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总结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的临床特点、外科治疗经验及疗效。方法对2007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8例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行主动脉瓣置换术47例,主动脉瓣成形术1例;同期行升主动脉成形术3例,升主动脉置换术2例(Wheat术),冠状动脉移植+升主动脉置换术(Bentall术)4例,二尖瓣置换术7例,二尖瓣成形术5例,三尖瓣成形术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例,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术1例。术后3例出现并发症,1例死亡。32例随访6~61个月,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或者消失,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可致主动脉瓣狭窄或者关闭不全,也可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者升主动脉扩张;主动脉瓣置换术是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的常规有效方法,但应根据患者的不同临床特点选择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congenital bicuspid aortic valve,CBAV)的临床特点、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CBAV患者83例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结果:83例患者术前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61例,术中诊断22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65例,行双瓣置换术(主动脉瓣+二尖瓣)18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10例,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术4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7例,动脉导管未闭缝扎术5例,升主动脉成形术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2例.术后早期死亡5例,病死率6.0%.死于低心排综合症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顽固性心律失常1例.结论:CBAV主要表现为主动脉瓣的狭窄和/或关闭不全.二维超声心动图是常用的诊断技术,主动脉瓣置换术是常规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瓣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观察主动脉瓣的形态结构、合并畸形、主动脉瓣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左心室、升主动脉的变化.结果 2叶畸形18例(94.7%),4叶畸形1例(0.53%);瓣叶不等大的患者多数合并明显的主动脉瓣狭窄(AS)和/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瓣叶等大的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不明显;多数主动脉瓣畸形为独立疾病,少数合并其他先天心脏畸形;左心室与升主动脉的改变与主动脉瓣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患者年龄有关.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以准确诊断主动脉瓣畸形及其引起的心脏改变及合并畸形.  相似文献   

4.
刘建林  王双双 《陕西医学杂志》1999,28(4):219-219,231
术中应用胸腔内超声心动图对11例心脏瓣膜成形术患者进行了手术即刻效果的评价。方法:于心脏复跳和体外循环停止即刻将超声心动图探头直接置于心脏表面检查。结果:1例主动脉瓣成形术,心脏复跳后,发现主动脉瓣脱垂伴重度反流,立即改行瓣膜替换术,2例二尖瓣成形术,8例二尖瓣替换加DeVega三尖瓣环缩术无明显反流。  相似文献   

5.
二叶主动脉瓣(bicuspid aortic valve,BAV)是先天性心脏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不仅可发生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感染性心内膜炎,而且可导致升主动脉瘤样扩张,甚至并发主动脉夹层[1].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对主动脉瓣结构进行分型,了解升主动脉情况及瓣口血流动力学状态,是诊断BAV的首选方法.笔者通过分析总结50例主动脉瓣二叶瓣畸形患者超声图像及临床资料,旨在进一步了解超声心动图在BAV诊断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风湿性心脏病三尖瓣成形术后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临床心功能检查,了解三尖瓣成形术的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1993年2月至1999年12月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及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82例术后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结果:66例三尖瓣成形术后心脏超声检查三尖瓣无或仅有少量反流,临床恢复满意;16例心脏超声检查有中等量以上的反流,临床恢复较差,其中1例因大量反流再行三尖瓣置换术.结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主动脉置换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有利于患者围术期恢复,其远期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风湿性心脏病三尖瓣成形术后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临床心功能检查,了解三尖瓣成形术的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1993年2月至1999年12月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及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82例术后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结果:66例三尖瓣成形术后心脏超声检查三尖瓣无或仅有少量反流,临床恢复满意;16例心脏超声检查有中等量以上的反流,临床恢复较差,其中1例因大量反流再行三尖瓣置换术。结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主动脉置换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有利于患者围术期恢复,其远期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对 12例三尖瓣下移畸形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 :12例均显示功能右房明显增大 ;11例三尖瓣隔叶下移距二尖瓣前叶除附着点为 2 .0~ 3 .9cm ,1例三尖瓣隔叶缺如 ;8例合并房间隔缺损 ,1例合并膜部室间隔缺损 ,3例无其它的心内畸形。提示三尖瓣隔瓣下移与二尖瓣前叶除附着点距离 (T -M ) >1.5cm ,二尖瓣附着点到心尖的距离 (M -A)与三尖瓣附着点到心尖的距离 (T -A)之比 1.8~ 4.0可作为本病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张敏  潘丽  文佳 《广西医学》2009,31(7):975-976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人工机械瓣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11例人工机械瓣术后出现功能障碍患者,其中4例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9例二尖瓣位机械瓣超声心动图显示瓣叶表面毛糙不光滑、开放幅度减小;连续多普勒测量二尖瓣跨瓣压差半降时间估测二尖瓣口面积均小于1.2 cm^2。2例主动脉瓣位机械瓣梗阻患者,主动脉瓣位瓣膜跨瓣压差均大50 mmHg,估测主动脉瓣狭窄程度在中度以上;可显示左房血栓6例。其中4例急诊手术,结果与超声心动图诊断基本一致。结论超声心动图诊断人工机械瓣功能障碍准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二叶式主动脉瓣(bicuspid aortic valve,BAV)狭窄伴升主动脉瘤样扩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发病特点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自2004年6月至2012年8月治疗的60例BAV狭窄合并升主动脉瘤样扩张患者行升主动脉瓣替换加主动脉替换(aortic valve replacement,AVR)术的资料。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主动脉根部内径、升主动脉内径及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值,部分患者行CT检查,对术前、术后及随访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死亡3例(5%),出院的57名患者随访到53例,随访率92.9%。随访时间平均(20.3±18.6)个月,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测量主动脉根部内径为28~47 mm,平均(38.2±4.1) mm,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升主动脉内径为26~35 mm,平均(31±2) mm;EF为0.49~0.71,平均0.6±0.2,无出院后死亡病例。结论  BAV狭窄伴升主动脉瘤样扩张患者,如其主动脉窦管部内径仍在正常范围内,可考虑行AVR加升主动脉替换术,该手术操作简单,手术风险降低,术后近期效果较好,远期疗效与Bentall术相近。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Congenital quadricuspid aortic valve is rarely seen during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AV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were reported in 11 cases.
Methods  Eleven patients (nine men and two women, mean age 33.4 years) with quadricuspid aortic valve were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d. Medical records, echocardiograms and surgical treatment were reviewed.
Resul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Hurwitz and Roberts classification, the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as type A (n=2), type B (n=7), type F (n=1) and type G (n=1). Three patients were associated with other heart diseases, including infective endocarditis and mitral prolaps, left superior vena cava, aortic aneurysm. All had aortic regurgitation (AR) except two with aortic stenosis (AS), detected by color-flow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 The congenital quadricuspid aortic valve deformity in seven patients was diagnosed by echocardiography. All patients underwent successful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Conclusion  Quadricuspid aortic valve is a rare cause of aortic insufficiency, while echocardiograph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iagnosing the disease.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is the major therapy for the disease.
  相似文献   

12.
105例儿童心脏瓣膜置换术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Long CZ  Zhou XM  Hu JG  Yin BL  Yang YF  Liu F  Yng JF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6):1849-1852
目的探讨儿童心脏瓣膜病的病因、手术指征、瓣膜选择和术后抗凝等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年5月至2004年5月间105例接受瓣膜置换术的儿童患者临床相关资料。患者年龄1.5~16(13±3)岁;其中先天性心脏瓣膜病43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5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7例;二尖瓣置换58例,主动脉瓣置换28例,三尖瓣置换5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13例,二尖瓣和三尖瓣双瓣置换1例,三尖瓣成形26例;术前心功能Ⅱ级36例,Ⅲ、Ⅳ级6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均长期口服小剂量华法令抗凝。结果早期死亡5例(4.8%),主要为术后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随访6个月~20年,平均(10±4)年,随访91例,失访9例。晚期死亡4例,2例死于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死于顽固性心衰,1例死于严重心律失常。随访到的87例存活者恢复良好,未发现有与抗凝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瓣膜功能良好,心功能均为Ⅰ~Ⅱ级。结论儿童心脏瓣膜置换术采用机械瓣效果良好,术中应尽可能采用较大型号的瓣膜,手术同期纠正合并畸形、术后低强度抗凝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的结果。方法:2002年7月至2005年10月共为70例心脏瓣膜病施行瓣膜替换术,其中主动脉瓣与二尖瓣双瓣替换术24例,二尖瓣替换术35例,主动脉瓣替换术10例,三尖瓣替换术1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14例。结果:全组无术后早期死亡,晚期死亡1例。随访6月~3年,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以冷血停跳液灌注、注意扩血管药物的应用,保持较高的血钾浓度,积极施行三尖瓣功能关闭不全瓣环成形术,对改善手术疗效与晚期效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再次瓣膜手术的原因,探讨手术方法及对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1986年1月~2006年6月瓣膜置换后行再次瓣膜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用同期同类病例做对照进行分析.结果 共52例再次手术中,生物瓣衰败18例,继发其他瓣膜病变13例,瓣周漏6例,非机械性瓣膜功能障碍10例,机械性功能障碍2例,心内膜炎伴赘生物形成3例;手术方式:单独行二尖瓣置换术(MVR)15倒,主动脉瓣置换(AVR)12例,二尖瓣置换加主动脉瓣置换术(DVR)14例,瓣膜修复7例,同期三尖瓣成形术(TVP)共40例,三尖瓣置换术(TVR)1例;手术难度明显大于首次手术,并发症增多,围术期死亡率5.77%.结论 注意术前心功能的改善,术中体外循环尽早建立,完善术中心肌保护、手术技巧的掌握,术后积极纠正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减少手术死亡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30对左心瓣膜置换术后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11例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左心瓣膜置换术后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的机理及外科治疗选择及效果.方法1998年1月~2004年10月,对11例左心瓣膜置换术后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的病人行外科治疗,曾行二尖瓣置换术4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主动脉及二尖瓣置换术6例.其中7例病人第1次手术时曾行三尖瓣成形术.术后1~20年发生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肝大、腹水、右心衰竭,心功能Ⅳ级.11例病人均再次手术,8例行三尖瓣成形术,3例行三尖瓣置换术.结果手术死亡1例,成活10例.术后随访1~4年,2例三尖瓣置换病人恢复良好;5例三尖瓣成形术心功能恢复良好,只有极轻度或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2例出现中度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出现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结论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包括部分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病人,远期发生三尖瓣关闭不全,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1)风湿性病变持续发展;(2)左心瓣膜病变未纠正;(3)原三尖瓣成形术失败;(4)持续性肺动脉高压;(5)心房纤颤等因素.对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发生右心功能衰竭者,应再次外科手术治疗.首选三尖瓣成形术,只有瓣膜严重破坏,成形术无法恢复瓣膜功能时,才考虑作三尖瓣置换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巨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疾病特点、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围术期处理及术后左室形态和功能的变化.方法 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126例合并巨大左心室的心脏瓣膜病患者接受手术.男79例,女47例,年龄13~81(52±13)岁,病程0.3~42(18±12)年.患者病变均以主动脉瓣和(或)二尖瓣关闭不全为主.行二尖瓣置换术27例,二尖瓣成形术13例,主动脉瓣置换术51例,双瓣置换术25例,主动脉置换+二尖瓣成形术10例,同期行Bentall手术6例,冠状动脉搭桥术3例,三尖瓣成形术58例,左心房折叠术62例.结果 全组患者围手术期死亡4例,病死率3.17%.2例死于继发于低心排的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死于心室颤动.术后早期发生室性心律失常46例(36.5%),多器官功能不全26例(20.6%),低心排血量14例(11.1%).术前、术后早期(7~14 d)及术后随访(6~12个月)行超声心动图.心脏瓣膜术后左心室呈进行性缩小,左室舒张末直径(LNEDD)术前为(77±6)mm,术后分别为(63±12)mm(7~14 d)和(58±10)mm(6~12个月)(P<0.01),但6~12个月左心窒形态大多未能缩小至正常范围.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短轴内径缩短率(LVFS)在术后早期降低,于术后6~12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但低于正常.LVEF术前为49%±12%,术后分别为42%±9%(7~14 d),51%±7%(6~12个月)(P<0.01).LNFS术前28%±7%,术后25%±4%(7~14 d),29%±5%(6~12个月)(P<0.05).结论 巨大左心室危重心脏瓣膜病可以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加强对室性心律失常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术后早期左心室即开始明显回缩,但左心室收缩功能较术前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经食管超声及彩色血流显像对人工机械瓣膜正常及病理性反流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04—05~2014—02期间经TTE及TEE检查的人工机械瓣资料完整的病例52例,男25例,女27例,平均年龄44.66-+5.09岁,其中二尖瓣位置机械瓣置换数52个,主动脉瓣位置机械瓣置换数27个,双瓣置换的重叠病例18例。二尖瓣位机械瓣反流分级标准以反流口缩流宽度划分。主动脉瓣位机械瓣的偏心性反流分级标准以Jet宽/LVO宽度划分,瓣周漏分级以漏口彩色血流占瓣环周长比率划分。结果:(1)二尖瓣替换病人,1TrE显像诊断人工机械瓣二尖瓣正常及病理性反流的准确性为59.62%,低估率为28.85%,高估率为36.54%,漏检率为19.23%。(2)主动脉瓣替换病人,TTE诊断人工机械主动脉瓣正常及病理性反流的准确性为85.18%,低估率11.1%,高估率为14.81%。结论:TEE在评价人工机械瓣膜病理性反流方面尤其是对人工心脏机械瓣二尖瓣的评价优于经胸超声,起到了明确诊断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85年1月~1993年12月行风湿性心脏病人工瓣膜替换术334例,其中对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三个瓣膜联合病变均行手术处理者18例,占同期手术的54%。18例中有17例行主动脉瓣及二尖瓣替换术;1例行主动脉瓣成形术及二尖瓣替换术,所用瓣膜均为机械瓣。三尖瓣手术中12例行DeVega瓣环成形术,另6例行三尖瓣交界切开及成形术。手术效果良好。术后1个月复查胸部X片见心胸比例较术前明显缩小(P<0.01)。认为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联合瓣膜病的术式以二尖瓣。主动脉瓣替换术及三尖瓣成形术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73例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的瓣膜置换术的经验.方法73例患者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采用右心房一房间隔入路,其中二尖瓣加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3例;46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同时行三尖瓣DeVega成形.结果手术死亡2例,术后早期死亡4例.术后发生并发症20例,占27.3%.67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3月~10年,疗效满意.结论掌握好手术时机,注意心肌保护,避免广泛游离心包粘连及正确的围术期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主动脉瓣形态结构、主动脉瓣血流动力学变化、合并畸形、左心室及升主动脉的变化。结果 80例患者中,二叶式畸形74例,四叶式畸形4例,单叶式畸形2例;合并主动脉瓣狭窄66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56例,主动脉瓣钙化50例,升主动脉扩张60例,左心室前后径增大42例,左心室壁增厚58例,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病16例。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以准确诊断主动脉瓣畸形及其引起的心脏改变及合并畸形,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随访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