳情况以及术后 2 4h引流量。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血浆cTnI浓度及CK、CK MB活性均在正常范围内 ,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C组血浆cTnI浓度在T3 、T4和T5时间点显著升高 (P <0 0 1) ,于T4时点达峰值 ,T5时点开始下降。U组血浆cTnI浓度在T3 、T4时点显著升高 (P <0 0 1) ,于T5时间点已下降至正常水平。在T3 ~T5时间点U组cTnI水平明显低于C组 (P <0 0 1)。C组与U组血浆CK和CK MB活性在T2 ~T5时点都显著升高 (P <0 0 1) ,T2 ~T4时点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至T5时点U组显著低于C组(P <0 0 5 ) ,U组自动复跳率多于C组 (P <0 0 5 )。术后 2 4h引流量C组明显多于U组 (P <0 0 5 )。结论 围CPB期间分两次使用乌司他丁 1 2万U/kg ,能减轻心肌再灌注  相似文献   

11.
乌司他丁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real bypass,CPB)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对炎性细胞因子以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病人36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8例。U组给予乌司他丁1.2×10^4U/kg,C组予与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CPB开始后1h(T2),CPB停止后1h(T3),CPB停止后24h(T4)抽取动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结果两组病人血浆TNF-α、IL-6和IL-10的浓度,在T2~T4各时点与CPB前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T2-T4时点U组血浆TNF—α和IL-6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1),IL-10浓度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CPB过程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释放,促进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释放,调节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之间的平衡,从而减轻体外循环期间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体外循环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的变化及干预性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观察体外循环细胞因子及黏附分子的变化,探讨体外循环期间乌司他丁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择期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22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W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1例。乌司他丁组按1.2×104U/kg给乌司他丁,于麻醉诱导后劈胸骨前经静脉给予半量,另半量加入预充液中,经体外循环机转入体内。对照组用等量复方氯化钠代替。分别于诱导后切皮前(T1)﹑转流20min(T2)﹑停机1h(T3)﹑停机6h(T4)及停机24h(T5)抽取动脉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及可溶性P-选择素(sP-选择素)的浓度。结果:组内比较2组患者TNF-ɑ和IL-6的浓度在T2,T3,T4时均明显高于T1期(P<0.05),W组在T5恢复到T1水平;2组之间比较C组TNF-α和IL-6的浓度在T2, T3, T4, T5时均明显高于W组(P<0.01)。组内比较2组患者sICAM-1和sP-选择素的浓度在T3,T4时均较T1明显升高(P<0.05),到T5时sICAM-1和sP-选择素的浓度已下降,其中W组的sICAM-1已降至接近T1水平(P>0.05);2组之间比较C组的sICAM-1和sP-选择素的浓度在T4, T5时明显高于W组(P<0.05)。结论:体外循环可引起细胞因子及黏附分子的表达上调,乌司他丁能抑制细胞因子的释放及黏附分子的表达,有利于减轻CPB所致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陈婷婷  王刚  周琪  张凌 《北京医学》2012,34(8):669-673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和氨甲环酸单独或联合应用在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对炎性细胞因子及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氨甲环酸组(T组)、乌司他丁组(U组)以及联合用药(氨甲环酸+乌司他丁)组(D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氨甲环酸、乌司他丁及联合应用氨甲环酸及乌司他丁。于麻醉诱导后(T1)、转流开放升主动脉后(T2)、停机1h(T3)、停机24h(T4)4个时点经桡动脉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NE的浓度。结果各组患者血浆TNF-α、IL-6和NE的浓度,在T2~T4时点与CPB前比较均显著增加(P<0.05);T2~T4时点U组和T组血浆TNF-α和IL-6浓度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CPB过程中炎性介质的释放,减轻体外循环期间炎症反应。氨甲环酸具有轻微抗炎性反应。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联合应用乌司他丁和氨甲环酸可抑制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4.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围术期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CABG)围术期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CABG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20)和乌司他丁组(U组,n=20).U组于体外循环(CPB)前静脉滴注乌司他丁1.5×10~4 U/kg,C组于相同时间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CPB1h(T2)、CPB后1h(T3)、CPB后24 h(T4)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的浓度.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与T1相比,2组患者在T2,T3,T4时点TNF-α,IL-6,IL-10及NE的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U组在T2,T3,T4的TNF-α,IL-6及NE浓度均明显低于C组(P<0.05),而IL-10的浓度明显高于C组(P<0.05).U组患者术后肺、肾及脑功能明显优于C组(P<0.05),心、肝功能及ICU停留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够减轻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围术期炎症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李晓召  刘建华  蒋伟 《中外医疗》2013,32(20):17-1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法洛氏四联症体外循环期间心肌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142例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A组)和乌司他丁组(B组),B组给予乌司他丁1.2万U/kg,A组以生理盐水代替。于麻醉诱导后即CPB前(T1)、CPB开始30min(T2)、开放主动脉30min(T3)、CPB停止6h(T4)和24h(T5)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及CK、CK–MB活性,记录升主动脉阻断时间、CPB时间。结果两组CPB开始前血清cTnI浓度及CK、CK-MB活性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血清cTnI浓度及CK、CK–MB活性在T2~T5时间点显著升高(P〈0.05);B组T3~T5时点的血清cTnI、CK和CK-MB值低于A组相同时点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5时间点血清cTnI、CK、CK-MB值比T4时间点明显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降低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CPB期间血清cTnI、CK及CK-MB的表达,起到心肌损伤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中肺组织ICAM-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PB)期间肺组织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健康成年犬分为对照组(C组,n=6)和乌司他丁组(U组,n=6).建立CPB模型,两组均在转机前(T1)、阻断升主动脉15 min(T2)、45 min(T3),开放30 min(T4)、60 min(T5)取肺组织和静脉血.测血浆黄嘌呤氧化酶(XOD)含量、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肺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图象分析及光镜检查.结果 CPB后,U组各时点血浆XOD含量、肺组织MPO活性及肺组织ICAM-1的平均灰度值明显低于C组(P<0.01).结论 乌司他丁可能通过抑制肺组织ICAM-1的表达,减少中性粒细胞在肺组织内聚集及氧自由基的生成,从而减轻CPB后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17.
乌司他丁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术期炎性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术期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行胸腺扩大切除术的重症肌无力患者(OssermannⅠ-Ⅱb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30)和乌司他丁组(U组,n=30)。U组入手术室后即给予乌司他丁4000U/kg溶于20ml氯化钠注射液中,10min内缓慢静脉推注,然后以2000U.kg^-1.h^-1持续泵入至手术结束。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分别于麻醉前(T1)、切皮时(T2)、手术开始后60min(T3)、术毕(T4)、术后60min(T5)抽取动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结果两组患者血浆TNF-a、IL-6、IL-10浓度在T2-T5各时间点与麻醉前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0.01);U组患者血浆TNF-a、IL-6浓度在T2-T5各时间点明显低于C组,血浆IL-10浓度明显高于C组(P〈0.05-0.01)。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抑制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术期促炎细胞因子TNF-a和IL-6的释放,促进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释放,调节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外周血单核细胞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术期的变化规律以及蛋白酶抑制剂的影响。方法 300例择期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或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50例。试验组于麻醉诱导后、肝素化后以及鱼精蛋白中和后,分别给予乌司他丁各100万单位,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分别于手术开始前(T1)、手术结束即刻(T2)、术后8 h(T3)、术后16 h(T4)、术后24 h(T5)、术后48 h(T6)和术后72 h(T7)使用ELISA方法检验血浆IL-10浓度、白细胞计数和单核细胞百分比并评估患者SIRS评分。结果IL-10浓度T2时开始显著降低。试验组最低值出现在T2,在T6恢复术前值;对照组最低值出现在T5,至T7时仍未恢复。T3~T7时试验组IL-10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IRS评分T2时开始升高,T3时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T7时SIRS评分仍显著高于术前水平(P〈0.01)。T3~T6时试验组SIRS评分始终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白细胞计数T2时即显著升高,T3时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T3~T6试验组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单核细胞比例T2时即显著降低,T7时恢复术前水平。T3时试验组单核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乌司他丁可保护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术期IL-10的浓度、增加单核细胞百分比、降低SIRS评分和白细胞计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内皮糖萼的影响及其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行二 尖瓣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乌司他丁组(20例),分别在体外循环开始时给予生理盐水50 mL或乌 司他丁2×104 U/kg。观察切皮前(T0),体外循环10 min(T1),停止体外循环后1 h(T2),术后8 h(T3)时患者动脉血中内 皮糖萼成分syndecan-1和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T0,T2及T3时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肺泡动脉血 氧分压差(diff erence of alveolar 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PA-aO2)。结果:在T0时,血浆syndecan-1和TNF-α含量,以 及OI和PA-aO2,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T1和T2时syndecan-1和TNF-α含量较T0时均 升高,在T2时达高峰;与对照组比较,乌司他丁组在T1,T2和T3时syndecan-1和TNF-α含量均降低(P<0.05)。与T0相 比,在T2和T3时,两组患者OI均降低,PA-aO2均升高,但乌司他丁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 改善二尖瓣置换患者术后肺换气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NF-α释放,减少血管内皮糖萼脱落有关。  相似文献   

20.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风湿性心脏病患者30例,随机分成2组,乌司他丁组(U组,n=15)给予乌司他丁2×104U/kg,于切皮后至CPB前缓慢静注半量,另半量加入预充液中随转机进入体内;对照组(C组,n=15)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术后2h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分别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PMN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术前、CPB后1,4h肺氧合指数。结果:乌司他丁组BALF中PMNE,TNF-α和MDA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肺氧合指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2组CPB后1,4h肺氧合指数均较同组术前显著增高(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能通过抑制PMNE,减轻肺部炎症反应,清除氧自由基等,对体外循环所致肺损伤提供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