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阴洗方治疗湿热下注型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共入选300例湿热下注型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对照组及西药对照组(各100例),分别采用阴洗方、肤阴洁、肤阴泰外洗治疗,共治疗7天;观察治疗前后阴道局部症状及阴道病原学等指标,并评价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中药对照组及西药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84.0%、85.0%,治疗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外阴瘙痒、白带性状,减少白带量方面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阴洗方对湿热下注型阴道炎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蛇床子汤外阴阴道冲洗配合硝酸咪康唑栓治疗湿热下注型霉菌性阴道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28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硝酸咪康唑1枚/次,1次/d,阴道用药;治疗组68例蛇床子汤洗剂(蛇床子、苦参、百部、黄柏、白鲜皮、明矾、荆芥、川椒),250mL/次,1次/d,外阴阴道冲洗;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同对照组。两组均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阴道分泌物、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50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59%。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2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1.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蛇床子汤外阴阴道冲洗联合硝酸咪康唑栓治疗湿热下注型霉菌性阴道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 ,临床常见的有因滴虫、白色念珠菌所致的“特异性阴道炎”和由细菌所致的“非特异性阴道炎”。其共同症状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异常、外阴瘙痒、疼痛 ,甚至溃烂等 ,中医辨证为湿热下注。我们用二黄子洗液观察治疗阴道炎16 7例 ,同期与洁尔阴 (成都恩威  相似文献   

4.
杨志娟  马海浓 《新中医》2015,47(8):152-153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妇因美卡波姆宫颈凝胶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熏洗联合妇因美卡波姆宫颈凝胶治疗。7天为1疗程,治疗2疗程。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7%,对照组8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外阴阴道瘙痒、分泌物增多、阴道口疼痛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观察组5.0%,对照组2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妇因美卡波姆宫颈凝胶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临床疗效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减少复发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VVC)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分为两组各44例,实验组用保妇康栓及氟康唑胶囊,对照组只用氟康唑胶囊。结果:实验组外阴瘙痒消失、阴道分泌物正常与阴道黏膜无红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实验组97%、对照组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妇康栓联合氟康唑胶囊治疗VVC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湿热下注型(湿浊偏甚者)带下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本病诊断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对照组用克霉唑栓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基础上加用中药萆薢渗湿汤内服进行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下注型(湿浊偏甚者)带下病疗效明显,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蠡沟穴循经刺法为主治疗湿热下注型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辨证为肝经湿热下注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施以针刺治疗,穴取以蠡沟、曲泉、中极为主,其中蠡沟穴采用循经刺法,每日1次。以治疗6 d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总有效率达到93.3%(28/30)。结论:蠡沟穴循经刺法为主治疗湿热下注型霉菌性阴道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阴痒患者逐年增多。笔者于2010年7月—2013年6月用自拟的芳香外洗方治疗外阴瘙痒84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拟定。(1)症状:外阴瘙痒,灼痛,或伴有尿频,尿急,尿痛。(2)妇科检查:宫颈及阴道黏膜充血,分泌物异常,滴虫性阴道炎分泌物呈黄色泡沫状,霉菌性阴道炎分泌物呈豆渣样,老年性阴道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止带方加味结合西药治疗湿热下注型带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湿热下注型带下症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用西药奥硝唑胶囊内服及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泡腾片外用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另以止带方加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证候积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积分低于对照组,积分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下注型带下症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西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12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5年3月至1996年3月我院妇科门诊采用自拟妇康3号胶囊外用,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霉菌性阴道炎127例,与制霉菌素片外用对照组72例比较,疗效显著,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 诊断标准(1) (1)外阴阴道奇痒,白带增多,呈白色豆渣样或凝乳样,粘附在阴道壁上;(2)阴道分泌物涂片可查到霉菌。2 临床症状评分标准(2) 阴道分泌物中查到霉菌为10分;外阴瘙痒灼痛5分;阴道分泌物增多2分;阴道粘膜有出血点1分;性交痛1分;尿频尿急尿痛1分。3 一般资料 199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组127例,年龄20~57岁,平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中的平和质与3 种偏颇体质(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的舌象特征.方法:以1687 例体检人群为对象,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测评各体质类型的得分;由中医师进行舌象观察并拍摄数字舌图,并对平和质、痰湿质、湿热质和阴虚质4 组的舌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平和质组中,属于正常范围的舌质(淡红舌、正常舌形)与舌苔(薄白苔)的出现率均不到50%.与平和质组比较,痰湿质组的暗红舌、厚腻苔、黄苔的发生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质组的红/绛舌、厚腻苔的发生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质组的红绛舌、瘦薄舌、少苔的发生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颇体质时,虽然异常舌象的出现率增高,并各具特征,但舌诊与体质辨识问卷相结合的诊断规律研究仍是体质辨识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44例恶性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舌象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告4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的舌象观察结果。移植前薄苔28/44例,移植后舌象明显变化,初期厚腻苔29/44例,舌质紫暗14/44例,后期厚腻苔减至15/44例,褐、灰、黑苔增至14/44例。从中医角度显示此种治疗对患者机体产生的影响,对临床辨证施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排毒通腑法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型便秘的综合疗效.方法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处理及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治疗组采用针药结合排毒通腑法,对照组采用开塞露.比较治疗后7 d、21 d对便秘、相关证候、中医病类积分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7 d、21 d 对便秘的有效率分别为93.7%和96.9%;对心烦易怒、舌质红或暗、苔黄腻改善明显(P<0.01);21 d的中医病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总进步率为97.0%.对照组:治疗7 d、21 d对便秘的有效率分别为61.8%和79.4%,总进步率为55.8%.两组总进步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针药结合排毒通腑法用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型便秘疗效确切,同时可改善相关证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舌诊降低平和质判定假阳性率的可能性.方法:观察对象为844 例体质辨识属平和质的体检者(男性398 人,女性446 人),由中医师进行舌诊.纳入分析的体检数据有BMI、BP、EKG、胸透/胸片(X-ray)、腹部B 超(肝、胆、脾、双肾)、WBC、RBC、HGB、ALT、AST、BUN、CR、URIC、GLU、CHO、TG、HDL-C、LDL-C.计算体检数据、舌象的异常频数与异常发生率,并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平和质体检者的体检指标中,114 人的体检指标全部正常,BMI、肝脏B 超、TG、CHO、LDL-C 和EKG 的异常发生率高于20%;常见的异常舌象是暗红舌、红/绛舌、腻苔、厚苔;"暗红舌、腻苔" 者BMI、肝脏B 超、ALT、URIC、TG、HDL-C 的异常发生率显著升高(P 值分别为0.004、0.041、0.03、<0.01、<0.01、0.001);肝功能异常者大多出现腻苔和厚苔.结论:舌象异常与体检数据异常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平和质的判断中,可以通过舌诊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舌苔变化与病程、病情的相互关系。[方法] 观察记录103例男性确诊新冠肺炎患者舌象变化,并分析其与年龄、病程、病情的关系。[结果] 患者入院舌形多表现为舌胖,占61.17%,无瘦舌,入院出院舌质舌形无明显变化。患者以腻苔为主,腻苔为本病的主要舌象。随着年龄增长,腻苔的比例也增长,发病时间越长,出现腻苔的比例越高,住院时间越长,出现苔腻的比例越高。腻苔越明显,病程越长,预后较不良。[结论] 观察新冠肺炎患者的舌象变化与病情进展有一定的一致性,可作为判定愈后的一项简易指标,并对指导中医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伤寒舌诊中腻苔概念的形成.方法:查阅46 部伤寒病舌诊医案,摘录与滑、腻相关的医案,并以"腻"为关键词,检索<中华医典>中有关腻苔的著作,并进行分析.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伤寒舌诊医案中对滑苔的记录呈下降的趋势,而腻苔的记录呈增长的趋势.明代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是最早在滑苔中描述苔"腻"的著作.经过滑、腻并存的时段后,腻苔成为一个独立的舌象.结论:腻苔是从滑苔中分化出来的舌象,是伤寒舌诊研究的成果之一,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伤寒舌诊与温病舌诊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慢性胃炎腻苔患者的口腔微生物菌群组成特征,探索腻苔的形成机制。方法 收集40例慢性胃炎患者舌苔样本(腻苔组20例,非腻苔组20例)和20名正常人舌苔样本(健康对照组)。利用16S rRNA基因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ed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技术检测各组舌苔微生物菌群,得到舌苔样本细菌DGGE图谱,将其数字化后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分析(PLS-DA)。结果 慢性胃炎腻苔组、非腻苔组与健康对照组舌苔的微生物组成存在差异。(1)腻苔组与非腻苔组之间有5条具有显著差异的条带,PLS判别模型的预报准确率达到97.5%;腻苔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有8条具有显著差异的条带,PLS判别模型的预报准确率达到95.0%;非腻苔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的条带差异不明显。(2)腻苔组的8号条带亮度高于非腻苔组和健康对照组,测序结果显示其最近邻居为Moraxella catarrhalis(黏膜炎莫拉氏菌/卡他莫拉菌),但两者相似度仅为96.2%,可能是目前尚未报道的一个新菌种;10号条带亮度为健康对照组>非腻苔组>腻苔组,测序结果显示其与Rothia mucilaginosa(黏滑罗斯菌)相似度达到100.0%。结论 8号条带的菌种可能与慢性胃炎腻苔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10号条带的菌种可能与慢性胃炎非腻苔形成有一定的关系,提示口腔微生物菌群的变化可能是腻苔的形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中医舌象的关系。方法:测定103例肺癌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值,并观察其舌象。结果:气血瘀滞证、黯舌、腻苔的患者血清VEGF值明显高于气虚痰湿证、阴虚热毒证、气阴两虚证的患者。提示:气血瘀滞证、黯舌、腻苔的患者VEGF值相对较高,其血管生成旺盛,肿瘤易于发生转移。因此中医治疗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酌加活血化瘀的药物,对于改善血瘀症状、降低血清VEGF值、预防转移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不同舌苔变化的细胞化学有效成分,尝试为临床检验提供一种新的具有中医特色的体液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波方法打碎舌苔脱落细胞,用UV-756MC型分光光度计检测舌苔细胞匀浆中的SDH、ACP、LDH、PAS含量。结果:(1)慢性胃炎患者舌苔中SDH、LDH含量较正常组升高(P0.05),PAS含量降低(P0.05);(2)慢性胃炎患者黄苔中SDH、ACP、PAS、LDH含量均较白苔组升高(P0.05);(3)慢性胃炎患者剥苔组SDH含量最低(P0.05),黄厚腻苔组SDH含量最高(P0.05),其趋势为黄厚腻组薄黄腻组薄白腻组白厚腻组薄白苔组薄黄苔组剥苔组;慢性胃炎患者各组舌苔ACP含量比较,薄黄腻组ACP含量最高,薄黄苔组最低。结论:慢性胃炎舌苔变化与细胞化学成分SDH、ACP、LDH、PAS有一定相关性;可为临床检验提供一种新的具有中医特色的体液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