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脑灰质异位症的临床及CT、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脑灰质异位症的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经CT、MRI检查发现的脑灰质异位症患者11例,分析脑灰质异位症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5例行CT平扫为一异常的等密度脑回样或团块状病灶,伴随病沟向脑白质延伸,窄窗宽观察更为清楚。增强扫描病灶本身无强化。6例行MR扫描,MRI可清晰显示病灶,T1WI和T2WI显示病灶呈等皮质信号,并伴随异常延伸到脑白质深处。质子密度加权像显示病灶更为清晰。灰质异位好发于顶叶,其次为颞枕叶。结论:脑灰质异位症临床与影像学均有一定的特征性,CT能诊断灰质异位症,但MRI是诊断灰质异位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它能清晰显示病变的部位和范围。  相似文献   

2.
脑灰质异位症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脑灰质异位症的临床与影像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灰质异位症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果:25岁以下青少年多发,无明显智力低下。顶部多见,其次为颞,枕区。单发症灶。MRI可清楚显示病灶,T1和T2加权像示病变呈等皮质信号,并伴随异常脑沟延伸到脑白质深处。质子密度加权像显示病灶更为清晰。CT平扫为一异常的等密度脑回样或团块状病灶,伴随脑沟向脑白质深处延伸,窄窗宽观察更为清楚。增强扫描病灶本身无强化。结论:脑灰质异位症临床与影像表现均有一定特征,CT平扫即可作出诊断。CT可为首选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灰质异位症的临床表现与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灰质异位症患儿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结果:12例灰质异位患儿临床表现呈多元性,病灶多为单发,顶部多见。CT平扫为一异常的与脑皮质等密度的脑回样或团块状病灶,伴随脑沟向脑白质深处延伸,窄窗宽观察更清晰。部分病例压迫同侧侧脑室,使其变形,同时可伴有多种脑发育畸形。增强扫描病灶本身无强化。结论:脑灰质异位症临床与影像表现均有一定特征,CT平扫即可作出诊断,CT可为首选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2例家族性大脑灰质异位症致癫痛大发作病例的MRI检查。对大脑灰质异位症的MRI特征,MRI检查方法进行了分析讨论,自旋回波序列能清楚显示大脑白质内及室内膜处的异位灰质;异位灰质在所有加权扫描中,信号强度与正常灰质均一致为其MRI特征;质子加权扫描(TR/TE=3937/19MS)较其它加权扫描效果为佳,文章认为在癫痫大发作病人中签别其病因十分重要、MRI是目前诊断大脑灰质异位征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灰质异位的临床及MRI图像特点,以期提高本病的诊断率。方法:收集经临床及MRI诊断为脑灰质异位的20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脑灰质异位的MRI图像特点。结果 20例脑灰质异位患者中共发现病灶28个。其中单侧发病12例,双侧发病8例,多病灶者12例。室管膜下型8例,局灶性皮下型5例,弥漫型5例,混合型2例。其中2例患者伴发多微小脑回畸形,1例患者伴透明隔缺如。根据脑灰质异位部位的不同,可表现为不同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反复癫痫发作、肢体运动障碍、语言障碍及智力低下及头痛、耳鸣、视力下降等临床症状。所选患者均行T1WI、T2WI、FLAIR序列扫描,表现为脑白质内出现脑灰质信号,T1WI和T2WI表现为等皮质信号,并向脑白质深处延伸,脑室受压变形,具有占位效应,FLAIR显示病灶的清晰度明显优于T1WI及T2WI,增强扫描后病变部位无强化。结论:脑灰质异位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对病变部位和病变范围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妇科急腹症应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影像学表现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135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均行CT与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并以手术及病检结果为对照,评价CT与MRI对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价值。结果:盆腔炎:CT显示病灶与周围组织粘连,病灶边缘模糊不清,少数有多囊性病灶;MRI显示界限不清的囊性肿块,T1W1上被膜最内层可见环状高信号带,T2W1囊性病灶背侧可见低信号。异位妊娠:CT显示为密度不均匀的混合型肿块,以实性包块为主;MRI显示为囊实性的混杂信号。卵子宫内膜异位症:CT显示以多囊性病变为主,囊内密度不均,单囊病变密度较高;MIR显示囊内信号不一,囊壁厚度不均。巢肿瘤蒂扭转:CT显示以囊实性肿块为主,多数边界光滑,实性肿块为条索状或片状;MRI显示囊性部分信号较薄弱,T1W1低信号,T2W1高信号。卵巢黄体破裂:CT与MRI均显示附件囊性病变,多数囊内密度不均匀;MRI囊内积液及腹腔积液者可见T2W1高信号。CT与MRI对急性盆腔炎、异位妊娠和卵巢黄体破裂的诊断符合率无显著差异(P0.05),MRI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肿瘤蒂扭转的诊断符合率以及总体诊断符合率高于CT(P0.05)。结论:急性盆腔炎、异位妊娠等妇科急腹症的CT与MRI表现均有一定的特征,可为妇科急腹症的诊断提客观的依据,MIR的诊断价值优于CT。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异位灰质及其周边白质纤维束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中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MRI证实的脑灰质异位患者DTI图像。观察DTI及DTT图像灰质异位区周围脑白质形态,并在DTI图像上测量异位灰质及其周围脑白质、对侧脑白质及正常位置脑灰质各向异性分数(FA)值,比较异位灰质区脑白质与对侧大脑半球相同位置脑白质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并比较异位灰质区与正常位置灰质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0例患者中Ⅰ型室管膜下型灰质异位有2例;Ⅱ型皮层下灰质异位有5例;Ⅲ型带状性灰质异位有1例;兼有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又出现Ⅳ型即混合型有2例。异位灰质区脑白质走行发生异常,呈受压推移或聚拢改变,无消融;异位灰质区脑白质与对侧大脑半球相同位置脑白质区的FA值间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T=-0.435,P=0.669);异位灰质区与正常位置灰质间的FA值大致相同(T=-0.000,P=1.000)。结论:异位灰质区白质纤维束形态发生改变,FA值与对侧白质纤维束相比,无明显下降;DTT可清晰显示异位灰质区脑白质的走行方向及形态。  相似文献   

8.
Fahr病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Fahr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2008年就诊的11例经Fahr病的不同临床表现和CT、MRI及SPECT资料。结果所有患者都接受CT检查,9例MRI检查,8例SPECT扫描。CT可清晰地显示钙化病灶的大小范围;在显示钙化方面,MRI不如CT敏感,但MRI能显示病灶内和周围胶质增生、囊变与脱髓鞘的范围及程度;亦能较清晰的显示小脑齿状核的病变情况;SPECT能早期监测到双侧基底节和双侧大脑皮质的局部脑血流灌注下降程度。结论Fahr病临床表现各异,易误诊。CT、MRI和SPECT对其诊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软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11例成软骨细胞瘤患者X线平片、CT及MRI影像资料。结果:X线平片及CT检查4例,确诊3例;X线及MRI检查2例,确诊1例;X线平片,CT及MRI检查5例,确诊4例。X线平片显示病灶呈类圆形分叶状骨质破坏区,边界清晰,5例病灶呈偏心膨胀性改变,4例病灶内有明显不规则钙化。CT扫描显示骨质破坏区边缘清晰,可见硬化边,内呈软组织密度影,8例病灶可见斑点状钙化,邻近关节积液3例。MRI检查显示T1WI等低信号、T2WI混杂较高信号。结论:成软骨细胞瘤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X线平片、CT及MRI联合检查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脑海绵状血管瘤32例影像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脑海绵状血管瘤的MRI、CT影像特征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2例均行MRI常规扫描,8例增强扫描,31例共有39个结节状或圆形病灶,分别呈T1加权像(WI)、T2WI高或低混合信号,T1WI稍低信号、T2WI高信号,T1WI、T2WI均高信号,T1WI、T2WI均低信号;1例7个痛灶呈散在分布圆点形,T1WI、T2WI均低信号.16例行CT检查,显示20个病灶,均为较高密度病灶或不均匀稍高密度.结论:脑海绵状血管瘤的MRI显示信号具有特征性,多数脑海绵状血管瘤结合MRI及CT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异位嗜铬细胞瘤的CT及MRI的影像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位嗜铬细胞瘤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异位嗜铬细胞瘤6例,其中4例行CT检查,1例行MRI检查,1例行CT和MRI检查,分析6例患者的CT及MRI特征.[结果]6例病例均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晰肿块,1例位于腹主动脉旁,1例位于肝门区,均表现为囊状肿块,增强后病灶边缘较明显强化并持续强化;1例位于上部膀胱壁,表现为T2WI高信号,增强后环形强化;1例位于胃窦旁,病变表现为明显T2WI高信号,增强后明显早期强化并持续强化;1例位于肠系膜根部及1例位于右肾后方病灶,表现为密度不均匀强化.[结论]异位嗜铬细胞瘤CT及MRI影像具有较特异性血流动力学特点及形态、密度(信号)特点,可为临床提供提示性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与磁共振成像(MRI)对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ICC患者29例,其中15例行多层螺旋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16例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回顾分析肿瘤的形态学特征、CT及MRI影像学表现特征以及附属征象。结果:29例ICC,共检出32个病灶,肝左、右叶均见分布。CT共检出17个病灶,平扫仅1个病灶表现为混杂密度,其余均呈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显示10个病灶呈边缘强化,6个病灶呈轻度不均匀强化,1个病灶未见强化,门脉期显示12个病灶呈渐进性强化,5个病灶强化减退。MRI共检出17个病灶,T1WI、T2WI主要表现为混杂的异常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显示16个病灶呈边缘环形或不规则强化,1个病灶无明显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显示15个病灶瘤内实性部分的信号呈渐进性增强,强化程度更加明显,1个病灶瘤体边缘保持厚环状明显强化,1个病灶强化减弱。附属征象包括胆管扩张15例,局部肝包膜凹陷2例,肝叶萎缩1例,门静脉癌栓4例。结论:ICC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动态增强扫描是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术前详尽的影像学检查是及早发现ICC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CT和MRI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RPLS患者的临床及CT和MRI影像学资料.结果:MRI显示6例双侧对称性枕叶白质受累,其中4例双侧额叶顶叶白质受累,1例同时累及中脑和丘脑,1例累及尾状核头;病灶形态不规则,特征表现为皮质及皮质下白质脑回样异常信号.CT显示枕叶低密度影,其中2例广泛脑白质水肿.治疗5~20 d复查,6例病灶部分消失,1例完全消失,2例出现转化灶.结论:结合临床特点和后部脑白质损害为主的影像学表现,有助于RPLS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眼眶外壁蝶骨大翼扁平肥厚型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及其影像学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10例眼眶蝶骨大翼扁平肥厚型脑膜瘤,其中9例行CT检查,10例行MRI检查.结果 CT 及MRI最常见的表现为蝶骨大翼增厚伴有软组织肿块,增强后均可见中等到明显强化.结论 CT可清楚显示蝶骨大翼骨质改变,MRI显示软组织清晰,并准确判断病变的范围,两者结合在本病的诊断、治疗及随访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X线摄影和CT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骨科肿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30例患者均有X线平片,15例行CT扫描。结果X线检查结果显示30例中28例显示骨质改变,20例显示病灶边界,11例显示骨膜反应,10例显示病灶内有大小不一钙化。15例行CT扫描病例均清晰显示骨质改变、病灶边界、病灶内有大小不一钙化,5例清晰显示骨膜反应。结论X线平片仍为骨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CT较好显示了肿瘤的范围及细微结构,两者相结合有助于骨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及病理基础,探讨其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有MR、CT影像资料的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的患者2例,1例行CT平扫及MR平扫加增强检查,1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分析其CT及MRI的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1例病灶位于左侧臀大肌及臀中肌内,病灶呈分叶状,大部分边缘清晰,CT平扫为等、低密度改变,以低密度为主,其间见不规则条片状、索状等密度影;MRI平扫该肿块信号不均匀,在T1WI、T2WI上肿块内均见不规则条片状、索状低信号区,增强扫描肿块内低信号区域未见强化,病灶内稍高信号区域不同程度强化,以内侧强化为著。1例病灶位于右胸壁第2、3肋间隙内,呈梭形生长,内侧突向胸腔,大部分边缘清晰,CT平扫为稍低密度,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结论: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具有独特临床病理学特征的良性纤维母细胞性肿瘤,MRI平扫病灶内与纤维化相符合的长T1短T2低信号区,增强扫描不强化,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影像学上主要与一些富于胶原的良性或低度恶性的纤维母细胞性病变作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椎体血管瘤的比较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MRI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诊断椎体血管瘤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13个椎体血管瘤病灶的X线平片、CT及MRI表现,对其影像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X线检查显示10个病灶,骨小梁呈“栅栏状”改变;CT扫描显示12个病灶,横断面表现为蜂窝状或风状结构;MRI扫描显示全部13个病灶,10例显示为短T1、长T2的信号影,3例显示为长T1、长T2的信号影,并且清晰显示了脊髓情况。结论:椎体血管瘤在X线平片、CT及MRI上均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CT、MRI对椎体血管瘤的检出率高于X线平片。MRI对椎体血管瘤的诊断、分型及指导治疗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病毒性脑炎的不典型影像学表现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不典型影像学表现及分型,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439例病毒性脑炎中79例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影像资料。79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及DWI扫描,67例行增强扫描,12例病灶区行二维多体素MRS检查,54例行CT平扫,32例行增强扫描。结果:不典型影像学表现的病毒性脑炎分为单发脑实质型、边缘系统及灰质核团型和弥漫型,各型均有不同的影像学表现。结论:不典型表现的病毒性脑炎通过选择合理的影像检查技术,结合以上分型、临床及其影像学表现,诊断并不困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神经元移行异常的MRI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神经元移行异常的MRI表现,总结出其MRI影像特征。结果 脑裂畸形15例,灰质异位22例,巨脑回6例。脑裂畸形表现为大脑半球的横行裂隙,边缘衬有灰质,脑表面可见楔形缺损区,侧脑室体部外侧壁憩室样突起,14例合并透明隔缺如。脑灰质异位为皮质区,皮质下及白质区,侧脑室周围灰质样病灶,在所有序列上与正常脑灰质信号相同。巨脑回表现为脑回增宽,变扁,灰质增厚,白质变薄,脑沟变浅。结论 MRI是诊断神经元移行异常的最佳影像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混合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应用CT和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40例混合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CT和MRI扫描,整理影像学扫描诊断结果。结果:CT扫描诊断符合率95.0%,MRI扫描诊断符合率97.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平扫可见脂肪密度影与软组织密度影混杂,增强扫描可见动脉期病灶不均匀显著异常对比强化,延迟期强化减退。MRI平扫可见T1WI、T2WI不均匀高信号,边界均清晰,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门脉期和延迟期强化明显。结论:混合型HAML应用CT和MRI扫描均能在术前准确诊断,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高,且有不同的特征性表现,必要时可两种方法结合扫描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