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应用原子力学显微镜(AFM)探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形态结构,探讨其与炎症的关系。方法 选择66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30例未行透析治疗且未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尿毒症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透析患者分为并发心血管疾病(MHD1,n=36)组和未并发心血管疾病(MHD2,n=30)组。采用倒置显微镜观测单个核细胞形态,AFM图像分析细胞体积、高度、半高宽、粗糙度和表面颗粒直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0水平。结果 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无显著差异。AFM图像显示尿毒症患者细胞体积、高度、半高宽、粗糙度均较健康者大,细胞表面分布大小不一的颗粒状突起或凹陷,且TNF-α水平高于健康者,而IL-10水平低于健康者(P<0.05)。未透析组和透析组、MHD1和MHD2组之间亦存在类似差异(P<0.05)。透析患者细胞高度、半高宽、粗糙度和体积与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而与IL-10水平均呈负相关。结论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单个核细胞形态与炎症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长期血液净化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体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水平及相应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l thickness,IMT)和粥样斑块面积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于我院住院或门诊行血液净化治疗的72例尿毒症患者(男性38例,女性34例)按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分为单纯血液透析组(HD组,n=25),血液透析合并血液滤过组(HD+HDF组,n=30),血液透析合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组(HD+CRRT组,n=17),健康对照组(C组,n=25).分别在为期1年的治疗前后测定3组患者血清Hcy水平,同期做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IMT和粥样斑块面积.结果 MHD患者血清Hcy、IL-6、MCP-1、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HDF组和CRRT组单次治疗后血清Hcy水平显著下降(P<0.01);行HD+HDF和HD+CRRT治疗的MHD患者1年后血清Hcy水平明显低于HD治疗组(P<0.05).同时颈动脉IMT值、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小于HD治疗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HD患者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IMT和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呈显著正相关(r=0.46,P<0.05;r=0.52,P<0.01).结论 Hcy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HD+HDF和HD+CRRT治疗能显著清除Hcy,改善MH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将长期规律性血透尿毒症患者80例分为血液透析应用rHuEpo者(HDepo组n=43例),血液透析不应用rHuEpo者(HD组n=37例),根据血压情况两组再分为HDepo高血压亚组(HDepo-1组,n=23)、HDepo血压正常亚组(HDepo-2组,n=20)和HD高血压亚组(HD-1组,n=19)、HD血压正常亚组(HD-2组,n=18).另选尿毒症未透析患者20例(NHD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例、健康对照组34例(CON组).HDepo组患者均接受rHuEpo治疗3个月以上,用比色法测定血NO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ET-1水平.结果尿毒症未透析患者血清NO、ET-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尿毒症透析患者血清NO、ET-1浓度较正常对照组高,P<0.001,但经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与尿毒症未透析者比较,血清NO水平较未透析者低、血清ET-1水平较未透析者高,P<0.05;HDepo组经rHuEpo治疗3月后,血NO浓度降低,血ET-1浓度增高,与用药前及对照组比较,P<0.05.且用rHuEpo治疗后,HDepo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较HD组高,P<0.001,血压增高与血NO浓度的降低、血ET-1浓度增高有相关性.结论rHuEpo可使尿毒症透析患者血NO浓度降低、血ET-1浓度增高,rHuEpo致高血压与血NO浓度降低、血ET-1浓度增高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红蛋白(Hb)水平变化,分析MHD患者微炎症相关因子与贫血的关系。方法:选择MHD患者30例、尿毒症非透析组28例、健康人(对照组)28例,分别检测CRP、IL-6、TNF-α、Hb水平。结果:血液透析组CRP、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未透析组(P<0.01),血液透析组H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未透析组(P<0.01)。透析组CRP、IL-6、TNF-α与Hb呈负相关(P<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相关因子水平增高与贫血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浆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48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组)和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浆sVCAM-1、CRP和sCD40L的水平。结果 MHD组血浆sVCAM-1、CRP和sCD40L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HD伴冠心病组sVCAM-1、CRP和sCD40L水平明显高于不伴冠心病组(P<0.01);直线相关分析表明sVCAM-1水平与CRP呈正相关(r=0.413,P<0.01),与sCD40L呈正相关(r=0.368,P<0.05)。结论 MHD患者尤其是合并冠心病患者sVCAM-1的水平升高,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OP)的危险因素及骨折风险预测.方法 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5月-2021年5月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MHD患者182例,根据其是否合并OP分为合并组(n=74)和非合并组(n=108),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导致MHD患者发生OP的危险因素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血液净化室在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治疗的72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尿酸水平将患者分别纳入正常尿酸组(n=25)和高尿酸组(n=47),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并比较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病率.结果 本组72例MHD患者中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65.28%;高尿酸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为(53.13±5.55)mm,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的(47.38±6.21)mm,舒张早期及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E/A)、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为(1.07±0.23)、(51.24±5.32)%,明显低于正常尿酸组的(56.12±6.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组患者CVD发生率为63.83%,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尿酸水平能反映MHD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MHD患者左心室肥厚和功能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并且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老年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住院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行MHD治疗的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住院将其分为住院组和非住院组。分析患者的原发病、住院原因、导致患者住院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22例老年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有81例住院治疗;住院患者的主要原发病分别是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和糖尿病肾病,主要原因分别是肺部感染和心血管疾病;住院组血肌酐(Scr)、白蛋白(ALB)水平均低于非住院组(P0.05),且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Scr、低ALB是老年尿毒症患者住院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肺部感染和心血管疾病是导致老年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低Scr、低ALB水平是老年尿毒症患者住院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应对此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脑钠肽(BNP)检测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与该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50例健康体检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1年以上,已排除失访病例。采集所有患者血液透析前后外周静脉血进行检查,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透析前后BNP、Hcy指标,并根据患者透析后心血管风险事件发生率分析Hcy联合BNP在MHD中检测意义。结果血透组患者透析前Hcy、BNP指标均高于透析后(P<0.05),并且透析前后Hcy、BNP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复查中发生心血管疾病63例,其透析前后BNP及Hcy指标明显高于无并发心血管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NP联合Hcy检测可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风险事件发生的高危预警因素,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并分析与左心功能和血液透析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3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选择未接受透析的30例尿毒症患者为未透析组,另选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的3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透析组,检测三组的IL-6、TNF-α、Alb水平及应用心脏超声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和二尖瓣血流心房收缩期最大流速(A)以及两者的比值(E/A)。结果未透析组和透析组患者的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未透析患者的LVEF和E/A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IL-6与TNF-α呈正相关,IL-6、TNF-α与E/A值、LVEF、Alb呈负相关。结论 IL-6与TNF-α参与了尿毒症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两者协同作用可加速心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及其对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8月在我中心规律血液透析患者201例分为MS组(78例)和非代谢综合征(非MS)组(123例),随访36个月,记录心血管疾病及死亡情况,分析维持性透析患者MS及其各组分对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影响。结果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S的患病率为38.8%(78例)。②MS组体重、腰围、TG、TC、LDL—C、空腹血糖值、血尿酸水平及超敏CRP升高比例明显高于非MS组,而透析龄、HDL—C水平明显低于非MS组(P〈0.05)。③随访36个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S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累计发生率分别为41.O%(32例),19.2%(15例),28.2%(22例),非MS组分别为22.8%(28例),10.6%(13例),17.1%(21例)。两组间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7.601,P=0.006)。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S组分数量与心血管疾病相关(r=0.236,P=0.001)。用Kaplan—Meier法比较MS组与非MS组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率,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3.193,P=0.074;Х^2=3.523,P=0.061);而MS各组分中仅高血糖增加透析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Х^2=4.372,P=0.037)。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S的患病率较高,MS增加其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但短期内(3年)并未增加其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应用阿司匹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透析充分的MH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 P<0.05),出血事件无显著差异( P>0.05)。透析时间、血磷、spKt/V是MHD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阿司匹林可有效降低MHD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且危险性无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对血清尿酸(UA)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留取正常人(n=20)、尿毒症非透析(ESRD,n=30)和持续性非卧位腹膜透析(CAPD,n=30)患者血清,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酶法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E)、UA。结果:CAPD组血清尿酸显著低于非透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7.40±95.26 vs 535.84±134.12,P〈0.01)。CAPD组NO水平与非透析组相比有增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2.78±45.32 vs 171.60±33.55,P〉0.05)。结论:腹膜透析可以降低UA,提高血清NO水平,这为临床上预防尿毒症患者心血管事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病死原因及危险因素,为提高MHD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20年11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肾病科血液净化中心接受MHD治疗的患者,其中病死患者400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15年间病死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400例MHD病死患者,男219例(54.75%),女181例(45.25%),年龄(70.76±11.86)岁,中位透析时长42.75(3.00,276.98)个月。病死原因前4位分别是:心血管事件131例(32.75%),脑血管事件67例(16.75%),全身多脏器衰竭60例(15.00%),感染56例(14.00%)。糖尿病肾病患者中位透析时长较非糖尿病肾病患者低[35.25(3.00,153.10)个月vs.55.00(3.00,290.00)个月,Z=3.237,P=0.032],而老年透析患者透析后中位生存时间低于非老年透析患者[29.25(3.00,196.03)个月vs.100.75(3.00,312.10)个月,Z=4.375,P=0.014]。COX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年龄≥60岁、未使用动静脉内瘘、合并糖尿病是MHD患者全因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HR(95%CI)=1.333(1.108~1.586)、2.144(1.651~2.784)、3.125(2.361~3.597)、1.234(1.021~1.491)]。结论心血管事件、脑血管事件、全身多脏器衰竭、感染是MHD患者的主要病死原因。男性、年龄≥60岁、未使用动静脉内瘘、合并糖尿病是MHD患者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炎症、氧化应激状态与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67例尿毒症患者(非透析尿毒症19例,MHD48例)和12例健康对照者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分光光度法测定丙二醛(MDA)、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炎症、氧化应激状态与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比较,尿毒症患者炎症和氧化应激状态异常,表现为血清CRP、MDA增高,血清白蛋白(ALB)、SOD、GSHPx降低(P均<0.01);MHD患者炎症和氧化应激状态变化更明显,且随血透时间延长而加重;与无心血管事件发生的MHD患者比较,心血管事件发生的MDH患者炎症和氧化应激状态变化更明显(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CRP与MDA呈正相关(r=0.740),与GSHPx、SOD、ALB呈负相关(r=-0.684,-0.688,-0.924);ALB与GSHPx、SOD呈正相关(r=0.744,0.728),与MDA呈负相关(r=-0.779),P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心血管事件发生与否具影响和预测性的指标是CRP(回归系数b=-1.054,OR=0.348,P<0.05)。结论MHD患者存在明显的炎症和氧化应激状态;这种状态随MHD时间的延长而加重,可能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延长透析时间,并采用降低血流量与降低透析液流量对尿毒症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本院肾病内科诊治的60例血液透析患者,按照随机配对原则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每次透析时间为8~10 h ,透析液流量300 mL/min ,血流量150~200 mL/min ,透析频率隔日一次;对照组30例,每次透析时间4.5 h ,透析液流量500 mL/min ,血流量250 mL/min ,透析频率隔日一次。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概率,超声心动图监测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高血压、低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12.36%(267/1260)较对照组26.88%(582/2165)显著降低,且两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试验组透析后心脏收缩功能指标:每分搏出量、左心射血分数和左心室质量指数以及舒张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 P <0.05),对照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P >0.05);试验组治疗后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两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长时透析和采用低透析液流量、低血流量能够显著降低血压,改善心功能,逆转左心室重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杨黎明  张勤  沈利  陆咏 《医学综述》2012,18(12):1935-1938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充分性和营养状况与血压及心血管症状的关系。方法 120例MHD患者连续测量6次透析前后的血压,并计算平均动脉压。同时,透析前后抽血测定生化值、甲状旁腺激素(PTH)、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等;拍摄X线胸片测心胸比例,计算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氮清除率(URR)、时间平均尿素浓度(TACurea),调查和记录MHD患者心血管症状发生情况。结果 KT/V与Hb、血清白蛋白、PTH及Hct有相关性(P<0.05);透析充分组和透析不充分组透析后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状况良好组与营养状况不良组透析前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充分组和营养状况良好组心血管症状发生率较透析不充分组和营养状况不良组明显减少。结论充分透析和良好的营养状况可使MHD患者的血压得到良好控制,减少心血管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维持性血液透析血清脂质变化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明久  焦全 《安徽医学》2006,27(1):11-12
目的分析维特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脂质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测定52例尿毒症MHD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PO)A1、APOB、APOA1/APOB水平,与46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MHD患者脂质代谢异常,表现TC、TG、LDL、APOB显著增高,HDL、APOA1、APOA1/APOB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与血中TC和LDL明显增高及低白蛋白血症密切相关。结论MHD患者存在明显脂质代高谢紊乱,并随维持性透析时间的延长而加重,MHD不能纠正其代谢紊乱,也不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脂质代谢紊乱和蛋白营养不良可能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肝素/血小板因子4(H/PF4)抗体的阳性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54例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肾内科收治的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以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抗凝透析≥3个月,排除感染及其他活动性疾病。收集MHD患者透析前血清,采用颗粒免疫过滤法检测IgG型H/PF4抗体。比较H/PF4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的一般情况、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抗凝方式(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抗凝剂剂量及透析方式(常规血液透析/夜间延长血液透析)的差异。随访3年比较H/PF4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血小板变化趋势、血管通路血栓形成发生率、心血管事件、脑血管事件、住院率及死亡率等的差异。结果 所有MHD患者H/PF4抗体阳性率为63.0%(34/54)。H/PF4抗体阳性和阴性患者在性别、年龄、透析龄、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PF4抗体阳性与原发病、抗凝方式、抗凝剂剂量及透析方式均无关(P均>0.05)。经过3年的随访,H/PF4抗体阳性和阴性患者的血小板变化趋势无差异(P>0.05)。H/PF4抗体阳性患者与H/PF4抗体阴性患者比较,血管通路血栓形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7%(5/34)vs25.0%(5/20),P>0.05],心血管事件、脑血管事件、住院率及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HD患者H/PF4抗体阳性率高。H/PF4抗体的产生与使用肝素的种类、剂量及透析方式均无关。H/PF4抗体阳性对血小板计数及不良事件包括血栓形成、心脑血管事件等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背景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死亡率较普通人群显著升高,酸碱平衡紊乱是造成蛋白质能量消耗、炎症、内分泌紊乱和骨代谢异常的重要因素之一,更好地控制并维持体内酸碱平衡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目前的研究更多的聚焦于血透析前HCO3-水平,其他影响酸碱平衡的指标,如透析前后血pH值变化及其对MHD患者临床预后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 探讨MHD患者透析后与透析前血pH值变化程度与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3年6月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血透中心病情稳定的162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透析龄、随访时间、血清蛋白、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B型脑钠肽、肌酐、尿素氮、尿酸、尿素清除指数(spKt/V)、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铁蛋白、收缩压、舒张压、透析前后pH值、透析前后CO2、透析前后HCO3-。根据ΔpH中位数,将患者分为ΔpH<0.099 5组和ΔpH≥0.099 5组。对患者进行随访,1次/3个月,随访终点事件为患者死亡(包括全因死亡及心血管疾病死亡),随访截止时间为2019年5月。分析患者ΔpH与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关系。结果 最终入选142例患者,全因死亡患者39例,心血管死亡26例。ΔpH≥0.099 5组血磷、肌酐、尿素氮、尿酸、SpKt/V、透析后pH值高于ΔpH<0.099 5组,透析前pH值、透析后CO2、透析前HCO3-、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低于ΔpH<0.099 5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hs-CRP〔HR=3.736,95%CI(1.699,8.213),P=0.001〕、舒张压〔HR=0.372,95%CI(0.182,0.760),P=0.007〕、ΔpH〔HR=0.496,95%CI(0.252,0.974),P=0.042〕与MHD患者全因死亡相关;hs-CRP〔HR=2.464,95%CI(1.063,5.711),P=0.035〕、ΔpH〔HR=0.412,95%CI(0.178,0.955),P=0.039〕与MHD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ΔpH≥0.099 5组患者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患者累积生存率均低于ΔpH<0.099 5组(P<0.05)。结论 MHD患者ΔpH较大,其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更低,更充分的纠正血pH值可能有助于提高MHD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