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手术期麻醉管理日益改善,但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依然是全麻后儿童常见的并发症[1]。小儿腺样体和扁桃体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刺激强的特点,要求麻醉管理平稳,苏醒迅速。文献报道,腺样体和扁桃体切除术后EA发生率较高[2-3]。右美托咪啶是一种新型高选择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术前给予患儿滴鼻处理,可起到镇静、镇痛、抗焦虑等作用,并且可减少术前和父母分离时哭闹,减轻围手术期心理伤害。本研究观察术前右美托咪啶滴鼻处理对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EA的影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对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疼痛程度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2年9月常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00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根据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对照组麻醉前30 min采用0.9%氯化钠溶液滴鼻,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滴鼻,对两组患儿疼痛程度及苏醒期躁动、血流动力学参数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拔管后10 min(T5)、拔管后30 min(T6)、拔管后60 min(T7)时刻的安东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表(CHEOPS)[6]和CHEOP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Ramsay镇静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5、T6、T7时刻的儿童麻醉苏醒期躁动量表(PAED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2~T3时刻HR、MAP指标水平逐渐上升,于滴鼻前(T1)、滴鼻30 min后(T2)、...  相似文献   

3.
探讨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滴鼻对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围术期呼吸系统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择期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每组60例。D组在术前30 min经鼻给予右美托咪定2.0 μg/kg(容量配置1 mL),N组术前30 min经鼻给予1 mL生理盐水。比较两组围术期呼吸系统不良事件发生率,镇静水平,术后疼痛评分,术后躁动谵妄水平,恶心、呕吐等其他不良事件。结果D组围术期呼吸系统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N组(P<0.05),且镇静水平高于N组(P<0.05),D组术后需求补救镇静的人数低于N组(P<0.05),D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N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可能与降低呼吸系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关,并可取得较为满意的镇静效果,能减轻术后疼痛,降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滴鼻镇静在预防小儿喉罩全麻术后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施行喉罩全麻手术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盐酸右美托咪啶滴鼻组(简称D组)和对照组(简称T组),各40例。D组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啶1.5 ug/kg加生理盐水稀释成1 mL术前滴鼻,T组以1 mL生理盐水滴鼻。对比围麻醉期两组患儿HR、SPO2、MAP、可唤醒时间、躁动评分等指标变化,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基础生命体征、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唤醒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D组患儿在使用右美托咪啶滴鼻后,HR、RR、MAP随时间推移有所下降,SPO2指数没有明显变化,且在麻醉诱导期(T5)、手术结束时(T6)HR、RR、MAP略低于低于T组,术后躁动评分明显优于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滴鼻在小儿全麻中能有效减轻术前恐惧,减少术后躁动表现,且不延长苏醒时间,不增加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前镇静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全麻诱导前应用右美托咪啶对腺样体切除术小儿全麻恢复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按照完全随机法,将80例经口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患儿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每组40例。右美托咪啶(0.5 μg/kg)稀释到20 mL,于麻醉诱导前开始微量泵注,20 min注射完毕,对照组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期和术中血液动力学变化;术毕患儿均入复苏室,观察两组患儿术后全麻恢复期循环、苏醒情况,躁动评分与发生率,复苏室停留时间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等。 【结果】 在麻醉诱导期和术中两组患儿血液动力学均稳定(P >0.05);在麻醉恢复期,D组患儿平均心率和动脉压与对照组比较更为平稳(P <0.05);右美托咪啶组患儿拔管前后躁动发生率及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复苏室停留时间与对照组无差异;对照组有3例术后渗血渗液较多,经后鼻孔填塞2 d后正常,2组均无误吸发生。 【结论】 右美托咪啶能减轻儿童腺样体切除术后全麻恢复期应激反应,可减轻恢复期工作量。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预防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②方法选择ASA分级Ⅰ级4~10岁静脉复合麻醉下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A组)和右美托咪定组( B组),每组40例。B组麻醉诱导开始前泵入右美托咪定0.5μg/kg,15min输注完毕,对照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记录患儿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观察术后躁动发生情况,给予躁动评估。③结果B组患儿躁动评分比A组低,躁动例数B组比A组明显减少,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05),苏醒时间无统计学差异。④结论全麻诱导期应用右美托咪定0.5μg/kg能有效预防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全麻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是麻醉苏醒期的不良反应之一,表现为并存的兴奋、躁动和定向障碍.患儿出现肢体的无意识动作、挣扎、哭喊、呻吟或妄想等[1].有文献报道,学龄前期儿童七氟醚吸入麻醉后EA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耳鼻咽喉部手术(高达56%)[2].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 Dex)是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α2受体激动药,有镇静、镇痛、交感神经抑制作用且对呼吸无抑制作用[3].本研究旨在观察Dex辅助全身麻醉用于扁桃体手术对患儿EA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术后围拔管期的镇静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进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A组)和右美托咪定组(B组)各30例;两组均以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诱导及维持,手术结束时停药,并静注曲马多2mg/kg。B组手术结束前10min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输注时间10min。两组均等待患儿自然清醒拔管,观察两组生命体征变化、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期躁动、上呼吸道梗阻、术后恶心呕吐等情况。结果 B组拔管时和术后清醒时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后上呼吸道梗阻率分别为6.7%和10.0%,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6.7%和1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10.0%,较A组的3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手术围拔管期的应用能较好地用于儿童扁桃体手术术后拔管期的镇静,稳定患儿循环情况,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持续输注对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全凭静脉麻醉苏醒期拔管反应及躁动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全凭静脉麻醉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D组)和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后分别持续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0.3μg/(kg·h)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至手术结束。记录泵注右美托咪定前(T0)、泵注后5 min(T1)、10 min(T2)、拔管时(T3)、拔管后1 min(T4)、拔管后5 min(T5)、拔管后10 min(T6)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停用麻醉药物至拔管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呛咳反应评分;根据儿童麻醉后躁动评分(PAED)和改良加拿大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量表(m-CHEOPS),拔管后每分钟对患儿进行躁动和疼痛评分,记录所得最高值作为监测有效值;记录躁动(Watcha评分≥3分)发生率。结果与T0比较,C组T3~T5时MAP和HR均显著升高(P<0.05);D组各时点MAP与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组T3~T5时MAP与HR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儿拔管时间、睁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拔管时呛咳反应评分[(1.4±0.5)分]显著低于C组[(2.3±0.7)分,P<0.05],PAED评分D组[(8.4±1.6)分]显著低于C组[(13.2±2.0)分,P<0.05],D组疼痛评分[(3.6±0.6)分]显著低于C组[(4.8±0.8)分,P<0.05],D组躁动发生率(3.3%)显著低于C组(16.7%,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0.3μg/(kg·h)],能有效抑制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全凭静脉麻醉苏醒期的拔管反应,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且不延长麻醉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预防期间应用右美托咪定(Dex)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72例行扁桃体剥离合并腺样体吸切术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将其分为研究组(n=36)和对照组(n=36),所有患儿麻醉方法为七氟醚麻醉,研究组患儿应用右美托咪定静脉持续泵入,给予对照组患儿生理盐水,对两组患儿进行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比较两组患儿的躁动发生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预防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期间应用右美托咪定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患儿并发症和躁动情况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扁桃体摘除术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48例择期行扁桃体摘除术患者,随机分组为两,各24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后持续右美托咪定0.5μg/(kg·h)静脉泵入,而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后持续等容量的生理盐水静脉泵入,术后进入复苏室每5min,记录1次儿童麻醉后躁动评分(PAED)及疼痛评分,并比较两组评分高低。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PAED评分及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明显减少扁桃体摘除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可以提高患者苏醒期的舒适度,但应注意其对心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右旋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84例行扁桃体剥离合并腺样体吸切术患儿,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92)与观察组(n=92),对照组采用七氟醚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七氟醚联合右旋美托咪定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导管拔除时间、平均自主睁眼时间以及苏醒期躁动情况、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导管拔除时间、平均自主睁眼时间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几率以及疼痛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行扁桃体剥离合并腺样体吸切术患儿,在行七氟醚麻醉的同时并注射右旋美托咪定,能够有效改善其苏醒期躁动情况,减少疼痛感等,可普遍借鉴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术前滴鼻在小儿斜疝手术基础麻醉中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将60例13岁拟行疝气手术的小儿随机分为3组。麻醉方法均为基础麻醉诱导患儿入睡,抱入手术室后实施不插管全凭吸入麻醉,术中辅助局麻,手术时间均在1 h以内。麻醉诱导前30 min,A组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咪达唑仑0.2 mg/kg滴鼻,B组以右美托咪定1μg/kg滴鼻,C组以咪达唑仑0.2 mg/kg滴鼻。观察并记录患儿的入睡时间、入室后Ramsay镇静评分、诱导时对麻醉面罩的接受程度、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评分。结果:A组入睡时间(12.31±3.21)min明显小于B组(23.55±3.72)min和C组(19.23±3.32)min(P<0.05)。A组镇静满意率和面罩接受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同C组比较,A组和B组躁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苏醒时间无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麻醉前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咪达唑仑0.2 mg/kg滴鼻可以产生良好的镇静效果,缩短吸入诱导时间,预防苏醒期躁动,并且不延长患儿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儿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小儿全身麻醉患者410例,按照镇静躁动分级法对其苏醒状况进行评分,排除4分以下的患儿,对余下165例患儿的相关病史及麻醉病历分别作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手术史?手术大小?术后疼痛?麻醉维持方式?右美托咪啶?氯胺酮?曲马多?术后镇痛与躁动的发生相关(P < 0.05) ?多因素分析发现: 年龄?术前焦虑?手术大小?术后疼痛?麻醉维持方式?右美托咪啶?留置尿管?术后镇痛等与躁动发生相关(P < 0.05)?性别?性格?留置胃管?中心静脉置管?手术时间?拮抗?吸痰和腹腔镜手术与躁动发生无关(P > 0.05)?【结论】 小儿麻醉患者中学龄前儿童?术前焦虑?中等以上手术?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维持?留置尿管及术后疼痛患儿的术后躁动发生率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右旋美托咪定对扁桃体剥离合并腺样体吸切手术患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择期实施扁桃体剥离合并腺样体吸切手术的患儿60例,年龄2~7岁,体重15~30 kg,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两组患儿均为七氟醚吸入诱导,芬太尼2 μg/kg,罗库溴铵0.6 mg/kg静脉推注后气管插管。D组静脉内右旋美托咪定1 μg/kg负荷并1 μg·kg-1·h-1持续泵入,复合七氟醚维持麻醉;C组给予同等容积生理盐水复合七氟醚维持麻醉。两组患儿在扁桃体剥离前、后进行两次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术毕给予对乙酰氨基酚肛栓。术中根据心率、收缩压的变化(变化范围为基础值30%以内)调节七氟醚的吸入浓度。记录患儿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AP)和MAC变化;术后苏醒时间(TA)、拔管时间(TE)。PACU期间,根据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表(pediatric anesthesia emergence delirium scale,PAED)进行躁动评估,面部表情量表法(faces pain scale-revised,FPS-R)进行疼痛评估;对比患儿呼吸道相关并发症、术后对止痛药物的需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右旋美托咪定组患儿苏醒期躁动明显减少[D组5/30(16%)、C组16/30(53%)],苏醒期躁动峰值显著降低(P<0.05);术后疼痛评分、术中七氟醚的MAC值、术后呼吸道相关并发症以及术后对止痛药的需求均降低(P<0.05)。结论 小儿扁桃体剥离合并腺样体吸切手术中,应用右旋美托咪定可以减少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16.
盛诚  黄巧波  丁淼  曹云飞 《浙江医学》2020,42(2):143-146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不同时机给药对学龄前儿童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EA)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接受七氟醚麻醉行扁桃体或腺样体切除术的学龄前(2~7岁)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术前用药组[麻醉诱导前10min开始泵注右美托咪定1滋g/(kg·h),持续15min]、术中用药组[诱导插管后5min开始泵注右美托咪定1滋g/(kg·h),持续15min]、全程用药组[麻醉诱导前10min至诱导插管后20min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0.5滋g/(kg·h)]、对照组(全程持续泵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每组30例。记录各组患儿麻醉诱导前10min(T0)、诱导插管后20min(T1)、入麻醉恢复室(PACU)后10min(T2)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观察各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PACU滞留时间,比较各组术后心动过缓、恶心呕吐、躁动(采用Aono镇静躁动评分)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4组患儿围术期各时点(包括T0、T1、T2)MAP、HR、手术时间、PACU滞留时间以及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拔管时间、Aono镇静评分和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术中给药组拔管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而术前、术中、全程用药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术中、全程用药组Aono镇静评分及躁动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全程用药组Aono镇静评分较术中用药组明显降低(P<0.05),而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不同时机给药均能有效改善学龄前儿童七氟醚麻醉EA,其中全程给药的效果最优,术中给药可延长术后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麻醉期处理.方法 本院对54例患儿行扁桃体或腺样体切除术全身麻醉手术,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治疗组和芬太尼对照组,每组27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围麻醉期处理,需要全面掌握有关小儿麻醉的特征性,加强对患儿护理.结论 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是多因素协同作用形成的结果,采用术前干预及术中术后的综合处理,可以减少躁动的发生,提高麻醉安全性和麻醉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与舒芬太尼对扁桃体切除术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83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41例,舒芬太尼组(S组)42例。观察与比较两组患儿苏醒期躁动率、术后镇痛满意度、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不良反应等指标情况。结果 D组患儿的躁动发生率为7.32%,低于S组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镇痛满意率、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不良反应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舒芬太尼相比,在患儿扁桃体切除术结束前30 min应用右美托咪定更能降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小儿苏醒期躁动是儿童全身麻醉术后较常见的临床问题。EA虽持续时间短暂,却增加了小儿围术期风险,增加住院天数,产生额外医疗费用,并在术后可能出现新的适应不良行为。EA的诱发因素主要包括术前焦虑、吸入麻醉剂、药物代谢不完全、不良刺激如疼痛、气管导管的刺激等。目前防治EA的措施包括术前心理疏导、减轻不良刺激等非药物手段及辅助使用丙泊酚、右美托咪定、氯胺酮、芬太尼、镁剂等药物防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预防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年龄18~60岁行腹腔镜下胆囊摘除手术患者。男35例,女2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0)。2组麻醉诱导、术中维持用药及监测均相同。手术结束前30分钟试验组单次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O.5ug·kg-1,10分钟输完;对照组输注生理盐水15mL。监测术中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记录手术结束至拔管的时间。观察术后躁动的发生率,躁动程度评估采用4级的评估方法。0~1级为无躁动,2~3级为发生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开始注射右美托咪啶,患者的心率缓慢下降,与基础心率相比有统计学差异。2组血压比基础值无显著差异。2组患者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躁动发生率对照组为30.0%,右美托咪啶组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