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应用扩张后的额部皮瓣行全鼻再造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扩张后的额部皮瓣行鼻再造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扩张术将额部皮肤扩张,转移扩张后的额部皮瓣行鼻再造术,结果:7例鼻再造手术皮瓣全部成活,鼻外形满意。结论:应用扩张后的额部皮瓣行鼻再造术方法切实可行,术后额部瘢痕小。  相似文献   

2.
毋玉玲  吕峰 《中原医刊》1999,26(4):60-61
联合额部扩张皮瓣Ⅰ期全鼻再造,是指额部放入扩张器在手术中往扩张器囊中注水及回病房后分次注水,使扩张器保持相对恒压来扩张额部软组织皮瓣行全鼻再造,比普通扩张法缩短3~7周,改变了以前鼻再造采用前臂游离皮瓣、皮管等方法,而且供皮组织的颜色和面部皮肤协调一...  相似文献   

3.
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对烧伤鼻缺损患者扩张额部正常皮肤,或额部浅表疤痕,或额部植皮后皮肤。将扩张后皮瓣行全鼻再造术14例,并有9例同期置入鼻支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黄建琼  周敏  吴直惠  钟艳 《西部医学》2007,19(5):996-997
目的为额部扩张皮瓣全鼻再造的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总结13例鼻缺损患者额部扩张皮瓣全鼻再造的成功护理经验。结果13例额部扩张皮瓣全鼻再造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半年以上,额部瘢痕不明显,再造鼻外观效果满意。结论良好的手术前后护理是额部扩张皮瓣全鼻再造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适合儿童的全鼻再造方法。方法 对临床上常用的扩张后额部皮瓣法、上臂皮管法及前臂游离皮瓣法三种方法在再造鼻形态、质地、颜色及供瓣区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额部皮瓣法效果最好但时间长,上臂皮管法效果好但步骤多,体位固定困难;前臂游离皮瓣法效果尚可,损失最大。结论 扩张后的额部皮瓣法是儿童全鼻再造的首选方法,上臂皮管法为备用方法,前臂游离皮瓣法为慎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三角薄皮瓣及额部扩张皮瓣在鼻再造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于胸肩部设计皮瓣,以胸廓内动脉穿支为供血血管,转移修复鼻缺损;在额部埋置扩张器,以一侧滑车动脉为供血血管,利用扩张皮瓣行缺损鼻再造。结果13例患者术后皮瓣均成活良好,鼻外观及功能恢复,随访1~3年,鼻外观基本保持不变。结论胸三角薄皮瓣及额部扩张皮瓣均适用于鼻再造。额部扩张皮瓣鼻再造术后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解决全鼻再造过程中鼻衬里问题的方法。方法 分 3个阶段进行 :在埋植扩张器的同时将皮片固定于预扩张的皮瓣下 ,皮面朝向扩张器 ;注水扩张 ;利用扩张的皮瓣和皮片再造全鼻。结果  2例以预制扩张皮片为鼻衬里再造全鼻 ,皮片成活良好 ,鼻外观满意。结论 利用预制扩张皮片作为鼻再造的鼻衬里 ,是较为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周柯  范飞 《重庆医学》2006,35(18):1692-1693
目的介绍对全鼻缺损尤其是中隔严重缺损的一种手术方法。方法应用面动脉为蒂的血管神经蒂岛状颊肌黏膜瓣、额部扩张皮瓣及肋软骨支架Ⅰ期修复全鼻缺损。结果2000年以来共治疗6例,术后岛状颊肌黏膜瓣及额部扩张皮瓣全部存活,鼻状态功能良好,无血肿、感染、面神经损伤及开口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岛状黏膜瓣及额部扩张皮瓣血运良好,易存活,再造鼻形态功能趋于自然.供区易于缝合,感觉功能好。  相似文献   

9.
额部扩张皮瓣全鼻再造术血运障碍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额部扩张皮瓣全鼻再造术后血运障碍的预防措施.方法 2000年以来对18例患者应用以一侧滑车上动静脉为蒂的额部扩张皮瓣加自体肋软骨移植行全鼻再造.结果 1例皮瓣远端坏死,其余皮瓣完全存活.结论在应用以一侧滑车上动静脉为蒂的额部扩张皮瓣行全鼻再造时,一、二期手术中避免血管蒂部损伤、受压是预防皮瓣出现血运障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改进设计额部预扩张皮瓣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皮瓣修复部位,对额前主要供血支部分结扎阻断,保留选用的轴型血管蒂,强化皮瓣扩张及延迟效应,除额正中皮瓣用于鼻再造纵向切取设计外,选用额上区皮瓣转移,供区直接闭合。应用10 例。结果 10 块额部扩张皮瓣转移完全存活,随访6 个月~7 年3 个月,修复功能形态恢复满意,供区病损小。结论 调控额部预扩张皮瓣供血及结合选用额上区皮瓣转移是增进临床修复与再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额部带蒂皮瓣全鼻再造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在额部扩张后带蒂皮瓣行全鼻再造术的效果.方法 在前额部的软组织下埋入软组织扩张器,经过8周后将软组织用扩张器注水完成扩张,并持续4~6周.在前额上以一侧知名动脉为血管蒂设计三叶状的带蒂皮瓣,向下反转重建外鼻.结果 7块额部扩张皮瓣转移后完全存活,1例岛状皮瓣转移的患者鼻翼边缘有少许坏死,余5例患者再造鼻的外形与鼻的通气功能均良好,随访9个月至4年8个月,皮瓣无回缩,额部供区无明显瘢痕.结论 额部扩张后带蒂皮瓣为全鼻再造的理想治疗方案,带蒂转移的术式更安全可靠,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双蒂颞浅动静脉筋膜轴型扩张皮瓣修复男性颌颈部瘢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uang YX  Fan JC  Liu LQ  Zhan XH  Zheng JW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6):1820-1823
目的 总结以双侧颞浅动静脉筋膜为蒂的额顶部扩张皮瓣修复男性颌颈部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7月至2009年6月,应用双蒂颞浅动静脉筋膜轴型皮瓣为13例颌颈部瘢痕男性患者(年龄21~38岁,平均27岁)进行修复治疗.瘢痕面积14 cm×5 cm至32 cm×15 cm.术前应用超声多普勒血流测定仪探测出颞浅动脉及其额、顶分支的位置和走行方向,并选择适当的扩张器备用.Ⅰ期手术:发际缘内正中矢状切口,在额肌及帽状筋膜下进行广泛剥离,形成容纳扩张器的腔隙;置入选定的扩张器.术后1~2周开始向扩张器内注水,间隔3~5d注水1次,注水量与扩张器容量之比为(1.5~3.5):1.Ⅱ期手术:切除颌颈部瘢痕组织,充分松解挛缩,确定瘢痕切除后受区面积;设计以双侧颞浅动静脉为蒂的扩张皮瓣,包括额部皮肤和发际缘头皮,取出扩张器,形成双蒂颞浅动静脉筋膜轴型皮瓣,皮瓣的大小为25 cm × 6 cm至32 cm × 9 cm;将分离好的双蒂颞浅动静脉筋膜轴型皮瓣转移修复创面,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形成新的发际线.Ⅲ期手术:Ⅱ期手术后3周,进行皮瓣断蒂和蒂部修整.结果 各期手术顺利.扩张器共注水420-800 ml,平均660 ml;扩张时间3~5个月,平均4个月.皮瓣转移后全部成活,供瓣区均可直接拉拢缝合;颌颈部瘢痕完全切除,重建的胡须自然美观.结论 双蒂颞浅动静脉筋膜轴型扩张皮瓣用于成年男性颌颈部瘢痕修复效果良好,可同时完成胡须重建,修复后面部形态美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轻中度痤疮患者与正常人面部各生理指标的测定比较,分析其中的差异,探讨皮肤生理指标的异常与痤疮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为今后对痤疮的预防、控制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选取114例受试对象,实验组为痤疮患者57例,对照组为正常健康志愿者57例.运用无创性皮肤生理功能检测仪,测量受试者前额、鼻部和脸颊的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失水量(TEWL)、皮肤油脂、皮肤表面pH值、皮肤黑色素、皮肤血红素以及皮肤弹性.另外,对受试者的眼角只做弹性测量.统计分析痤疮患者与正常人各部位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前额、脸颊的角质层含水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前额、脸颊的TEWL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前额、鼻部、脸颊的皮肤油脂和血红素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前额、鼻部、脸颊的pH值、黑色素含量、弹性值,鼻部的角质层含水量和TEWL值,以及眼角的弹性值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痤疮患者与正常人相比,面部皮肤屏障功能出现损伤,皮脂分泌增多,TEWL和血红素含量升高,角质层含水量降低与痤疮的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应用扩张器,预先扩张前额部皮肤,制成带颞浅动脉筋膜蒂的前额部岛状皮瓣,修复颜部皮肤缺损27例,前额部剩余的扩张皮肤缝合于发际缘,不需植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适合儿童的全鼻再造方法。方法对临床上常用的扩张后额部皮瓣法、上臂皮管法及前臂游离皮瓣法三种方法在再造鼻形态、质地、颜色及供瓣区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额部皮瓣法效果最好但时间长,上臂皮管法效果好但步骤多,体位固定困难;前臂游离皮瓣法效果尚可,损失最大。结论扩张后的额部皮瓣法是儿童全鼻再造的首选方法,上臂皮管法为备用方法,前臂游离皮瓣法为慎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种矫正额颞部衰老征象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额、颞部头皮发际内小切口、双层次剥离(额部:骨膜下,额肌与皮肤间;颞部:颞浅筋膜眼轮匝肌与颞深筋膜间,颞浅筋膜服轮匝肌与皮肤间),向上提紧额肌骨膜瓣和颞浅筋膜眼轮匝肌瓣,采用多点悬吊折叠缝合内固定(额部缝合固定于骨膜;颞部缝合固定于颞深筋膜表面)。不去除头皮,待自然收缩恢复,皮内缝合。结果从2005年2月~2008年2月临床应用48例,术后随访6个月~2年效果仍满意。均获得满意的额颞部年轻化效果,又避免了冠状切口的并发症。结论小切口双层次剥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额、颞部除皱术,既可单独应用于额部或颞部,也可额颞部同时进行手术,具有时间短、损伤小、康复快、脱发少、效果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道额部皮瓣在面颊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根据面颊部缺损情况,利用颞浅动脉额支所滋养的额部皮瓣转移及创缘组织瓣翻转形成衬里加额部皮瓣转移进行修复。结果:本组12例,缺损最大10cm×cm,最小3cm×3cm。额部皮瓣转移修复面颊部皮肤缺损8例;面颊部洞穿性缺损采用局部黏膜或皮肤衬里加额部皮瓣转移修复皮肤缺损4例。除2例额部皮瓣远端出现瘀斑、表皮部分液化脱落外,余皮瓣成活良好,色泽正常,存在感觉,面额部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额部皮瓣血管走行恒定、表浅、血运丰富、血管蒂长、易于解剖和切取,是修复面颊部软组织缺损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This forehead island tunnet skin pedicle operation for tot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nose shortcns the period of hospitalization. Patients can usually be discharged 2-3 weeks after opera- tion, reducing expenses. Nasal configuration remains stable long after opera,tion, its hue closcly raatches the adjacent tissues and the frontal clonor area often shows little, if any, deformation. This one-stage total thinoplasty was per- formed on 30 ca,ses with good results in 27* The operation failed iu 3, 1 0f them had total nccrosis as a result of vascular aamage to frontal flap during cpera+ion. The remaining 2 with insuffi- cient arterial blood supply following vascular spasm, resulting in loss of the columella and alae. A split thickuess or full-thickness skin graft. is routinely used to close the forehead donor area wound with unsatisfactory result. In re- cent ycars the forehead skin is completely ex- cised anil covered by slim grafting to repair the depressed area for better cosmetic effect.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扩容术对鼻腔结构异常致鼻塞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127例鼻中隔偏曲、慢性肥厚性鼻炎及慢性鼻窦炎患者,根据病变的不同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或术式组合(包括鼻中隔矫正术、下鼻甲骨折外移、等离子部分消融、黏膜下切除、部分切除术、鼻窦开放术等).结果 术后随访3~36个月,显效率为75.59%,有效率为24.41%,总有效率达100%.结论 鼻内镜下鼻腔扩容术处理鼻中隔偏曲、慢性肥厚性鼻炎和慢性鼻窦炎等鼻腔结构异常致鼻塞患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