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宫颈癌是一个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至早期浸润癌直至浸润癌的由量变到质变连续发展过程。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好.因此对宫颈CIN和早期癌的及时高效筛查和正确处理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本文就液基细胞学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与组织学对照进行对比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水平,探讨影视阴道镜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我院于2000年9月。2005年12月对1450例门诊病人进行阴道镜检查,并以改良式Reid阴道镜评分法,在评分的基础上,接受病理学检查392例。结果:病理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者(CINⅠ—CINⅢ)135人、宫颈癌39例、其中原位癌20例,早期浸润癌镜19例,余为慢性宫颈炎伴鳞化及腺性乳头状糜烂。与阴道镜结果对照,评分在0分的1058人未作活检、1分~2分者多数为慢性宫颈炎,癌前病变的检出率为22.82%(CINⅠ)、3分-4分早期癌的检出率为1.48%、5分。6分癌的检出率增高,达38.30%。阴道镜诊断符合率迭84%(329/392)。结论:影视阴道镜对宫颈早期癌及癌前病变具有较好的筛查作用。  相似文献   

3.
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10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它反应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早期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预防宫颈浸润癌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门诊行宫颈环形电切除术的106例CIN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5-2009-05我院门诊宫颈细胞学涂片筛查异常、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诊断为CIN的患者65例,均行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术),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者病理结果符合率52.3%,级别上升占13.8%(9/65),级别等同占52.2%(34/65),级别下降占33.8%(22/65),其中上升的9例中,术前CINⅠ3例术后病理诊断为CINⅡ,CINⅡ3例术后病理诊断为CINⅢ,CINⅢ3例术后病理诊断为微小浸润癌。结论阴道镜下活检取材有盲目性,可能遗漏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微小浸润癌。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术),可提供完整病理标本,组织无炭化,可治疗某些CIN、进一步筛查宫颈癌,为宫颈微小浸润癌的后续处理提供依据,对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宫颈CIN及宫颈癌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将2006月7月至2007年8月在门诊开展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22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CIN组),并取同期宫颈炎症患者122例作对照组,开展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结果表明,72%的妇女2年内未做过宫颈癌筛查;55%的妇女有婚前性行为;CIN发病高峰集中在30~34岁;75%的CIN是通过机会性筛查确诊;CIN组初次性交年龄早、早婚、早育、多次妊娠、多次流产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加强门诊宫颈癌机会性筛查,扩大受益人群比改进筛查技术更重要.  相似文献   

6.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与宫颈浸润癌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它能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的连续过程。一般情况下,由CIN发展为宫颈浸润癌需经历8~10年的时间,因而发现和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即CIN对宫颈癌的预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人们对CIN和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HIV/AIDS患者合并宫颈病变(包括不同级别的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浸润癌)与CD41+T淋巴细胞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方法对40例HIV/AIDs合并宫颈病变患者进行CD4+T淋巴细胞计数,根据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不同分为4组,A组CD4+T淋巴细胞〉350/mm3,B组CD4+T淋巴细胞200~350/mm3,C组CD4+T淋巴细胞100~199/mm3,D组CD4+T淋巴细胞〈100/mm3统计各组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的分布情况,分析HIv/AIDS患者宫颈病变程度与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组有宫颈病变8例(其中CINⅢ6例、宫颈浸润癌2例);B组有宫颈病变11例(其中CINlI2例、CINUI5例、宫颈浸润癌4例);C组有宫颈病变8例(其中CINⅡ2例、CINUl4例、宫颈浸润癌2例);D组有13例(其中cINⅡ2例、CINHI8例、宫颈浸润癌3例)。各组不同级别的宫颈上皮内瘤变与浸润癌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8)。结论HIV/AIDS患者免疫状态CD4+T淋巴细胞水平对官颈病变程度的影响无明显相关;不论是HIV感染者还是AIDS患者都应该严格进行宫颈癌筛查,及时诊断和治疗宫颈癌前病变以阻断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年轻宫颈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在20~24岁,25~29岁年龄组上升明显,可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增加予以解释,甚至可以说,宫颈癌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宫颈癌前病变即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通常被分为低度病变即CIN1和高度病变即CIN2和CIN3。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成宫颈癌,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大约10年,因此,宫颈癌是可以预防,可以治愈的疾病。认真普查和随访,积极地处理癌前病变,做到早期诊断,阻断病程,有助于预防宫颈癌,特别是浸润癌的发生,以提高妇女的存活率,所以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和处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阴道镜筛查宫颈病变9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检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早期筛查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2007年2月-2008年10月在我院进行阴道镜检查的2164例患者,其中980例阴道镜图像异常进行镜下活检,对病理活组织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980例阴道镜图像异常者,病理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394例,占40.2%(其中CINⅠ263例;CINⅡ57例;CINⅢ74例);宫颈浸润癌4例,占0.4%;慢性宫颈炎542例,占55.4%;湿疣40例,占4%。活检阳性率40.6%(指癌前病变和癌变捡出率)。结论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检对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TCT筛查、阴道镜活检及病理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TCT宫颈液基细胞学,阴道镜下活检及组织病理学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TUT筛查异常的397例患者,包括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195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82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114例,均行阴道镜下活检进行病理诊断.结果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CINⅠ43例,CIN Ⅱ 39例,CINⅢ45例,HPV感染14例,慢性宫颈炎188例、宫颈原位癌及宫颈浸润癌共27例.CIN及原位癌年龄主要分布在26~45岁,宫颈浸润癌主要分布在36~45岁,TCT对LSIL、HSIL和宫颈浸润癌的诊断符合丰为20.73%.62.28%.100%.同时,53.66%的LSIL和37.72%的HLIL被细胞学诊断过高,25.61%的ISIL被细胞学诊断过低.结论 宫颈癌筛查十分必要,TCT筛查、阴道镜活检及病理三阶梯检查对宫颈癌可以进行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降低宫颈浸润癌的死亡率. 例,CIN Ⅱ 39例,CINⅢ45例,HPV感染14例,慢性宫颈炎188例、宫颈原位癌及宫颈浸润癌共27例.CIN及原位癌年龄主要分布在26~45岁,宫颈浸润癌主要分布在36~45岁,TCT对L IL、HSIL和宫颈浸润癌的诊断符合丰为20.73%.62.28%.100%.同时,53.66%的LSIL和37.72%的HLIL被细胞学诊断过高,25.61%的ISIL被细胞学诊断过低.结论 宫颈癌筛查十分必要,TCT筛查、阴道镜活检及病理三阶梯检查对宫颈癌可以进行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降低宫颈  相似文献   

11.
游晓蓉 《四川医学》2010,31(7):929-930
目的探讨宫颈疾病的发病原因及特点,为宫颈癌的早期预防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第二门诊就诊的968例宫颈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及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分析。结果宫颈良性病变占92.56%(其中宫颈炎性病变占83.78%),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宫颈癌前病变)占7.02%,宫颈癌占0.42%。在宫颈良性病变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率仅为18.19%,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中人乳头瘤病毒阳性率分别高达66.18%、75.00%。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高峰年龄为30~50岁,调查分析显示性生活过早(特别是〈16岁)、多性伴、不洁性行为、性伴包皮过长、有性传播疾病史、慢性宫颈炎、HPV感染是发病的高危因素。结论大力宣传性卫生知识,防治性传播疾病,积极治疗宫颈炎性病变,特别对30~50岁有慢性宫颈炎,且HPV感染的已婚妇女行液基细胞学检测系统(LCT)宫颈癌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湖北民族地区妇科宫颈病变发病特点及趋势。方法采用液基细胞学(TCT)方法检测9 647例宫颈刷片,并与病理活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TCT检出鳞状上皮异常1 184例(12.62%),其中,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876例,鳞状上皮内病变(SIL)282例,鳞状细胞癌(SCC)26例。TCT与病理组织学的宫颈癌检测符合率为92.88%。宫颈癌发病年龄在30~39岁和50~59岁呈现双峰现象。结论湖北民族地区妇科宫颈病变发病率逐年上升,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浸润癌检出率均高于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密集地区女性宫颈瘤变的现状及瘤变年轻化趋势。方法:对妇科门诊近两年来通过宫颈癌筛查或肉眼观察发现疑似宫颈瘤变需要做活检的患者进行基本资料初步登记,再通过查阅门诊手术同意书及电子病历逐一登记病理活检结果等相关资料。结果:142例调查对象总瘤变(癌变)61例占42.9%,其中:CINⅠ25例(17.6%),CINⅡ11例(7.8%)CINⅢ及原位癌10例(7.0%),宫颈原位癌累腺8例(5.6%),宫颈浸润癌7例(4.9%);宫颈瘤变各阶段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CIN(Ⅰ、Ⅱ)组33.5岁,原位癌组(CINⅢ)组34.8岁,浸润癌组42.3岁,各年龄段最小发病年龄分别为:CIN组22岁,原位癌组23岁,浸润癌组37岁。结论:流动人口密集地区女性宫颈上皮内瘤(癌)变发病早、发病率高,宫颈瘤(癌)变年轻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门诊和住院部治疗的宫颈病变住院患者200例,采用第2代杂交捕获技术检测HPV,对比高危型HPV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病变患者宫颈癌前病变(CIN)病变程度及年龄相关性。结果:慢性宫颈炎及CINI、CINⅡ、CINⅢ、宫颈癌各组HP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患者(20-30、30~40、40~50、40~50岁组)HP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HPV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发生密切相关,并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感染率增高;高危型HPV病毒感染与宫颈病变年龄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乌审旗妇女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病现状,探讨子宫颈液基细胞学(Thinprep paptest,TCT)结合阴道镜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 000名乌审旗妇女进行TCT筛查,对TCT阳性(细胞学TBS分类为不典型鳞状细胞以上)的妇女进行阴道镜及镜下多点活组织检查(活检),分析TCT阳性者的阴道镜检查及活检结果,比较TCT阳性者中不同年龄段患者的活检结果。结果:3 000名受检者中,TCT阳性537例(17.9%),其中经活检证实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thelial neoplasia,CIN)190例(6.3%),宫颈浸润癌2例(0.07%),537例TCT阳性者中,阴道镜检查正常264例(49.2%),其中活检结果为CIN34例,阴道镜的假阴性率为12.9%,异常273例(50.8%),其中活检结果为湿疣34例,CIN或浸润癌158例,阴道镜与活检的诊断符合率达70.3%(192/273)。TCT为轻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鳞状细胞癌的病例与活检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0.4%,88.3%和2/2,假阳性率则分别为49.6%、11%和0。537例TCT阳性者中,2030岁组、3140岁组,4147岁组的CIN检出率分别为33.7%、44.5%2、6.7%(P〈0.05)。结论:乌审旗妇女CIN的发生率高,是宫颈癌的高发人群。TCT结合阴道镜检查是较好的宫颈癌筛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张明 《医学综述》2013,(24):4550-4551,4554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8月至2012年10月在广州医学院附属深圳沙井医院妇科就诊的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患者各50例,检测HPV阳性例数、HPV水平及HPV阳性患者中HPV DNA亚型的构成情况。结果 150例患者中,HPV感染98例,阳性率为63.33%,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HPV感染率分别为22%(11/50)、78%(39/50)、96%(48/50);HPV水平呈现宫颈炎组〈宫颈癌前病变组〈宫颈癌组(P〈0.05);HPV-DNA-16、HPV-DNA-18阳性率最高,分别为89.80%、86.73%;HPV-DNA-52、HPV-DNA-56、HPV-DNA-58阳性率其次,分别为52.04%、57.14%、50%。三组HPV-DNA各亚型的阳性率呈现宫颈炎组〈宫颈癌前病变组〈宫颈癌组(P〈0.05)。结论高危型HPV-DNA类型检测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液基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  国宏莉  肖婧  曹书芬  度长海 《西部医学》2010,22(11):2003-2005,2008
目的寻找提高子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的检出率最有效的途径。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就诊病人行TCT检查。细胞学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细胞学诊断阳性者,全部在阴道镜下取活组织检查,所有检查均在双盲下进行。结果除12例不满意标本外,TCT异常者检出率为8.43%(191/2267);其中ASCUS占5.03%(114/2267),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及鳞状细胞癌(SCC)占3.40%(77/2267);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占1.72%(39/2267),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占1.59%(36/2267);宫颈鳞状细胞癌(SCC)占0.09%(2/2267)。结论细胞学筛查配合阴道镜下活检,能提高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早期浸润癌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阴道镜在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临床意义。方法对2005~2008年在泸定县人民医院就诊的325例高危宫颈疾病患者的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组织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 325例高危宫颈疾病患者病理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Ⅲ级)116例,浸润癌1例,宫颈鳞癌3例。结论基层医院妇科普查结合阴道镜检查和病理活检可以早期诊断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死亡率有明显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危型HPV检测在宫颈病变中的意义,为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及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进一步的指导依据。方法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两年间门诊病人及体检自愿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妇女10034例,分别进行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II)、液基细胞薄层涂片技术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LCT)。结果共有10034名妇女参加本次调查,高危型HPV检出率分别为〈20岁组:12.2%,20~30岁组:14.9%,30~40岁组:21.4%,40~50岁组:15.8%,〉50岁组:21.6%,出现30~40岁组及〉50岁两个高峰期,且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34例进行筛查的妇女中标本发现异常LCT共925例,占9.2%(925/10034),其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673例,占6.7%(673/10034),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00例,占1.0%(100/10034),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44例,占1.4%(144/10034),鳞状细胞癌(SCC)8例。不同类型标本高危型HPV感染情况结果显示:ASCUS、LSIL、HSIL各组间的HPV感染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将高危型HPV检测与LCT检测技术相结合应用于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提高了筛查宫颈病变的准确性,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的5 801例妇女临床资料,分析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受检者的病理学诊断结果以及各年龄段受检者宫颈病变的情况。结果:5 801例中,2 799例未见核异质细胞,2 914例有轻度核异质细胞,88例有轻度不典型增生细胞。其中45~55岁年龄段受检者检查异常率最高,为1.79%(61/3 413)。80例为轻度不典型增生细胞,5例为重度不典型增生细胞,3例发现癌细胞。88例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异常的受检者中,发生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有13例。结论: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普查的首选方法,可早期发现宫颈癌癌前病变,有利于早期实施干预,降低宫颈癌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