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王辉  周静  王敏 《四川医学》2013,(11):1762-1763
目的 成立静脉治疗小组品管圈,开展了以"减少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提供专业导管维护、延长带管时间"为课题的品管圈活动.方法 按主题选定、活动计划拟订、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订、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和改进等10个活动步骤实施品管活动.结果 全体护理人员认识到"品管圈"活动符合科学的管理理念,倡导了全体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 减少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了带管时间.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静脉治疗小组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减少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提供专业导管维护、延长带管时间.  相似文献   

2.
杨玉惠  张熙  金淑权 《当代医学》2014,(11):120-121
目的:探讨集中式规范维护导管在基层医院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乐山市五通桥区人民医院2010年12月~2013年6月35例PICC置管患者(含异地置管11例)进行集中式导管维护。采取每周星期二、星期五为患者导管维护时间,加强护士技能培训,设立门诊导管维护护士,制定维护流程,重视患者及家属等健康教育措施。结果患者对导管维护依从性提高,并发症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对PICC患者带管期间进行集中式导管规范维护,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及顺利完成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成立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PICC)品管圈,探讨引起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制定护理措施,提高其操作的安全性,降低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方法2012年1月--2013年6月成立PICC品管圈,负责患者的P1CC穿刺置管、会诊、护理指导和培训,对导管的维护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结果PICC品管圈成立后,负责PICC导管维护的护理人员理论和操作水平较品管圈成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品管圈成立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为3.95%(13/329),品管圈成立前的感染发生率为9.32%(22/23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2,P〈0.01)。结论合理选择留置导管的部位及PICC型号,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加强置管操作和标准维护的管理,严密观察携带PICC患者的每一个感染征兆,加强患者营养及提高抵抗力,是预防和降低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在 PICC 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12月为对照阶段,2013年1月-6月为实验阶段,于实验阶段成立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对 PICC 带管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护理,对照阶段则按照常规护理模式给予延续护理,比较两阶段患者发生导管脱落等并发症的几率。结果:实验阶段所选取的50例患者经上述护理后,导管脱落及导管感染的患者分别为1例(2.0%)和2例(4.0%),均低于对照阶段患者的发生率;且实验阶段导管维护依从性高的患者为47例(94.0%),明显高于对照阶段患者。三项指标的组间比较结果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静脉治疗护理学组能够有效改善 PICC 带管出院患者的延续护理质量,尽可能地降低导管脱落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可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在肿瘤科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以“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降低PICC带管期间并发症,提高PICC质量”为目标主题。以品管圈实施前226例PICC置管患者设为对照组,品管圈实施后215例PICC置管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PICC置管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带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人员PICC相关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变化。结果 品管圈实施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分别为85.84%和96.74%,带管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1.42%和15.81%;护理人员PICC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均达优秀、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1.59%和97.21%,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品管圈可以有效提高肿瘤科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降低PICC带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肿瘤科PICC护理管理质量和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开展护理品管圈活动,降低患者PICC导管留置期间感染的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主题,按照品质管理圈的9大步骤实施改善活动。结果:PICC导管留置期间导管感染的发生率由活动前17例降至活动后8例。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建立标准PICC维护流程,可以提高患者导管维护的依从性,有效降低PICC留置期间导管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中心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依从性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120例门诊PICC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64例实施一般PICC置管常规护理并进行出院健康教育设为对照组,56例除实施一般PICC置管常规护理外还进行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和门诊随访等护理干预措施设为观察组,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导管阻塞、感染、导管破损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57%,对照组为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PICC患者的依从性,降低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整个化疗过程提供有效的静脉保障,同时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12月为对照阶段,2013年1月-6月为实验阶段,于实验阶段成立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护理,对照阶段则按照常规护理模式给予延续护理,比较两阶段患者发生导管脱落等并发症的几率。结果:实验阶段所选取的50例患者经上述护理后,导管脱落及导管感染的患者分别为1例(2.0%)和2例(4.0%),均低于对照阶段患者的发生率;且实验阶段导管维护依从性高的患者为47例(94.0%),明显高于对照阶段患者。三项指标的组间比较结果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治疗护理学组能够有效改善PICC带管出院患者的延续护理质量,尽可能地降低导管脱落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可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电图引导经外周静脉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心房内定位操作患者的集束化教育管理对置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心电图引导PICC置管患者50例,随机分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口头宣教,术后发放《PICC导管规范化维护流程》手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教育管理,包括术前思维导图使用,置管护士口头宣教、情景模拟教育法、术中心理护理、放松训练,术后发放《PICC导管规范化维护流程》手册,出院患者加入PICC患者微信群,护士通过微信开展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置管前相关知识认知及信息获取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正确配合情况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日常导管观察、维护依从性、导管管理、带管日常活动的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集束化健康教育有利于心电图引导PICC置管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生活质量,降低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长期留置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我科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放置PICC的160例患者的所有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找出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结果 160例PICC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5例(3.1%),根据发生的原因制定护理对策.结论置管操作熟练程度,规范的导管维护,留置时间、带管出院系统的健康教育是避免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应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依从性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肿瘤化疗科2011年1月—12月住院化疗并符合PICC置管条件的2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2年1月—12月住院化疗并符合PICC置管条件的301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优质护理,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PICC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给予护理干预,对提高肿瘤化疗患者对PICC的依从性,减少PICC并发症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提高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不良反应,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PDCA护理模式在晚期肝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PICC)置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2012年7月~2013年6月在绍兴第二医院行PICC置管应用PDCA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晚期肝癌患者6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另外取2011年7月~2012年6月在绍兴第二医院行PICC置管晚期肝癌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6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发生导管堵塞4例,静脉炎3例,导管发热1例,并发症率为11.8%;对照组发生导管堵塞7例,静脉炎8例,导管发热2例,并发症率为25.0%,实验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率为92.6%;对照组满意率为80.9%,实验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肝癌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的应用PDCA护理模式能显著减少患者的置管并发症,且患者满意率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PDCA)护理模式在降低老年肿瘤病人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感染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将108例行PICC置管的老年肿瘤病人随机分为2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PDCA护理模式。比较2组病人PICC相关性感染和不良事件发生等情况。结果:干预组 PICC相关性感染和非计划性拔管、机械性静脉炎、导管脱落及导管堵塞等不良事件总发生率(11.11%)较对照组(53.70%)明显降低(P<0.01)。干预组病人导管留置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其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置管依从性和满意度较对照组升高(P<0.05~P<0.01)。干预组病人对护理人员PICC操作技能、沟通能力、护理态度、责任心及对PICC意外事件处理能力等方面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PDCA护理模式可明显降低老年肿瘤病人PICC相关性感染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增加导管留置时间,亦能促进病人满意度的提高,因此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品质管理圈活动(QCC)在减少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常见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观察分析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203例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由实施品管圈管理前的48.5%降低至实施后的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正确运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可有效降低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韩敏  朱莉  徐兵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9):1604-1607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医护一体PDCA护理模式在新生儿PICC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从而总结更为安全有效的重症新生儿PICC护理管理相关措施。  方法  选取从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入住淮北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并进行PICC置管的59例重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1—12月置管的2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质量管理;2019年1—12月置管的36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PDCA护理模式,比较医护一体PDCA护理模式应用前后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与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对照组23例重症新生儿PICC置管,带管总日数426 d,其中发生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4例,感染率为9.30‰;观察组36例重症新生儿PICC置管,带管总日数714 d,发生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仅1例,感染率为1.40‰,且2组PICC置管相关血流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重症新生儿PICC置管后发生静脉炎2例(8.69%),渗血3例(13.04%),堵管1例(4.34%),无断管发生;观察组重症新生儿PICC置管后发生静脉炎1例(2.78%),无堵管、断管及渗血发生;且2组PICC置管后的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医护一体PDCA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新生儿治疗的安全性,提高了护理依从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中心静脉导管(PICC)胸腔置管患者自护能力、自我效能及PICC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收集晚期肿瘤伴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100例,2012年5月前纳入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5月及以后纳入的5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以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自我效能为目的的健康教育方案.结果 出院前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ESCA表的自护技能、责任感、自我概念、疾病健康知识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期间自我效能量表不适症状管理、自我护理任务管理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ICC依从性问卷调查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期间导管最大流速变化值、月均非计划性导管维护次数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认知行为干预、互动自我护理指导为主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PICC置管期间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效能,降低导管阻塞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PDCA护理管理对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效果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PDCA护理管理程序对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04例白血病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护理组,两组患者均行PICC,经PICC化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PICC导管护理,护理组患者采用PDCA护理管理程序进行PICC导管护理,比较两组患者PICC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116.0±15.4)d,护理组PICC导管留置时间(139.0±17.6)d,护理组PICC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对照组导管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34.6%,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15.4%,护理组导管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15.4%,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3.8%,护理组导管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PDCA护理管理程序能够降低白血病化疗患者PICC导管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改善PICC应用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升化疗患者PICC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品质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以“提升PICC 护理品质,确保化疗药物安全输入、减少并发症”为主题的活动。随机对活动前后两组共156例进行化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找出PICC在使用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化疗患者行PICC穿刺一次成功率由84.62%上升到96.15%;因PICC护理不当造成的静脉炎、导管堵塞以及感染等并发症也明显减少。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地提高PICC护理水平,确保化疗药物的安全输入,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程如虹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6):96-97,101
探讨认知干预对PICC置管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按照PICC置管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认知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导管留置时间和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认知干预可有效提高PICC置管患者治疗依从性,延长导管留置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