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2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5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体检人群中听力损失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7年9月~2018年7月在北京同仁医院体检中心接受听力筛查者进行查体、问病史、纯音筛选测听,计算听力损失患病率并应用回归分析听力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观察听力损失患病率随年龄变化的趋势。结果 体检人群中听力损失率45.6%,男性比例更高(4.7:1,P <0.001),BMI、血压和空腹血糖高于正常人群。年龄[OR(95%CI):1.007(1.052-1.103),P <0.001]和肥胖[OR(95%CI):1.087(1.021-1.157),P =0.009]是高频损失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OR(95%CI):0.381(0.199-0.727),P =0.003]是高频损失的保护因素。年龄也是高、低频均损失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122(1.087-1.158),P <0.001],听力损失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结论 体检人群中听力损失检出率较高,应针对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肥胖和糖脂代谢异常人群定期开展听力筛查,早期发现年龄相关高频听力损失,积极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噪声等因素,预防因听力损失加重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2.
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是医学形态学的一门基础的实验课程,通过真实的人体或动物组织、胚体标本的观察了解组织胚胎结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学习其他基础和临床医学课程的延伸奠定基础.教育兴国新形势下,将"互联网+"引领的线上教育和传统实验教育模式相结合、完善并优化,是我国医学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也是优化教育质量的重点[1].因此,高校通过丰富互联网教育资源,完善线下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合理安排时间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其独立学习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校的教育水平.本文在阐述线下与线上教学的特点分析基础上,探索"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基于线上教育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创新对策,完善医学类院校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清代伤寒病舌诊的共性特征.方法:阅读46 部伤寒病舌诊医案著作,获得伤寒病舌诊医案214 例,267 人次,统计舌质与舌苔的出现率.并分析舌象记录在清早期、中期、晚期的变化规律.结果:在267 人次中,对舌苔的记录最多(91.39%).清代不同时期的舌象记录比较显示:与清代早期比较,苔质的记录数量明显增加(P<0.01).苔色的记录以清早期为多,清中期减少(P<0.01),清晚期又显著增加(P<0.01).清晚期,腻苔和红舌的记录显著增加(P<0.01).结论:对古代伤寒病舌诊的共性特征以及演变规律分析,能够为现代急性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辨证,以及伤寒、温病方药的准确应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我校开展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临床专业课程整合改革,本课程组承担"心血管系统"基础课程整合。通过构建"冠心病"临床案例并设计问题,按照从宏观向微观、从形态向功能、从正常向疾病开展教学活动。理论课以LBL和CBL相结合,实验课注重验证性和设计性实验相结合,充分体现了临床专业"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教学要求,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BMI与舌象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以1 655名体检者为对象,测量身高和体重,计算BMI,并进行中医舌诊,数码相机拍摄舌象图.结果 在1 655名体检者中,体重正常、超重/肥胖和体重过低者分别为843人(50.94%)、724人(43.74%)和88人(5.32%).超重/肥胖组黯红舌(37.98%比24.56%;x2=40.883,P<0.001)、紫舌(5.94%比3.44%;x2=8.133,P=0.017)、紫黯舌(2.35%比0.59%;x2=10.398,P=0.006)、黄苔(63.95%比58.84%;x2=9.570,P=0.008)、厚腻苔(24.86%比17.20%;x2=18.698,P<0.001)出现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剥脱/少苔/无苔出现率显著低于体重正常组(1.93%比3.91%;x2=6.454,P=0.040).体重过低组红/绛舌(48.86%比24.72%;x2=24.608,P<0.001)、红点舌(7.95%比1.93%;x2=12.254,P=0.002)、薄白苔(22.73%比9.53%;x2=14.030,P=0.001)出现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黯红舌(OR 1.830,95% CI 1.515~2.211;P<0.001)、紫舌(OR 1.874,95% CI 1.211~2.901;P=0.005)、紫黯舌(OR 4.259,95% CI 1.610~11.266;P=0.003)、黄苔(OR 1.294,95% CI 1.093~1.531;P=0.003)、灰黑苔(OR 6.147,95% CI 1.816~20.811;P=0.004)、厚腻苔(OR 1.597,95% CI 1.289~1.978;P<0.001)与BMI呈正相关,淡红舌(OR 0.766,95% CI 0.637~0.920;P=0.004)、红/绛舌(OR 0.659,95% CI 0.549~0.789;P<0.001)、红点舌(OR 0.548,95% CI 0.326~0.921;P=0.023)、薄白苔(OR 0.695,95% CI 0.536~0.900;P=0.006)、白苔(OR 0.821,95%CI0.683~0.986;P=0.035)与BMI呈负相关.结论 BMI与舌象特征具有一定相关性,超重/肥胖人群的异常舌色以黯红舌为主;体重过低组异常舌色以红/绛舌为主.舌苔异常者均以黄厚苔为主.不同体重者的舌形均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揭示脂肪肝进展过程中伴随的机体代谢变化及其对人体的影响,引起人们对脂肪肝的重视并进行有效的干预。方法选择2年内连续2次在我处进行健康体检,经B超确诊脂肪肝程度进展的体检者414名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应用配对t检验及卡方检验的方法,对研究对象的体质指数(BMI)、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空腹血糖(FPG)、血尿酸(UA)、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体检指标的水平及异常率进行比较。结果除FPG外,脂肪肝进展前后的BMI、TG、HDL—C、ALJT、AST、UA的水平及异常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脂肪肝进展后BMI、TG、ALT、AST、UA的水平较前增高,HDL—C的水平较前降低,上述指标的异常率均呈现增高趋势。结论脂肪肝并非单纯的肝脏病变,脂肪肝的进展伴随着一系列代谢指标的改变,因而对脂肪肝的防治除了要重视对单纯性脂肪肝的早期干预,更要注重对代谢综合征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形态学综合性实验不同于传统的单学科实验课程,教学内容以综合性实验为主,学生自己动手制备标本观察。为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必须注重实验结果的质量、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及动手能力培养、注重对科研道德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伤寒舌诊中腻苔概念的形成.方法:查阅46 部伤寒病舌诊医案,摘录与滑、腻相关的医案,并以"腻"为关键词,检索<中华医典>中有关腻苔的著作,并进行分析.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伤寒舌诊医案中对滑苔的记录呈下降的趋势,而腻苔的记录呈增长的趋势.明代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是最早在滑苔中描述苔"腻"的著作.经过滑、腻并存的时段后,腻苔成为一个独立的舌象.结论:腻苔是从滑苔中分化出来的舌象,是伤寒舌诊研究的成果之一,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伤寒舌诊与温病舌诊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中的平和质与3 种偏颇体质(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的舌象特征.方法:以1687 例体检人群为对象,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测评各体质类型的得分;由中医师进行舌象观察并拍摄数字舌图,并对平和质、痰湿质、湿热质和阴虚质4 组的舌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平和质组中,属于正常范围的舌质(淡红舌、正常舌形)与舌苔(薄白苔)的出现率均不到50%.与平和质组比较,痰湿质组的暗红舌、厚腻苔、黄苔的发生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质组的红/绛舌、厚腻苔的发生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质组的红绛舌、瘦薄舌、少苔的发生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颇体质时,虽然异常舌象的出现率增高,并各具特征,但舌诊与体质辨识问卷相结合的诊断规律研究仍是体质辨识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舌诊降低平和质判定假阳性率的可能性.方法:观察对象为844 例体质辨识属平和质的体检者(男性398 人,女性446 人),由中医师进行舌诊.纳入分析的体检数据有BMI、BP、EKG、胸透/胸片(X-ray)、腹部B 超(肝、胆、脾、双肾)、WBC、RBC、HGB、ALT、AST、BUN、CR、URIC、GLU、CHO、TG、HDL-C、LDL-C.计算体检数据、舌象的异常频数与异常发生率,并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平和质体检者的体检指标中,114 人的体检指标全部正常,BMI、肝脏B 超、TG、CHO、LDL-C 和EKG 的异常发生率高于20%;常见的异常舌象是暗红舌、红/绛舌、腻苔、厚苔;"暗红舌、腻苔" 者BMI、肝脏B 超、ALT、URIC、TG、HDL-C 的异常发生率显著升高(P 值分别为0.004、0.041、0.03、<0.01、<0.01、0.001);肝功能异常者大多出现腻苔和厚苔.结论:舌象异常与体检数据异常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平和质的判断中,可以通过舌诊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