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2 毫秒
1.
胃喜康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EGF含量及EGFRmRNA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胃喜康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受体(EGFR)的影响,探讨该药抗胃溃疡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乙酸注射至大鼠浆膜下形成胃溃疡模型,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胃黏膜组织EGF含量,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胃黏膜组织EGFRmRNA的表达.结果:胃喜康组溃疡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而与雷尼替丁组无差异(P>0.05),胃喜康组及雷尼替丁组黏膜组织的EGF的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胃黏膜组织EGFR mRNA平均灰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胃喜康组及雷尼替丁组EGFR mRNA平均灰度值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0.01),胃喜康组比雷尼替丁组EGFR mRNA平均灰度值更低(P<0.05).结论:胃喜康的抗溃疡作用可能与激活EGF/EGFR系统,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增生、组织修复,抑制胃酸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对乙酸诱发大鼠胃溃疡愈合速度和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影响。方法:用冰乙酸制备大鼠慢性胃溃疡模型,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雷尼替丁组、针刺 雷尼替丁组和针刺组,共5组,各组大鼠依设计进行相应处理,对各组大鼠愈合性胃溃疡外观表现、黏膜损伤指数进行定量观察测定,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动物血清中EGF含量,做统计学处理。结果:各治疗组溃疡愈合状况明显优于模型组(P<0.01),与雷尼替丁组比较,针刺组的黏膜损伤指数明显减少(P<0.05),EGF含量显著升高(P<0.01),针刺 雷尼替丁组与针刺组比较黏膜损伤指数减少(P<0.05),EGF含量升高但统计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可减轻胃黏膜损伤程度,升高血清EGF含量,这可能是促进胃溃疡愈合速度,提高血清中EGF的含量从而减少溃疡复发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促愈颗粒对大鼠乙酸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方法:用冰醋酸制备大鼠慢性胃溃疡模型,随机分为三组(模型组、促愈颗粒组和雷尼替丁组),分别灌服生理盐水、促愈颗粒和雷尼替丁.然后用HE染色对大鼠愈合性胃溃疡再生粘膜体成熟度、炎症细胞浸润情况进行观察,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PGE2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促愈颗粒组再生粘膜囊性扩张腺体数量及炎细胞数量均明显减少(P<0.01),血浆PGE2含量显著增高(P<0.01),且作用优于雷尼替丁组.结论:促愈颗粒可提高溃疡再生粘膜结构和功能成熟度,从而提高溃疡愈合质量;溃疡愈合质量的提高是促愈颗粒临床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可能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中药对乙酸致胃溃疡大鼠胃组织中氨基己糖及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探讨健脾益气中药促进胃溃疡愈合的机制。方法:大鼠胃溃疡模型应用实验性乙酸法制备,随机分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健脾益气中药组和雷尼替丁组,连续给药治疗14天,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胃组织中PGE2的含量,用Morgan法原理测定胃组织氨基己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组织PGE2含量明显降低(P0.01),雷尼替丁组大鼠PGE2没有明显变化(P0.05),健脾益气中药组大鼠PGE2明显升高(P0.05);雷尼替丁组大鼠和健脾益气中药组大鼠比模型组大鼠均明显升高(P0.01);健脾益气中药组大鼠胃组织PGE2明显高于雷尼替丁组大鼠(P0.05)。与空白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和雷尼替丁组大鼠氨基己糖含量明显降低(P0.01),健脾益气中药组大鼠没有明显变化(P0.05);模型组大鼠与雷尼替丁组大鼠差异无显著性(P0.05),健脾益气中药组大鼠明显高于模型组大鼠(P0.05);与雷尼替丁组大鼠相比健脾益气中药组大鼠明显升高(P0.05)。结论:健脾益气中药可以促进胃黏膜屏障的修复,使其防御功能接近正常水平,其机理可能是通过增加胃组织中氨基己糖、PGE2含量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5.
两面针总碱对胃溃疡大鼠黏膜防御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两面针总碱(TAZ)对胃溃疡大鼠部分黏膜防御因子的影响,以探索其抗溃疡机制。方法幽门结扎法建立SD大鼠胃溃疡模型,检测胃溃疡指数、胃黏膜组织和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血浆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结果连续7 d灌胃分别给予500 mg/kg和750 mg/(kg.d)-1两面针总碱能明显抑制胃溃疡指数的升高(P<0.01),能明显抑制胃黏膜组织和血清NO含量的降低(P<0.01),两面针高剂量组明显抑制血浆PGE含量的降低(P<0.05)。结论两面针总碱有抗胃溃疡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提高胃黏膜组织和血清NO,血浆PGE2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健脾化瘀中药对大鼠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健脾化瘀中药对大鼠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进而阐明其抗胃溃疡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乙酸注射至大鼠胃浆膜下形成胃渍疡模型,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灌服生理盐水)、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雷尼替丁组(灌服雷尼替丁)、中药组(灌服健脾化瘀中药)。用HE染色法对大鼠愈合性胃溃疡再生黏膜进行定量观察,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检测血清及胃黏膜的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表达。结果 中药组再生黏膜厚度高于模型组及雷尼替丁组(P<0.05或P<0.01),中药组及雷尼替丁组胃黏膜组织的EGF的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中药组胃黏膜EGFR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增加(P<0.05)。结论 健脾化瘀中药可能是通过EGFR介导来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增生,抑制胃酸,改善胃黏膜微循环,从而提高胃溃疡愈合质量,发挥抗溃疡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药消痈溃得康对乙酸胃溃疡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大鼠前列腺素E2(PGE2)、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胃溃疡模型组、消痈溃得康治疗组及奥美拉唑治疗组。局部注射乙酸法制备胃溃疡模型,术后第2天开始给药,假手术组和胃溃疡模型组给纯水,术后第12天取血清及溃疡局部胃组织,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PGE2、EGF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胃组织及血清PGE2含量、胃组织EGF含量低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消痈溃得康治疗组和奥美拉唑治疗组大鼠胃组织及血清PGE2含量、胃组织EGF含量明显高于胃溃疡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痈溃得康治疗胃溃疡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促进胃、十二指肠黏膜合成、分泌、释放PGE2,增加黏膜上皮EGF的含量,维护胃黏膜的完整性,从而增强胃黏膜防御、修复功能。  相似文献   

8.
维胃方对实验性大鼠胃溃疡血清NO和NOS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维胃方对实验性大鼠胃溃疡血清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探讨维胃方修复胃黏膜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冰醋酸烧灼法,建立胃溃疡模型。以PH试纸检测胃酸变化,用公式S=π.d1/2.d2/2计算溃疡面积,比色法测定血清NO和NOS含量,并观察胃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维胃方能明显修复腺泡,促进胃酸分泌,恢复胃液PH值(P<0.01),其中高、中剂量组接近正常组水平;维胃方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NO含量(P<0.01),抑制iNOS活性(P<0.01),增强cNOS活力(P<0.05);维胃方能不同程度减小胃黏膜损伤(P<0.01),其中以维胃方中剂量效果最优,与雷尼替丁组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高、低剂量组与雷尼替丁组无差异性(P>0.05);自愈组溃疡面积与模型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维胃方对实验性胃溃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大鼠血清中异常升高的NO水平和iNOS活性,进而减轻炎症介质对胃黏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荆花胃康胶丸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含量的影响.方法 32只雄性Wistar大鼠,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24只采用乙酸烧灼法在大鼠胃前壁造成溃疡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荆花胃康胶丸组、硫糖铝组,每组8只,分别连续给药10天.给药结束后,定量检测溃疡周围组织EGF和bFGF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胃组织EGF及bFGF的含量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荆花胃康胶丸组大鼠胃组织EGF及bFGF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和硫糖铝组比较,荆花胃康胶丸组EGF及bFGF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荆花胃康胶丸可能通过对胃黏膜组织EGF及bFGF含量的调控而促进损伤后黏膜的愈合,可能是其提高溃疡大鼠胃溃疡黏膜愈合程度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维胃方对实验性大鼠胃溃疡治疗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乙酸致大鼠胃溃疡模型,研究维胃方防治慢性胃溃疡机理。方法:制备乙酸致大鼠胃溃疡模型,观察维胃方对该模型治疗后胃大体标本和胃溃疡周围胃液pH值、溃疡面积、病理组织切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中的胃泌素。结果:服用雷尼替丁和维胃方后,从胃黏膜大体观察及切片观察,实验性溃疡大鼠胃黏膜愈合情况良好,用药组溃疡面积明显小于自愈组(P<0.05),说明药物能够有效促进溃疡面的愈合;其中维胃方中剂量组溃疡面积小于雷尼替丁(P<0.05)。维胃方各剂量组的pH值呈剂量依赖的正相关趋势。与自愈组及模型组比较,维胃方各组血清GAS含量呈升高的趋势,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血清GAS刺激胃肠黏膜和胰腺组织的蛋白质、RNA和DNA的合成增加的营养作用,减少黏膜攻击因子和增强胃黏膜保护治疗胃溃疡。  相似文献   

11.
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红细胞免疫缺陷动物模型。方法:大鼠采用低硒饲料喂养13周,观察红细胞免疫功能以及氧化抗氧化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第8周时,模型组动物红细胞免疫功能发生紊乱,以E-C3bR和E-ACCR低下为主。至第13周时更为明显,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明显下降,E-IC含量明显增高。与此同时,红细胞氧化和抗氧化功能也发生明显变化,SOD、GSH-PX活性下降,MDA含量上升。结论:13周时,该模型表现为明显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12.
廖利平 《世界中医药》2010,5(3):225-226
笔者从中医哲学观点影响世界,中医人文思想影响世界,中医精湛医术影响世界,中医药教育科研影响世界,中医“治未病”理念引领新方向,以及如何扩大中医药影响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思考,引经据典来论证中医药是我国劳动人民的第五大发明,其成果为人类的健康、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在世界造成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氮酮对蟾酥中蟾毒内酯类成分透皮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盛山  吕志平  刘强 《中成药》2003,25(9):694-695
目的 :研究氮酮对蟾酥中蟾毒内酯类成分体外渗透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以裸鼠皮肤为实验屏障 ,研究氮酮浓度分别为 0 % ,2 % ,4% ,6 % ,8% ,1 0 %时蟾毒内酯的透皮速率常数。结果 :氮酮浓度为 0 % ,2 % ,4% ,6 % ,8% ,1 0 %时蟾毒内酯的渗透速率常数分别为 81 .2 5 ,1 1 4 .92 ,1 69.63 ,1 96 .31 ,2 0 8.2 7,2 61 .35(μg/cm2 ·h)。结论 :氮酮可以促进蟾毒内酯的透皮吸收 ,在实验浓度范围内 ,氮酮浓度为 1 0 %时有最大的透皮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15.
与西医学相比较,中医舌诊显示出鲜明的特殊性。从甲骨文中对舌的最早记载,到秦汉时期舌诊的萌芽,从元代第一部舌诊专著的诞生,到明清时期对舌诊的极大发挥,中医舌诊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零散到系统的发展过程,而观物取象的思维方式就是中医舌诊特殊性形成的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全面护理对于胆结石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96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8例。2组均给予手术治疗,术后观察组予以全面护理支持,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2组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总满意率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为95.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31.25%,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全面护理干预能缩短胆结石术后患者的恢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方剂是理法方药的组成部分、新的药理研究成果不断出现,方剂与现代药理研究相结合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1 传统组方的局限性前人已制定出大批的方剂,数千年来沿用已久,但这些方在临床中还需要据证立法组方选药,现今临床病种繁多,病情复杂,往往有不少的患者是经西药治疗无效或者是现代医学处理棘手的病人,更为难的是有些病人按传统的四诊八纲也很难进行辨证,这就给传统的立法和组方遣药带来困难,譬如急慢性肾炎治疗后只剩下蛋白尿或血尿、高脂血症、高粘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往往无任何临床症状,传统组方有一定的局限性。2 中医临…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煎煮方法对清金宁气汤中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先采用HPD600型大孔树脂处理样品,以黄芩苷为对照品,在278 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结果线性范围2.4~12μg/ml,回归方程为C=0.016A 0.0001,r=0.999 2,平均回收率99.1%。结论不同煎煮方法的清金宁气汤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颈椎病的保守治疗机理研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近年来颈椎病形成的机理研究和针灸、针刀、中药、手法治疗颈椎病的机理进行综述,并把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思维进行融合,从多个直接或间接的角度对针灸、针刀、中药、手法治疗颈椎病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20.
针刺对中风早期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阮经文  郑沛仪 《针刺研究》1999,24(3):223-226
将60例病情已稳定的中风早期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病人在接受常规针灸治疗及一些康复训练和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试验组同时加取四神聪、本神、通里、照海、舌三针等穴。然后应用黄东锋根据我国中风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制定的认知功能积分表,来评估针刺对中风早期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经3~4个月的治疗后,认知功能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改善非常明显( P< 0. 01),说明针刺某些特定穴位能提高中风早期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