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补肾益精法中药复方对系统性硬皮病血管内皮细胞内皮间质转化(endo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 MT)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博莱霉素建立硬皮病小鼠模型,造模同时补肾益精方软皮汤2号方(中药复方)进行干预,4周后HE染色观察小鼠皮肤组织病理、免疫组化法检测α-SMA表达水平;体外构建TGF-β1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End MT模型,用补肾益精法含药血清处理48 h后,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α-SMA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CD31、FSP1、Snail-1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皮肤纤维化区域中,胶原纤维明显增多、胶原间隙变窄、毛细血管明显少于正常皮肤组织;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复方组小鼠皮肤胶原纤维较少、间隙较宽、血管数量较多;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皮肤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α-SMA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中药复方组α-SMA阳性表达明显减少。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经TGF-β1诱导成功建立End MT模型,End MT模型组细胞α-SMA高表达,内皮细胞发生间质转化,经含药血清处理后,α-SMA表达明显减少。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End MT模型组中Snail-1、FSP1均明显高于对照血清组,CD31明显低于对照血清组;含药血清处理组Snail-1、FSP1表达明显低于End MT模型组,CD31表达高于End MT模型组(P0.05)。结论:补肾益精法对系统性硬皮病血管的保护作用,可能与通过某些途径拮抗Snail介导的End MT所参与的纤维增生性闭塞性血管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消癥散结法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影响,探讨其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消癥散结法复方总方拆为补方、散方,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分别制备总方、补方、散方、盐酸贝那普利含药血清.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6组:空白组、TGF-β1组、贝纳普利组、总方组、补方组、散方组.将5%各含药血清培养基加入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除空白组外均加入TGF-β1 10 μg/L,48 h后,提取细胞总蛋白及总RNA,分别采用免疫印迹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各组ILK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 空白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内ILK及其mRNA有少量表达,TGF-β1刺激后能够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ILK及其mRNA表达显著增加(与空白组相比P<0.01);与TGF-β1组相比,贝纳普利组和总方组、散方组肾小管上皮细胞ILK及其mRNA含量明显降低(P<0.01);补方组与TGF-β1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消癥散结法复方总方含药血清能抑制细胞ILK及其mRNA的表达,干预TGF-β1/ILK信号通路可能是其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消癥散结法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影响,探讨其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干预作用。方法将消癥散结法复方总方拆为补方、散方,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分别制备总方、补方、散方、盐酸贝那普利含药血清。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6组:空白组、TGF-β1组、贝纳普利组、总方组、补方组、散方组。将5%各含药血清培养基加入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除空白组外均加入TGF-β110μg/L,48 h后,提取细胞总蛋白及总RNA,分别采用免疫印迹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各组ILK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空白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内ILK及其mRNA有少量表达,TGF-β1刺激后能够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ILK及其mRNA表达显著增加(与空白组相比P<0.01);与TGF-β1组相比,贝纳普利组和总方组、散方组肾小管上皮细胞ILK及其mRNA含量明显降低(P<0.01);补方组与TGF-β1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消癥散结法复方总方含药血清能抑制细胞ILK及其mRNA的表达,干预TGF-β1/ILK信号通路可能是其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侯氏黑散含药血清对氧糖剥夺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磷脂酶Cγ2(PLCγ2)、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膜受体调控蛋白Smad2/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UVEC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2.5%、5.0%、10.0%、20.0%侯氏黑散含药血清组。将模型组及各含药血清组细胞更换为无糖培养液后放入低氧培养箱连续培养6 h构建氧糖剥夺细胞模型,对照组正常培养相同时间。然后,对照组、模型组更换为含10.0%空白血清的完全培养基,各给药组用含对应质量分数的侯氏黑散含药血清正常培养24 h后提取细胞总蛋白。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PLCγ2、ERK、p-ERK、TGF-β及Smad2/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PLCγ2、Smad2/3蛋白表达上调(P0.01),TGF-β蛋白表达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5.0%侯氏黑散含药血清上调TGF-β蛋白表达,2.5%、5.0%、10.0%侯氏黑散含药血清下调PLCγ2蛋白表达,各质量分数含药血清均下调Smad2/3的表达(P0.01或P0.05)。结论侯氏黑散含药血清可调节PLCγ2/ERK及TGF-β/Smad2/3信号通路,促进氧糖剥夺损伤的HUVEC增殖。  相似文献   

5.
目的?体外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上皮间质转化(EMT)最适条件摸索以及探讨麻黄-甘草对EMT的影响。方法?以16HBE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单一刺激以及血清饥饿联合刺激,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上皮及间质特征性蛋白的表达。运用免疫荧光检测E-Cadherin和N-Cadherin胞内表达分布情况。运用qPCR检测上皮及间质特征性基因的表达水平。血清饥饿联合TGF-β1刺激,给予麻黄-甘草药对干预,Western blot法检测上皮及间质特征性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TGF-β1可诱导16HBE细胞由结构规则、质密均匀的鹅卵石状向纺锤体状转化。TGF-β1单独刺激可诱导16HBE细胞N-Cadherin、α-SMA蛋白表达升高,对E-Cadherin、ZO-1蛋白表达未见明显影响。而当细胞密度为15%时,血清饥饿联合TGF-β1可诱导16HBE细胞N-Cadherin、α-SMA、Vimentin、Collagen Ⅰ蛋白、基因水平升高以及E-Cadherin、ZO-1蛋白、基因水平降低,并且E-Cadherin蛋白分布紊乱,上皮结构破坏。血清饥饿联合TGF-β1刺激,麻黄-甘草药对可抑制N-Cadherin、α-SMA的表达,并恢复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对ZO-1无明显影响。结论?血清饥饿联合TGF-β1能体外诱导16HBE细胞建立稳定可重复的EMT模型,可用于体外研究哮喘发生EMT相关机制。麻黄-甘草药对一定程度上可抑制16HBE细胞EMT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体外研究高糖对人肾脏间质成纤维细胞c-met表达的影响,并观察黄芪药物血清对其的调节作用。 方法:体外培养人肾脏间质成纤维细胞,按培养液不同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和甘露醇组。于作用后6、12、24、48和96h,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c-met和转化生长因子βl(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l,TGF-β1)mRNA表达,蛋白印迹分析检测c-met蛋白的表达。制备含药血清,将成纤维细胞分高糖组、对照血清组和10%黄芪含药血清组,作用24h和48h后,检测c-met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细胞培养12h时c-metmRNA表达增加(P〈0.05),24h达高峰(P〈0.01),之后表达逐渐下降;高糖组细胞培养24h时,TGF-β1的表达开始增加(P〈0.05),96h达到高峰(P〈0.01)。与高糖组以及对照血清组比较,黄芪含药血清可使细胞c-met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0.01,P〈0.05)。 结论:高糖刺激早期诱导c-met表达,之后表达下降。黄芪可以通过诱导c-met表达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崔飞伦  邱镇  陆洪兵  姚震  林大春 《医学争鸣》2008,29(12):1125-1127
目的:探讨针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小干扰RNA(siRNA)对大鼠肾间质细胞系(NEK293)TGF-β1的表达、细胞周期的抑制及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 利用RNA干扰(RNAi)效应设计针对TGF-β1的不同siRNA,构建表达载体质粒并转染NEK293细胞系.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TGF-β1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细胞生长试验和流式细胞观察转染前后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变化.另设一无意义RNA载体质粒为阴性对照.结果: siRNA转染效率70%,特异性siRNA对TGF-β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P>0.05),实验组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凋亡增加(P>0.05).结论: 应用RNAi技术可明显抑制TGF-β1的表达,并高效的抑制NEK293的生长、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8.
李宁  张克勤  彭侃夫 《重庆医学》2018,(16):2140-2143
目的 探讨尿毒症毒素甲状旁腺激素(PTH)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发生内皮-间充质转化(EndMT)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全长重组PTH(1×10-8 mol/L)处理人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HAECs),同时利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抑制剂SB431542、Pirfenidone(PFD)和ILK抑制剂Cpd22进行干预.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AECs中内皮细胞标志物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CD31,以及间充质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蛋白水平.结果 在PTH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标志分子VE-cadherin和CD31表达降低(P<0.05),间充质细胞标志分子α-SM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使用信号通路抑制剂抑制TGF-β和ILK可以部分逆转PTH诱导HAECs细胞发生间质转化,包括逆转PTH降低内皮细胞标志物和增加纤维化细胞标志物的作用.结论 PTH可能通过TGF-β/ILK通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发生EndMT.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人肝细胞系在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下是否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e transition,EMT)以及相关标志物的表达变化。方法:人类肝细胞HL7702在含20%小牛血清的1640培养液培养2 d,改用无血清培养并TGF-β1分别诱导24 h,48 h,72 h;观察诱导前后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RT-PCR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分析细胞中EMT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微镜下观察到TGF-β1诱导前,肝细胞是不规则的六边形,诱导后细胞形态拉长变成纺锤形,细胞间隙变大;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免疫印迹显示上皮化标志物E-钙黏附蛋白在TGF-β1诱导后的细胞中表达显著下降,而间质化标志物N-钙黏附蛋白、波形蛋白和Twist却显著增加。结论:正常人类肝细胞株HL7702经重组人TGF-β1的诱导发生上皮-间质转化,这为深入研究TGF-β1和肝纤维化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杨成万  高霞  周铁军  张强 《重庆医学》2015,(22):3030-3033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宫颈腺癌 Hela 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宫颈腺癌Hela 细胞。对照组:用不含 TGF-β1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 Hela 细胞。试验组:用不同浓度 TGF-β1(0.01、0.10、1.00、10.00 ng/mL)刺激 Hela 细胞。在刺激后不同时间点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变化,并用半定量 RT-PCR 法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相关标记物 E-cadherin、Vimentin 的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TGF-β1刺激 Hela 细胞48 h 时开始出现形态变化,刺激72 h 后变化更明显,大部分细胞呈现明显的间质细胞形态;半定量 RT-PCR 检测结果显示,TGF-β1刺激后,Hela 细胞的上皮标记物 E-cadherin mRNA 表达下调,间质标记物 Vimentin mRNA 表达上调且均呈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TGF-β1刺激后,随着 TGF-β1浓度的增加 E-cadherin 蛋白的表达逐渐降低,Vimentin 蛋白的表达则逐渐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TGF-β1可诱导宫颈腺癌 Hela 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A.hy926屏障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EA.hy926脐静脉内皮细胞株,实验分为两组,对照组培养液中加入PBS;TGF-β1处理组培养液中添加0.01mg/L的TGF-β1。将细胞在多聚脂滤膜上培养,测量细胞跨上皮电阻(TER)的变化。免疫荧光检测两组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α-连环蛋白、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变化;RT-PCR检测两组VE-cadherin和VEGF表达的变化。结果TGF-β1处理后TER降低,两组处理前后TER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3.294,P〈0.01);TGF-β1处理组VE-cadherin和α-连环蛋白表达减少,内皮细胞黏附连接被破坏;而VEGF和纤维连接蛋白表达增多,基底膜增厚。结论TGF-β1可引起内皮细胞屏障功能的破坏,其机制可能与VEGF的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防己黄芪汤及加减防己黄芪汤对于TGF-β1诱导的足细胞中P-cadherin、 FSP-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足细胞,待其分化成熟后将其分成对应4组,模型组和正常组足细胞用含10%正常大鼠血清的培养液孵育,模型组及干预组用TGF-β1刺激,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分别用含10%防己黄芪汤、10%加减防己黄芪汤大鼠含药血清的培养液孵育。采用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技术检测P-cadherin,FSP-1的基因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P-cadherin的基因表达显著降低,FSP-1无显著差异;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P-cadherin的基因表达则显著增高,正常组、模型组、及干预组FSP-1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 防己黄芪汤和加减防己黄芪汤具有维持肾小球足细胞的表型分子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通络保肾复方对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的影响。方法通络保肾复方灌胃大鼠后,制备药物血清,将5%含药血清培养基加入体外培养的GMCs,脂多糖(LPS)作为刺激因子,将细胞分为空白组、LPS组、缬沙坦组及通络保肾复方小、中、大剂量组,刺激GMCs48h后,应用细胞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GMCs表达TGF-β、FN、LN的情况。结果通络保肾复方能够抑制GMCs表达TGF-β、FN、LN,其中以通络保肾复方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效果显著,与LPS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络保肾复方可以抑制LPS诱导的GMCs表达TGF-β、FN、LN,从而延缓肾小球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体外特异阻断试验,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整合素连接激酶/成纤维细胞特异蛋白1(TGF-β1/ILK/FSP1)信号通 路在环孢素A致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并鉴定ILK-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ILKshRNA。将NRK52E细 胞培养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环孢素诱导组:细胞培养液加环孢素A1 mg/L;TGF-β1干预组:阻断剂(SB431542)10 μmol/L 加环孢素A1 mg/L;ILK干预组:阳性转染ILKshRNA后加入环孢素A1 mg/L;阴性对照组:阴性转染ILKshRNA后加入环孢素 A1 mg/L。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GF-β1、ILK和FSP-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GF-β1、ILK、FSP-1的蛋白表达。免 疫组化检测细胞爬片α-SMA阳性表达细胞数。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环孢素诱导组细胞TGF-β1、ILK、FSP-1基因及蛋白表 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TGF-β1 干预组经SB431542 处理后,TGF-β1、ILK 和FSP1 水平较环孢素诱导组降低(P<0.05);经 ILKshRNA沉默后,ILK和FSP1水平较环孢素诱导组降低(P<0.05)。α-SMA阳性细胞数经SB431542和ILKshRNA处理后较 环孢素诱导组降低(P<0.05)。结论TGF-β1/ILK/FSP1信号通路激活是环孢素A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重要机制 之一,ILK参与环孢素A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姜黄素和氯沙坦对血管紧张素(Ang)Ⅱ诱导的内皮间质细胞转化(EndMT)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然后分为4组:对照组(不加刺激药物的正常培养组);AngⅡ组(加入刺激浓度为0.1 μmol/L或1μmol/L的AngⅡ);姜黄素+AngⅡ组(先加入12.5 μmol/L的姜黄素预孵1h,再加入1 μmol/L的AngⅡ);氯沙坦+AngⅡ组(先加入10 μmol/L的氯沙坦孵育2h,再加入1μmol/L的AngⅡ);刺激24 h后行划痕试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改变和CCK-8检测细胞活力;刺激5d后,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量.结果 HUVECs经AngⅡ刺激后形态改变,长梭形样细胞明显增多;姜黄素和氯沙坦可维持内皮细胞铺路石样形态.AngⅡ呈浓度依赖性地降低HUVECs存活率(P<0.01);各组存活率均>50%(均P<0.05).相比对照组,AngⅡ促进HUVECs的迁移(P<0.05);相比AngⅡ组,加入姜黄素和氯沙坦可抑制HUVECs的迁移(均P<0.05).AngⅡ可诱导EndMT,AngⅡ刺激5d后VE-cadherin表达减弱(P=0.003),而α-SMA和TGF-B1的表达都明显增强(均P<0.01),姜黄素和氯沙坦使VE-cadherin表达明显增加,而α-SMA和TGF-β1的表达均明显下调.结论 姜黄素和氯沙坦通过下调TGF-β1表达抑制AngⅡ诱导的EndMT.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TGF-β/smad信号通路探讨七方胃痛颗粒对人胃腺癌AGS-EMT细胞ZEB2、E-cad及Vimentin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用TGF-β1处理AGS细胞建立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模型,将细胞分为空白组、七方胃痛颗粒(含药血清+EMT模型)组、LY2109761(TGF-β/Smad抑制剂+EMT模型)组,用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ZEB2、E-cad及Vimentin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七方胃痛颗粒及LY2109761干预后能上调E-cad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下调ZEB2蛋白及其mRNA和Vimentin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P<0.05),并呈时间依赖性。与七方胃痛颗粒组相比,LY2109761组ZEB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七方胃痛颗粒与LY2109761作用相似,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上调E-cad表达,下调ZEB2及Vimentin表达,抑制EMT形成,从而抑制人胃腺癌AGS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蜂毒肽对非小细胞肺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及对TGF-β1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化(EMT)进程的影响。方法 通过外源性TGF-β1刺激构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EMT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TGF-β1组(加入2 μg/L TGF-β1)、蜂毒肽组(加入2.5 mg/L蜂毒肽)、蜂毒肽+TGF-β1组(加入2 μg/L TGF-β1和2.5 mg/L蜂毒肽)。采用免疫印迹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实验检测各组细胞EMT标志蛋白钙黏附蛋白E、N-钙黏蛋白、波形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同时检测各组细胞中Smad2、p-Smad2蛋白表达情况,分析蜂毒肽对非小细胞肺癌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采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对照组及蜂毒肽组细胞中TGF-βⅠ受体及TGF-βⅡ受体表达情况,同时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两组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TGF-β1组钙黏附蛋白E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N-钙黏蛋白mRNA及蛋白与波形蛋白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蜂毒肽+ TGF-β1组钙黏附蛋白E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优于TGF-β1组,且N-钙黏蛋白mRNA、蛋白以及波形蛋白mRNA、蛋白表达水平低于TGF-β1组(均P<0.05)。②对照组和蜂毒肽组细胞中TGF-βⅠ受体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蜂毒肽组中TGF-βⅡ受体含量明显少于对照组。③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TGF-β1组细胞迁移、侵袭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蜂毒肽+TGF-β1组细胞迁移、侵袭能力明显劣于TGF-β1组细胞(均P<0.05)。结论 蜂毒肽可通过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抑制Smad2磷酸化,下调TGF-βⅡ受体分布,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迁移,抑制TGF-β1诱导的肺癌细胞EMT进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GF)-β3是否能够抑制TGF-β1诱导的人肺成纤维细胞(human lung fibroblast, HLF)间质转化。方法 在体外培养原代HLF进行细胞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超纯水;TGF-β1组:细胞给予TGF-β1(4ng/ml)处理HLF 24h;TGF-β3组:细胞给予20ng/ml的TGF-β3预处理24h后加入TGF-β1(4ng/ml)处理24h。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和纤连蛋白(Fibronectin)蛋白的表达水平。在体内构建小鼠肺纤维化模型,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气管滴注;模型组:博来霉素溶于0.9%氯化钠溶液,按2.0U/kg的浓度给予小鼠气管内滴注;TGF-β3干预组:于造模前1天,将TGF-β3(100μg/kg)给予小鼠尾静脉注射。HE和Masson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α-SMA和Fibronectin蛋白的变化。结果 在体外,与TGF-β1组比较,TGF-β3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α-SMA和Fibronectin蛋白表达下调。在体内,与模型组比较,TGF-β3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改善,胶原沉积减少,α-SMA和Fibronectin蛋白荧光强度降低。结论 TGF-β3抑制TGF-β1引起的HLF间质转化,并改善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通过阻断小G蛋白Ras相关的C3肉毒素底物(Rac1)信号,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介导的皮肤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的机制。 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乳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1诱导组及Ac-SDKP预处理组。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Rac1蛋白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α-SMA、血清应答因子(SRF)、心肌蛋白相关转录因子(MRTF-A)、Ⅰ型胶原(ColⅠ)及Rac1蛋白的表达。 结果 细胞划痕实验显示,TGF-β1诱导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细胞迁移至中央划痕区的距离明显增大,Ac-SDKP预处理组与TGF-β1诱导组比较,细胞迁移至中央划痕区的距离减小。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结果显示,TGF-β1诱导组α-SMA和Rac1的阳性表达较空白对照组增强,而Ac-SDKP预处理组可明显抑制α-SMA和Rac1的阳性表达。TGF-β1诱导组的α-SMA,SRF,MRTF-A,ColⅠ及Rac1蛋白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上调,Ac-SDKP预处理组的蛋白表达较TGF-β1诱导组下降(P<0.05)。 结论 Ac-SDKP能够阻断Rac1信号,抑制TGF-β1介导的皮肤成纤维细胞迁移能力的提高和肌成纤维细胞转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黄芪甲苷对糖尿病KKAy小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2/3、q-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延缓肾脏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C57BL/6J小鼠10只作为对照组,20只2型糖尿病模型KKAy小鼠予以高脂饮食至14周,随机数字法分为模型组和黄芪甲苷组,每组10只,黄芪甲苷组给予黄芪甲苷40 mg·kg-·d-1,模型组与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实验期间,各组动物自由饮食、饮水.血糖仪测量16、20、24周龄时各组小鼠的血糖水平.24周时处死,观察各组小鼠肾的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TGF-β1、SMAD2/3、α-SMA的表达.结果 (1)血糖:与对照组相比,14周龄的KKAy小鼠血糖明显升高,模型组血糖在16、20、24周时血糖明显升高(P<0.05),黄芪甲苷组与其相比,血糖下降(P<0.05).(2)肾组织形态学:对照组肾小球及肾小管结构清晰,未出现肾间质纤维化,模型组肾小球系膜基质增宽,系膜细胞增多,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质空泡样变性,肾间质炎性细胞增多,黄芪甲苷组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质较少,未呈现明显的纤维化.(3)肾组织TGF-β1、SMAD2/3、α-SMA的表达:对照组TGF-β1表达微弱,而模型组TGF-β1显著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质(P<0.01);与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组TGF-β1、α-SMA表达明显下调(P<0.05);对照组肾小管与肾小球细胞核有少量磷酸化的SMAD2/3表达,模型组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组表达减少(P<0.05).结论 黄芪甲苷通过影响TGF-β/SMADS信号通路,下调TGF-β1、α-SMA表达,改善糖尿病小鼠肾脏纤维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