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哮喘大鼠慢性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方法 将18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4周组和哮喘8周组,每组6只.卵清蛋白(OVA)致敏后,雾化吸入OVA制作哮喘模型.哮喘模型成功后,测定气道压力;通过HE染色、Image-ProPlus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大鼠气道平滑肌的嗜酸性粒细胞(ESO)浸润情况,测定支气管管腔的内周长、管壁面积,支气管平滑肌面积、平滑肌细胞核数;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MSCs的含量,并分析其与哮喘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关系.结果 哮喘4周组、哮喘8周组大鼠的气道反应性、气道壁EOS计数、支气管管壁面积、支气管平滑肌面积、平滑肌细胞核数目、外周血中MSCs比例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 <0.01,P<0.05);哮喘两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线性相关显示:各组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SCs的含量与气道反应性、EOS浸润数、支气管壁面积、支气管平滑肌厚度及支气管平滑肌细胞核数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MSCs在哮喘状态下含量增加,可能参与了哮喘的慢性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2.
P27KiP-1蛋白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增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P27Kip-1对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生及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C)、哮喘4周组(A1)、哮喘6周组(A2)每组10只.用卵白蛋白(OVA)致敏与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模型,末次激发后24h内测气道反应性和观察气道壁炎性细胞的浸润情况,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支气管壁厚度、支气管平滑肌厚度;免疫组化法检测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及P27Kip-1表达.结果 哮喘4周和6周组P27Kip-1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6周组低于4周组(P<0.05);哮喘4周和6周组PCNA表达、支气管壁厚度、支气管平滑肌厚度和气道反应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6周组高于4周组(P<0.01).结论 P27Kip-1可抑制气道平滑肌细胞增生进而影响气道重构与气道高反应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在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为哮喘治疗寻求新的靶点。方法将30只SPF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和NGF抗体干预组。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气道壁组织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气道上皮下胶原层厚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Ⅲ型胶原表达。结果哮喘模型组及NGF抗体干预组支气管壁厚度、支气管平滑肌厚度、支气管平滑肌细胞核数、支气管壁血管密度、上皮下胶原层厚度、VEGF及Ⅲ型胶原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NGF抗体干预组以上改变较哮喘模型组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8.29~554.21,P<0.01)。大鼠支气管壁血管密度和管壁厚度与肺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气道胶原层厚度与Ⅲ型胶原含量均呈正相关(r=0.82~0.87,P<0.05)。结论 NGF可能通过调控肺组织VEGF、Ⅲ型胶原的表达参与哮喘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对哮喘豚鼠气道重塑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及层粘蛋白(LN)的影响,为糖皮质激素在哮喘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健康雄性豚鼠24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和哮喘模型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组(布地奈德组),每组8只.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测定支气管管腔的内周长(Pi)、支气管管壁厚度(WAt/Pi)、支气管平滑肌厚度(WAm/Pi)、支气管平滑肌细胞计数(N/Pi);放射免疫法检测BALF中细胞外基质(ECM)成分PCⅢ、HA、LN的改变.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哮喘组WAt、WAm及N明显升高(P<0.05),BALF中PCⅢ、LN及HA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与哮喘组比,布地奈德组气道壁结构明显改善,WAt、WAm及N明显下降(P<0.05),BALF中PCⅢ、LN及HA明显减少(P<0.05).结论 布地奈德可延缓哮喘豚鼠气道重塑的发生,这可能与其抑制ECM成分PCⅢ、LN及HA在气道中的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小鼠哮喘气道重塑模型,观察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和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32只BALB/C级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哮喘气道重塑模型组(B组)、地塞米松治疗组(C组)、布地奈德治疗组(D组),每组8只.B,C,D组以卵蛋白致敏,后以卵蛋白反复激发,C组在每次激发前给予腹腔注射地塞米松,D组在每次激发前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A组以生理盐水代替致敏和激发,解剖小鼠肺组织包埋、切片,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然后分析HE染色下各组支气管壁总面积(Wat)和支气管壁平滑肌面积(Wam),分析Masson染色下基底膜下胶原沉积面积(Wcol).结果 B组小鼠支气管壁总面积(Wat)/基底膜周径(Pbm)、支气管平滑肌面积(Wam)/基底膜周径(Pbm)、胶原沉积面积(Wcol)/基底膜周径(Pbm)均高于A组正常对照组的小鼠(P<0.05);C组和D组的(Wat)/(Pbm),(Wam)/(Pbm),(Wcol)/(Pbm)都低于B组(P<0.05);C组和D组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小鼠哮喘形成过程中,气道重塑起着重要作用;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均能抑制气道重塑的形成,两者比较作用无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 40只雌性SPF级BABL/c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0只、A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为卵蛋白(OVA)哮喘组;C组为雷公藤甲素治疗组;D组为地塞米松治疗组。在末次激发24 h后所有小鼠取左肺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过碘酸-雪夫(PAS)染色,Masson三色染色以及抗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测定支气管管壁厚度(WAt/Pbm),支气管平滑肌厚度(WAm/Pbm)?取右肺组织行RT-PCR检测TGF-β1 mRNA表达。【结果】 B组小鼠支气管管壁厚度、杯状细胞百分数、气道平滑肌厚度、胶原纤维面积、TGF-β1的转录和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P < 0.01)。C组小鼠上述各指标依次均显著低于B组(P < 0.05),D组小鼠上述指标显著低于B组(P < 0.05)。但C组和D组上述各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肺组织的TGF-β1的蛋白表达水平与支气管的管壁厚度,平滑肌厚度,杯状细胞比,胶原纤维含量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5?0.815?0.898?0.837;P < 0.01)。【结论】 雷公藤甲素可抑制BABL/c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发生,其机制有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B1)和Smad6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肺组织中表达变化及福莫特罗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无特定病原体级(SPF)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根据干预方法和时间分为对照组(A2和A4),哮喘组(B2和B4),福莫特罗组(C2和C4),每组10只.用卵白蛋白(ovalbumin,OVA)致敏与激发,建立哮喘大鼠气道重塑模型,福莫特罗组模型制作同哮喘组,在激发阶段,激发前30 min给予福莫特罗灌胃处理,各组均在末次激发后1~2h处死大鼠.采用图像分析技术测定肺内支气管壁厚度(Wat)及支气管平滑肌厚度(Wam);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中TGF-β1,及Smad6蛋白表达.结果 (1)Wat:C2组和B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均显著厚于A2组(均P<0.01),C4组显著薄于B4组(P<0.01),两者均显著厚于A4组(均P<0.01);(2)Wam:C2组显著薄于B2组(P<0.01),两者均显著厚于A2组(均P<0.01),C4组显著薄于B4组,两者均显著厚于A4组(均P<0.01);(3)肺组织TGF-β1蛋白平均吸光度值:C2组低于B2组(P<0.05),两者均显著高于A2组(均P<0.01),C4组低于B4组(均P<0.05),两者均显著高于A4组(均P<0.01);(4)肺组织Smad6蛋白平均吸光度值:C2组与B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均显著低于A2组(均P<0.01),C4组显著低于B4组(P<0.01),两者均显著高于A4组(均P<0.01).结论 TGF-β1在哮喘气道重塑大鼠肺组织中表达增高,Smad6表达减低;TGF-β1和Smad6表达失衡可能促进了哮喘气道重塑的发生和发展;福莫特罗可抑制哮喘大鼠TGF-β1表达,促进Smad6表达,作用随激发时间延长而增强.  相似文献   

8.
黄妙毅  戚好文 《医学争鸣》2007,28(12):1088-1090
目的:探讨丙酸氟替卡松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哮喘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组(C组)3组,每组动物10只.A组小鼠于第1日及第15日以鸡卵白蛋白(OVA)致敏,从第1次致敏后第22日开始雾化吸入25g/L OVA激发并持续4 wk,建立哮喘气道重塑模型;B组用生理盐水以同样方法致敏并雾化吸入;C组于激发前30 min雾化吸入丙酸氟替卡松(0.17g/L),吸入时间每次10 min,其它程序与A组相同.制备小鼠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各组气道结构改变情况,采用医学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支气管管壁厚度(WAt/Pbm),支气管平滑肌厚度(WAm/Pbm);肺组织石蜡切片行TGF-β1免疫组化染色后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其灰度值.结果:光镜下可见A组小支气管上皮细胞脱落、管壁炎症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增生、平滑肌增厚,而C组上述改变较A组明显减轻.与B组比较,A组支气管管壁厚度[(17.43±1.10)μm2/μm],平滑肌厚度[(6.58±1.16)μm2/μm]显著升高(P<0.01);与A组比较,C组支气管管壁厚度[(14.06±1.20)μm2/μm],平滑肌厚度[(4.41±1.00)μm2/μm]显著降低(P<0.01).与B组比较,A组TGF-β1的灰度值(66.18±1.53)显著降低(P<0.01);与A组比较,C组丙酸氟替卡松干预后TGF-β1的灰度值(72.05±1.65)显著升高(P<0.01).结论:吸入丙酸氟替卡松能有效防治哮喘小鼠气道重塑,可能的机制是丙酸氟替卡松通过下调TGF-β1的表达干预了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9.
地塞米松对哮喘大鼠T-bet?GATA-3及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作用以及对转录因子T-bet、GATA-3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模型组(B组)和地塞米松组(C组),每组12只。以卵蛋白(OVA)腹腔注射并雾化吸入制备大鼠哮喘模型,观察3组大鼠气道病理改变;采用ELISA法测定肺泡灌洗液(BALF)中IL-2、IL-4、IL-5和IFN-γ含量;采用RT-PCR和Westem blotting检测T-bet和GATA-3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①予OVA腹腔注射和雾化,哮喘大鼠模型制备成功:②地塞米松减少Th2型细胞因子(IL-4、IL-5)的表达(P<0.01),对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表达量无明显影响;③地塞米松抑制GATA-3表达(P<0.01),对T-bet表达无明显影响;④相关分析显示B组T-bet蛋白表达量与EOS、L、WA/Pi和ASM/Pi呈负相关(P<0.01);B组GATA-3蛋白表达量与EOS、L、WA/Pi和ASM/Pi呈正相关(P<0.01);B组大鼠T-bet蛋白表达量与GATA-3蛋白表达量呈负相关(P<0.01)。结论:支气管哮喘大鼠存在T-bet低表达,GATA-3高表达,并且与气道炎症关系密切:地塞米松抑制气道炎症,可抑制GATA-3表达,但对T-bet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前、后气道重塑、肺功能及外周血TGF-β浓度的变化,探讨布地奈德在哮喘患儿气道重塑早期干预的作用。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患儿18例,给予规律吸入布地奈德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肺功能、外周血TGF-β浓度以及通过高分辨CT(HRCT)测量支气管管壁厚度(T)并计算管壁面积(WA)、支气管管壁厚度与气管外径之比(WT%)、气道壁横截面面积占气道总截面积的的百分比(WA%)。结果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治疗6个月后,哮喘患儿WT%、WA%、肺功能以及TGF-β浓度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律吸入布地奈德治疗能减轻支气管哮喘患儿早期气道重塑,改善肺功能,可能通过下调细胞因子TGF-β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何阳  刘洪强  曹军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1):47-49,52
气道支架可有效缓解气道狭窄的症状。因材质不同,多种可供选择的支架其优缺点各异。支架置入方法可分为在纤维支气管镜、硬镜及X线引导下三种。支架置入术后总体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5%,常见的并发症有支架移位、支架内粘液堵塞、支架内肉芽或肿瘤生长引起堵塞、感染、气管或支气管壁穿孔和支架断裂。气道支架最新进展包括药物涂层支架、放射性粒子支架及生物可降解支架的研究和应用。尽管气道支架存在很多问题,但它仍不失为一种治疗气道狭窄安全、有效、简便的临床治疗新技术。防止气道支架置入后再狭窄及其处理,开发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少的新支架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小气道功能与气道敏感性和反应性的关系,探讨气道高反应性(AHR)变异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5年1月~2006年4月期间支气管激发试验(BPT)阳性疑诊支气管哮喘的患者,气道敏感性以引起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下降≥20%的乙酰甲胆碱(Mch)累积量表示(PD20);气道反应性以Mch剂量反应曲线斜率(DRS)表示,以FEV1下降率除以Mch累积量.以log10DRS作为因变量,以在50%肺活量位时的最大呼气流速(Vmax50%)和在25%肺活量位时的最大呼气流速(Vmax25%)反映小气道功能,建立小气道功能指标与log10DRS之间的简单线性回归模型.以log10DRS作为因变量,根据年龄、身高、FEV1%pred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得出决定系数(r2).将小气道功能指标加入此模型,重新计算r2,二者差异代表小气道功能指标在气道反应性中的作用.分别对不同性别和年龄组进行分析.结果 共入选184例患者,男70例,女114例.PD20越低,Vmax50%和Vmax25%越低,反之亦然.PD20与log10DRS呈显著负相关(r=-0.874,P<0.01).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发现,FEV1%pred、Vmax50%、Vmax25%分别与log10DRS显著相关(r2值分别为0.062、0.097和0.085,P均<0.01).与年龄、身高、FEV1%pred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Vmax50%、Vmax25%引起气道反应性的变异程度分别占3.9%和2.6%.不论男性还是女性患者,Vmax50%与log10DRS显著相关,并且男性r2值高于女性.年龄≤25岁者女性Vmax50%、Vmax25%与log10DRS显著相关,r2值高于男性.而年龄在25~45岁患者男性Vmax50%、Vmax25%与log10DRS显著相关,r2值高于女性.当年龄>45岁时男性和女性患者Vmax50%、Vmax25%与log10DRS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小气道功能下降导致气道敏感性和反应性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豚鼠实验模型研究上气道变应性炎症对下气道的影响。方法12只豚鼠分为2组,每组6只,鼻炎组豚鼠给予鼻腔卵蛋白/氢氧化铝滴注(连续10 d,每天2次)。间隔1周后,鼻腔给予2%卵蛋白每日滴注,连续7 d;对照组均使用生理盐水替代卵蛋白。最后一次激发后10 min,对喷嚏、抓鼻、流涕等症状量化评估,观察肺部症状;抽取动物血清,ELISA方法测定IgE和IL-5水平;计量鼻腔黏膜及肺部黏膜嗜酸粒细胞浸润数量,观察鼻腔和肺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鼻炎组豚鼠明显出现喷嚏、鼻痒、挠鼻、流涕等典型症状,但肺部哮喘症状不明显;血清IgE、IL-5水平升高;鼻腔和肺部黏膜见多量嗜酸粒细胞浸润,且出现病理结构变化。对照组未出现上述变化。结论上气道变应性炎症可导致下气道发生类似的炎症反应,并导致免疫学改变。  相似文献   

14.
持续气道湿化在人工气道护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的湿化方法,以防止或减少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随机抽取74例气管切开、一次性气管套管置入、套管内持续吸氧的患者,分为实验组(A组)36例,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对照组(B组)38例,采用间断注射器滴入湿化。通过两种不同的气道湿化方法,对比两种方法痰痂形成、痰的黏稠度、呼吸道感染、气道损伤、护理工作时数。结果:采用持续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的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痰痂形成、气道损伤、刺激性咳嗽的概率小于间断性注射器滴入湿化,缩短护理工作时数,减轻护理工作量。结论:持续气道湿化在人工气道护理中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气道上皮细胞是气道的结构细胞,也是机体对吸入性刺激物、变应原和病原体的第一道防御屏障。气道上皮细胞可以合成和释放多种炎性反应介质和细胞因子,激活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细胞,促进组织的再生和环境因素损害后的修复。气道上皮细胞在气道慢性炎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已成为气道慢性炎性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靶标的研究热点。文章对气道上皮细胞在慢性鼻窦炎、变应性鼻炎、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哮喘气道重建——支气管哮喘研究中所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戚好文 《医学争鸣》2002,23(13):1153-1154
气道重建 (remodeling或remodelling)又称气道重塑 ,在几年之前几乎不是支气管哮喘(哮喘 )研究中的一个亮点 ,而现在却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或焦点 ,大量的研究论文、专著及学术会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 2 0 0 1年第 16届环大西洋国家气道年会(The16 th transatlantic airway conference,TAC)是一次专门气道重建学术年会 .为此 ,国际呼吸界的权威性杂志美国呼吸危重监护医学杂志 (AmRespiratory Critical Care Med)特出版了增刊 ,命名为气道重建的机制 (The mechanisms of airwayremodeling) [1] .此次学术年会对于指导今后哮喘气道重…  相似文献   

17.
18.
万旭  胡小琼  李拥军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6):1065-1066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内吸痰引起气管黏膜损伤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次人工气道内吸痰引起气管黏膜损伤情况及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吸痰引起气管黏膜损伤的原因有:吸痰过频8例次(33.3%),吸引负压调节不当6例次(25%),吸痰管选择不当4例次(16.7%),吸痰时间过长3例次(12.5%),气道湿化不足3例次(12.5%)。结论预防人工气道内吸痰引起气管黏膜的损伤,必须正确区分吸痰引起气管黏膜损伤的原因,及时对症处理,保证人工气道患者的护理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小气道功能与气道高反应性的相关性.方法 对272例疑似哮喘患者行基础肺功能及支气管激发试验,分析其小气道功能与气道高反应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患者最大中期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MEF% pred)、呼气峰值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pred)、用力呼气75%、50%、25%肺活量的瞬时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FEF75% pred、FEF50% pred、FEF25% pred)明显低于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小气道功能异常组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86.0% vs 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347, P<0.01);MMEF75/25% pred、FEF75% pred、 FEF50%pred、FEF25%pred、PEF%pred 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2(95% CI: 0.640~0.764)、 0. 654(95% CI: 0. 588 ~ 0. 720)、0. 704(95% CI: 0. 642 ~ 0.765)、0.723(95% CI:0. 662 ~0. 784)及 0. 682(95% CI: 0.616 ~0.749),各指标与参考线下面积0. 5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PD20FEV1 与 MMEF75/25% pred、 FEF75% pred、FEF50% pred、FEF25 % pred、PEF% pred 均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 0. 524、0.439、0. 540、0. 418、0. 276.结论 与气道反应性正常的患者相比,存在气道高反应性的患者小气道功能明显偏低;小气道功能异常的患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可能更易出现阳性结果;小气道功能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气道高反应性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