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预防及彻底治疗宫颈癌。方法收集分析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在内江市中医院妇科门诊进行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823例患者资料,按年龄分为A组(≤19岁)、B组(20~29岁)、C组(30—39岁)、D组(40—49岁)、E组(50—59岁)、F组(≥60岁)进行筛查,筛查方法采用液基细胞学技术结合The Bethesda System(TBS)报告系统,结果异常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检查,确诊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结果823例中宫颈癌前病变[包括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I、CINⅡ、CINⅢ或原位癌]39例,占4.74%,早期浸润癌4例,占0.49%。其中C组癌前病变16例,早期浸润癌3例,D组癌前病变13例,早期浸润癌1例。6组不同年龄组间宫颈癌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中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高发年龄在30—49岁,并趋向于30—39岁间,应高度重视宫颈癌机会性筛查,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癌前病变,有效阻止宫颈癌的发生,提高广大妇女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宝鸡地区宫颈癌筛查方案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1月在宝鸡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患者资料,筛查方法包括巴氏细胞学、液基细胞学、高危型HPV检测,多功能醋酸白肉眼检测法,并经阴道镜检查,病理确诊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结果共筛查89714例,其中组织性筛查59745例,机会性筛查29969例,筛查方法依次为巴氏细胞学69285例,液基细胞学16114例,HPV检测625例,多功能醋酸白肉眼检测3604例。最常用的筛查方案是细胞学检查占95.19%。组织性筛查检出宫宫颈癌前病变(CINⅠ+CINⅡ+CINⅢ)916例(1.53%),宫颈癌96例(0.16%),机会性筛查检出颈癌前病变(CINⅠ+CINⅡ+CINⅢ)892例(2.98%),宫颈癌159例(0.53%)。结论巴氏细胞学仍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主要的宫颈癌筛查方法,机会性筛查宫颈病变检出率高,但仍不能忽视组织性筛查。  相似文献   

3.
夏洪云 《当代医学》2014,(18):42-42
目的:探讨新柏式薄层液基细胞学(TCT)联合HPV-DNA分型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8年4月~2012年9月湖南溆浦县人民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1368位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将1368位妇女随机分为试验组(n=684)和对照组(n=684),对照组用TCT进行宫颈癌筛查,试验组用TCT联合HPV-DNA分型检测进行筛查,宫颈癌诊断标准以宫颈组织病理活检结果为依据,比较2组筛查结果是否和病理活检结果相同。结果对照组684位妇女TC T检查发现58例细胞异常表现,然后行病理活检结果显示,CINⅠ级9例,CIN Ⅱ级14例,CIN Ⅲ级9例,宫颈原位癌1例,其余25例均为慢性炎症;试验组TCT联合HPV-DNA分型检测发现0阳性患者72例,CINⅠ级19例,CIN Ⅱ级22例,CIN Ⅲ级16例,原位癌有2例,其余13例均为慢性炎症。结论在对宫颈癌的筛查中TCT联合HPV-DNA分型检测比单用TCT检测率高,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选择在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价值。方法:利用2014-2016年间北下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10名就诊妇女的TCT筛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TCT诊断异常的患者15例,阴道镜结合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出CIN共8例,其中CINⅠ5例(1.0%),CINⅢ3例(0.6%);TCT结果诊断异常的患者中,确诊为CIN的占72.7%。结论:在社区开展宫颈癌机会性筛查,对于组织性筛查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性病门诊通过宫颈脱落上皮细胞应用液基薄片细胞学(TCT)检查和阴道镜检查及性行为因素在筛查妇女宫颈上皮瘤样病变(CIN)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宫颈脱落上皮细胞应用TCT检查,对发生非典型增生的患者均行阴道镜检查,同时应用PCR检测HPV。共检测两组病例,第一组为性病门诊感染HPv的尖锐湿疣患者478例;第二组为非尖锐湿疣患者,包括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感染者64例,沙眼衣原体(CT)和支原体(UU)感染者223例及健康体检者147例,共434例。结果在HPV感染的尖锐湿疣患者中发生CIN者占20.5%,未感染者组为7.1%。尖锐湿疣患者不同年龄组进行检验,20~40岁组构成比为88.07%,发生CIN者占21.3%;40岁以上组构成比为11.90%,发生CIN者12-3%。结论HPV感染与CIN最密切相关;性生活活跃者HPV感染率高,CIN发生率亦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及阴道镜检查在北京市社区妇女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对北京市展览路社区的795位20~54岁有性生活的妇女进行筛查。筛查对象接受妇科检查时,留取宫颈超柏氏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标本,并对宫颈细胞学异常者行阴道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结果宫颈细胞学阳性[≥ASC-US(不能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45例,占5.7%(45/795)。其中ASC-US33例,占73.3%(33/45);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8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3例;不典型腺细胞1例。细胞学阴性750例,占94.3%(750/795)。宫颈细胞学阳性的45例中,5例拒绝行阴道镜检查,占11.1%(5/45)。在行阴道镜活组织病理检查的40例中,慢性宫颈炎11例(27.5%);宫颈湿疣14例(35.0%);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1为7例(17.5%);CIN2为3例(7.5%);CIN3为4例(10.0%);早期浸润癌1例(2.5%)。细胞学阴性的750例中,宫颈湿疣2例(0.3%);CIN1为5例(0.7%);宫颈低级别腺上皮内病变1例(0.1%)。宫颈液基细胞学筛查CIN1及以上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的敏感度71.4%,特异度94.2%,阳性预测值37.5%,阴性预测值99.2%;筛查CIN2及以上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的敏感度100.0%,特异度96.0%,阳性预测值20.5%,阴性预测值100.0%。结论应重视并及时进行北京市社区人群宫颈病变的早期筛查,薄层液基细胞学结合阴道镜活组织检查及病理学检查,对提高早期宫颈癌筛查的准确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TCT检测在宫颈癌早期诊断筛查中的意义及价值。方法:对2056例女性农民进行妇检及TCT检测。结果:2056例妇女中筛查出30例TCT检测阳性率(1.45%),高度鳞状上皮内瘤样变(HSIL)。其中19例为CINⅡ~CINⅢ级(0.92%),宫颈癌Ⅰ期a为5例(0.24%),宫颈癌Ⅰb~Ⅱa期4例(0.19%),宫颈癌Ⅱb为2例(0.097%)。发现早期宫颈癌24例(80%),发病率(1.16%).与正常及相对正常的宫颈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一般妇女进行定期TCT检测对妇女宫颈癌的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重要筛选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子宫颈脱落细胞学、阴道镜及HPV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经验,对宫颈癌筛查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对2003年1月-2006年12月在该院进行宫颈病变筛查的2500名已婚妇女,进行新柏氏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和阴道镜检查。结果该文2500名进行宫颈癌筛查的妇女中,宫颈良性病变2165例,占86.6%,宫颈不典型增生和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共332例,占13.28%,宫颈癌3例,占0.12%;宫颈良性病变中HPV阳性641例,占29.60%,宫颈不典型增生和上皮内瘤样病变中HPV阳性66例,占19.88%,宫颈癌HPV阳性3例,占100%。结论积极谨慎对待宫颈炎性病变,TCT、HPV检测、阴道镜三项同时检查,该方案所筛查宫颈病变技术先进,漏诊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联合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宫颈超薄液基细胞学(TCT)检测及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2)对1036例患者进行宫颈机会筛查,以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确诊的标准。结果:细胞学检查发现正常575例;良性反应性改变281例;不典型鳞状细胞72侧;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55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53例。HR—HPV感染376例,阳性率36.29%;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72例,CINⅡ61例,CINⅢ65例。宫颈癌11例。高危型HPV—DNA在宫颈病变组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液基细胞学检测CIN的灵敏度63.16%,特异度94.19%,阳性预测值73.3%,阴性预测值91.0%;高危型HPV—DNA检测CIN的灵敏度85.17%,特异度75.69%,阳性预测值47.0%,阴性预测值95.28%。高危型HPV—DNA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测筛查CIN的灵敏度94.73%,特异度97.21%,阳性预测值89.59%,阴性预测值98.65%。结论:高危型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的筛查中有很高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高危型HPV—DNA检测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提高了筛查CIN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外阴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a,CA)和外阴鲍温样丘疹病(Bowenoid papulosis,BP)患者宫颈细胞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检出情况,尝试为此类患者群的宫颈病变筛查或宫颈癌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选取自2007年1月至6月间在我院妇科门诊首次就诊的44例外阴CA和7例外阴BP患者,采集宫颈细胞应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凯普HPV分型)行21种HPV—DNA亚型检测;同期检测54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对照。结果:外阴CA组和BP组的宫颈高危型HPV检出率分别为56.82%和85.71%,均显著大于对照组(20.37%),P〈0.01;外阴HPV感染组较对照组更易发生高危型HPV的多重感染(P〈0.05),其中以二重和三重感染为主;外阴CA患者的宫颈HPV感染以低危型11、6亚型为主,高危型HPV感染中以58、16、52亚型位居前三位,其中检出CINⅡ级1例;外阴BP组中宫颈HPV感染以16亚型为主,检出CINⅠ级、Ⅱ级共2例。结论:外阴CA和BP患者,临床体征明显,易于诊断,但可能会伴发宫颈高危型HPV感染,从而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甚至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HPV与CIN、宫颈癌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宫颈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 500例已确诊CIN或宫颈癌的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HPV分型,通过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法(HCⅡ)对比低危型HPV6/11和高危型HPV-16、18感染者的年龄和宫颈病变程度。结果年龄渐次升高,感染HPV几率愈高,感染高危型HPV-16、18阳性率与宫颈癌高发呈正相关。结论对妇女作HPV筛查对预防宫颈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广州地区宫颈疾病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及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探讨不同宫颈疾病妇女不同年龄、不同基因型感染与宫颈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导流杂交基因分析技术对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检测及基因分型,检测不同年龄组、不同宫颈疾病组的HPV感染率.结果 768例标本中HPV感染率为71.10%,其中单纯HR-HPV感染率为57.40%,单纯LR-HPV感染率为9.40%.其中HR-HPV以HPV16、HPV58、HPV33、HPV18为主,LR-HPV以HPV11、HPV6为主.HR-HPV、LR-HPV感染在各年龄组的构成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HR-HPV感染的比例逐步增加,而LR-HPV感染比例呈逐步下降趋势.细胞学正常组、CIN Ⅰ组、CINⅡ-Ⅲ组、宫颈癌组患者HPV感染率、HR-HPV感染率、重叠感染率均逐渐升高(P<0.05);随着CIN级别的增加,HPV16的构成比亦逐渐增加(P<0.05);CIN患者主要基因型为HPV16、HPV58为主,宫颈癌以高危型HPV16感染为主.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PV16、HPV58、年龄大于45岁是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HPV在广州地区宫颈疾病妇女生殖道有较高的感染率及重叠感染率;HPV16、HPV58、HPV33高危型感染时宫颈疾病的主要诱因,高危型HPV16/58及年龄超过45岁与宫颈癌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宫颈癌的青年化与早期发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年轻宫颈癌患者(≤35岁)发病情况和宫颈癌的筛查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21例宫颈癌病例及用阴道、子宫颈、宫颈管(Vagina, cervix, endocervix,VCE)三步取材加TBS (The bathesda system,TBS)分类法门诊筛查宫颈癌或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结果:宫颈癌患者的发病年龄已由1975-1984年间(54.3±9.5)岁下降到现在的(42.2±9.4)岁(P<0.005).年轻宫颈癌患者(≤35岁)的构成比从1975-1984年间的4.8%升至目前的34.1%(P<0.005).84.1%的年轻患者为0~Ⅱa期.在门诊对年轻宫颈疾病患者筛查中发现意义不明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增生20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瘤样增生30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瘤样增生20例,宫颈鳞癌19例和宫颈腺癌2例,并经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所证实.结论:宫颈癌患者发病年龄呈明显的年轻化趋势;VCE加TBS能有效地诊断CIN和宫颈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岛因子1(ISL1)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ISL1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CSCC,1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13例)和正常宫颈组织(12例)中的mRNA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维吾尔族妇女CSCC(42例)、CINⅢ(23例)和正常宫颈组织(20例)中ISL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CSCC组织中ISL1的mRNA表达水平(0.153 0±0.122 3)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0.271 3±0.763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Ⅱ~Ⅲ组织中ISL1的mRNA转录表达水平(0.225 3±0.132 5)与CSCC及正常宫颈组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显示,CSCC组织中的ISL1蛋白表达水平(16.67%)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织(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Ⅲ组织中ISL1的表达水平(26.09%)与CSCC及正常宫颈组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SL1蛋白和mRNA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中呈低表达,对该基因进行检测有利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15.
宫颈癌高危因素及检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宫颈癌是发生在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2个常见的恶性肿瘤。从宫颈癌前病变(CIN)发展为宫颈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CIN的发展过程中如能早期发现,宫颈癌是可以完全治愈的。阻断病因和定期筛查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和切断其发展的重要手段,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宫颈癌对妇女生命和健康的威胁。  相似文献   

16.
毛燕宁 《华夏医学》2013,(5):914-916
目的:探讨巴氏涂片与液基细胞学筛查宫颈癌的效果.方法:选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体检已婚女性2 377例,随机将巴氏涂片检查1 188例为对照组,液基细胞学筛查1 189例为研究组,分析两组检查阳性率、符合率等.结果:研究组阳性率(6.73%)高于对照组(1.1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阳性患者与病理组织学的检查符合率:癌症100%,CINⅢ100%,CINⅡ90.63%,CINⅠ84.21%.结论:液基细胞学筛选的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比传统巴氏涂片高且准确性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D58/CD2在宫颈癌患者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宫颈癌患者及30例CIN患者组织CD58水平和外周血CD2+细胞百分率,以3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宫颈癌患者外周血CD2+细胞百分率及癌组织CD58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CIN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不同病理分级?肿瘤直径及间质浸润深度宫颈癌患者CD2+细胞百分率和CD58表达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不同临床分期?年龄及绝经与否宫颈癌患者CD2+细胞百分率和CD58表达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CD58/CD2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二者可作为治疗及评价预后的参考指标,并可为肿瘤靶向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非洲马里女性进行基础信息调查,分析2种筛查技术对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在非洲马里应用的筛查效果,为提高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筛查技术的质量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3 658例女性作为筛查对象,符合条件女性为3 638例。用双肓法分别做醋酸染色目视观察法(visual inspection with acetic acid,VIA)/Lugol碘染色目视观察法(visual inspection with Lugol's iodine,VILI)和细胞学2种筛查技术,筛查阳性或临床可疑女性实行阴道镜下病理活检。 结果 在3 638例参加筛查女性中,首次性交年龄为(18.19±3.26)岁,生育胎次为(4.5±3.1)胎,一夫多妻构成比为50.27%,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为48.87%,认知率为13.20%;VIA/VILI组CINⅡ+病变检出率为4.90%(χ2=14.241,P=0.014),细胞学组CINⅡ+病变检出率为5.16%(χ2=17.189,P=0.004);病理活检检出率为74.53%。 结论 加强宫颈癌预防知识的宣传,提高对宫颈癌的认知率和筛查率,规范筛查方案,对于降低非洲马里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9.
HPV不同亚型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对细胞学筛查为异常并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524例宫颈病变(包括宫颈炎251例、CINⅠ130例、CINⅡ67例、CINⅢ61例及ICC 15例)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①HPV总阳性率为55.53%(291/524),HPV感染率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增加逐渐上升(P<0.01),HPV感染在不同年龄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21~50岁系高发年龄。②检出20种HPV亚型,其中高危型16种,低危型4种,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增加HPV亚型分布有所变化,宫颈炎组以HPV16、58、18、11、31、33、6为常见亚型,低度病变组(CINⅠ)以HPV16、58、18、31、56、11、33为常见类型,而高度病变组(CINⅡ~Ⅲ)以高危型HPV16、58、18、31、33、59和56型为最常见,15例浸润癌检出7种高危亚型HPV,分别是16、58、18、31、33、59和68型。HPV16亚型随宫颈病变级别加重感染率呈上升趋势(P<0.01)。结论感染率最高的高危型HPV16、58、18、31、33是主要致病基因型,尤其是HPV16型与宫颈病变程度有关,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及多重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变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ER、PR表达水平与宫颈癌各项临床病理指标、组织分化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0例宫颈癌、41例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CIN)及4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的石蜡标本进行ER、PR检测。结果ER、PR在慢性宫颈炎组、CIN组及宫颈癌组中的表达逐渐减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临床分期及肿瘤细胞病理分级的提高,ER、PR水平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ER、PR与临床分期、肿瘤细胞病理分级关系不明;宫颈癌组绝经前的ER、PR阳性率虽然均高于绝经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孕激素及其受体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对宫颈癌或CIN患者进行ER、PR检测有助于指导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