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上海市某社区1273例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结果显示,806例(63.3%)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其中523例(64.9%)体检仍发现血压异常;467例既往无高血压病史,202例(43.2%)首次发现血压升高。674例接受血液生化检测,发现132例(19.6%)血糖升高,其中,63.8%(67例)为既往糖尿病患者,11.4%(65例)首次发现血糖升高。46.3%(312/674)LDL—C升高,35.5%(239例)血TG增高,21.8%(147例)血尿酸增高,11.1%(75例)血TC增高,且女性TC、LDL—C明显高于男性(均P〉0.05)。本社区老年人血压、血糖、血脂和血尿酸异常者人数较多,全科医生应重视慢性病人群的管理,重视高危人群的筛查与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惠东地区脑卒中的筛查情况,及早发现脑卒中高危人群,同时进行干预,为建全全国统一、规范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网络体系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选取40岁以上惠东地区常住居民3080名,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方式,评估出脑卒中高危人群,对筛查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行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脑颈部血管超声等检查,对筛查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及评估。结果(1)3080名筛查人群中高危人群506人(16.43%);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92.49%)、高血脂(51.38%)、少运动(48.02%)、肥胖(43.08%)、吸烟(41.50%)、糖尿病(39.92%)、既往脑卒中(15.6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12.45%)、心房颤动或瓣膜心脏病(5.73%)、脑卒中家族史(4.15%)。(2)高危人群男性发生率(59.09%)高于女性发生率(40.91%);60~70岁以上老人占高危人群比例最高,40~49岁年龄比例低。(3)高危人群中血清中高 Hcy 者128人(25.30%),中 Hcy 者192人(37.94%);低 Hcy 者186人(36.76%);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为100%,有内膜中层增厚比例59.68%;有斑块者比例48.62%;颈动脉狭窄比例41.50%。结论惠东地区的脑卒中筛查情况分析间接反映广东地区脑卒中的高危人群状况。早期识别惠东地区脑卒中的高危人群,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预防与干预,控制危险因素,提高人群健康意识,对于减少或延缓脑卒中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将筛查数据信息直报“全国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协同工作平台”,建立并完善工作体系,普及适宜性技术,做到早发现与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糖代谢异常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40~80岁符合糖尿病高危人群招募条件的1197位上海市长风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检和生化检测,确定是否有糖尿病高危因素。同时予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根据检测结果,982人符合糖尿病高危人群定义(高危组),215人不符合糖尿病高危人群定义(非高危组)。高危组中糖代谢异常占47.9%(470/982),新诊断糖尿病占11.5%(113/982),糖调节受损占36.4%(357/982),其中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FG)占14.8%(145/982),单纯糖耐量异常(IGT)占10.7%(105/982),IFG合并IGT占10.9%(107/982),明显高于非高危组[分别为17.2%(37/215),0.9%(2/215),16.3%(35/215),9.3%(20/215),5.1%(11/215),1.9%(4/215)](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家族史、体重指数、收缩压、甘油三酯与糖代谢异常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糖代谢异常呈负相关。结论采用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模式能提高糖代谢异常的筛查效率。增龄、糖尿病家族史、超重或肥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是糖代谢异常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西南宁地区新生儿及临床高危儿遗传代谢病发生情况。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在广西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南宁地区出生的新生儿共49828例;临床高危儿1830例,应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可疑阳性患者召回确诊。结果:共筛查49828例新生儿,其中可疑阳性2266例(4.5%),确诊6例(总发病率1:8304);筛查临床高危儿1830例,其中可疑阳性311例(阳性率17.0%),确诊18例(1.0%),除苯丙酮尿症外,希特林蛋白缺乏症发生率相对较高。结论:以往认为罕见的遗传代谢病在南宁地区人群中也存在一定的发生率,新生儿尤其是高危新生儿进行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建立社区呼吸支持中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稳定期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55岁以上慢阻肺稳定期且GOLD分级Ⅲ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呼吸支持组接受社区呼吸支持中心治疗,包括健康教育、长期氧疗(LTOT)、长期雾化吸入氨溴索、长期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对照组入选时给予患者处方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同时告知对照组患者需要在家进行LTOT和长期雾化吸入氨溴索,嘱每月门诊随访。结果呼吸支持组治疗24个月后SpO2、PaO2、FEV1%pred、6MWD、BMI、ALB上升,mMRC、CAT、Hb、PaCO2下降(P〈0.05);对照组FEV1%pred下降,mMRC、CAT上升(P〈0.05),余指标未见改变(P〉0.05);呼吸支持组急性加重次数、住院次数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社区呼吸支持中心的建立有利于纠正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的低氧血症,延缓肺功能恶化,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同时可以使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GOLD综合评估指标在高原慢阻肺患者中的具体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高原慢阻肺(COPD)患者3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应用GOLD2018与GOLD2019中慢阻肺评估测试对患者的慢阻肺进行评价分级。对比GOLD2018与GOLD2019的分组差异,以及在高原COPD中的应用。结果 GOLD2018将300例患者分为A组58例,B组26例,C组78例,D组138例,GOLD2019将300例患者分为A组58例,B组28例,C组75例,D组139例。两种分级方式,在A、B、C、D组的分组上,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GOLD2019相较于GOLD2018,其分组标准无明显改变,但是对COPD治疗中的药物策略进行了调整,对于B组、C组患者的用药进行更为细致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琦  仝霖  王敏  刘立 《河北医学》2014,(3):373-376
目的:为探索如何更好的在社区防治慢性肾脏病( CKD)。方法:筛选在我院社区门诊就诊的慢性肾脏病高危人群,符合慢性肾脏病诊断的病例有273例,其中男性112例,女性161例,平均年龄78.6±6.2岁。转诊到我院肾内科治疗共96例,留在社区指导的有177例,观察比较二组病情归转状态。结果:跟踪随访CKD患者两组比较发现:病情改善以医院组明显(70.8%);社区组为25.4%;病情稳定以社区组为明显54.2%,医院组为21.9%;而病情恶化组以社区组20.3%,医院组为7.3%,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社区人群的CKD患者如能通过全科医生对此类人群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及时的转诊,同时给予规范的健康管理,将能大大延缓和控制CKD的病情,相应遏制由此产生的巨额医疗资源的消耗。  相似文献   

8.
慢阻肺频繁急性加重可加速患者肺功能进行性下降,住院率升高,病死率升高。感染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老年人存在免疫反应降低、咳嗽反射减弱,是感染的高危人群,容易发生感染后慢阻肺急性加重,GOLD2018明确提出老年COPD患者应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链球菌疫苗预防慢阻肺的感染性加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随意尿和晨尿中自蛋白与肌酐比值(ACR)在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白蛋白尿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参加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的社区人群共443名(男234例,女209例),平均年龄(59±8)岁。收集筛查当日的随意尿和晨尿以及随后2次晨尿,每次间隔2周以上,测定尿ACR。以3次晨尿中2次或2次以上尿ACR≥30mg/g为白蛋白尿诊断标准。结果根据白蛋白尿诊断标准,白蛋白尿患病率为6.3%(28/443)。筛查当日的随意尿ACR水平高于晨尿(7.1mg,/g与3.2mg/g,P〈0.01);随意尿筛查白蛋白尿的阳性率高于晨尿(14.9%与5.9%,P〈0.05);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NPV)与晨尿相似(96.4%与92.9%;99.7%与99.5%,均P〉0.05),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PPV)低于晨尿(90.6%与100.0%;40.9%与100.0%,均P〈0,05)。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随意尿ACR筛查白蛋白尿的适宜切点为40.0mg/g,其敏感度96.4%,特异度95.2%,PPV57.5%,NPV99.8%。与晨尿和随意尿白蛋白均阴性者相比,晨尿白蛋白阴性而随意尿阳性者具有更多的心血管病和慢性肾脏病危险因素。结论社区中老年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白蛋白尿以晨尿为佳,但作为筛查手段,随意尿也有其优势,建议将尿ACR40.0mg/g作为该人群随意尿筛查白蛋白尿的适宜切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汕头地区性病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情况。方法对在我院性病门诊就诊的2000例患者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沙眼衣原体核酸检测(PCR-荧光探针法),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0例患者中检出沙眼衣原体阳性308例,阳性率为15.4%。308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中男性占69.2%(213例),女性占30.8%(95例),男女两组感染率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各年龄段沙眼衣原体以30-39岁年龄段感染率最高,为37.9%,其次为20-29岁、40-49岁年龄段,分别占29.2%和21.8%。沙眼衣原体阳性患者职业分布以工人、商业职业组所占的比例最高,分别为38.6%和34.4%。不同临床诊断就诊患者都有一定比例的沙眼衣原体检出率,其中以淋菌性尿道炎就诊患者检出率最高,为47.6%,健康体检组衣原体感染者占15.6%(193例)。结论性病门诊患者为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高危人群,临床应保持高度的关注,不能只凭临床经验,应重视沙眼衣原体的实验室检测及对无症状人群的筛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抑郁的发生率,探讨COPD患者合并抑郁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215例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对患者抑郁状况进行评价,同时完成CAT量表、肺功能检查及相关病史(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吸烟史、教育程度)的采集。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mMRC或CAT量表)、未来急性加重的风险、肺功能的异常程度(FEV1%pred)以及并发症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而分成A、B、C、D组。采用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患者合并抑郁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结果 COPD患者合并抑郁的发生率为37.7%,COPD的A、B、C、D各组间的抑郁发生率分别为18.5%、35.8%、46.5%和6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合并抑郁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FEV1%pred、CAT、BMI有关,与年龄、FEV1%pred、BMI呈负相关,与教育程度、CAT评分呈正相关。而吸烟和FEV1/FVC与COPD合并抑郁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COPD患者容易合并抑郁,A、B、C、D各亚组之间抑郁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COPD合并抑郁与性别、年龄、教育程度、FEV1%pred、BMI和CAT评分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国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简称慢阻肺) 与解整连蛋白和金属蛋白33( ADAM33) 基因V4 及F+1 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初次确诊的维吾尔族慢阻肺患者100 例( 慢阻肺组) 与同期健康体检者140 例( 对照组) ADAM33 V4 和F +1 位点基因型, 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肺功能检查和慢阻肺流行病学调查, 对慢阻肺组患者病情进行慢阻肺综合评估。结果 初次就诊的维吾尔族慢阻肺患者经慢阻肺综合评估, A 组、B 组和C 组患者分别占22% 、35% 和30% 。慢阻肺组和对照组间ADAM33 基因V4 和F +1位点基因型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 两组ADAM33 基因V4 和F + 1 位点的3 种基因型患者FEV1% pred 和FEV1 /FVC 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慢阻肺组ADAM33 基因V4、F+1 位点不同基因型与慢阻肺综合评估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P 〉0. 05) 。SHEsis 在线软件对V4、F+1 位点进行单体型分析结果显示4 种单体型在慢阻肺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结论 初步就诊的维吾尔族慢阻肺患者中, 慢阻肺综合评估B 组及C 组比例较大。ADAM33基因V4、F+1 位点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慢阻肺不相关, 与肺功能及病情程度不相关, 不增加维吾尔族患者慢阻肺易感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北京城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3年降糖药物调整情况及影响血糖达标的相关因素。方法2008年8月至2011年7月对在北京城区社区就诊的3201例2型糖尿病患者定期随访,进行血糖、血压血脂综合达标管理。依据管理3年前后降糖药物调整情况分为4组:增加胰岛素组(255例)、增加口服降糖药组(641例)、降糖药不变组(1621例)及降糖药减少组(684例),观察各组血糖达标情况。结果管理3年后,①4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e)分别从(8.3±1.9)%、(7.4±1.7)%、(6.8±1.3)%和(7.2±1.5)%,降至管理后的(7.5±1.5)%(t=5.38,P〈0.01)、(7.0±1.3)%(t=5.17,P〈0.01)、(6.7±1.2)%(t=2.62,P〈0.05)和(7.1±1.4)%(t=1.76,P〉0.05);HbAle下降〉0.5%的患者比例分别为52.2%(133/255)、34.3%(220/641)、24.6%(399/1621)和31.9%(218/684),增加胰岛素组血糖下降幅度最大;②管理前血糖未达标(HbAle≥7%)的1280例患者中,管理3年后562例(43.9%)达标;③初等、中等、高等教育背景者管理后血糖达标率分别为61.5%(342/556)、64.7%(1174/1814)、74.5%(619/813);人均月收入〈2000元、2000~4000元、〉4000元者管理后的血糖达标率分别为58.1%(971/1670)、77.3%(828/1071)和66.8%(137/205);④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增加胰岛素、增加口服降糖药、人均月收入2000~4000元、管理后BMI下降幅度和年龄,与HbA1c下降独立相关,OR值分别为0.45、0.80、0.72、0.96和1.08(P〈0.05)。结论通过3年积极调整降糖药物,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明显提高,尤以增加胰岛素组血糖下降幅度最大。低收入、低教育程度者仍是血糖达标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慢肺活量(VC)与用力肺活量(FVC)的差异,探讨两种肺活量指标在评估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流受限程度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0例稳定期COPD患者和114例健康受试者,行肺功能测定VC、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结果 COPD组VC与FVC的差值(VC-FVC)显著大于对照组[(145.40±157.50)mL比(21.10±61.30)mL,P<0.001],COPD组FVC与VC的比值(FVC/VC)显著低于对照组[(93.61±7.10)%比(99.27±2.24)%,P<0.001]。COPD组VC-FVC与FEV1%pred呈负相关(r=-0.412,P<0.001),FVC/VC与FEV1%pred呈正相关(r=0.517,P<0.001)。FEV1%pred≥50%的COPD患者VC-FVC明显小于FEV1%pred<50%的患者[(78.23±108.26)mL比(189.26±169.21)mL,P=0.003]。结论 VC-FVC和FVC/VC是简便易得的静息肺功能指标,可用作稳定期COPD患者气道阻塞严重程度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5.
老年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COPD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40例老年男性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30例年龄匹配的男性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仪测定腰椎、股骨近端骨密度(BMD)。并测定血清骨钙素、肺功能、动脉血气水平。结果 COPD组腰椎、股骨近端(包括u、12、L3、L4及股骨颈、股骨颈小梁三角、大转子、股骨体)BMD分别为(0.815±0.157)g/cm^2、(0.864±0.165)g/cm^2、(0.958±0.195)g/cm^2、(0.972±0.195)g/cm^2、(0.739±0.110)g/cm^2、(0.542±0.107)g/cm^2、(0.619±0.103)g/cm^2和(0.949±0.153)g/cm^2,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1)。COPD组血清骨钙素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5.67±1.59)ng/mL比(4.37±1.47)ng/mL,P〈0.01],腰椎、股骨近端骨质疏松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65%比40%,50%比20%,P均〈0.05)。COPD组患者BMD在吸烟组较不吸烟组显著降低,使用激素组较未使用激素组显著降低(P〈0.01或P〈0.05)。COPD组腰椎、股骨近端BMD与PaO2、体重指数、FEV,%pred、FEV1/FVC呈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 老年男性COPD患者BMD低于同年龄健康对照组,骨质疏松发生率增高。COPD继发骨质疏松症为高转换型。缺氧、肺功能指标、低体重指数、吸炯和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为影响COPD患者BMD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根据COPD综合评估方法分组,探讨肺康复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中的作用,寻找最佳肺康复策略。方法将106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根据2011年GOLD指南中慢阻肺综合评估方法分为B组(n=37)、C组(n=36)和D组(n=33),每组再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肺康复策略1组(呼吸训练);肺康复策略2组(呼吸训练+运动训练)。随访24周,比较肺康复前后及各组间肺功能指标FEV1%pred、慢阻肺评估测试(CAT)、改良英国MRC呼吸困难指数(mMRC)、BODE指数及6分钟步行距离(6MWD)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24周的肺康复干预,在B组和C组患者中,肺康复策略2组的疗效最好,CAT评分、mMRC评分、BODE指数、6MWD在肺康复干预前后的差值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组患者中,肺康复策略1组和肺康复策略2组各指标在干预前后的差值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比对照组好。相关分析显示CAT评分与FEV1%pred、mMRC评分、BODE指数、6MWD显著相关。结论基于慢阻肺综合评估方法分组选择不同的肺康复策略可以取得最佳的肺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以一秒率(FEV1/FVC)固定临界值70%,占预计值92%和正常值低限(LLN)为诊断标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进行肺功能检查的体检者开展以医院为现场的流行病学调查,将符合标准的617例患者分别按照以下诊断标准计算COPD的患病率:(1)FEV1/FVC<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计算出的一秒率LLN(LLN中山);(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防治倡议》(GOLD)标准(FEV1/FVC <70%);(3)FEV1/FVC<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计算出的预计值×92%;(4)FEV1/FVC<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计算出的LLN预计值(LLN哈)。比较以上几种诊断方法COPD的患病率和诊断一致性。结果以LLN中山为标准COPD的总患病率为16.7%,<40岁人群患病率3.9%,40~59岁人群患病率11.1%,60~69岁人群患病率17.4%,>70岁人群患病率28.1%。GOLD 标准40~59岁人群患病率4.8%,低于LLN中山,>70岁人群患病率36.3%,高于LLN中山(P<0.05),余年龄组与总患病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各组的诊断一致率为87.6%~96.1%。方法(3)、方法(4)与方法(1)比较,各年龄组人群患病率与总患病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一致率95.4%~100%。结论以GOLD标准作为COPD诊断标准可能造成低年龄组漏诊和高年龄组过度诊断。以 FEV1/FVC预计值×92%与以 LLN中山为标准诊断COPD一致性好,可考虑作为COPD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8.
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COPD患者BODE指数(B为体重指数,O为气流阻塞,D为呼吸困难,E为运动能力)与GOLD分级用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探讨BODE指数与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OPD稳定期患者100例。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其进行肺功能测试。计算BODE指数及其各项目的评分,包括体重指数(BMI)、气流阻塞程度(FEV1%pred)、呼吸困难(MMRC)、运动能力(6MWD)。受试者分别根据GOLD分级标准和BODE指数分为四组,通过SGRQ评分对GOLD分级和BODE指数进行比较。结果 BODE指数与COPD患者的SGRQ总分、问卷各部分评分均呈显著的相关性(P〈0.01)。BODE指数可以较好地预测患者的生活质量,能解释41.3%的SGRQ总分(P〈0.01)。然而GOLD分级仅与SGRQ活动能力分值呈相关性(P〈0.05),同SGRQ其他评分并无相关。根据BODE指数划分的各组患者中,SGRQ总分和其他部分评分均有明显差异(P〈0.01),但是按照GOLD分级标准划分的各组患者中,除活动能力分值外(P〈0.01),其余各组的SGRQ总分和各部分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 BODE评分系统与GOLD分级相比,能更好的评价不同严重程度COPD患者病情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10年间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脑卒中患病比例、人群分布、年龄和性别的相关性。方法对2000年1月一2010年3月间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及北京医院的住院病案数据库进行现况调查分析。结果入选住院患者共46701例,其中COPD4960例,占10.62%;COPD合并脑卒中808例,占16.29%,男性592例,女性216例,平均年龄(70.2±11.1)岁。各年龄段COPD男性患者患病比例均高于女性,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不同年龄(〈50岁、50~59岁、60~69岁、70—79岁及≥80岁)COPD的患病比例分别为1.81%、4.25%、7.97%、22.49%和41%。COPD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明显高于非COPD患者(HR2.97,95%CI2.59%-3.40%),男女COPD患者在脑卒中风险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2)。各年龄段COPD与非COPD患者脑卒中患病比例均有统计学差异俨均〈0.01)。结论COPD是导致脑卒中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血浆BNP增高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1-2012年我院COPD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入选40名连续入院的AECOPD患者及40名稳定期的COPD患者。入选患者均进行了BNP检测。入选患者的临床、影像学检查、血气分析、肝功能测定及心脏彩超检查进行分析。结果急性加重COPD患者血浆BNP水平(950±473)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263±52)(P〈0.05)。BNP水平增高与肺功能及低氧血症无明显关系。血浆BNP与射血分数(P〈0.05)及肺动脉收缩压有明显关系(P=0.004),血浆BNP增高与患者死亡率增加有明显联系。结论高血浆BNP水平是COPD患者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并且增加了患者的死亡危险,提示COPD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