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老年人代谢综合征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我国≥ 60岁老年人群MS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其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数据来自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98个监测县(区)辖区内人群进行抽样,将其中50 497名≥ 60岁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017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提出的中国人的MS诊断标准,比较MS不同分组间患病率的差异,分析MS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联性。结果 我国老年人MS患病率为36.9%(95% CI:35.4~38.5),城市高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 70岁老年人MS患病率低于60~69岁老年人。高文化程度、高家庭收入的老年人群MS患病率高于低社会经济水平的老年人群。MS各组分患病率比较显示,高血压的患病率最高,为72.8%,其次为高血糖和中心性肥胖。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地区和城乡是MS的主要影响因素,吸烟、饮酒和身体活动水平与MS具有相关性。结论 我国老年人群中,女性MS患病风险高于男性,MS患病风险与社会经济水平和生活行为因素有关。建议对MS患病人群开展以增加运动和合理膳食为主的生活方式干预,高血压和高血糖患者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需进行药物治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我国成年人吸烟现状及不同吸烟人群与多种慢性病的关联。方法 基于2013年全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覆盖31个省份的298个监测县(区),按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全国≥ 18岁居民176 534人。利用询问调查收集对象前12个月的吸烟行为(吸烟状态、现在吸烟者日均吸烟量、现在每日吸烟者吸烟年限等)、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高TC血症和高TG血症)相关信息,测量血压,检测血糖和血脂。采用基于复杂抽样设计的权重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有效样本175 386人。其中男性占42.7%,女性占57.3%。成年人男性吸烟者高血压、高TC血症和高TG血症患病率分别为30.4%、7.2%和18.0%,高于非吸烟者;女性吸烟者高血压、糖尿病、高TC血症和高TG血症患病率分别为35.6%、14.0%、10.3%和15.9%,均高于非吸烟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男性吸烟者比非吸烟者高血压患病风险有所降低,患高TG血症风险比非吸烟者高19%(OR=1.19,95% CI:1.10~1.30)。其中,现在日均吸烟≥ 20支男性高TG血症患病风险比非吸烟者高41%(OR=1.41,95% CI:1.28~1.55)。我国成年人女性吸烟者比非吸烟者高TG血症患病风险高40%(OR=1.40,95% CI:1.15~1.70);每日吸烟年限≥ 20年者高TG血症比<20年者高60%(OR=1.60,95% CI:1.31~1.95)。结论 吸烟者比非吸烟者总体慢性病患病率高,且吸烟年限长或现在每日吸烟量大的人群患病风险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3.
2013年中国老年居民跌倒伤害流行状况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调查2013年中国≥ 60岁居民跌倒伤害流行状况。方法 2013年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监测点开展了第四次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调查。该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98 629名≥ 60岁社区居民进行面对面的老年健康问题调查,以性别、年龄、城乡和文化程度等作为分层因素,比较不同特征的≥ 60岁居民跌倒发生率及跌倒伤害发生情况。结果 我国≥ 60岁居民6个月内跌倒发生率为8.0%(95% CI:7.5%~8.5%),跌倒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随文化程度升高而降低;女性跌倒发生率(9.1%)高于男性(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1,P<0.01);农村人群跌倒发生率(8.6%)高于城市(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P<0.01);无配偶老年人跌倒发生率(11.0%)高于有配偶老年人(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0,P<0.01);农民和家务劳动者跌倒发生率高于其他职业人群。在发生过跌倒的老年人群中,52.6%出现受伤情况,女性老年人跌倒后受伤的比例(54.8%)高于男性(4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P<0.01)。在跌倒后受伤人中,发生各类型伤害分别为髋部骨折(7.3%)、手/手臂骨折(12.5%)、头部受伤(8.0%)、擦伤/挫伤(53.6%),≥ 80岁年龄组髋部骨折的发生比例为12.4%,高于其他各年龄组。结论 我国≥ 60岁居民跌倒发生率处在较高水平,并且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城乡和职业间的跌倒率有明显差异,应广泛加强针对不同特征老年人群跌倒及跌倒伤害发生的预防和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山东省居民高血压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状况。方法 在2013年山东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19个监测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年龄≥18岁常住人口作为样本,分析山东省不同特征人群高血压患病、知晓、治疗及控制情况。结果 共有11 270名18~69岁样本人群纳入分析,高血压患病率为27.9%(男性:31.4%,女性:24.3%),高血压患者人群知晓率为37.4%(男性:34.7%,女性:41.0%),高血压治疗率为26.6%(男性:23.4%,女性:30.7%),高血压治疗控制率26.7%(男性:28.3%,女性:25.1%),高血压控制率为7.1%(男性:6.6%,女性:7.7%);随着高血压危险因素聚集数量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山东省高血压患病率高,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应加强年轻人群高血压健康教育,强化低学历、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治疗和控制,规范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对高血压危险因素进行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000-2015年中国≥60岁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情况。方法 通过系统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有关老年期痴呆患病率的研究文献,检索时间为2000-2015年。采用R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5篇文献,总调查人数为76 980人,其中患者4 295例;经Meta分析,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为5.15%(95%CI:4.21%~6.09%);亚组分析显示,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女性(6.08%)高于男性(4.10%),年龄越大者患病率越高(60~64岁至≥85岁年龄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从1.01%升至23.60%),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3.56%)高于脑血管性痴呆患病率(1.11%),文盲人群患病率(8.74%)高于非文盲人群(3.17%),非在婚人群患病率(6.83%)高于在婚人群(3.95%)。结论 中国≥60岁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较高,年龄、性别、文化水平和婚姻状况可能影响老年期痴呆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2013-2014年北京市≥ 15岁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方法 应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 15岁13 057名个体进行横断面调查,并测量血压值,应用标准问卷调查高血压病史及其治疗情况。结果 样本人群中有4 663人患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32.7%,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4.6%和30.8%,城区和农村地区分别为33.3%和24.6%。高血压患病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00 1),城区居民显著高于农村居民(P<0.000 1),且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01)。高血压病例中,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66.8%、64.6%和31.6%。结论 北京市≥ 15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而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5类高发慢性病及慢性病患病数目对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将2002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访问的10 501名老年人的调查信息作为基线数据,随访该队列人群至2014年,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5类高发慢性病及慢性病患病数目对不同年龄组老年人ADL的影响。结果 与不患任何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比较,患高血压可增加各个年龄组老年人的ADL受损风险,65~74岁组增加43%(HR=1.43,95% CI:1.14~1.79),75~89岁组增加21%(HR=1.21,95% CI:1.02~1.43),90~105岁组增加20%(HR=1.20,95% CI:1.02~1.43);患糖尿病使65~74岁组老年人ADL受损风险增加102%(HR=2.02,95% CI:1.29~3.17),患脑血管病使ADL受损风险增加79%(HR=1.79,95% CI:1.24~2.58);在整个老年群体中,患1种慢性病使ADL受损风险增加13%(HR=1.13,95% CI:1.02~1.25),患≥ 2种慢性病使ADL受损风险增加25%(HR=1.25,95% CI:1.13~1.40);患≥ 2种慢性病使65~74、75~89岁老年人ADL受损风险分别增加50%(HR=1.50,95% CI:1.21~1.87)、17%(HR=1.17,95% CI:1.01~1.38)。结论 高血压是导致老年人ADL受损的重要危险因素;65~74岁组老年人患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或多种慢性病共患均可增加其ADL受损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江苏省≥60岁人群脑卒中疾病负担及其归因于被动吸烟造成的健康损失。方法 利用2013年江苏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和死因监测登记资料,并结合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2016)方法,计算因被动吸烟导致脑卒中的人群归因分值(PAF)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等指标。结果 2013年江苏省≥60岁人群脑卒中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DALY和DALY率分别为718.15/10万、439.28/10万、1 179 602人年和9 234.99/10万,其中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占总DALY的87.00%。脑卒中DALY和DALY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而且女性DALY(612 084人年)和DALY率(9 319.71/10万)均高于男性(567 518人年、9 145.33/10万)。江苏省≥60岁人群被动吸烟率为34.04%,PAF、归因DALY、归因DALY率和标化归因DALY率分别为3.88%、45 769人年、358.12/10万和920.64/10万,其中男性分别为4.35%、24 687万人年、397.82/10万、515.30/10万,均高于女性(分别为3.44%、21 056人年、320.60/10万、405.34/10万)。结论 江苏省老年人群脑卒中疾病负担沉重,其中被动吸烟对脑卒中疾病负担产生较大影响,应积极采取措施,推进脑卒中防控和二手烟暴露控制工作,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我国≥18岁成年人肉类食物摄入量与MS患病的关系。方法 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34 923名≥18岁完成膳食调查并具有完整体检及血糖、血脂检测结果的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013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提出的中国人的MS诊断标准,经复杂抽样加权处理后,计算患病率与成年人肉类摄入量间关系。结果 成年居民人均肉类食物摄入量为94.8 g/d。平均每日摄入量在100~199 g/d的人群MS、腹型肥胖和高血糖的患病率最低。随着摄入量的增加,男性MS患病率显著增加,且摄入量≥300 g/d的人群发生MS的风险显著高于低摄入水平人群,调整后患病率比(PR)为1.46(95% CI:1.14~1.87),但未在摄入量≥300 g/d的女性人群中观察到相似趋势。结论 中国成年人群摄入适量肉类发生MS的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四川省泸州地区社区中老年居民BMI、腰围和腰臀比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2015年3月27日至4月20日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泸州市35~69岁中老年人2 033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泸州市社区中老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43.48%,超重率、肥胖率及以腰围、腰臀比计算的向心性肥胖率分别为42.5%、14.6%和48.4%、74.0%。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与高血压患病有关,45~60和≥60岁与<40岁相比,OR值分别为2.066和4.756。控制性别、年龄的混杂作用后,在BMI与腰围和腰臀比这3个指标中,BMI超重/肥胖和向心性肥胖(按腰围计算)对高血压患病有影响,腰臀比没有引入回归方程;BMI与腰围或腰臀比联合对高血压患病均有影响,从超重到肥胖者较两项指标正常人群患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均逐渐增加,OR值(95% CI)分别从1.524(1.044~2.226)增加至4.641(3.405~6.326),从1.569(1.134~2.171)增至5.468(3.797~7.876)。结论 BMI、腰围和腰臀比均与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有关联,腰围较腰臀比的关联更大,提示保持体重相关指标在正常范围可能是预防高血压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发病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7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B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对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B组患者服药规律、监测血压、饮食、复查及戒烟酒情况明显优于A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有效地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2.
13.
14.
This paper first gives a selective and critical review of conventional sociological variables included into epidemiologic and clinical studies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IHD). In a second section, links between social and biological processes are discussed, and a conceptual sociological approach is developed which relates critical experiences of active distress to impaired long-term control of social status. This approach is elaborated to some extent in order to illustrate possible avenues of future research which strengthen cross-fertilization between medical and social sciences.  相似文献   

15.
16.
17.
Serological results for Borrelia burgdorferi were examined for one year. The results suggest a 'pocket' of infection in one Highland general practice. In this practice, most of the patients had exposure to tick bites and rashes were frequent. There were difficulties in relating serological results to clinical features and management of some patients.  相似文献   

18.
19.
北京市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疾病失能权重的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制订中国老年性痴呆(Alzheimer disease,AD)、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疾病失能等级分类标准,评定北京市60岁以上人群AD、PD的平均疾病失能权重。方法:以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GBD)研究中疾病失能权重的7级分类标准为根据,采用德尔菲法,制订中国AD、PD疾病失能等级分类标准;并根据1997年北京市AD、PD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评定北京市60岁以上人群AD与PD的平均疾病失能权重。结果:北京市60岁以上人群AD的平均疾病失能权重:获得治疗者为0.40,未获得治疗者为0.52;PD的平均疾病失能权重:获得治疗者为0.30,未获得治疗者为0.23。结论:对于AD与PD两种疾病平均疾病失能权重的评定结果与GBD研究中的数据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s

A survey was developed to assess experience and opinions about Lyme disease and post-treatment Lyme disease syndrome (PTLDS) among faculties in public health. No previous surveys of public health faculties have been found in the literature.

Study design

This is a cross sectional study of public health school faculty members designed to measure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with Lyme disease and PTLDS using an internet survey instrument.

Methods

Participants were recruited using all the publicly available e-mail addresses of faculty members in all the 50 accredited Schools of Public Health in the United States.

Results

A 15% response rate was seen for the survey. 50% of respondents were from Lyme endemic states. Less than 5% of faculty members consider themselves expert in Lyme or PTLDS. Many faculty members had known someone with Lyme disease or PTLDS, but few had been diagnosed themselves. Most believe that PTLDS can be severe and chronic, is not easy to treat, and does not resolve on its own, but were uncertain about its aetiology. Most respondents also felt that the incidence of Lyme disease will increase and that more education is needed.

Conclusions

The need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and communication presents an opportunity for public health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n Lyme disease and the sequelae of PTL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