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秘灵王对Swiss鼠与裸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秘灵王(MLW)灌喂正常Swiss鼠与先天性免疫缺陷裸鼠,观察MLW对两品系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MLW的免疫调节效应。结果表明,MLW可显著促进Swiss鼠T、B细胞对丝裂原的反应性;促进胸腺细胞与骨髓细胞的自发增殖;促进脾细胞产生IL-1、IL-6的能力(P〈0.01)。MLW对裸鼠仅可促进B细胞对GPS的反应性(P〈0.05)。裸鼠与Swiss鼠比较,裸鼠B细胞对LPS、GPS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2.
用流式细胞仪(FCM)DNA单参数和DNA/膜抗原双参数法对4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和10例良性血液病病人骨髓细胞的增殖活力进行了研究。MDS骨髓细胞G0/G1期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G2)/M期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G2)/M期细胞中CD2+细胞比例在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EB)较难治性贫血(RA)明显降低(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旨在探讨当归补血汤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增殖及分泌GM-CSF和IL-6的影响,试图阐明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的机理。方法: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将HUVEC与“当归补血汤”不同剂量(0、40、400μg/mL)一起培养,以MTT比色法测定内皮细胞增殖情况,以流式细胞仪测定内皮细胞增殖周期。同时收集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对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GM-CSF和IL-6进行测定。结果:“当归补血汤”能够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分泌GM-CSF和IL-6(P〈0.05),促进细胞进入增殖期(P〈0.05)。结论:①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具有自发分泌GM-CSF和IL-6的功能。②当归补血汤能够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以及GM-CSF和IL-6的分泌。以上结论为当归补血汤益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加阿霉素(ADM)对早幼粒细胞株(HL-60)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光镜形态学观察,台盼兰活细胞拒染试验分别检测IL-6、ADM、及IL-6加ADM对HL-60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①中、高剂量IL-6抑制细胞凋亡(P<0.05),低剂量无影响,(P>0.05)。②ADM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强度及细胞凋亡百分率依次为:高剂量>中剂量>低剂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淋巴细胞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地塞米松(Dex)、环孢菌素A(CsA)治疗哮喘的机理,用ELISA法检测哮喘患者和对照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植物血凝素刺激下合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水平,以及Dex和CsA对哮喘患者的PBMC合成IL-4、IL-5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哮喘组的IL-4、IL-5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10-6mol/L的Dex和CsA均能抑制哮喘组PBMC合成IL-4、IL-5,增大药物浓度至2×10-6、3×10-6mol/L时,CsA对IL-5合成的抑制作用逐步增强;Dex对IL-5合成的抑制作用较CsA强(P<0.05)。提示糖皮质激素和CsA抑制IL-4、IL-5的合成是其治疗哮喘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分析了血透患者透析前后及正常对照者血清中IL-2、sIL-2R水平以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IL-2、sIL2R的能力。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sIL-2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BMC分泌IL-2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机体免疫细胞处于活化状态,但免疫反应存在一  相似文献   

7.
胸腔积液sIL-2R、IL-6、IL-8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采用ELISA法测定61例肺炎性、结核及癌性三种不同病因胸腔积液中sIL-2R、IL-6、IL-8含地在探讨sIL-2R,IL-8在胸腔积液发病中的作用及在临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表明,三组胸腔积液中sIL-2R、IL-6含量均有显著差别(P〈0.05)或P〈0.01),肺炎性胸积液中IL-8含量显著高于结核性及癌性胸腔积液中IL-8含量(P〈0.01);胸腔积液IL-6含量同外周血BPC呈正相  相似文献   

8.
胎肝细胞质液对小鼠IL-2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自制胎肝细胞质液(FLC)对小鼠IL 2系统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LC对正常小鼠体内T淋巴细胞有诱生IL 2的作用(P<005),可明显促进淋巴细胞mIL 2R的表达(P<001)和血清sIL 2R水平的降低(P<005);对环磷酰胺免疫抑制后小鼠的IL 2诱生、mIL 2R表达均有所改善(分别为P<005,P<001),提示FLC对小鼠T淋巴细胞有一定程度活化和诱导IL 2产生的作用,可降低小鼠血清sIL 2R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比观察了PA—MSHA、BCG分别联合S—180瘤苗对荷瘤Balb/c小鼠(接种1×107S—180活瘤细胞)的主动免疫治疗效果及对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A—MSHA单独治疗、与瘤苗联合治疗及BCG与瘤苗联合治疗均抑制局部移植瘤的生长(P<0.01),并可降低附近淋巴结转移率。免疫细胞活性测定表明:PA—MSHA联合瘤苗应用可显著增强小鼠腹腔MΦ细胞对S—180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P<0.01),并提高脾细胞自然增殖能力(P<0.01);BCG联合瘤苗则增强MΦ的抑制作用(P<0.01),但未见提高脾细胞的自然增殖能力(P>0.05)。由此可见,PA—MSHA较BCG更能有效地协同瘤苗,提高肿瘤的ASI效应。  相似文献   

10.
Graves‘病患者血清IL—6和IL—8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在Graves‘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高敏感固相增敏免疫分析方法(EASIA)测定了36例Graves’病伴甲亢患者,19例未治亚急性甲状腺炎和28例正常人血清IL-6、IL-8水平。结果 GD患者血清IL-6、IL-8浓度高于正常人水平(P1〈0.05,P2〈0.05)。IL-6升高的GD患者占22.22%(8/36)。IL-6水平与IL-8不相关(P〉0.05)。IL-6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结核性胸膜炎病人胸水中T淋巴细胞及正常人血清中T淋巴细胞对B淋巴细胞抗PPD抗体产生的影响。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常规ELISA间接法检测B、B+P、B+T和B+P+T四组培养上清中抗PPDIgG水平。结果:健康人T淋巴细胞对B细胞及含PPD的B细胞产生抗PPD抗体无明显影响;而结核性胸膜炎病人病变局部T细胞在无PPD存在的情况下对B细胞产生抗PPD抗体无抑制作用,反而能辅助其抗体的产生,而在PPD存在的情况下,T细胞明显抑制B细胞产生抗PPDIgG。结论:结核性胸膜炎病人T淋巴细胞使B+P组产生抗PPDIgG水平下降的原因不是B细胞本身分泌免疫球蛋白功能受损,而是功能上受抑制。抑制的因素不是来自于T淋巴细胞本身,而是PPD抗原的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随机双盲法将60例癌症病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选择包括一般状态和多项免疫指标等为疗效判定指标。经4周临床实验后,由委托实验单位揭示A、B组分别为注射用多抗甲素和注射用生理盐水,与临床观察结果一致。按照本试验组统一制订的临床疗效标准,A组总有效率为76.7%,B组为30%。在一般指标评价中,PS实验后A组较B组好(P<0.05),A、B两组没看到体重有意义变化(P>0.05);WBC两组于治疗后都有下降,而B组下降非常明显(P<0.05),显示了注射用多抗甲素的良好保护作用。在免疫指标中,PPD、PHA和LTT在治疗后A组明显增强(P<0.01),B组却明显下降(P<0.05);CD3、CD4、NK在实验后A组亦表现为明显增多(P<0.01),而B组却明显下降(P<0.05);sIL-2R于实验后亦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A组减少,B组增多(P<0.01)。总之,所列免疫指标变化表明,注射用多抗甲素有较强的免疫作用。除少许病人表现轻度发烧外,未发现有其他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探讨增强化疗药物抑制恶性肿瘤转移的新的有效方法。采用C57BL/6小鼠右后肢腓肠肌内接种lewis肺癌细胞制成实验动物模型,21d杀鼠取肺,计数肺转移结节数,观察丝裂霉素C(MMC)化疗前预先75mGyX射线全身照射对MMC抑制肿瘤转移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单纯的3.0mg/kgMMC腹腔注射不能明显减少lewis肺癌的肺转移结节数(对照组:41.7±7.4/肺,单纯化疗组:33.8±11.5/肺,P>0.05);而化疗前6h给予75mGyX射线全身照射组肺转移结节数较单纯化疗组明显减少(20.3±4.7/肺,P<0.05)。免疫学参数测定结果表明,化疗使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MΦ),脾脏自然杀伤细胞(NK)功能明显下降(P<0.05);而75mGy+MMC组的免疫学参数较单纯化疗组显著提高(P<0.01)。提示化疗前预先75mGyX射线全身照射对MMC免疫抑制的减轻作用可能是其增强化疗抑制lewis肺癌转移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CBA/N,nude,SCID小鼠建立人肝癌模型和重建SCID免疫的特点,初步探讨B淋巴细胞及其抗体对肝癌细胞生长的排斥作用.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接种到B细胞缺陷的CBA/N,T细胞缺陷的BALB/c-nu,T,B细胞缺陷的SCID小鼠及免疫重建的SCID小鼠中,观察瘤细胞生长特点;取实验小鼠血清,测定荷瘤鼠抗体Ig含量的变化,取小鼠血清与肝癌细胞作抗原抗体凝集试验.结果: CBA/N和用BALB/c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重建的SCID(B-PBL-SCID)小鼠不成瘤,nude,SCID和用CBA/N外周血淋巴细胞重建的SCID (C-PBL-SCID)小鼠100%成瘤;有B淋巴细胞的实验鼠(包括B-PBL-SCID)测到的Ig达到mg/mL水平,血清能与肝癌产生凝集反应.结论: SCID小鼠是建立肿瘤模型和免疫重建及其肿瘤免疫研究的理想的实验动物;B淋巴细胞及其产生的抗体在抗肿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输精管结扎大鼠T淋巴细胞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生物学方法检测了输精管结扎6月和16月大鼠胸腺细胞自身增殖反应性、ConA诱导的脾细胞增殖反应性以及培养上清中IL-2活性。结果:①胸腺细胞自身增殖反应性,VG与SOG比较无显著差异;②ConA诱导的脾细胞增殖反应性和IL-2活性,VG6明显低于SOG6(P<0.01,P<0.05);而VG25和SOG25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输精管结扎早期,成熟T细胞功能暂时性降低,但对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过程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不同人群血清抵抗素表达及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观察不同人群中血糖、血压、血脂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与血清抵抗素的关系,探讨抵抗素与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55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4例健康人,根据血糖水平和体重指数(BMI)分为正常体重组(A组)、单纯肥胖组(B组)、非肥胖糖尿病组(C组)和肥胖合并糖尿病组(D组)。检测血清抵抗素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根据HOMA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通过分析各组抵抗素水平的不同及与临床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D组的血清抵抗素显著高于A、B和C组(P值均<0001)。B组和C组的血清抵抗素显著高于A组(P<005,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抵抗素浓度与HbA1c、LDL、IRI、SBP和BMI成正相关(r=0222- r=0233, r=0286, r=0407, r=0480),与HDL和FINS成负相关(r=-0198, r=-0138)。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抵抗素浓度受BMI、HbA1c和收缩压影响较大。结论抵抗素是联系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信号分子,参与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的发生。抵抗素不仅参与影响血糖和血脂的代谢,而且与高血压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肾上腺素对大鼠心肌细胞钙通道作用机理。方法:使用斑片钳技术,在培养的Wistar大鼠心肌细胞上记录T、L、B三型钙通道的单通道电活动。结果:肾上腺素对心肌细胞钙通道L、B单通道开放时间延长,开放概率增加,平均关闭时间缩短(P值均小于0.01),对流过钙通道的Ca2+流幅值无影响。肾上腺素对T型钙通道活动有促进作用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上腺素对大鼠心肌细胞的作用和已知钙通道激动剂BAY·K8644作用相似,和钙通道阻滞剂异搏定作用相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强噪声对听觉脑干慢波电位波幅的即时性增大效应。方法:将36只豚鼠分3组,分别暴露在95、115、125dBSPL不同声强的噪声中,30min后,立即检测听觉脑干慢波电位(SW-BAEP)正相波的波幅。结果:在95dBSPL组,可见1kHz短纯音诱发的SW-BAEP波幅明显增大(P<0.05),在115dBSPL组,增大更加明显(P<0.01);在125dBSPL组,短声及1、4kHz短纯音诱发的SW-BAEP波幅均有减小趋势,但只4kHz差异显著(P<0.05)。结论:表明只有在适当强度的噪声暴露后,才能引起SW-BAEP正相波的波幅即时性增大,并具有频率特性;即时性增大效应的出现,常预示出现暂时性阈移(TTS),因而可用于永久性阈移(PTS)的早期预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剂量地塞米松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脓毒症小鼠CD11b+Gr-1+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s)的影响。方法:将145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C组)35只,脓毒症组(SE组)和小剂量地塞米松干预组(SD组)各55只;SE组和SD组腹腔注射LPS 10 mg/kg制备脓毒症小鼠模型,NC组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 SD组于注射LPS 2 h后经尾静脉注入地塞米松0.3 mg/kg,SE组和NC组经尾静脉注入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注射LPS后时刻记为0 h,于6、12、24 h检测血清干扰素-γ及白细胞介素-10水平,于12、24、48、72 h检测小鼠脾脏及骨髓中CD11b+Gr-1+ MDSCs的百分比。结果:与NC组比较,SD组及SE组在实验6 h干扰素-γ和12 h白细胞介素-10水平均增加(P<0.05~P<0.01);SD组与SE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C组比较,SE组脾脏MDSCs百分比在12~72 h均明显升高(P<0.01),SD组在12~48 h亦均升高(P<0.01);而SE组和SD组在24~72 h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NC组比较,SE组和SD组骨髓MDSCs百分比在48 h和72 h均升高(P<0.05~P<0.01);而SE组和SD组在48 h和72 h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小剂量地塞米松可抑制LPS诱导的脓毒症小鼠MDSCs的产生及聚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寻找肾上腺素用于心肺复苏的最佳剂量。方法:选择成年杂种犬60条,随机分为6组,造成心梗模型后致颤,分别给予0.02、0.05、0.075、0.1、0.2、0.3mg/kg体重的肾上腺素进行心肺复苏,比较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恢复自主循环的时间及自主循环恢复1min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并以电镜技术观察肾上腺素对心肌组织的影响。结果:0.075mg/kg和0.1mg/kg体重组复苏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且此两组自主循环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复苏1min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随着剂量的增加,收缩压、舒张压、左室收缩末压逐渐增加,但心输出量和冠脉血流量却在0.075mg/kg体重组达最高,与其他各组比较P值均<0.05,超过0.1mg/kg心输出量和冠脉血流量不再继续增加;电镜所见:各组非梗塞区的心肌组织只有轻微改变,与所用的肾上腺素的剂量无关。结论:犬心肺复苏过程中应用0.075mg/kg和0.1mg/kg体重的肾上腺素为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