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对消化道息肉的治疗作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对治疗各种消化道息肉的作用价值。方法:广基扁平息肉1 9例( 4 5枚) ,行内镜下APC切除;细蒂息肉(蒂直径<0 .8cm) 4例( 4枚) ,行高频电圈套切除;大息肉(直径>2cm )和粗蒂息肉(蒂直径>0 .8cm) 4例( 4枚) ,行内镜下高频电切+APC序贯治疗。结果:内镜下APC皆能清除各种大小的广基扁平息肉,包括位于消化道弯曲处和结肠皱襞沟病灶,高频圈套切除细蒂息肉切口平整,无粘连、无碳化、无烟雾、无异味,手术视野清晰。高频电切+APC序贯治疗可完全根除大息肉和粗蒂息肉。少数病例有腹胀、治疗部位疼痛、发热等,但无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APC治疗广基扁平息肉简单、有效,结合智能电刀切除细蒂息肉较其他高频电刀更为安全。高频电切+APC序贯治疗大息肉和粗蒂息肉,可根除病灶,有效止血,降低复发率,APC为经内镜非接触性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新方法,此法方便快捷、疗效较好、安全、易掌握,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胃肠道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德国ERBE公司生产的APC2型内镜专用氩气刀,对112例192枚胃肠道息肉进行氩离子凝固术。结果112例患者共192枚息肉中,135枚直径小于1cm的扁平、广基息肉,经内镜APC治疗后,病变全部消除,治愈率为100%;47枚直径大于1cm广基或亚蒂、细蒂息肉,经1~2次APC治疗,或配合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后,病变全部消除;另10枚有蒂息肉在内镜圈套治疗时采用内镜下APC配合治疗后病灶消除。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肠道息肉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安全性高,为消化道内镜治疗提供了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消化道息肉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2月经胃镜、结肠镜及病理确诊的182例消化道息肉患者行静脉麻醉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直径在0.2-1.0cm广基、扁平息肉仅行APC切除治疗,直径在1.0-3.0cm的有蒂及宽基底息肉行高频电切,残蒂及局部创面渗血再行APC止血治疗。结果:182例均完成治疗,麻醉效果满意,患者在整个内镜操作过程中均能保持安静。对检查治疗全过程无记忆,监测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稳定。其中,一次APC成功治疗20-25颗息肉11例,10余颗26例,25颗以上息肉分2次APC治疗7例。APC联合圈套器高频电切治疗结肠多发有蒂大息肉24例。术后腹胀19例,腹痛11例,胸前区烧灼感6例,多可以耐受无需处置,1-3d后症状消失。无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静脉麻醉内镜下APC治疗消化道息肉安全性好,可有效止血,副反应少,操作简便,尤其适合扁平、广基息肉的治疗。对有蒂及宽基底息肉可以联合圈套器高频电切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明确诊断的消化道息肉患者42例进行APC治疗.用DEVEL公司APC 9000型氩离子凝固器,电凝功率为60 W,氩气流量为2.4 L/分钟,至病灶上方0.3~0.5 cm处,以每次1~3秒施以氩离子凝固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并于1个月后进行复查.结果 42例患者127枚息肉均予摘除/灼除.直径>1 cm的广基或带蒂息肉18枚先用圈套器电凝电切摘除,再用APC烧灼残余病灶,直径<1 cm的息肉109枚直接用APC烧灼.1个月以后复查胃肠镜有3例(7.1%)直径>1 cm的广基或带蒂息肉病灶残端见黏膜充血水肿,未见息肉样增生,再以APC治疗.APC治疗中出现局部疼痛3例,腹胀6例,持续时间1小时~3天,无消化道出血及穿孔发生.结论 APC治疗消化道息肉便捷、疗效较好、安全,为消化道内镜治疗提供了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电子肠镜下微波凝固治疗大肠息肉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对473例经电子肠镜明确诊断、直径<1.0cm的广基、亚蒂或短蒂大肠息肉采用内镜微波凝固治疗,并于术后半年~1年复查肠镜观察有无息肉复发。结果:473例患者均经1次内镜微波凝固治疗成功,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术后半年~1年复查肠镜未见息肉复发。结论:内镜微波凝固治疗直径<1.0cm的广基、亚蒂或短蒂大肠息肉效果确切,操作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6.
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36例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治疗各种消化道息肉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氩离子凝固术(APC)切除消化道息肉36例,其中广基扁平息肉24例(36枚),亚蒂息肉12例(15枚);内镜下高频电切消化道息肉28例,其中广基扁平息肉15例(24枚),亚蒂息肉13例(18枚)。结果: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能清除各种大小的广基扁平息肉和亚蒂息肉,效果较好,治疗后副作用与内镜高频电切组比较较少(P〈0.05)。结论:氩离子凝固术(APC)是一种新的非接触性内镜下电凝固技术,此法具有简便、安全、疗效好、易掌握等特点,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价值.方法:采用德国ERBE公司生产的.APC300型内镜专用氩气刀,对经病理学证实的消化道息肉进行氩离子凝固术.结果:23例患者共78枚息肉,其中59枚为扁平、广基息肉,经内镜氲气刀治疗.另19枚有蒂息肉在内镜圈套治疗时采用内镜下氩气刀配合治疗.全部治愈.每枚息肉根据其部位、大小决定氩离子凝固次数,一般经1~7次凝固息肉皆变平,每次内镜最多可处理10枚息肉,息肉超过10枚者宜分次进行治疗.结论:内镜下氩气刀对消化道广基、扁平息肉或息肉样隆起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其疗效佳,安全性好,副作用少,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内镜氩气刀、微波与高频电刀治疗大肠广基息肉的效果。方法:分别用氩气刀、微波、高频电刀治疗大肠广基息肉1545枚。结果:321例患者共567枚息肉经内镜微波治疗,其中93枚未能一次灼除,进行了延期二次治疗。125例患者共326枚息肉经内镜高频电刀治疗,其中19枚息肉较大者为了避免烧灼过深穿孔而进行了延期二次治疗。204例患者共652枚广基息肉经内镜氩气刀治疗,其中635枚一次安全灼除,17枚经延期二次治疗消失。结论:经内镜氩气刀治疗大肠广基息肉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安全性好、副作用少,而且疗效优于经内镜微波和高频电刀治疗,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0例患者共351枚结直肠息肉行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其中214枚扁平和65枚亚蒂息肉仅行APC治疗,72枚有蒂息肉电切治疗后用APC处理息肉残端。结果本组病例全部临床治愈。2例患者出现无症状的局部黏膜下气肿,78例患者出现短暂腹痛,未行处理自行缓解。结论 AP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结直肠息肉治疗方法,副反应少,操作简便,尤其是在扁平、广基息肉的治疗中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氩气刀)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价值。方法 采用德国ERBE公司生产的APC300EA型内镜专用氩气刀对经病理学证实的消化道息肉进行氩离子凝固术。结果 74例患者共116枚息肉,其中106枚为扁平、广基息肉,经内镜氩气刀治疗,另10枚有蒂息肉在内镜圈套治疗时采用内镜下氩气刀配合治疗,全部治愈。每枚息肉根据其部位、大小决定氩离子凝固次数,一般经2-4次凝固息肉皆变平,每次内镜最多可处理10枚息肉,息肉超过10枚者宜分次进行治疗。结论 内镜下氩气刀对消化道广基、扁平息肉或息肉样隆起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其疗效佳,安全性好,副作用少,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大肠息肉20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翁敬飚  刘正金 《海南医学》2010,21(18):30-31
目的探讨老年人大肠息肉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内镜下大肠息肉分布、病理特点和内镜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内镜电凝电切术、钳切术或套扎术治疗的200例老年人大肠息肉患者的有关资料及病理结果。结果老年人大肠息肉男女比为2.5∶1,平均66.2岁,内镜检出率23.5%。临床表现为腹痛占42.0%,便血占18.5%;息肉单发者占57.0%,多发者占43.02%;息肉形态山田Ⅰ型占71.38%;息肉直径〈0.5cm占76.5%,〉2.1cm占1.6%;息肉分布在左半结肠占61.6%,其中乙状结肠占34.4%,直肠占27.1%;腺瘤性息肉占83.29%,炎症性息肉占4.83%,增生性息肉占11.46%,大肠腺瘤性恶变率为0.48%。结论息肉的分布主要在左半结肠,以腺瘤性息肉为主,恶变者主要为腺瘤性,但发生率较低。内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术最好行心电监护,定期内镜检查治疗为预防其癌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金属夹在内镜下胃肠大息肉电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估。方法内镜下高频电切除胃肠息肉86例,对32例息肉头体部最大直径〉2.0cm,蒂径〉1.0cm者应用HX-610-135金属夹钳夹蒂部后行电切除或电切除后立即夹闭创面(治疗组)。对54例息肉头体部最大直径1.0~3.0cm,蒂径0.5~1.2cm者行单纯高频电切除(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高频圈套电切较大胃肠息肉预防性应用金属夹能够显著降低其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明显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徐大洲 《河北医学》2014,(11):1863-1866
观察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以及内镜下的息肉分布情况,比较临床症状与息肉大小分布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诊断治疗的结直肠息肉患者412例作为研究对象。结肠镜下诊断患者的临床症状、内镜下息肉发生部位以及息肉大小。结果:412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临床症状腹痛腹胀的发生率为36.7%,大便性状改变的发生率为17.2%,便血的发生率为22.6%,腹泻的发生率为9.2%,便秘的发生率为8.5%,贫血消瘦的发生率为5.8%。息肉分布在直肠和乙状结肠的比例较高,分布在回盲肠的比例最低。息肉直径不超过0.5cm的占43.54%,直径在0.6-1.0cm的占35.24%,直径大于1.1cm的占21.22%。消瘦与不消瘦患者的息肉大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便血与不便血患者的息肉大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84枚息肉有359枚发生病变,均病变成腺瘤,病变率为61.6%。息肉发生腺瘤病变与息肉直径、数目与粘膜表面有关,与息肉分布位置无关。结论:结直肠息肉临床表现主要是便血、消瘦、便秘腹泻以及腹痛腹胀等,主要分布在直肠和乙状结肠,不同症状的患者息肉大小比例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运用高频与射频介入技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方法对505例消化道息肉患者在内镜下运用高频技术和射频技术治疗,其中高频组125例,射频组380例,观察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高频组125例中,123例治疗有效,1例广基无蒂较大息肉(2.5 cm)因切割困难后改作射频治疗,1例因有蒂小息肉(0.4 cm)圈套器收较紧造成机械性切割脱落发生出血;射频组380例治疗全部成功,其中4例较大息肉(2.0-3.0 cm)进行二次治疗。结论高频、射频技术在治疗消化道息肉中都是行之有效的介入治疗手段,射频治疗消化道息肉更加安全可靠,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5.
李远美  吴传良  万成乐  金雷 《中外医疗》2010,29(10):31-31,123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消化道息肉采用内镜下高频电电切除术、电凝术、热活检钳钳除术、活检钳钳除术、尼龙绳圈套术等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83例消化道息肉(共501枚)患者,采用单纯高频电切除术215例,尼龙绳套扎+高频电切除术7例,热活检钳钳除术23例,电凝术11例,活检钳钳除术27例。其中271例一次性治疗成功,9例治疗2次,3例治疗3~5次(一例多发巨大腺瘤性息肉治疗5次)。结论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具有简单、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成人型电子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和热活检钳夹除少儿大肠息肉的疗效。方法应用成人型电子肠镜对少儿大肠息肉92例112枚用高频电凝切除,直径〈5mm用热活检钳夹除,全部病例均治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果少儿大肠息肉多为单发,好发年龄10岁以内,且临床多有便血,好发部位在直肠和乙状结肠,病理分型以炎性息肉和幼年性息肉为主。结论成人型电子肠镜下高频电切和热活检钳夹除少儿大肠息肉,方法简单,安全可靠、经济,患儿痛苦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结肠息肉的内镜特征及电切后复发、癌变情况,比较息肉电切前后的组织病理学结果,了解息肉电切后复发及癌变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析总结2009年11月30日~2010年12月1日在我院接受肠镜检查的结肠息肉患者的内镜特征,分析影响息肉恶变的因素;对比行内镜下息肉切除的患者电切前后组织病理学结果,统计电切后息肉再发率,分析再发及癌变的相关因素。结果息肉患者共412例,检出息肉646枚,息肉电切前后的病理学结果不符合的概率为35.2%;电切后息肉再发率为51.8%;多发性息肉、年龄>50岁、息肉直径>1.0 cm及腺瘤性息肉更容易再发;年龄>50岁、左半结肠息肉、直径>1.0 cm、广基及分叶状息肉容易癌变。结论结肠息肉电切前后的病理学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活检可能漏诊癌变息肉;息肉电切后再发率高,应定期进行复查;结肠息肉好发于中老年人,腺瘤性息肉体积越大,位于左半结肠、广基及分叶状息肉其癌变率越高。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子胃镜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胃息肉被发现,但目前西医治疗方法单一,复发率较高,李佃贵教授根据多年临床治疗经验,认为胃息肉的形成为浊毒、痰、瘀、虚相互兼夹致病,浊毒贯穿疾病始终,初期治疗以化浊解毒、消痰化瘀为主,后期以调阴阳、补气血为主,用之临床,效如桴鼓,炎性息肉可很快消除,对直径>2 cm的胃息肉、胃底腺息肉及腺瘤性息肉李教授建议先行内镜下切除,再结合中药综合调理机体内环境从而降低胃息肉的复发率及癌变率,并举临床医案1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内镜联合普米克令舒经鼻雾化治疗方案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普米克令舒喷鼻治疗,观察组鼻内镜联合普米克令舒经鼻雾化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鼻部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鼻内镜下息肉Lurid-Kennedy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治疗后的鼻部症状VAS、鼻内镜下息肉Lurid-Kenned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皮质醇浓度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皮质醇浓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联合普米克令舒经鼻雾化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可有效促进鼻部症状的改善,减少鼻息肉体积,减轻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