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Low Shear-30流变测定仪研究不同红细胞压积(HCT)对高、中、低剪切率下的表观粘度和血液粘弹性的影响,发现随着HCT增高,三种剪切率下的表观粘度均呈指数曲线样增高,而以低剪切率下的曲线上升得更陡直。血液复粘度(η~*)的粘性分量(η′)和弹性分量(η″)在HCT增高时,亦作指数曲线样增高。本实验建立了经验方程来表示HCT和η′,η″的关系。讨论了弹性分量的物理意义,弹性分量和红细胞聚集指数都可作为细胞聚集的客观定量指标,而以弹性分量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2.
52例SMI和22例正常人对照研究发现:31例Ⅲ型SMI的高、中和低切变率下的表观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内粘度以及心肌总缺血负荷时间均高于或长于21例Ⅰ型SMI(P<0.05~0.01)。提示无心绞痛发作的Ⅰ型SMI的血液流变特性异常程度轻和心肌总缺血负荷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使用成都仪器厂产NXE—1型锥板式粘度计在5.75S~(-1)~307.2S~(-1)的切变率范围内测定了100只健康青紫兰种家兔的全血表观粘度,血浆粘度(230S~(-1))及红细胞压积的正常值。全血表观粘度值,高体重组在中切变率段高于低体重组。表现出随压积值增高而加大。血浆粘度值在不同体重、性别和红细胞压积各组间无显著差异,红细胞压积值与文献报道一致。  相似文献   

4.
血液表观粘度随切变率升高而降低,在高切变率范围内,血液的表观粘度主要是由红细胞变形性所决定,红细胞变形性越好,高切变率下表观粘度降,氐越明显。因此,可以遁过测定血液表现粘度间接估计红细胞的变形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透患者一次透析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浆粘度的变化.方法 选择长期维持性透析的尿毒症患者20例,采集一次透析前后血浆,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用LIANG-1 00型水平细管粘度仪测定切变率分别是10 S-1、20 S-1、40 S-1、70 S-1、11 0 S-1的粘度.结果 和透析前比较,透析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和1 0 S-1、20 S-1.切变率下血浆粘度升高,而切变率为40 S-1、70 S-1和110 S-1下血浆粘度无明显变化.结论 尿毒症患者一次血液透析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和低切变率下的血浆粘度升高.  相似文献   

6.
用NXE-1型锥板式粘度计测定了11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全血表观粘度和血浆粘度。对其中2例做了动态观察。急性心肌梗塞组低切变率(5.75,11.5 s~1)、全血表观粘度显著增高(P<0.05),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电泳时间均非常显著增加(P<0.01)。动态观察表明,心肌便塞后第2日全血表观粘度即增高,第4日达高峰,第7日有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心肌梗塞后第1日的全血表观粘度,急性心肌梗塞后血液流变性质的变化将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7.
正常人体外实验姜黄素浓度为1×10~(-4)M/L,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35.4%(P<0.01)。大鼠灌胃五天后(剂量分别为20、40、60、80mg/kg·d)与对照组相比,血小板聚集作用减弱,血浆粘度和全血粘度降低。其中以40mg/kg·d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最强,抑制率为34.6%(P<0.05)。继续增加给药量,抑制作用未见进行性增强。在低切变率(37.5S~(-1))条件下,降低全血和血浆粘度作用显著,而高切变率(150S~(-1))时,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作者应用Low Shar-30流变测定仪,据Huang氏方程,用改良的方法测定了314名健康中国人(男160名,女154名)全血触变参数。提出了男、女两性全血触变参数的正常值范围。两组血浆粕度(η_0)和纤维蛋白原无明显差异。男子组红细胞压积(HCT)、屈服应力(τ_0)、粘度的牛顿分量(μ)、非牛顿分量(η_s-μ)、表观粘度(η_s)(2.378~(-1))、结构参数平衡值(A)、红细胞叠连解聚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ARC)均比女子组明显增高。本研究还发现,随着年龄增大,纤维蛋白原和血浆粘度有增高趋势,男女老年组比青年组明显增高。男女老年组的HCT、τ_0、μ、η_s、(η_s-μ)和A明显比青、中年组低。有趣的是男女两组ARC与年龄的关系是有差别的,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益气通络丹有明显地抑制ADP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率及降低循环中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注射用灯盏花素对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注射用灯盏花素对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于用药前、用药1~2疗程后检测高切变率全血粘度(ηbH)、低切变率全血粘度(ηbL)、血浆粘度(ηp)、红细胞聚集指数(RAI)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结果 治疗后ηbH、ηbL、RAI、Fib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降低。结论 注射用灯盏花素有改善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应用荧光偏振技术对附子汤及其拆方对正常小白鼠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连续给药8天后,与对照组相比,附子汤可以明显提高红细胞膜流动性,原方五味药的配伍效应显著优于其他拆方组。方中附子、人参、白芍的作用较为突出。以党参加量取代方中人参后,与原方无明显差异,提示配伍后党参与人参对该指标具有相似效应。  相似文献   

12.
高海拔地区中重度乳糜全血制备洗涤红细胞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中、重度乳糜全血制备洗涤红细胞的质量、输注效果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将采集的中、重度乳糜全血制备的洗涤红细胞作研究组,另将同期以正常血制备的洗涤红细胞作为对照组。检验血液质量,观察临床输注效果及输血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无临床不良输血反应发生,血液质量达到了国家标准要求。结论中、重度乳糜全血制备洗涤红细胞与正常血洗涤红细胞的质量标准一致。  相似文献   

13.
实验性中暑兔血浆内毒素与血液学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兔中暑时血浆内毒素(LPS)浓度与血液学指标的变化及其特点。方法在干球温度42℃、湿球温度35℃、相对湿度60%条件下,测定了24只热暴露兔随机分为肛温维持43℃组和肛温持续上升组,分别测定其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以及血浆内毒素(LPS)浓度。结果(1)肛温维持组与持上升组血 LPS浓度分别由实验前的0.139、0.131ng/ml升至0.285、0.249ng/ml;(2)两组动物休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病人血清体液免疫状况与其外周血胎儿有核红细胞(FNRBC)水平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重度子痫前期孕妇33例(研究组)及同期正常孕妇2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和Greiss反应法测定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G、IgMI、gA)与补体C3、C4水平,采用单密度梯度离心法富集计算FNRBC数量。结果研究组孕妇外周血中FNRBC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10.78,P0.05);研究组体液免疫指标中IgG、IgM及C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5.36~9.10,P0.05)。研究组FNRBC数量与IgGI、gM及C3水平呈负相关(r=-0.89~-0.44,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外周血中FNRBC数量增多与机体体液免疫状况密切相关,胎儿物质向母血的渗漏增多、机体免疫调控失衡和紊乱均可能是重度子痫前期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Hoq’s法进行改良,建立起微量精确、快速可靠,简便易行的“微量醛化鞣化红细胞血凝抑制免疫实验”(MGTRCHII),并用此法对羊水、脑脊液、胸水、腹水、血清,尿液中FDP进行了定量测定。文中对致敏血球制备,特异抗体纯化,体液中FDP微量检测技术,引起非特异凝集物质的吸收等作了较详介绍。并对本法的特是性、敏感性、可靠性作了检验。同时通过实验手段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观察、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大叶紫珠草对肾炎血尿模型大鼠尿红细胞和血清IL-1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淑兰  李文慧  刘宝生 《西部医学》2010,22(9):1584-1585,1589
目的探索大叶紫珠草对肾炎模型大鼠尿中畸形红细胞和血清IL-1的影响。方法用远交系健康SD雄性大鼠60只,采用牛血清白蛋白(C-BSA)加完全弗氏佐剂进行肾炎性血尿动物模型塑造(牛血清白蛋白累积用量200mg,C-BSA加完全弗氏佐剂做皮下、肌肉、腹腔、尾静脉、多部位注射共6周),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安络血治疗组、紫珠低剂量组、紫珠中剂量组和紫珠高剂量组,定期测定尿畸形红细胞I、L-1水平,探索大叶紫珠草治疗肾炎性血尿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结果大叶紫珠草和安络血对尿中畸形红细胞和血清IL-1均可使之降低,且紫珠组明显优于安络血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结论紫珠治疗肾炎模型大鼠血尿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围术期易出现微动脉栓塞和深静脉血栓,而血栓形成与血液流变性的改变密切相关。血细胞流变性是血液流变学的基础和核心,已经成为今后血液流变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七氟烷是目前常用的吸入麻醉药物之一。最近报道,七氟烷对血细胞流变学有一定影响,可能是围术期出现血液高黏滞综合征,导致血栓的因素之一,应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溶血和带血球标本对ELISA检测乙肝两对半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洪周  饶欢欢  黄震  罗萍 《九江医学》2004,19(1):18-19,21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溶血和带血球标本对ELISA一步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结果的影响 ;方法 :用 90例健康人 (HbsAg、HbsAb、HbeAg均为阴性 )的血液标本 ,人为造成不同程度的溶血或加入不等量的红细胞 ,在运用ELISA一步法检测HbsAg、HbsAb、HbeAg ,通过对检验结果的观察来分析溶血或带血球标本对ELISA一步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的干扰程度 ;结果 :当溶血 (Hb≥ 10g/L)或红细胞浓度达到一定量 (≥ 0 12 5× 10 12 /L)时 ,4 2 %以上的标本OD值均大于cutoff值 (P <0 0 0 1) ;结论 :当溶血程度Hb≥ 10 g/L ,红细胞浓度≥ 0 12 5× 10 12 /L时 ,对ELISA一步法检测乙肝两对半有影响 ,可造成标本假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