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山西新峪煤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微波功率、微波辐照时间、NaOH质量分数以及液固质量比等参数对煤中有机硫脱除效果的影响,并对微波处理前后煤样的表面官能团和不同形态硫的含量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微波与NaOH共处理与两者分别单独处理相比,对煤中有机硫有更明显的脱硫作用,较优的共处理脱硫条件为:微波功率385 W,微波辐照30 min,NaOH质量分数10%以及液固质量比10:1,此时脱硫率高达62.66%。微波处理后煤样中不同形态硫的衍射峰强度明显减弱,与此同时煤中脂肪结构的衍射峰强度也有所减弱。煤中不同形态硫通过微波脱除由易到难的顺序为:硫醇和硫醚,砜类,亚砜,噻吩。在上述较优的工艺条件下新峪煤中硫醇和硫醚的脱除率可达89.87%,砜类的脱除率为79.74%,亚砜类脱除率为44.30%,而噻吩类的脱除率仅为14.07%。微波辐照脱除煤中的有机硫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热效应促进NaOH与煤中的有机硫化物发生反应,同时也能促进煤中键能较小的C-S键直接发生断裂。  相似文献   

2.
以稀土钇为金属离子,1,3,5-均苯三甲酸(BTC)为配体,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钇金属-有机骨架材料(Y-MOF)。以噻吩/正辛烷作为含硫化合物模型油品,研究了Y-MOF材料的吸附脱硫性能和吸附脱硫动力学特性,获得了吸附脱硫动力学方程和吸附脱硫等温线。结果表明,Y-MOF材料在油/剂质量比为100和吸附温度为303K的优化条件下,具有很高的吸附脱硫能力,吸附脱硫率为80.7%,吸附脱硫容量为30.7mgS/g。Y-MOF的吸附脱硫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动力学方程为dqt/dt=0.007(31.97-qt)2。在液时空速1.0~1.8h-1范围,Y-MOF材料对噻吩的穿透硫容在2.21%~1.80%范围。  相似文献   

3.
煤和浸提剂,在箱式反应器中,以2.45GHz频率微波照射进行脱硫。结果表明:以废碱液-Ⅱ为浸提剂,经一次照射(50秒/次)后,煤的总硫脱除率达50~60%(其中无机硫90%左右,有机硫5~30%);二次照射后,总硫脱除率达75~85%(其中无机硫90%以上,有机硫50~60%)。煤样的介电损耗ε″很小,加入ε″很大的废碱液-Ⅱ,可提高试样的ε″,增强试样吸收微波能力,从而提高了脱硫效果。  相似文献   

4.
用自制的氯铝酸盐离子液体催化邻二甲苯与CO2的羧化反应合成了2,3 二甲基苯甲酸。考察了氯铝酸盐离子液体种类、反应温度、CO2压力、氯铝酸盐离子液体的质量、活化预处理等工艺条件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60 ℃、压力3 MPa及加入12 g [BMIM]Cl·2AlCl3的条件下,2,3 二甲基苯甲酸收率可以达到75%。氯铝酸盐离子液体可以替代AlCl3粉末催化羧化反应。并采用红外乙腈分子探针表征离子液体的Lewis酸性,结合羧化反应结果,可以得出:氯铝酸盐离子液体中的AlCl3摩尔分数越大,Lewis酸性越强,催化活性越高。  相似文献   

5.
以1 丁基 3 甲基咪唑阳离子([Bmim]+)型离子液体[Bmim]X (X=Cl, Ac)和等物质的量的无机盐AXn(A=Fe, Zn)为原料,通过一步法合成了金属络合阴离子型离子液体[Bmim][AXn+1],测定了离子液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和黏度,采用经验模型关联了密度、黏度与温度的关系,对比研究了CO2气体在[Bmim]X和[Bmim][AXn+1]中的溶解度。[Bmim]X和[Bmim][AXn+1]的密度和黏度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金属络合阴离子型离子液体[Bmim][AXn+1]的密度远远大于对应的传统离子液体[Bmim]X的密度。[Bmim][ZnCl3]和[Bmim][Zn(Ac)3]的黏度远远高于对应的[Bmim]Cl和[Bmim]Ac的黏度,但[Bmim][FeCl4]的黏度远低于对应的[Bmim]Cl的黏度。金属络合阴离子型离子液体[Bmim][AXn+1]吸收CO2的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开展了FCC汽油萃取精馏耦合重组分加氢脱硫脱氮的研究。首先在连续萃取精馏小试装置上,以碳酸丙烯酯为萃取剂考察萃取精馏的脱硫效果。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塔顶低硫精制油收率达63.2%,硫氮质量浓度分别为29.4 mg/L和1.3 mg/L,脱硫率和脱氮率分别达84.5%和97.4%。类型硫分析结果表明,碳酸丙烯酯对含氮化合物及噻吩衍生物在内的大部分类型硫具有很高的选择性,但对噻吩的选择性稍弱。随后在小型固定床上采用FGH 31催化剂对富硫重组分进行加氢脱硫,在优化操作条件下重组分加氢后硫、氮质量浓度分别降至9.5 mg/L和12 mg/L,脱硫率和脱氮率分别达97.4%和91.8%。萃取精馏的低硫、低氮和低芳精制油和经过加氢脱硫后的重组分均可作为优良的欧IV汽油调和组分。  相似文献   

7.
以3种高硫煤为对象,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Fe2(SO4)3溶液浓度和原煤粒度等因素对Fe2(SO4)3溶液热处理脱硫效果的影响,并对脱硫前后原煤理化性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Fe2(SO4)3溶液浓度为1 mol/L,反应温度为90 ℃,反应时间为4 h,煤粒度小于0.096 mm的条件下,原煤中黄铁矿硫的脱除率高达67%,而煤中的有机硫含量并无明显的变化;升高反应温度,增加Fe2(SO4)3溶液浓度,延长反应时间以及减小原煤粒径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原煤的黄铁矿硫和全硫的脱硫率;经Fe2(SO4)3溶液处理后原煤的黏结性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新峪煤完全失去了黏结性;Fe2(SO4)3溶液脱除原煤中无机硫主要是通过Fe3+的强氧化性将黄铁矿硫氧化为SO2-4进而脱除。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高酸性天然气的脱硫要求,基于醇胺类脱硫剂的脱硫机理,研制了对硫,尤其是对有机硫含量高的天然气具有良好脱除效果的复合高效脱硫溶剂(XDS),优化了脱硫工艺条件,并与甲基二乙醇胺(MDEA)溶剂的脱硫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XDS质量分数为41%,气液体积比(Vg/Vl)为131、操作温度为16 ℃时,净化效果最好,此时尾气中H2S和总硫的质量浓度分别为4.0 mg/m3和20.2 mg/m3,φ(CO2)<0.1%,达到一类天然气指标要求。XDS和MDEA对H2S和CO2含量高的天然气均具有良好的脱除效果,但在脱除高含量的COS和硫醇等有机硫化物时,XDS显著优于MDEA。  相似文献   

9.
选用兖州和东林矿区的高硫煤(Sa,d4%~5%),先脱除无机硫,然后在不同条件下对其进行了水确、氯化、还原和甲醇超临界抽提处理,考察了煤中有机硫的变化。发现在350℃反应1h,可脱除40%~50%的有机硫,根据煤的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图推测,前者主要为硫醚和硫醇硫;后者主要为噻吩硫。  相似文献   

10.
以乙腈为萃取剂,在正辛烷中加入少量噻吩构成汽油模拟体系,考察了稀释剂含量、剂油比、温度对脱硫率和分配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溶剂乙腈脱除催化裂化(FCC)汽油中的硫化物是可行的,乙腈是一种较好的萃取剂.建立了在模拟体系中噻吩的萃取动力学方程:r表现=56.1×e(-16.1/T)CA以及不同温度和不同稀释剂含量下的萃取平衡线.模拟体系萃取脱硫适宜的条件为稀释剂体积含量1%~3%,剂油质量比0.8~1.2,萃取温度为常温.在该条件下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萃取精制,精制汽油硫含量达到欧Ⅳ标准.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上海宝钢化工公司二期脱硫装置中脱硫选择性较低、能耗较高的现象 ,通过现场实验考察了一乙醇胺、N -甲基二乙醇胺及其各种配方对 H2 S、CO2 的脱除效率及脱硫选择性。发现在合适的气液比条件下 ,采用复合脱硫剂 DS3# ,可使原料气中 H2 S的脱除效率达到 96%以上 ,而对CO2 的脱除效率则低于 40 %  相似文献   

12.
噻吩酮,醛缩氨硫脲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A,B两法合成2-乙酰噻吩缩氨硫脲、2-甲酰噻吩缩氨硫脲(Ⅴ)及3-取代-4-氧噻唑烷-2叉-(2′-乙酰噻吩)腙(Ⅵ)等化合物,计31个。A法:以肼基二硫代羧酸甲酯与乙酰噻吩或噻吩醛缩合,再与各种胺反应制得化合物Ⅴ。B法:N~4取代的氨基硫脲中间体,与乙酰噻吩或噻吩醛缩合得化合物Ⅴ,再与氯乙酸环合而成化合物Ⅵ。对上述化合物进行伯氏鼠疟的抑制性治疗作用和约氏鼠疟的病因性予防作用筛选,未发现有明显的抗疟活性。对其中13个化合物及两个中间体进行体外抑菌试验,中间体3-[1-(2-噻吩)甲叉]肼基二硫代酸甲酯(Ⅳ_2)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仅有中度以上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疏水性胍类离子液体,考察室温下离子液体对水溶液中金属离子(Fe3+、Cu2+、Co2+、Ni2+、Zn2+)的萃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离子液体对Fe3+萃取具有高选择性,萃取率为90%;对其他金属离子萃取率仅为40%左右。为了进一步研究离子液体对Fe3+的萃取性能,分别从两相体积比、萃取时间、金属离子起始浓度及溶液pH等因素研究了其对Fe3+的捕集效果。结果表明:室温下,0.2 mL离子液体与5 mL的FeCl3溶液超声混合5 min后,溶液中Fe3+萃取率为90%;且溶液中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对萃取效果影响较小,但溶液pH对其影响较大。通过实验与理论计算发现,离子液体对Fe3+的萃取过程存在阳离子交换与离子对的共同作用机制,但离子对作用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4.
将沥青基球状活性炭(PSAC)浸渍一定浓度的Na2CO3,制备了一种高性能脱硫剂(PSAC-I)。利用N2吸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元素分析等手段对脱硫前后的PSAC-I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SAC-I的脱硫产物和失活原因,考察了温度和相对湿度对脱硫的影响。结果表明:PSAC-I的脱硫效果远好于普通煤质柱状活性炭和商用活性炭脱硫剂;PSAC-I的脱硫产物主要为单质硫和少量的硫酸,当PSAC-I的孔隙被脱硫产物充满或者孔口全部被堵塞后即失活;PSAC-I脱硫最佳温度为30 ℃,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均不利于H2S的脱除;提高原料气相对湿度有利于提高硫容。  相似文献   

15.
以工业生产的实际数据对实验关联的噻吩加氢脱硫表观反应动力学方程加以修正,得出反应动力学方程:r=6.935×1-0 12exp-45 054RTp1.H 42p0.T h83。研究了等温条件下温度对噻吩加氢的影响,并对二段反应器中实际温度的测定曲线进行了模拟比较。结果表明:温度是噻吩脱除反应的关键因素,入口温度应随着床层绝热温升的下降而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简单的咪唑类离子液体(ILs)共混法,室温下获得了稳定的、被剥离的单层氧化石墨烯(GO)。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咪唑类离子液体通过咪唑阳离子与GO表面的含氧基团相互作用,插层嵌入GO中,氯化1 辛基 3 甲基咪唑盐([Omim]Cl)相对于氯化1 丁基 3 甲基咪唑盐([Bmim]Cl)具有较长的烷基链,对GO的剥离效果更为优越,解离的GO层间距可达1.12 nm,表面吸附了[Omim]Cl分子的单层GO的平均厚度约为2 nm,离子液体可以有效地阻止石墨烯的再聚集。  相似文献   

17.
在固定流化床反应器中,用流化热载体对胜利渣油的预处理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温度、原料油中含残炭量、剂油比等因素对其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520℃,剂油比为2~3的条件下,渣油预处理后的重金属镍的脱除率接近100%,残炭脱除率达85%以上,蜡油收率可达60~70%,液体收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8.
利用微波法合成了离子液体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AMIM]Cl,并利用合成的离子液体分别对微晶纤维素、麦草秸杆和玉米芯进行预处理,得到了再生纤维素。考察了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过程,并通过FTIR、SEM和酶解对其预处理效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微波法可以大大减少反应时间,合成的离子液体[AMIM]Cl可以有效降低纤维素的结晶度,增加其表面粗糙度,提高纤维素酶的可及性及底物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延长过磷酸钙熟化时间脱除其水溶性氟,还介绍了添加电由Nas,Na2O.MSiO2、絮凝剂等物质组成的复合剂,脱除过磷酸钙水萃取液中氟的研究。结果显示,氟脱净率远远优于传统一钙法中用KCl或NaCl脱氟[1],提高饲料磷酸氢钙收率约40%。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离子液体辅助巴洛沙星的合成路线。方法:以1-环丙基-6,7-二氟-1,4-二氢-8-甲氧基-4-氧代-3-喹啉硼二乙酯和3-甲胺基哌啶为起始原料,在绿色反应介质离子液体[bmim]PF6中合成新药巴洛沙星。结果:在离子液体中合成巴洛沙星,总产率为68.5%。最佳反应时间应控制在6 h左右;离子液体经过5次重复使用以后,新药巴洛沙星的收率才开始明显降低;在合成新药巴洛沙星时使用不同的离子液体对产品收率影响不大。结论: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产率高,产品纯度高,有机溶剂残留低等优点,且反应介质离子液体可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