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探讨Survivin蛋白、p6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6例NSCLC组织,12例癌旁肺组织中Survivin和p63两种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蛋白在癌旁肺组织不表达。76例NSCLC组织中,有45例表达阳性,占59.2%。Survivin蛋白表达与NSCLC细胞分化程度、复发和生存期有密切关系(P<0.05),但与NSCLC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病理类型、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相关(P>0.05)。NSCLC中p6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5.3%(42/76),而在癌旁肺组织中无一例表达。p63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肺癌病理类型相关(P<0.01);而与NSCLC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复发和生存期均无明显相关(P>0.05)。Survivin蛋白与p6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Survivin与p63两种蛋白在NSCLC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两者可能起协同作用,并可能会成为NSCLC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urvivin、p16基因的表达及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抑癌基因p16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意义及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链酶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体(SABC)方法检测64例NSCLC组织及26例癌旁组织、15例肺良性疾病组织Survivin、p16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Survivin蛋白在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70.31%,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11.54%(P<0.05),肺良性疾病中不表达.Survivin蛋白表达与NSCLC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p16蛋白在肺良性疾病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与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16蛋白表达阳性组、阴性组的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表达呈正相关(r=0.396,P<0.005).结论 Survivin基因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可能作为其早期诊断、治疗的靶基因之一.Survivin的过度表达与p16抑癌作用的失去可能在NSCLC的发病机制中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p16基因甲基化及蛋白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CR)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 21例肺良性疾病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肺良性疾病中p16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低于癌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01),p16基因甲基化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明显的相关性(P<0. 05);肺良性疾病中p16蛋白阳性率高于癌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07); p16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明显的相关性(P<0. 05)。p16甲基化和p16蛋白表达缺失存在相关性(P=0.004)。结论 p16基因甲基化及蛋白的表达情况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癌周正常肺组织p16蛋白表达情况。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肺癌标本及周围正常肺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肺癌组织p16蛋白表达降低率(65%)与其周围正常肺组织(20%)有明显差异(P<0.01)。非小细胞肺癌各亚型之间p16蛋白表达降低率没有差异(P>0.01)。低分化鳞癌p16蛋白表达降低率(100%)明显高于高中分化鳞癌(63%,P<0.01),低分化腺癌p16蛋白表达降低率(100%)亦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腺癌(33%,P<0.01)。结论:p16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肺组织。  相似文献   

6.
肺癌中细胞凋亡水平和p73基因的转录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肺癌癌组织,对应癌旁组织和远癌肺组织中细胞凋亡及p73基因转录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细胞凋亡及P73基因转录表达水平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TUNEL及RT-PCR技术检测32例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癌旁组织和7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以及对应正常肺组织细胞凋亡和P73 mRNA的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肺癌组织中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癌旁肺组织和远癌肺组织(P<0.01),细胞凋亡水平与肺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和P-TNM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2)肺癌组织中p73 mRNA表达水平和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肺组织,远癌肺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P<0.01);(3)组织中凋亡指数的升高和P73基因转录表达水平的增加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结论:肺癌组织中存在细胞凋亡水平的升高和P73基因的过度转录表达。  相似文献   

7.
p16基因甲基化及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16基因甲基化及蛋白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CR)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21例肺良性疾病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肺良性疾病中p16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低于癌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01),p16基因甲基化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肺良性疾病中p16蛋白阳性率高于癌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07);p16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p16甲基化和p16蛋白表达缺失存在相关性(P=0.004).结论 p16基因甲基化及蛋白的表达情况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p73基因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人非小细胞肺癌中p73基因的mRNA表达状况 ,并探讨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各项临床病理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半定量RT PCR方法检测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相应癌旁肺组织及远癌肺组织中p73的mRNA表达。结果 p73基因的表达水平及表达阳性率在肺癌组织中为 87.5 % (2 8/32 )明显高于相应的癌旁肺组织和远癌肺组织 (P <0 .0 1) ;不同临床病理学类型、分化程度及TNM分期的肺癌组织间p73mRNA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p73基因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上调。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小细胞肺癌 (SCLC)与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p53与Bcl- 2基因表达的差异及意义 ,探讨SCLC与NSCLC凋亡基因调控的异同。方法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87例NSCLC与 2 0例SCLC中p53、Bcl- 2蛋白的表达 ,TUNEL法检测凋亡指数 (AI)。结果 SCLC的AI=5 .6± 4 .8,NSCLC的AI=3 .3± 4 .5 ,腺癌AI=2 .3± 1 .7,腺鳞癌AI=2 .7± 2 .8,SCLC的AI值与NSCLC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但显著高于腺癌和腺鳞癌 (P <0 0 5)。SCLC与NSCLC中Bcl- 2表达率分别为 80 .0 % (1 6 2 0 )和 2 8.7% (2 5 87) ,有显著差异 (P <0 .0 1 ) ;SCLC与NSCLC中p53表达率分别为 60 .0 % (1 2 2 0 )和 63 .2 % (55 87)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SCLC中Bcl- 2阳性组AI=3 .6± 3 .5 ,阴性组AI =8.6± 4 .2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SCLC细胞凋亡率与NSCLC无显著差异 ,但显著高于腺癌和腺鳞癌。SCLC与NSCLC凋亡基因调控存在显著不同 :Bcl- 2在SCLC中高表达 ,是SCLC凋亡调控的关键蛋白质 ,但在NSCLC中表达率低下 ,在其凋亡调控中不起主要作用 ;p53参与SCLC与NSCLC的凋亡调控 ,其异常表达在肺癌发生中是保守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16基因甲基化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CR)检测4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21例肺良性疾病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的表达情况。结果:肺良性疾病中p16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为14.3%,低于癌组织中的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16基因甲基化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p16基因甲基化的表达情况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卡铂诱导人卵巢癌细胞株OVCA_3凋亡后p63、p53基因mRNA的变化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四唑盐比色法测细胞的存活率,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卡铂诱导OVCA_3凋亡后p63、p53基因mRNA的变化。结果卡铂能明显抑制OVCA_3的生长,其作用时间与细胞生长抑制率呈明显正相关,低浓度卡铂(10μg/mL)对OVCA_3生长抑制率明显低于高浓度卡铂(25μg/mL,P〈0.05),随着OVCA_3凋亡率增加,存活的细胞中p63和p53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也逐渐增加,且高浓度卡铂处理后,存活的卵巢癌细胞中p63和p53基因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和低浓度作用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63、p53基因共同参与卵巢癌耐药环节,二者在卡铂作用后发挥的作用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 P53、P63和 P73在鼻咽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确诊的鼻咽癌患者89例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鼻咽黏膜慢性炎症患者5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组织中 P53、P63和 P73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不同临床病例特征的意义。结果:观察组 P53、P63和 P73阳性率为67.4%(60/89)、87.6%(78/89)以及53.0%(48/89),均高于对照组的28.0%(14/50)、36.0%(18/50)、20.0%(10/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中 p53、p63和 p73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具有颈淋巴转移的鼻咽癌患者中 p53、p63表达阳性率更高、在 TNM 分期为Ⅲ~Ⅳ期的鼻咽癌患者中 p63、p73表达阳性率更高以及病理类型为非角化癌鼻咽癌患者中 p63表达阳性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组织中 P53、P63和 P73基因高表达,并且对临床分期、淋巴转移以及病理分型有显著的相关性。通过对 P53、P63和 P73在两种基因的监测,对鼻咽癌临床治疗和预后都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Tet-OnTM基因表达系统直接克隆p53下游基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直接克隆p53下游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哺乳动物细胞诱导表达系统-Tet-onTM基因表达系统,建立p53基因诱导表达可调控的细胞系;通过mRNA差异显示技术直接克隆p53下游基因,并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其在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结果克隆到一个新的p53下游基因侯选基因,并检测到它在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有特异性表达.结论直接克隆p53下游基因的成功,为进一步研究p53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应用银染PCR-SSCP方法对18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p53、p16基因点突变进行研究,共检出p53基因及p16基因点突变各1例,p53基因突变位于第5外显子突变热点区,p16基因突变位于第2外显子。结果表明CLL存在多种癌基因与抑癌基因改变。  相似文献   

15.
贲门癌组织中P53、P16和P21WAF-1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贲门癌组织中肿瘤抑制基因P53、P16和P21^WAF-1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贲门癌组织中P53、P16和P21^WAF-1蛋白的表达。30例正常人贲门粘膜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结果:贲门癌组织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6.7%,较正常对照组(13.2%)明显增高;贲门癌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1.6%,较正常对照组(79.2%)降低;贲门癌组织中P21^WAF-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21.6%,较正常对照组(43.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贲门癌组织中至少有一项基因表达改变。且多发生2种以上基因表达改变。结论:P53、P16和P21^WAF-1蛋白在贲门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基因改变的累积可能是贲门癌发生的重要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p16基因和p53基因及p16基因和顺铂(CDDP)联合应用对体内外胆管癌细胞系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重组体腺病毒p16(Ad-p16)和Ad-p53及Ad-p16和CDDP联合作用于人胆管癌细胞系QBC939,观察和分析其对体内外胆管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结果:Ad-p16在QBC939细胞中表达能抑制QBC939细胞的生长,与p53、CDDP联合应用能明显抑制QBC939细胞的生长,p16和p53基因诱导癌细胞发生G1期阻滞和细胞凋亡,CDDP能诱导癌细胞发生G2期阻滞和细胞凋亡;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瘤体内注射Ad-p16及腹腔内注射CDDP均能抑制QBC939肿瘤的生长,两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结论:p16基因和p53基因及CDDP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本实验构建了人野生型 p53基因与真核表达载体 pc DNA3的重组体 ,为进行卵巢癌基因治疗研究打下基础。方法 :利用分子生物学基因克隆技术从质粒 p GEX-p53中用双酶切下目的片段 ,挤压法回收与 pc DNA3构成重组体。结果 :成功的构建了人野生型 p53基因真核细胞表达质粒。结论 :带有两个不同的酶切位点的目的片段定向克隆的方法使重组体的构建高效简便 ,挤压法回收目的片段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8.
In gliomas,p5 3 mutations are among the mostfrequently observed genetic findings[1] .As a tu-mor- suppressor gene,p5 3 mutations can lead touncontrolled cell proliferation[2 ] . It was reportedthat loss of wild- type p5 3 function decreased sensi-tivity of tumor cells to chemotherapy[3 ] . In thisstudy,wild- type p5 3 gene was delivered into hu-man glioma cell line U2 5 1 by using liposome- medi-ated transfection techniqu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p5 3 gene treatment and combined treatment of …  相似文献   

19.
p73和p53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p73、p53蛋白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及与肾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46例肾癌p73、p53表达进行对比研究。结果:p73、p53蛋白阳性表达与各病理类型、病理分级之间差异元显著性(P>0.05)。p73、p53蛋白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p73与p53蛋白共同阳性表达与肾癌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0.05)。结论:p73和p53阳性表达与肾癌病理类型、病理分级无关而与临床分期有关。肾癌p73和p53共同阳性表达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其余患者,可能是判断肾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p5 3、p16、p2 1WAF1、c erbB 2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化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 42例星形细胞瘤中p5 3、p16、p2 1WAF1、c erbB 2的表达进行观察 ,对其中 2 5例有随访资料的肿瘤患者存活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p5 3的表达与肿瘤分化和预后密切相关 (P <0 .0 1) ,高表达者预后差。p16、p2 1WAF1在分化好的星形细胞瘤中表达较强 ,预后较好 ;c erbB 2在分化差的星形细胞瘤中表达较强 ,预后差。结论 p5 3能客观反映肿瘤的增殖速度、分化和恶性程度 ,可以作为判断肿瘤预后有价值的参考指标。星形细胞瘤也存在p2 1WAF1、p16、c erbB 2基因异常 ,对分析肿瘤的形成和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