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3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36篇
基础医学   4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07篇
内科学   10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355篇
预防医学   16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75篇
  2篇
中国医学   76篇
肿瘤学   4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小平  吴云峰 《中国校医》2022,36(4):289-291
目的 探讨氯雷他定联合阿伐斯汀治疗慢性难治性荨麻疹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接收的慢性难治性荨麻疹患者8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阿伐斯汀胶囊口服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实验室相关指标[白细胞(WBC)、5-羟色胺(5-HT)、血清免疫球蛋白(IgE)]、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8,P=0.021);治疗4周后,观察组5-HT水平(127.65±8.61)μg/L高于对照组的(104.52±9.32)μg/L,IgE水平(57.41±7.53)IU/mL、WBC水平(9.20±1.95)g/L低于对照组的(72.26±8.40)IU/mL、(11.31±2.04)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89、8.587、4.875,P均=0.0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63%)与对照组(7.14%)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1,P=0.713)。结论 予以慢性难治性荨麻疹患者氯雷他定联合阿伐斯汀治疗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实验室相关指标,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探索安装心脏植入型电子装置的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发生严重房室阻滞(AVB)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02年1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心律失常中心安装心脏植入型电子装置且出院诊断为HCM的患者126例,男性71例,女性55例,平均年龄(57.02±14.93)岁。根据是否有高度及以上AVB,将患者分为严重AVB组(28例)和非严重AVB组(98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血清学检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CM患者发生严重AVB的影响因素。结果:126例患者中,103例植入起搏器,22例安装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1例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非严重AVB组患者年龄(58.0±13.2)岁,女性45例(45.9%);严重AVB患者年龄(53.5±19.8)岁,女性10例(35.7%)。非严重AVB组与严重AVB组比较,心房颤动比例、静息左心室流出道压差峰值、β受体阻滞剂及钙拮抗剂使用率显著升高,而糖尿病比例显著降低、QRS时限明显缩短(P均<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示糖尿病(OR=5.023,95%CI:1.452~17.382,P=0.011)是HCM患者发生严重AVB的影响因素。结论:在安装心脏植入型电子装置的HCM患者中,糖尿病是发生严重AVB的显著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西安城墙内古城区域土壤重金属的分布富集特征和环境风险.方法 以西安市城墙内城市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随机采集67个土壤样品.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仪、土壤重金属积累速率、潜在生态风险和人群健康风险评价来分析土壤重金属Cr、Co、Pb、Sr、Zn含量分布、富集特征以及环境风险.结果 除Zn含量外其他4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都超过陕西省土壤背景值,其中Pb和Co的平均含量分别达到了背景值的2.74和3.07倍.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表明,Pb和Co元素属于强风险等级,其他元素轻微,5种重金属总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34.92,属于中等风险.人群健康风险评价表明,5种重金属的非致癌风险指数都小于1,但儿童小于成人,尤其是重金属元素Cr和Pb.另外,重金属Cr对儿童和成人存在一定的致癌风险,且元素Cr和Co致癌风险儿童小于成人.结论 重金属Pb、Cr和Co是本区域最主要的环境风险因子,特别需持续监测和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城市土壤重金属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文献计量法探究城市土壤重金属研究的热点、修复技术与关键问题。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是能有效反映城市环境污染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城市土壤重金属生态地球化学、环境风险和污染修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城市土壤与重金属微界面过程及机制、城市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及其健康风险以及城市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效应、作用机理及其污染控制是目前城市土壤重金属研究有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城市土壤重金属研究仍然是今后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方向,而我国西部地区的研究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7.
基于文献计量法,探究城市土壤铅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的关键问题、分析有害金属铅的儿童暴露风险、探索铅污染微生物修复的基础.城市土壤典型有害金属铅生态地球化学过程与机制、生态毒理与低铅暴露效应和风险、污染控制与修复以及相关知识及理论是铅生态地球化学研究的热点和趋势.我国城市土壤典型有害金属铅污染是儿童血铅污染的重要来源,加强城市土壤铅污染治理修复与预防儿童血铅污染和铅中毒是我国城市环境铅污染防控的重要工作内容,急需加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和强迫症患者错误相关负电位(ERN)变化特征及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对64例精神分裂症和59例强迫症患者及56名健康成人进行ERN检测、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估,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组和强迫症组ERN的正确反应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正确反应和错误反应的反应时明显长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组ERN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强迫症组ERN波幅增高(P0.05或P0.01)。ERN潜伏期和波幅变化与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及PANSS总分(r=0.088,P0.05)、强迫症组ERN波幅与Y-BOCS评分之间不相关(r=0.117,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的ERN波幅降低及强迫症的ERN波幅增高可能反映两组患者内在错误监控机制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双胎妊娠完全性葡萄胎与正常胎儿共存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继续妊娠及终止妊娠对母亲和胎儿的影响及风险。方法应用"双胎妊娠完全性葡萄胎和胎儿同存"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1982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表文献。共检索32例报道,回顾性分析32例患者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患者在早孕和中孕期终止妊娠(A组,28孕周),14例患者要求继续妊娠至晚孕期(B组,≥28孕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发生持续性滋养细胞疾病的风险。结果 A组中17例(17/20)、B组中12例(12/14)在终止妊娠前超声检查提示完全性葡萄胎和正常胎儿共存。A组中10例(10/20)、B组中7例(7/14)进行羊膜腔穿刺或绒毛活检行细胞遗传学检测明确诊断。34例患者常见临床症状是阴道出血;A组中4例、B组中3例发生子痫前期;5例(A组3例,B组2例)发生持续性滋养细胞疾病,均于孕期发生重度子痫前期,并因此结束妊娠。10例患者通过促排卵受孕,其中A组8例,B组2例。5例持续性滋养细胞疾病患者中,2例通过促排卵受孕。结论双胎妊娠完全性葡萄胎与正常胎儿共存患者若发生子痫前期提示预后不良,持续性滋养细胞疾病的发生率升高。促排卵可能增加此病的发生。产前确诊后,若孕妇无其他严重产科合并症,继续妊娠并不增加持续性滋养细胞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化疗-放疗-化疗”的“夹心模式”序贯放化疗在早期高危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分期手术,分期(FIGO 2009)Ⅰ~Ⅱ期,且术后行“夹心疗法”的内膜癌患者,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复发、生存及副反应。结果40例纳入研究,平均年龄(57±7)岁;随访51~182个月,仅1例术后66个月发生远处复发,其余均无瘤生存;5年总生存率及无疾病生存率均100%;无疾病生存期(178.7±3.3)m(95%CI:172.3~185.1);16例出现化疗副反应,仅1例发生Ⅲ度骨髓抑制;8例出现放疗副反应,其中1例发生左侧输尿管狭窄,其余为Ⅰ~Ⅱ度副反应。结论“夹心疗法”应用于早期高危内膜癌具有较好疗效,副反应可耐受。因病例数有限,有待积累病例,进一步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