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络方防治大鼠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通络方对肾组织中Ⅳ型胶原(Col Ⅳ)、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通络方防治大鼠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光镜观察治疗组肾脏病理学改变,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及网像采集分析系统测定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Ⅳ-C、FN、LN、TGF-β1表达情况.结果 通络方可明显降低大鼠肾组织中Col Ⅳ、FN、LN、TGF-β1表达(P<0.05或P<0.01),减轻肾脏的病理损害(P<0.01).结论 通络方可能是通过降低肾脏组织中Col Ⅳ、FN、LN及TGF-β1表达起到治疗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药解毒通络保肾胶囊对糖尿病(DM)大鼠肾脏病变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DM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检测各组第12周的血糖、尿素氮、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及肾脏肥大指标的变化,应用RT-PCR检测肾皮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肾内纤维连接蛋白(FN)和Ⅳ型胶原(Col 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解毒通络保肾胶囊较DM对照组血糖显著降低(P<0.01),UAER明显减少(P<0.05),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下降,肾脏肥大指标改善(P<0.01).RT-PCR结果表明DM大鼠肾皮质CTGF mRNA表达升高,肾小球FN、Col Ⅳ沉积增多,解毒通络保肾胶囊治疗组CTGF mRNA表达水平和Fn和Col Ⅳ蛋白表达均低于DM对照组(P<0.01).结论解毒通络保肾胶囊对DM肾脏病变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减少肾组织中AngⅡ含量,下调CTGF的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  相似文献   

3.
肾炎防衰液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FN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肾炎防衰液对5/6肾切除(5/6nephrectomize,5/6NT)大鼠肾组织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建立5/6NT大鼠肾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8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苯那普利组、尿毒清组和肾炎防衰液低、中、高剂量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苯那普利、尿毒清为实验对照,检测肾炎防衰液对肾组织FN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肾组织FN强阳性表达,在系膜基质和肾小管基底膜出现大量棕黄色颗粒;苯那普利组、尿毒清组FN中等量表达,在系膜基质和肾小管基底膜出现中等量棕黄色颗粒;肾炎防衰液低、中、高剂量组肾组织FN轻度表达明显少于模型组,在系膜基质和肾小管基底膜出现少量棕黄色颗粒,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肾炎防衰液抑制5/6NT大鼠肾组织FN的表达,可能是该方减缓肾小球硬化和肾纤维化发展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富含半胱氨酸酸性分泌型糖蛋白(SPARC)2.1肽段对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超微结构及其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50 μg/ml SPARC2.1肽段作用48 h、96 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MC形态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以正常培养的HMC作空白对照组.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空白对照组和50 μg/ml SPARC2.1肽段作用96 h后HMC分泌细胞外基质[Ⅰ型和Ⅳ型胶原(ColⅠ、ColⅣ)、层粘连蛋白(LN)、纤维连接蛋白(FN)]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变化;ELISA法比较两组HMC培养上清中细胞外基质(ColⅠ、ColⅣ、LN、FN)的蛋白含量.结果:空白对照组HMC无明显变化;50 μg/ml SPARC2.1肽段作用48 h电镜可见少数HMC发生凋亡早期改变;96 h可见较多细胞发生典型凋亡改变,电镜下可见典型的凋亡小体.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PARC2.1肽段作用96 h后,HMC的ColⅠ、ColⅣ、FN mRNA和蛋白含量显著下调(P<0.01,P<0.05),LN mRNA及其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SPARC2.1肽段可在体外诱导HMC细胞的凋亡,超微结构可见典型凋亡小体,并抑制其分泌细胞外基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和蝙蝠蛾拟青酶Cs-4联合应用对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肾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调节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贝那普利组(B组)、联合治疗组(U组)3组,每组20只。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血脂、血浆总蛋白(TP)、血浆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Scr)的水平及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肾层粘连蛋白(LN)、肾组织中纤连蛋白(FN)、胶原蛋白Ⅳ(Col 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RT PCR方法测定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组织性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 1)mRNA的表达。结果:U组、B组分别和M组相比,24h尿蛋白定量、BUN、Scr、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Cho)明显降低(P<0.01),TP和ALB明显升高(P<0.01),U组和B组相比,BUN、Scr、TG、Cho亦明显降低(P<0.05);M组肾脏病理肾间质纤维化较重,而B组较轻,U组最轻;免疫组化可见B组和U组中LN、FN、Col Ⅳ、TGF-β1的表达明显低于M组(P<0.01),并且U组和B组相比,Col Ⅳ、TGF-β1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RT PCR显示B组、U组TGF-1mRNA、PAI-1mRNA、TIMP-1mRNA的表达,均较M组降低(P<0.01),U组较B组亦明显降低(P<0.05)。结论:蝙蝠蛾拟青酶Cs-4和贝那普利联合应用有相加作用,能有效的延缓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6.
复方鳖甲软肝片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FN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复方鳖甲软肝片对5 / 6肾切除(5 / 6nephrectomize,5 / 6NT)大鼠肾组织纤维粘连蛋白(fi bronectin ,F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建立5 / 6NT大鼠肾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8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苯那普利组、尿毒清组和复方鳖甲软肝片低、中、高剂量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苯那普利、尿毒清为实验对照,检测复方鳖甲软肝片对肾组织FN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肾组织FN强阳性表达,在系膜基质和肾小管基底膜出现大量棕黄色颗粒;苯那普利组、尿毒清组FN中等量表达,在系膜基质和肾小管基底膜出现中等量棕黄色颗粒;复方鳖甲软肝片低、中、高剂量组肾组织FN轻度表达明显少于模型组,在系膜基质和肾小管基底膜出现少量棕黄色颗粒,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抑制5 / 6NT大鼠肾组织FN的表达,可能是该方减缓肾小球硬化和肾纤维化发展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肾舒胶囊对 5 / 6肾切除大鼠残余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制作大鼠 5 / 6肾切除模型 ,1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肾舒胶囊治疗组、苯那普利治疗组 ,同时作假手术对照。肾舒胶囊治疗组及苯那普利治疗组分别给予肾舒胶囊及苯那普利灌胃。术后 12周检测大鼠体重、血压、2 4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 ,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 ,检测肾组织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Ⅳ型胶原 (Col Ⅳ )mRNA表达。结果 肾舒胶囊能显著降低 5 / 6肾切除大鼠 2 4h尿蛋白量 ,改善肾功能 ,抑制PDGF、TGF β1、Col ⅣmRNA表达的上调 ,肾脏组织病理显示它能明显抑制残余肾脏的代偿性肥大 ,减轻肾小球硬化及肾间质纤维化 ,其效果和苯那普利相当。结论 肾舒胶囊能延缓 5 / 6肾切除大鼠残余肾脏的病变进展。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积聚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银杏内酯B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表达及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和Ⅳ型胶原(ColⅣ)分泌增加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对照组、LPS刺激组、银杏内酯B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于6、12、24h后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FN、LN、ColⅣ蛋白含量,荧光半定量RT-PCR法检测TGF-β1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可分泌一定量的FN、LN、ColⅣ及TGF-β1,LPS刺激后各成分分泌量均明显增加,银杏内酯B高、中、低剂量组在各个时间点相对于LPS刺激组各观察指标均受不同程度的抑制,并且银杏内酯B可抑制LPS刺激后TGF-β1mRNA的增高表达,而且这种抑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效应。结论银杏内酯B能够抑制LPS刺激引起的系膜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增加,这种抑制作用可能通过TGF-β1调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当归补血汤对培养在高糖条件下系膜细胞(GMC)增殖及细胞上清液中层粘连蛋白(LN)、Ⅳ胶原纤维(ColⅣ)、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DN)防治中的意义。方法: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经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在各种处理因素的作用下上清液中LN、Ⅳ型胶原及FN的表达情况;②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动态观察各种处理因素的作用下各组GMC增殖情况。结果:高糖能明显刺激体外培养的GMC增殖,同时促进GMC分泌FN、LN和ColⅣ(P<0.05或P<0.01)。而当归补血汤能抑制GMC增殖及GMC分泌FN、LN和ColⅣ,并呈一定量效关系(P<0.05或P<0.01),即随糖或药物浓度的增加,GMC增殖、GMC分泌FN、LN和ColⅣ的能力也相应增加或减少。结论:高糖可促进GMC增殖、细胞外基质(ECM)蛋白分泌,当归补血汤能明显抑制高糖条件下GMC增殖、及其分泌FN、LN和ColⅣ,说明当归补血汤能直接抑制GMC增殖及分泌ECM,从而发挥预防肾小球纤维化及硬化的发生、发展,进而延缓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体外肾小球系膜细胞培养实验,明确芪蓟肾康颗粒总黄酮是否为组方的有效组分,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体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使细胞外基质增加,经芪蓟肾康颗粒总黄酮干预后,观察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纤维粘连蛋白(FN)和Ⅳ型胶原(Col Ⅳ)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Ang Ⅱ组比较芪蓟肾康颗粒总黄酮可降低IL-6、MCP-1的蛋白表达,FN和Ⅳ型胶原的含量也都分别降低(P<0.01).结论 芪蓟肾康颗粒总黄酮可能是通过调节促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外基质过度积聚.  相似文献   

11.
我们自1985年1月至1994年8月,采用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严重肾损伤、肾错构瘤破裂和肾穿刺活检引起的重度肾出血15例,均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本组获得远期随访10例,平均随访38.3个月,其肾功能和血压均正常、我们体会,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对肾外伤出血是一种安全可靠和恰当的治疗方法,可最大限度地保留肾实质与肾功能。对栓塞术的适应证,肾外伤的CT与肾动脉造影特征,合并症、栓塞材料和技术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窒息后肾损伤监测指标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反映窒息新生儿肾损伤指标的敏感性。方法 测定48例窒息新生儿(重度25例,轻度23例)血清尿素氮、肌酐、尿酸与尿NAG、GGT、β2-MG和尿常规的变化。结果 重度窒息组各项指标的异常发生率高于轻度窒息组(P<0.05)。重度、轻度窒息组内尿NAG、GGT、β2-MG的异常发生率(83.3%和50%、83.3%和50%、83.3%和70%)高于血清BUN、Cr、Ua、(33.3%和15%、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肾穿刺活检术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86例。肾穿刺活检术的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不进行心理干预,试验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在穿刺术前、术中及术后给予心理干预。结果通过实施心理干预,试验组肾穿刺术成功率明显提高,而且患者术中疼痛明显降低,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不但提高了肾穿刺术成功率,而且有助于减轻肾穿刺术中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4.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治疗的新观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 42例患者按肿瘤直径分为3组:G1组(≤4cm)17例,髓组(>4-≤8cm)18例,G3组(>8cm)7例;对肿瘤的大小、症状与治疗方案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G1组中76.5%(13/17例)的患者无任何症状,其中2例行肿瘤剜除术,其余患者定期随访。G2组中55.6%(10/18例)的患者伴有临床症状,10例行肿瘤剜除术,4例行肾极切除术,1例选择性动脉栓塞后择期行肾极切除术。G3组中85.7%(6/7例)有临床症状,其中2例行肿瘤剜除术,3例行肾极切除术,2例行肾切除术。本组共有36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率为86%),平均随访时间为48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患者的患肾功能正常,肿瘤无复发。结论 肿瘤直径≤4cm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多无临床表现,临床处理以观察为主;肿瘤直径为>4-≤8cm者可依其临床症状及瘤体大小考虑相应的治疗;>8cm者多有临床表现且有瘤体破裂继发出血可能,应积极行手术治疗,以保留肾单位的手术为首选。  相似文献   

15.
①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LN)活动程度与肾脏受损程度的关系。②方法 采用SLEDAI计分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LN并发肾功能不全与同期LN肾功能正常患者治疗前后SLEDAI计分,以及实验室检查和免疫学变化的差异。③结果 肾功能减退组尿蛋白、尿红细胞计数增加,血白蛋白、ds-DNA阳性率、C3、C4、IgG下降;治疗后SLEDAI计分较治疗前整体水平下降,两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④结论 LN并发肾功能减退者临床活动指数增加,抗ds-DNA阳性率降低,IgG、C3、C4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2):24-27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 月我院泌尿外科三区收治的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临床效果、不同病情程度的各项指标。结果 肺部感染特征临床表现:①发热:多数患者首发症状为发热;②胸闷:在100 例中有2/3 患者伴有胸闷症状,并不断加重;③咳嗽症状:多数患者均为干咳无痰;④伴有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其中伴有呼吸衰竭患者一般均为Ⅱ型呼吸衰竭。100 例患者经治疗后,显效89 例,有效5 例,无效6 例。根据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程度分为重度感染组和轻度感染组,各50 例。重度感染组各项指标均高于轻度感染组(P<0.05)。结论 肾移植患者一般在术后常发生肺部感染情况,通过对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后,再实施有效的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技术研究肾段动脉解剖,评估肾门外肾段或段前动脉阻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5例病人的肾动脉CT血管造影(CTA)图像,测量肾门外各肾段动脉、段前动脉长度并计算可阻断率。结果:1支型肾动脉多分为2个初级干,以前后干和上下干排列为主,前干分为尖、上、中、下段动脉,后干延续为后段动脉,上干分尖、上、中、下段动脉,下干延续为后段动脉最常见,分别占40.6%、40.3%。在肾段、段前动脉及总的水平,分别是下段(50.2%)、中段(50.5%)和下段(77.2%)阻断率最高。结论:MSCT能很好的显示各肾段动脉,从长度上多数下段及中段能在肾段或段前动脉水平阻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经皮肾动脉成形术对肾动脉狭窄患者血压、肾功能的长期影响。方法肾动脉狭窄患者229例(管腔狭窄≥70%),经肾动脉成形术重建肾动脉血运,术后平均随访(13±10)个月,观察患者血压、降压药物、肾功能的变化。结果229例患者肾动脉成形术成功率96.1%。病变动脉管腔直径狭窄率由70%±11%降至12%±10%。术后随访138例患者,血压由治疗前的(151±25/82±15)mmHg降至治疗后的(137±16/77±1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口服降压药由(2.4±1.2)种降至(1.8±0.9)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手术前后肌酐水平(SCr)及肾小球滤过率(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动脉狭窄患者经皮肾动脉成形术的手术成功率高,有助于此类患者血压的长期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19.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治疗小儿肾功能衰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 (CAPD)治疗小儿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符合透析指征的 18例患儿行 CAPD治疗。结果  18例肾功能衰竭的患儿进行 CAPD平均透析时间为 34 .5± 8.0天。住院期间存活 16例 ,死亡 2例。 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儿出院后在家中继续透析 ,其中 1例因中断透析死亡 ;18例血钾于 2 4~ 48小时恢复正常 ,血浆 HCO- 3于 48~ 72小时内恢复正常。血尿素氮、肌酐值经腹膜透析 5~ 10天分别下降 5 2 .5 %和 40 .2 %。尿毒症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腹膜透析并发症有腹膜炎、透析管引流处腹透液外渗、透析管移位、低钾、高血糖。结论  CAPD在治疗小儿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安全、有效。具备透析指征者尽早使用 CAPD可以控制体内代谢紊乱 ,减轻尿毒症症状  相似文献   

20.
李友芸  马跃荣  刘建 《四川医学》2003,24(5):441-443
目的 了解激素联合中药薄芝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 肾病综合征患者 82例 ,随机分为 2组 ,观察组 42例 ,对照组 40例 ,观察时间 84天 ( 12周 ) ,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 ,体征及血、尿生化、肾功能、肾活检肾组织的病理改变 (光镜、电镜、免疫荧光 )。结果 激素联合中药薄芝注射液组 :消除临床症状 ,体征 ,减少尿蛋白排出及升高血浆白蛋白等所需的时间 ,短于对照组 4周以上。治疗后肾活检 :电镜下可见上皮下或内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明显减少或消失 ,增厚的基底膜明显变薄 ,免疫荧光强度明显减弱。结论 激素联合中药薄芝对肾病综合征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其临床治愈总有效率 81 4%。与对照组临床治愈总有效率 63 2 %比较 ,有显著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可以缩短病程 ,减少复发率 (观察组无复发 ,对照组复发率达 3 2 5 % ) ;药物副作用与对照组相比也明显减少 ;可以逆转或 /和改善肾功能 ,减轻肾组织的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