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目的 研究心肾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候特点.方法 收集203例慢性心衰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心肾综合征和非心肾综合征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证候要素、证候分型的差异.结果 心肾综合征患者年龄偏大、男性构成比增加、吸烟比率高,心衰病程长,NYHA心功能分级高,左室射血分数降低,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升高,血红蛋白降低,血肌酐升高,与非心肾综合征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P<0.05或P<0.01).同时心肾综合征患者气虚、阴虚证候要素出现频率低,阳虚、水饮证候要素出现频率高,心肾阳虚、阳虚水泛型比例升高,心肺气虚、气虚血淤、气阴两虚、痰饮阻肺型比例降低,与非心肾综合征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心肾综合征的发生与患者心功能损害有关,年龄、吸烟等是重要的危险因子.心肾综合征出现伴随中医证候从气(阴)不足向阳虚水饮证候演变和心病及肾、心肾同病过程,淤血始终是关键的病理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慢性心肾综合征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与原发病等因素之间相关性的研究,探讨慢性心肾综合征病因病机,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以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法采集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慢性心肾综合征患者的基本资料,症状,体征,舌脉,原发病等相关资料,回顾性总结分析中医辨证分型,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心肾综合征原发病中以高血压病居首位;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正虚证以气虚证所占比例最大,标实证以血瘀证、痰饮证为主。结论气阴两虚证是慢性心肾综合征正虚证的主要证型。血瘀证、痰饮证是慢性心肾综合征标实证的主要证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近10年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以期能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数据库中慢性心衰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及规范处理,得到文献中辨证分型等相关原始数据并进行描述性的统计分析,最终得到各类型数据的分布规律。结果:①中医证型分布前六位为气虚血瘀气阴两虚阳虚水泛心肺气虚心肾阳虚血瘀水停。②病性类证候要素分布前六位为气虚血瘀痰浊阴虚阳虚水饮。③心功能等级Ⅱ级、Ⅲ级、Ⅳ级的患者中证型分布最多是心肺气虚、气虚血瘀、气阴两虚。病性类证候要素则以气虚和血瘀为主。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病机以本虚标实为主,病位以心为主,证型以气虚血瘀证和气阴两虚证为主,证候要素以气虚和血瘀为主。初步反映出了慢性心衰常见证型和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4.
孟永梅  陈婵  王伟 《天津中医药》2017,34(7):446-450
[目的]研究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及周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医证候规律,探索证候要素分布特点,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可鉴思路。[方法]课题组收集入组148例CHF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中医诊断标准,统计分析并探讨其分布规律。[结果]CHF病例男女比例0.83∶1,平均年龄(64.6±11.2)岁。CHF中医证型分布以气阴两虚证为主,其次为气虚血瘀证,之后依次是心肺气虚证、心肾阳虚证、阳虚水泛证、痰饮阻肺证;证候要素组合特征以两证组合为最多,之后依次是三证、单证、四证、五证组合。[结论]148例CHF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组合中多数以心肺气虚为基础,中医证型分布及变化有其特定的规律性,阳虚水泛证的病情稍重;从病位来看,CHF病位不仅在心,还可涉及肺、肝、肾、脾等其他脏器,随着CHF病程的延长,病因病机也在随时发生变化,证型则趋向于由气虚到气阴两虚或气虚血瘀,最终发展为阳虚水泛为主的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通过病例收集,探讨Ⅰ型心肾综合征的中医临床证型,为阐明现代医学的临床理化指标和中医证型之间的关联性提供依据。方法:将80例Ⅰ型心肾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28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并进行中医证型归纳分组,统计分析比较各组间临床理化指标的差异,论证Ⅰ型心肾综合征的中医证型分布调查及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中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病情加深,NT-proBNP的值均也相应递增。Ⅰ型心肾综合征组的阳虚证、气虚证、阴阳两虚证的人数与正常组相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T-proBNP在机体中的水平与Ⅰ型心肾综合征的恶化程度、预后存在相关性,心肾综合征中阳虚证比例最高,并且根据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判断Ⅰ型心肾综合证组的阳虚征、气虚证、阴阳两虚证。  相似文献   

6.
潘光明  邹旭  姚耿圳 《新中医》2018,50(8):43-45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收集广东省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3 3 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中医诊断、中医证型、合并症等的分布规律。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各项合并症所占比例,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糖尿病心脏瓣膜病高脂血症。慢性心力衰竭中医病性证素先后顺序为气虚血瘀痰浊阴虚阳虚水饮血虚气滞。慢性心力衰竭病位心脾=肺肾肝。中医证型最多为气虚痰瘀证,占19.82%,而后依次为气阴两虚痰瘀(占13.81%),气虚血瘀(占11.4 1%),气阴两虚血瘀(占10.21%),阳虚水泛兼瘀血阻络(8.11%),其他证候较为分散。证候虚实中,单纯性虚证占6.9 1%,单纯实证占6.3 1%,本虚标实证占86.7 9%。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病性本虚以气虚、阴虚、阳虚为主,标实以瘀血、痰浊、水饮为主,本病病位主要涉及心、脾、肾,中医证型以气虚痰瘀、气阴两虚痰瘀、气虚血瘀、气阴两虚血瘀证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候特征,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制定心衰中医证候调查表,收集患者住院资料,建立顽固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信息数据库,通过频数分布分析和聚类分析法来分析顽固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共收集232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男性159例,女性73例,男女比例为2.18:1。患者平均年龄为(72.84±11.734)岁。其中频次排在前5位的中医症状是:疲倦乏力230例(99.14%)、气短225例(96.98%)、胸闷222例(95.69%)、心悸221例(95.26%)、气喘204例(87.93%),舌象以舌暗173例(74.57%)、苔白145例(62.50%)多见,脉象以脉弦144例(62.34%)多见,中医证候要素主要以气虚为主,其次是血瘀、水饮、阳虚、阴虚、痰浊,病位以心为主,其次肾、肺、脾。结论顽固性心力衰竭中医临床证候复杂,以气虚血瘀最为多见,心肾阳虚、气阴两虚是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的主要的本虚证候类型,水饮内停证、痰瘀互阻证是常见的标实证候类型,病位主以心肾为根。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广东地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中医体质、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PCOS的预防及中医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法,对PCOS患者的中医体质、中医证型进行临床调查,用Microsoft Excel 2017建立数据库。探讨广东地区PCOS患者的中医体质、中医证型及其可能的相关因素的分布特点。结果:(1)共纳入80例符合标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例,中医证型以肾虚血瘀证最多,其次为气滞血瘀证、脾肾两虚证和脾虚痰湿证,再次为肾虚证、肾阴虚证,而湿热证、肝经郁热证、血热证、肾阳虚证、血瘀证、气血两虚证及血寒证较少。(2)本研究的80例PCOS患者中,中医体质类型判定为平和质者有16例(20.00%),气虚质者15例(18.75%),阳虚质者13例(16.25%),血瘀质者9例(11.25%),阴虚质者7例(8.75%),痰湿质者7例(8.75%),气郁质者6例(7.50%),湿热质者5例(6.25%),特禀质者2例(2.50%)。由此可见,本研究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以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及血瘀质多见。结论:(1)本研究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例中,中医证型以肾虚血瘀证最多,其次为气滞血瘀证、脾肾两虚证和脾虚痰湿证;中医体质则以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及血瘀质多见。(2)PCOS中医体质类型、中医证候类型与临床因素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体质的偏颇既是发病的内因,又是决定疾病发展过程及证候类型演变的重要因素。体质具有可调性,故对各种体质类型和中医证候类型的相关因素进行早期干预,是防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和途径。(3)中医证型以肾虚血瘀证为主,提示补肾活血法是治疗PCOS的主要治疗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9.
刘璐  吴旸  崔杰  吴国宝  范宗静  林谦 《北京中医药》2017,36(12):1106-1108
目的探讨中老年心肾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为中医治疗心肾综合征临床提供思路。方法本研究纳入慢性心衰患者共100例,根据eGFR将纳入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分为心肾综合征组和非心肾综合征组。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年龄、性别、N端前脑钠肽、左心室射血分数、NYHA心功能分级及中医证候要素。结果心肾综合征组患者年龄更大,左室射血分数更低,N末端B型利钠肽原更高,NYHA心功能分级更高,与非心肾综合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同时心肾综合征组患者阳虚、水饮证候要素出现频率更高,与非心肾综合征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年龄是心肾综合征重要的危险因素,心肾综合征出现伴随中医证候向阳虚、水饮演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取围绝经期综合征常见中医证候/证候要素。方法:对通过临床调查获取的802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127个四诊信息,采用聚类分析对获取的症状组合进行诠释,提取常见中医证候/证候要素。结果:通过聚类分析共获取44个症状组合,经初步分析、诠释发现存在肝肾阴虚、肝气郁结、肾阳虚、脾气虚、肾阴虚、阴虚火旺、气阴两虚、气虚血瘀等证候;涉及的病位类证候要素主要有肝、肾、脾、心、胆、胃,病性类证候要素主要有阴虚、热(火)、气虚、血瘀、阳虚、血虚、气滞、湿、痰等。结论:通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基于临床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取的一些症状组合可为中医常见证候及证候要素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对临床确诊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62例,进行临床观察和中医辨证。结果:中医辨证:急性期气虚湿热证占41.94%,湿热证占24.19%,气虚 湿证占19.35%,恢复期气阴两虚证占62.5%,气阴两虚 湿证占29.17%。急性期西医临床分型轻、中、重、极重型,中医辨证气虚湿热证分别为5.26%、35%、60%、92.31%。结论:GBS中医证候分布急性期主要为气虚湿热证,且病情越重气虚湿热证的发生率越高;恢复期主要是气阴两虚证或气阴两虚 湿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 nephropathy)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模拟mRNA(microRNA)对IgA肾病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09例经肾脏穿刺符合IgA肾病病理诊断的临床病例,遵循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分为肺肾气虚、脾肾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5型。分析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与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从出现率最高证型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例标本,健康人10例标本对照,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其血清中microRNA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109例患者的5种证型中,肺肾气虚型临床表现最轻,病理分级最低;脾肾阳虚型临床表现最重,病理分级最高;脾肾阳虚型肾小球滤过率较其余4型低,且该型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较其余4型高。其中气阴两虚证在IgA患者中出现频率最高,共49例,其血清中microRNA(miR)141,miR146a高于正常组(P0.05),miR205,miR155,miR192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IgA肾病病理与临床理化指标改变加重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医证型其病机演变规律为肺肾气虚-脾肾气虚-肝肾气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microRNA表达的差异与IgA肾病的严重程度及病情的进展密切相关,为IgA肾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原发性MsPGN中医证候与肾脏病理积分的关系。方法:采用图文分析软件参照Katafuchi积分对126例MsPGN患者的肾脏病理进行半定量分析,并从气虚证(包括肺肾气虚证、脾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湿热证、瘀血证角度分析中医证候与肾脏病理积分的关系。结果:气虚证肾小管萎缩积分高于非气虚证,气阴两虚证系膜细胞与系膜基质增生积分高于非气阴两虚,湿热证系膜细胞增生、间质炎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积分高于非湿热证,瘀血证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积分高于非瘀血证,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PGN肾脏病理积分可为临床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干燥综合征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丹  钱先 《江苏中医药》2010,42(11):22-24
目的:研究分析干燥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对100例干燥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中医证候分类,分别统计各证型与病程、中医证候积分及主要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将本病分为阴虚内燥证、津亏血虚证、阴虚络滞证、气阴两虚证、阴虚湿热证5个主要证型,阴虚津亏、络脉滞涩是本病重要的证候特点,临床证型以阴虚络滞证、津亏血虚证最为多见,病情评估阴虚络滞证重于其他四证。结论:根据干燥综合征证候特点及分布规律,考虑临床可简化证型,以便于本病辨证论治方案的制定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型特点。方法:对2009年2月~2011年6月301例住院及门诊患者(其中糖尿病100例、糖尿病肾病201例)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运用描述分析、样品聚类等统计方法,结合临床得出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分型特点,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结果:糖尿病以气阴两虚为主要病机,兼证以血瘀多见;糖尿病肾病主要症型为气虚证78例(39%)、阴虚证53例(26%)、肾虚证20例(9%),但各证型之间存在交叉。结论:经多元分析后结果表明,糖尿病中医证候以气阴两虚为主,兼证以血瘀证多见,其病位主要在脾;糖尿病以气虚证、阴虚证为主要表现,贵之脏腑主要为脾肾,且肾虚血瘀存在于糖尿病肾病整个疾病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和探讨原发性IgA肾病中医各证候分型与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明确该病宏观表现与微观改变之间的联系.方法 对120例经肾活检确诊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中医证候与临床指标及病理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中医证候分型中,气阴两虚型所占比例最大;脾肾阳虚型的尿素氮比肺肾气虚型高,其内生肌酐清除率较肺肾气虚型、脾肾气虚型及气阴两虚型低,且该型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较其他四型均高;肝肾阴虚型间质炎细胞浸润积分、肾小管萎缩积分以及气阴两虚型肾小球萎缩积分与总积分均高于脾肾气虚型;肝肾阴虚与间质炎细胞浸润及血管壁增厚有相关性;气阴两虚与肾小球增生呈正相关;脾肾阳虚与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血管壁增厚相关.结论 IgA肾病临床与病理加重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医证型脾(肺)肾气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的演变过程,中医证候分型与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之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参松养心胶囊对中医不同证型室性早搏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慧敏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9):1047-1048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不同中医证型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室性早搏患者共118例,辨证分为五个证型,其中气阴两虚32例、心肾不交18例、肝肾阴虚16例、阳虚湿阻24例、气滞血瘀28例,均服用参松养心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疗效4周。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作24h动态心电图(Holter)和证候疗效判定,疗程结束后进行各型Holter、临床证候疗效比较。结果参松养心胶囊对室性早搏Holter总有效率为62.71%,对临床证候总有效率为76.27%;临床5个证型的Holter和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其中气阴两虚型、心肾不交型、肝肾阴虚型、气滞血瘀型之间无差异,阳虚湿阻型分别与以上四型之间比较疗效有明显差异。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对室性早搏有较好的疗效。对不同中医证型室性早搏的疗效有明显差异,其中对气阴两虚、心肾不交、肝肾阴虚、气滞血瘀型疗效更佳,提示临床辨证使用参松养心胶囊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栓前状态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类中心聚类法对154例血栓前状态病例的临床资料和证候信息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传统临床辨证分为12种证型,分别为血瘀证、气虚证、湿浊证、阴虚证、阳虚证、痰浊证、湿热(毒)证、气滞证、血虚证、痰热证、寒凝证;其中,血瘀证、气虚证明显多于其他证候,占49.1%,寒凝证最为少见。证候聚类分析结果得出4型,其中阳虚血瘀证占60.4%,痰湿蕴热兼气滞证占20.1%,气阴两虚证占13.0%,寒凝证占6.5%,阳虚血瘀证是血栓前状态的最常见的中医证型。结论:聚类分析对于中医证候研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可以为证候的归纳提供相对可靠的辨证依据,为辨证治疗用药及科学地评估中医疗效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g A肾病中医虚证与西医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Ig A肾病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遵循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确定证候类型,分析313例Ig A肾病患者中医虚证分型与西医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尿检异常型以气阴两虚证较多;肾病综合征型以气虚证最多;慢性肾炎型合并高血压者以阴虚证、阳虚证居多。阴虚证高血压发生率最高;气阴两虚证重度血尿发生率较高。气虚证和阳虚证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气阴两虚证和阴虚证、血白蛋白明显低于气阴两虚证和阴虚证;阳虚证和阴虚证血肌酐明显高于气虚证和气阴两虚证、估计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低于气虚证和气阴两虚证;气虚证和阳虚证血胆固醇高于气阴两虚证和阴虚证、凝血酶原时间明显低于气阴两虚证和阴虚证;阳虚证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其他3证、部分凝血酶原时间低于其他3证。气虚证慢性肾脏病(CKD)1~2期居多,气阴两虚证CKD1期、3期较多,阴虚证CKD4期最多,阳虚证CKD4~5期较多。结论 Ig A肾病中医虚证与西医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具有一定相关性,相关指标对弥补中医"四诊"信息不足,提高辨证准确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研究近5年全国各大地区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分布规律。方法:检索2011年9月—2016年9月发表的有关冠心病的中医药研究文献,建立相关数据库,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9257例冠心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排名为:气虚血瘀证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气阴两虚证痰瘀互阻证气滞血瘀证阴寒凝滞证心肾阴虚证=心肾阳虚证阳气虚衰证。各地区证型分布为:东北地区气虚血瘀证和痰瘀互阻证多见;华北、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气虚血瘀证和心血瘀阻证多见;华南地区痰阻心脉证和阴寒凝滞证多见;西北地区气虚血瘀证和痰阻心脉证多见。结论:近5年全国冠心病的中医证型多见于气虚血瘀、心血瘀阻、痰阻心脉证。该研究结果对临床冠心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仍需更大样本更长时间的临床研究,不断完善冠心病的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