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雷迈  吕泽平  谭威  黄东挺  卢斌  吴旻  李千穗 《广西医学》2012,34(12):1613-1615,1618
目的探讨推拿点穴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痉挛模式的影响。方法首发脑卒中患者87例,按住院号单双随机分为推拿点穴组46例和对照组41例,推拿点穴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推拿点穴,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对偏瘫上肢功能进行评定,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对肩内旋肌、肘屈肌及屈腕肌张力水平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FMA上肢功能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推拿点穴组FMA上肢功能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推拿点穴组总有效率为52.17%(24/46),高于对照组的29.27%(12/4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肩内旋肌、屈肘肌、腕屈肌MAS评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推拿点穴组肩内旋肌、屈肘肌、腕屈肌MAS评级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点穴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可抑制痉挛模式的形成,帮助患者顺利度过痉挛期,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痉挛及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皮部浅刺对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状态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10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皮部浅刺针刺组)与对照组(常规取穴针刺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选取患侧上、下肢拮抗肌群阿是穴进行皮部浅刺治疗,对照组选取常规穴位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Ashworth量表评定肢体痉挛状态,Barthel指数评定肢体运动功能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Ashworth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皮部浅刺可有效地缓解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患者实施反射抑制模式配合循经往返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痉挛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反射抑制模式配合循经往返灸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针灸治疗,治疗2周及4周后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shworth(痉挛程度改良)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连续治疗2周、4周后,观察组患者在Ashworth(痉挛程度改良)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指数的变化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患者实施反射抑制模式配合循经往返灸的治疗模式临床效果显著,有效缓解了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患者的肢体痉挛状态和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作用。方法:将我院近期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一般基础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施以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治疗12周后,采用肢体痉挛状态(Ashworth量表)、运动功能状态(Fugl-Meyer积分量表)、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athel指数)评价两组疗效。结果:评价结果显示,干预组Ashworth、Fugl-Meye、Bathel指数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肌体恢复明显,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高(P<0.0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有效促进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开展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浙江省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8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EpiInfo 2000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下肢康复机器人进行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12周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简式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of lower extremity,FMA-LE)、功能性步行量表(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 scale,FAC)、10 m步行最大速度及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分。结果 FMA-LE情况及10 m步行最大速度:治疗前,两组患者FMA-L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LE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10 m步行最大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AC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FAC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AC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痉挛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开展下肢康复机器人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更有助于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与痉挛程度,操作简单,临床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节律性运动训练在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康复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节律性运动训练。比较两组脑卒中偏瘫痉挛控制率;治疗前后功能独立FIM评估值;治疗前后患者肢体活动功能FMA评分、痉挛(ashworth)分级。结果观察组脑卒中偏瘫痉挛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功能独立FIM评估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肢体活动功能FMA评分、痉挛(ashworth)分级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肢体活动功能FMA评分、痉挛(ashworth)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节律性运动训练在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康复中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痉挛和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康复推拿疗法对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108例,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4例,采用常规早期肢体康复锻炼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54例,在康复锻炼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理疗推拿疗法配合治疗,对比两组康复效果。结果两组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均通过全面、专业的康复治疗后,偏瘫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两组患者对比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以及肌张力功能均与治疗前后差异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康复治疗后FMA评分、ADL指数、MAS功能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推拿疗法对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通过佩戴自制指套持续牵张脑卒中患者屈曲痉挛的手指,来改善患者手指屈曲痉挛的疗效。方法:将30例存在手指屈曲痉挛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佩戴自制指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对两组患者进行改良Ashworth评定和Lind-mark手功能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Lind-mark手功能评定均有提高;但治疗前后,对照组患者的肌张力改善并不明显,而治疗组患者肌张力得到明显改善,改良Ashworth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肌张力改善情况、手功能评定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佩戴自制指套可有效地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手指屈肌张力,抑制痉挛,提高偏瘫患者的手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温针与电针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及早期康复锻炼,观察组患者给予温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电针治疗。采用Ashworth量表评估肢体痉挛状态,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FMA运动功能评定肢体运动功能,脑卒中影响量表(SIS 310)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上、下肢Ashworth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FMA评分及SIS 310各项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与电针治疗相比,温针可显著改善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4):72-75
目的 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开展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浙江省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2016 年11 月~2018 年11 月收治的83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EpiInfo 2000 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1 例与观察组42 例。对照组采用下肢康复机器人进行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12 周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简式Fugl-Meyer 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of lower extremity,FMA-LE)、功能性步行量表(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 scale,FAC)、10 m 步行最大速度及改良Ashworth 痉挛评定量表评分。结果 FMA-LE 情况及10 m 步行最大速度:治疗前,两组患者FMA-LE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LE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10 m 步行最大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AC 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FAC 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AC 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改良Ashworth 痉挛评定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 痉挛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开展下肢康复机器人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更有助于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与痉挛程度,操作简单,临床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对于中风偏瘫痉挛状态康复的作用。方法:将80例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分期整体针刺疗法"中痉挛期的针刺方法配合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对照组采用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月末采用改良Ashworth肌痉挛评定量表,简化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法,Barthel指数分别评定肌痉挛,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偏瘫肢体痉挛及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进入分离运动期(BrunnstromⅣ期)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使用现代康复技术相比,现代康复技术结合针刺治疗对于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康复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伴上肢痉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缺血性脑卒中的内科治疗和康复训练,接受缺血性脑卒中护理常规与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中医护理干预,连续干预30天。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的改良Ashworth痉挛评级综合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结合康复训练能缓解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运动功能,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改良Ashworth评价在现代康复运动疗法的基础上,配合眼针与局部中药方剂舒筋方外敷相结合,对脑血管病病人痉挛模式、患肢肌肉张力增高的治疗效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患者肢体痉挛状态提供新的治疗手段和思路。方法:临床收集存在痉挛模式的脑血管病患者,采用康复运动疗法。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眼针及舒筋方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并在患者治疗前后,应用改良Ashworth对肢体肌肉张力的变化进行评分后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Ashworth评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上、下肢Ashworth评级,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眼针配合舒筋方外敷对脑血管病病人患肢肌肉张力增高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方法:选取160例脑卒中肢体痉挛性偏瘫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均在康复运动疗法的前提下,将患者随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并采用Ashworth量表评定肢体痉挛状态,采用简化Fugl-Meyer评价法和改良Barthel指数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5 d、治疗30 d三个时间段评定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在Ashworth评分方面所有患者在治疗15d后无显著差异,治疗30 d后开始出现显著差异(P0.05),而Barthel指数分级法和简化后fugl-meyer评定法评定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灸对于缓解中风偏瘫所导致的痉挛状态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康复疗效,阐述其可能机制。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存在上肢痉挛的132例患者,排除12例失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综合康复治疗基础上运用了体外冲击波治疗,治疗组在综合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了体外冲击波联合镜像疗法。2组患者采用改良的痉挛评估量表 (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评估患者的痉挛程度,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恢复(Signe Brunnstrom创建 ,Brunnstrom)分期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疗效。 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偏瘫侧Ashworth评分、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有明显改善(均P<0.01);同时治疗组的Ashworth评分、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2组患者上肢及手Brunnstrom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上肢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体外冲击波联合镜像疗法,能部分改善脑卒中后患者上肢关节痉挛状态,改善患者上肢肢体功能,促进上肢肢体功能康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利于患者脑卒中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穆卫新  刘冰 《河北医学》2014,(5):826-828
目的:早期应用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脑卒中,减少偏瘫肢体痉挛发生率。方法:将200例急性发病的发生偏瘫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均按脑卒中治疗方案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病情稳定的72 h后,在常规治疗基础给予口服中药及针刺治疗、康复训练,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给予康复训练,疗程为一个月,采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MAS评估患者的痉挛程度,FMA评估法Fugl-Meyer Assessmen 评估患者的运动能力,BIBaythel Index 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均在治疗两个疗程后判定疗效。治疗组发生痉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M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MA评分、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应用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能减少偏瘫肢体痉挛的发生率对提高肢体的康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局部注射无水乙醇对脑卒中偏瘫下肢痉挛的疗效。方法:将72例脑卒中伴下肢痉挛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局部注射无水乙醇,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采用Fugl-Meyer评价法,Ashworth徒手测量法和Barthel指数法进行治疗前后的疗效评定。结果:两组在治疗开始前评价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肌痉挛、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局部注射无水乙醇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痉挛下肢的功能康复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肢体偏瘫痉挛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以探寻最佳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收治的126例脑卒中后肢体偏瘫痉挛患者,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2组,即:予以早期康复治疗者归为观察组,予以常规治疗者归为对照组。治疗结束后对于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采用改良MAS对于偏瘫侧肢体痉挛程度、FMA对于运动功能,以及采用BI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治疗的不同时间段MAS评分、治疗前FMA以及BI评分而言,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1个月、6个月的MA以及BI评分,较之对照组而言升高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较好的改善脑卒中后肢体偏瘫痉挛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华佗夹脊穴埋线法治疗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的有效性。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病例,按机随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华佗夹脊穴埋线法治疗,同时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利用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定痉挛程度,采用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和简式Fugl-Meyer评价(FMA)评定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都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66.7%,对照组总有效53.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佗夹脊穴埋线法对治疗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有效,且其作用时间长,简便、易行、安全、价格低廉,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扶阳灸对中风后遗症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肢体痉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0例中风后遗症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扶阳灸治疗。利用Ashworth痉挛评分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的运动功能和肢体痉挛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shworth痉挛评分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shworth痉挛评分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阳灸对中风后遗症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肢体痉挛均有积极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