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在护理病历质量控制中实施品管圈活动的效果.方法:依据自愿原则,选出10名该院科室护理人员成立品管圈,确定活动主题和目标,通过分析现状提出整改措施.以80例危重症患者为例,比较活动前后的护理病历质量控制效果.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理病历甲级率由73.8%提高至92.5%,乙级率和丙级率由17.5%、8.7%降低至6.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病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以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开展跌倒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设定活动目标、制定及实施对策等品管圈活动。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由活动前的1.23‰下降至活动后的0.41‰(P〈0.01),患者满意率从94.1%上升到96.7%(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率及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精神科病房基础护理质量,我院护理部在精神科开展了围绕"如何提高基础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各圈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应用品管手法对临床基础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对策、持续改进.通过品管圈活动,增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发挥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进了基础护理工作缺陷和问题,提高了基础护理管理效率和质量,确保护理安全.实施后全院精神科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综合平均分[92.6%、(97.60±0.38)]均较实施前[73.7%、(92.03±0.74)]显著提高,2011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0.36%)较2010年(0.80%)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相似文献   

4.
王玉翠 《中外医疗》2014,(16):157-158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泌尿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泌尿外科160例手术患者与1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针对泌尿外科患者在品管圈实施前后发生的导尿管感染率、病房红灯率、患者生活质量情况、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操作正确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品管圈实施后的导尿管感染率及病房红灯率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实施后的护理操作正确率、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均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品管圈活动能有效的减少导尿管感染率及病房红灯率,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也助于提高临床护理技术的正确操作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在吞咽困难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研究其对降低误吸风险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13年1月在吞咽困难人群中开展品管圈活动,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活动主题,分析2005年6月-2011年6月发生误吸吞咽困难患者的护理过程和发生原因,查找引发误吸的危险因素,设立活动目标,制定整改措施,通过比较活动展开前和开展后6个月内吞咽困难患者误吸事件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后组误吸事件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72%和0.00%,明显低于实施前组的10.53%和7.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后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6.55%(56/58),明显高于实施前组的87.72%(4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吞咽困难患者的护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误吸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妇科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以"提高妇科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为主题,采用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影响妇科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对依从性低的原因进行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化疗完全依从率由78.3%提高至95.0%(P〈0.05),效果显著。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提高患者化疗依从性,同时还增强了护理团队凝聚力,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5):161-163
目的 分析品管圈在提高危重症患者电子护理文书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以我科2017年1月~2018年6月的20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实验设计,比较品管圈实施前、后电子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认知度、书写时间。 结果 与实施前相比较,品管圈实施后护理人员电子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及认知度得分更高(P<0.05),而书写时间则明显更短(P<0.05)。 结论 品管圈能有效改善护理人员对危重症患者电子护理文书的认知情况,从而提高书写合格率,并缩短书写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品管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护士综合素质,改善患者满意度情况。方法在品管圈活动前先对病区中存在的护理服务缺陷进行调查分类,根据分类分别成立了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士综合素质、人性化护理服务病区护理质量为目标的三个品管圈,应用品管圈的活动对临床护理服务工作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结果 2009年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综合满意度由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94.54%上升到97.55%,护士综合素质从90.06%提高到93.32%,人性化护理服务病区护理质量由90.22%提高至97.18%,经统计分析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区护理服务质量和护士综合素质得到了持续改进和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对病区的护理服务质量进行持续改进,有效地提高了人性化护理服务病区的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对护士服务的满意度,提高了病区护士的人性化护理服务意识和工作积极性。品管圈活动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中的实施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2014年6月以来收治的126例手术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品管圈活动,比较实施前与实施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理差错(7.14%)、切口感染发生率(3.17%)均低于实施前(18.25%、9.52%),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护理满意度(95.24%)高于实施前(83.3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584,P<0.05)结论:手术室实施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并且能够降低护理差错事件、切口感染发生率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出院病人导管维护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统计2011年8月—2012年2月该科室70例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为65%,根据"提高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这一主题,对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运用PDCA品管圈的循环方法和各种品管圈工具,进行现状调查、鱼骨解析、对策拟定与实施,通过实施品管圈管理手法后(2012年4月—2012年10月),比较导管维护依从性状况。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后维护依从性由改善前的65%提高至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没有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品管圈活动提高了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从而降低PICC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因非计划拔管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规范操作流程,保证医疗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护理团队合作凝聚力,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分析我院脑卒中患者发生跌倒的相关因素,降低脑卒中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率。方法利用品管圈活动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本院收治的123例脑卒中患者跌倒事件的资料,针对跌倒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并于2012年1~12月间严格执行,比较品管圈活动干预前后跌倒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对2012年1~12月间收治的13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干预后,发生跌倒的仅4人,发生率降至3.0%,与去年同期的18.7%相比较有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371,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降低脑卒中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率,同时还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团队协作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效果。方法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以自愿报名方式先后成立11个QCC,共118名护理人员参加,医院及时请有关专家来院培训与辅导,帮助圈员掌握"品管圈"知识与手法,使各圈按期顺利完成。在活动开展前后用自制评分表对参与"品管圈"活动的每位圈员进行综合素质调查,内容包括运用QCC手法、团队凝聚力、积极性、沟通协调、自信心、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参与管理意识8项,每项分值1~5分。结果经过1年的实践,分别统计各项素质分值,计算出每圈及总体平均分值并与活动前比较,每项均有一定程度的成长,活动前后所有参与人员每项分值总和的平均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过"品管圈"活动,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得到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王玲  姜晓苓 《中国医药导报》2014,(5):126-128,132
目的 降低新生儿产科病房中护理风险,提高综合医院新生儿护理质量.方法 选取2012年1~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产科出生的活产新生儿共1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提出品管圈活动,采用早期干预、目视管理等方法,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组和对照组新生儿发生疾病的情况,发病后儿科住院天数,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新生儿发生疾病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黄疸新生儿转儿科后住院时间为(6.24±0.41)d,较对照组住院天数[(7.11±0.52)d]明显减少(P<0.01),实验组肺炎住院时间为(7.21±0.88)d,较对照组住院天数[(8.05±1.02)d]明显减少(P<0.01);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实验组为2.70%,对照组为5.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医院产科病房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降低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以降低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率,保证患者的安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以“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为主题,对院内老年科及神经科住院患者的跌倒事件进行现状调查,采用头脑风暴法及鱼骨图分析法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将老年科及神经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降至0.51%,制定对策,组织实施,并运用PDCA管理方法进行效果评价与改进。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为1.71%(18例),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下降至0.47%(5例),两纽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能有效的降低住院患者的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而且能增强护理人员参与护理安全管理的意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团队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15.
季芳  徐旭 《中国病案》2014,(4):22-24
目的剖析目前运行病历质检的缺陷,探讨提高运行病历的完成质量的持续改进的措施,以促进医疗质量的全面提升。方法分别于2012年及2013年抽取外科电子病历及内科电子病历,统计缺陷病历的情况应用SPSSl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处理和统计。结果外科组、内科组改进后缺陷份数百分比明显下降,有显著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进后百分比平均值均明显低于改进前,有显著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进后的2013年病历质检的平均分明显高于同期2012年病历质检的平均分。从而促进甲级病案率的提升及医疗纠纷数明显下降。结论完善电子病历环节质控系统及信息化管理,加强持续改进,使运行病历质量不断提升,不仅有效降低医疗风险,也是全面提升医疗内涵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6.
张爱阳  石崛  林青 《右江医学》2014,(6):689-692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提高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抬高床头30°~45°准确率的效果。方法 2013年6~7月品管圈管理前共收治危重患者316例次;2013年8~9月,品管圈管理后收治患者307例次。在成立品管圈小组后,通过大家投票确定提高护理人员抬高床头30°~45°准确率为活动主题,对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抬高床头准确率进行深入调查,找出抬高床头准确率低的原因,采取措施引用简易床头测量锤持续质量改进。比较实施品管圈管理前后护士抬高床头30°~45°准确率的情况。结果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抬高床头30°~45°准确率低的原因是:医护人员对床头抬高的作用不了解,缺少客观简便的测量工具,不能准确知道抬高床头的高度,床头太高可能增加患者剪切力易有压疮的风险等。实施品管圈管理前,抬高30°~45°准确率为27.53%,实施品管圈管理后,抬高30°~45°准确为94.7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施品管圈管理后,抬高30°~45°准确率明显高于品管圈管理前。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了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抬高床头30°~45°准确率,同时培养了科室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掌握品管圈手法应用,增强科室人员团体精神和团体凝聚力。  相似文献   

17.
林莉莉  赵丹 《海南医学》2014,(24):3740-3742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护理文书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自2013年4至12月在护理文书质量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分为计划(P)、实施(D)、检查(C)和处理(A)四个阶段。依据《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考核标准》与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实施PDCA循环前的893份病历进行病历质量及护理记录主要缺陷比较。结果 PDCA循环实施后甲级病历率(95.64%)明显高于实施前(83.99%),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70.10,P〈0.01)。PDCA循环实施后,护理记录主要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DCA循环是护理文书质量管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成立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利用移动护理工作站,开展提高临床分级护理巡视合格率的持续质量改进,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监控依据。方法选择心血管外科病区住院患者96名,随机抽取一周巡视情况,按照开展QCC活动6个月,对比活动前后患者的巡视结果、护理工作满意度、护士核心能力等指标。结果活动开展后巡视率由63.94%提升至93%(P〈0.05);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从93%提升至100%(P〈0.05);护士核心能力在和谐氛围、主动服务等八个方面呈正向增长,在责任感、主动沟通、品管手法掌握项目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依托PDA进行的护理考量,可增强护理人员责任感,增加护患沟通,有利于医疗行为的开展,对提高分级护理巡视合格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现状及其干预对策。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温州市平阳县中医院永新分院150份病历作为对照组,选择同期总院的150份病历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文件书写终末质量检查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进的护理文件书写文件书写质量与终末质量同时监控的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检查结果。结果①对照组文件书写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与研究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②体温单方面:两组版面涂改、项目填写、未按规定测定生命体征以及记录不准确等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③医嘱单方面:两组版面涂改、项目填写、未按规定测定生命体征以及记录不准确等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④护理记录单方面:两组在版面涂改、记录不够及时、医护描述情况不相符、未使用医学术语、病情动态变化未体现以及执行时医嘱与护理记录时间不一致等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将改进的护理文件书写方法应用于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控制之中,能够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值得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