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见习环节管理对临床见习教学质量影响的研究,是通过加强对临床见习前期、见习期间、见习后期三个环节的管理,来控制见习教学全过程,使见习教学计划目标的制定、见习过程的组织与执行、见习手段和方法、见习效果和质量的评估等见习教学管理要素形成封闭环,重视过程管理、细化管理流程、明确管理目标、系统评价见习教学质量,达到持续改进见习带教质量的目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理念,为适应新的医学教学管理发展模式需要,提高临床见习教学质量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提高临床见习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见习是临床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临床见习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包括教学督导专家对临床见习教学质量的监督、医学生的评估与反馈、院长和教研室主任听课评估制度等;加强教师的岗前培训;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强化见习生的临床技能模拟培训等,对提高临床见习教学质量起到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护理学基础》临床实践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学基础》临床见习教学的模式。方法:在《护理学基础》理论教学时同步进行课间、集中等临床见习形式。结果:适当增加临床见习学时,有利于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形成正向的职业价值观,并能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结论:加强《护理学基础》临床见习教学是可行且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提高临床见习教学质量探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新时期,随着医疗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临床见习教学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如教学病源不足、教学环境相对恶化、师资不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面对这些问题,可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包括:控制招生规模、采用复合式见习教学法、科学灵活地安排临床见习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克服临床见习面临的各种困难,保证见习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超蔓  金松  陈曼玲 《海南医学》2007,18(12):165-167
目的 归纳和分析新时期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面临的问题.方法 调查问卷的形式.结果 90%的同学赞同实行"分期、分批、分散"的临床见习教学方法和在临床见习教学中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结论 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实行"分期、分批、分散"的见习教学方法和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临床见习教学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更好地利用临床见习资源,加强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提高临床课效果。方法2006级非临床专业本科学生161人,1—10周集中大课讲授,11-18周集中见习,19—20周期末考试。集中见习内容包括临床观摩和病例见习等。结果大多数学生和任教教师对集中见习予以肯定评价,认为集中见习有利于充分利用临床见习资源,丰富学生对临床医学的认识,以及早期培养人文素质和临床能力,但见习前的集中大课讲授等需要改进。结论集中见习是一种可以试行的临床课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学见习课质量评估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医疗改革新形势、提高临床医学各专业见习教学质量,我院教务处对见习课采用专家、学生双向评估的方式,通过分类及统计反映目前我院临床见习教学的优势和问题。帮助教师根据反馈结果改进教学方法、态度、质量,引导教学软件、硬件设施的改善,以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为目的,完善临床见习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秦波 《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8):1060-1060,1009
目的 探讨提高医学生临床见习质量的各种方法。方法 改变传统的临床见习教学方法,重点加强见习医师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强调循证医学的重要性。结果与结论 临床见习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能提高见习医师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并为以后的临床实习和就业打下较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内科见习带教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使学生被动接受临床知识,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学习效果差。在临床本科学生的见习教学过程中,采取和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加强见习前培训;(2)改善见习条件,优化教学环境,提供充足的教学设备;(3)提高带教老师素质;(4)改革教学方法,以PBL教学模式为主;(5)改革考试制度,以临床疾病诊治为主导模式,使学生真正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教学改革,医学生对疾病的认识、临床思维、动手能力得到加强,更有利于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全面培养。  相似文献   

10.
妇产科临床见习是妇产科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也是联系理论课和实习教学的桥梁阶段。我院妇产科学教研室对本校 95级医疗本科生实施了“阶段管理目标体系”方案 ,加强了妇产科学临床见习的组织管理和方法内容的改革 ,取得了初步成效。1 确立妇产科学临床见习的组织管理工作临床见习是学生从学校进入临床的体验 ,此阶段学生面临着心理适应、角色意识的转变、自学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步等问题。为此 ,教研室加强了对临床见习组织管理工作的改革 ,抽调一名高年资讲师专门负责见习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专门制定了大纲…  相似文献   

11.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从医学理论到医学实践的重要过渡,结合临床实习生对带教教师、科室硬件、医疗流程的期望和多年临床教学经验,探讨能满足实习生期望和要求的教学方法,并对新教学方法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新教学方法提高了医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和胃肠外科科室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实习教学阶段是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时期。本文从教学、学生、社会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临床实践教学中影响医学生临床技能提高的原因。借鉴北美临床实践教学的经验,提出从改革教学模式、应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基地建设和医学生教育等方面着手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  相似文献   

13.
医学生全程临床能力培养的探索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尚存在不足。文章借鉴国外临床实践教学的经验并总结自身实践情况,提出从整合课程模式、应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等方面着手提高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加强临床实践教学监控,提高医学教育教学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俊林  李凯军  刘阳  张春芳 《医学综述》2009,15(15):2390-2392
建立临床实践教学质控系统,制定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教学各环节的质控标准,严格教学质量监控的实施,是提高医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针对目前影响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我校采取了相应措施,为保证我校的临床实践教学质量起到了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运用显微数码互动教学系统开展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将显微数码互动教学系统引入病理学实验教学。在教学方法上,运用数码互动教学系统开展实验教学,综合利用临床病例标本开展大体标本观察,以显微数码互动教学系统为切入点,依据知识点关联度,实施多学科知识相互渗透、基础知识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融会贯通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上,增设数码互动尸体解剖实验项目,更新教学素材,研发病理学实验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形态学多媒体素材库充实教学内容。通过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从2002年起,汕头大学医学院对2002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行了新的教学模式。为了配合新的教学模式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医学院对临床教学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和探索。系统整合了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提早全面进入临床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床旁教学或病例讨论,并引入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所有临床教师均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临床理论课教学;注重对学生临床技能的考核,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方式。几年的实践证明,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结合现代医学教学的特点和要求,我们对在校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改革。在课程学习阶段,通过强化临床实践能力的教学,学生的学习目的更明确,学习积极性更高,且教学的针对性强,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陈耀凯  王宇明 《医学教育探索》2006,5(3):238-239,244
在传染病学教学实践中进行以下改革:将教学内容扩展到经典传染病以外,按照感染病学研究范畴授课,学科新进展及时纳入授课内容;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不拘泥于传统教学方法;在考试形式上突出实际能力的考察;在教学手段上以多媒体幻灯为主.以上教学改革措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培养高素质临床医生的关键环节之一。探索如何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在临床实践中,通过规范和强化临床带教管理、实习过程管理以及建立有效的考核和评估体系,大大提高了临床实习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儿科临床见习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探讨医学本科生临床见习课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对我院2001级本科生见习课采用以疾病鉴别诊断为重点的教学方法及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