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狼疮性肾炎中u—PA和PAI—1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洪寅峰  张志刚  高山 《上海医学》2001,24(3):169-172,T003
目的了解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Ⅰ型抑制因子(PAI-1)在狼疮性肾炎(LN)肾小球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对50例不同类型的LN和10例原发性肾小球轻微病变的肾活检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及图象分析法比较观察了u-PA和PAI-1在肾小球的表达强度,并与肾小球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数和Ⅳ型胶原染色强度作相关分析。结果u-PA和PAI-1在各型LN病变肾小球中的表达,均比肾小球轻微病变明显增强(P<0.05或<0.01),并以LN-IV型为最明显。PAI-1的染色反应强于同组的u-PA,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肾小球u-PA和PAI-1的表达均与PCNA阳性细胞核数呈正相关(P<0-05)。而且PAI-1的表达还与肾小球内IV型胶原沉积呈正相关(P<0.05)。结论狼疮性肾炎中u-PA和PAI-1的异常表达与肾小球的病变程度和病理类型相关,并可能是影响狼疮性肾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u—PA和PAI—1在各类肾小球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抑制因子PAI-1在各类肾小球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120例人肾穿活检标本中各型肾炎的u-PA、PAI-1、Ⅳ型胶原的表达水平,以及肾小球内PCNA阳性细胞核数,用图像分析方法对其u-PA和PAI-1进行光密度定量。结果各型肾小球肾炎中u-PA和PAI-1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与轻微病变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但各组中两者表达强度有所不同,PAl-l的阳性强度基本上高于同组的u-PA,两者差异显著(P<0.05)。u-PA的表达增强与肾小球Ⅳ型胶原的积聚和PCNA阳性细胞核数的增多明显相关(r=0.761、r=0.811,P<0.05);而PAI-1的表达则主要与肾小球内Ⅳ型胶原增多相关(r=0857,P<0.05)。结论u-PA和PAI-1的异常表达是影响肾小球肾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肾上腺髓质素(adreomedullin,AM)对大鼠Thy-1系膜增生性肾炎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和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为其用于防治肾小球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自制兔抗大鼠Thy-1多克隆抗体,建立大鼠Thy-1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AM治疗组。分别于3、5、7d处死大鼠,每组至少处死6只,取其肾脏,分别作组织切片细胞核苏木精染色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免疫组化染色,应用图像分析技术行肾小球细胞数、PCNA阳性细胞数和α-SMA表达强度检测。经抽提肾组织蛋白,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Ⅳ型胶原(ColⅣ)和纤连蛋白(FN)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治疗组3、5、7d时,肾小球细胞数、PCNA阳性细胞数及α-SMA表达强度均明显增高(P<0.05或P<0.01);于3d时,治疗组的上述各指标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而5、7d时则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治疗组3、5、7d时,肾组织ColⅣ、FN表达明显增强(P<0.01);于3d时,治疗组肾组织ColⅣ、FN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而5、7d时则差异不明显。结论AM对大鼠Thy-1肾炎早期肾小球细胞增生及基质合成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u-PA及其抑制物PAI-1在大鼠thy-1肾炎中的表达及意义,并探讨肝素治疗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ABC免疫酶标法及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对照组、肾炎组和肝素组动物模型肾小球u-PA和PAI-1的表达情况,并与光镜下肾小球细胞计数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肝素组动物在其治疗后7、14、21d时,肾小球细胞数明显减少,与肾炎组比较P值分别小于0.05或0.01:肾炎组、肝素组肾小球u-PA和P  相似文献   

5.
肝素对大鼠系膜细胞增殖和PAI-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秦蓉  张农  陈广平  刘琛  郭慕依 《复旦学报(医学版)》2002,29(4):247-250,254,F004
目的 探讨肝素在体内和体外对大鼠系膜细胞增殖及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 (plasminogenacti vatorinhibitortype1,PAI 1)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 ,从而为临床防治肾小球硬化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方法 (1)利用抗大鼠Thy 1单克隆抗体建立大鼠Thy 1肾炎模型 ,并应用肝素对其进行治疗 ,分别于 1、3、7、14、2 1、2 8d处死动物并提取其肾组织总RNA ,应用半定量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观察对照组 (N组 )、肾炎组 (G组 )和肝素组 (H组 )肾皮质PAI 1mRNA的表达。按常规方法培养大鼠系膜细胞 ,应用RT PCR半定量法观察肝素对大鼠系膜细胞PAI 1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1)细胞计数显示 ,7至 2 1d ,G组肾小球细胞数较N组明显增生 (P <0 .0 1) ,H组肾小球细胞数较G组明显减少 (P <0 .0 5或P <0 .0 1)。RT PCR结果显示 ,G组7至 2 1dPAI 1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N组 (P <0 .0 5 ) ;H组 3至 2 8d时PAI 1的表达较G组明显降低 (P <0 .0 5 )。 (2 )体外研究结果表明 ,当肝素浓度范围为 3~ 6 0 0 μg/mL时 ,系膜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P <0 .0 1) ,PAI 1mRNA表达也明显降低 (P <0 .0 5 ) ,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肝素可能通过抑制系膜细胞增生和抑制PAI 1mRNA的表达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缬沙坦对Thy-1肾炎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P27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Thy 1肾炎大鼠系膜细胞增生及P2 7表达 ,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其干预作用。方法 设正常组、Thy 1肾炎组及Thy 1肾炎 +缬沙坦治疗组。分别于各组疾病诱导后第 1、3、5、7d取肾脏行病理检查 ,免疫组化检测肾小球内PCNA、P2 7蛋白的表达 ,Westernblot分析肾小球内P2 7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大鼠系膜细胞P2 7存在高表达 ,而在肾炎大鼠随系膜细胞增生 ,其P2 7表达减少。缬沙坦治疗组第 3~ 7d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区扩张程度以及肾小球内PCNA表达低于肾炎组 (P <0 .0 5 ) ,而肾小球内P2 7表达高于肾炎组相应时间点 (P <0 .0 5 )。结论 肾小球系膜细胞非增殖状态的维系与其P2 7的高表达相关 ,缬沙坦可维持系膜细胞P2 7的高表达 ,抑制系膜细胞增殖及系膜扩张。提示缬沙坦对Thy 1肾炎大鼠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AI-1、u-PA、VEGF、CD34在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急性脑缺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饮食组(A组)和高脂饮食组(B组),分别制备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CAO/R)模型;观察大鼠神经病学评分,HE染色法检测脑缺血区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区PAI-1、u-PA、VEGF、CD34表达,并应用流式细胞仪计数外周血CD34+血管内皮祖细胞(EPC)。结果:脑缺血后再灌注24h,PAI-1、u-PA、VEGF的表达增高,B组PAI-1、VEGF表达较A组明显,u-PA相反;再灌注48h后,外周血CD34+EPC计数B组(0.89%)较A组(1.11%)降低(P<0.05),脑缺血区CD34+细胞B组也少于A组。结论:PAI-1、u-PA及VEGF高表达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并加重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D34+低表达及EPC减少使血管再生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8.
肾小球足细胞损伤在脂质肾损害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肾小球足细胞损伤在脂质肾损害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用含4%胆固醇和1%胆酸钠的高脂饲料饲喂大鼠建立高脂模型,观察高脂组和正常组大鼠血脂、尿蛋白、肾功能及肾脏病理学改变,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小球足细胞损伤标志蛋白-结蛋白表达,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高脂组大鼠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肌酐和尿蛋白均显著升高(P<0.01),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明显(P<0.01),肾小球内结蛋白表达上调,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肾小球足细胞损伤表现.结蛋白表达与血脂、血肌酐、尿蛋白、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结论肾小球足细胞在促进脂质肾损害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对拟缺血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以期揭示三七总皂苷发挥脑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采用氧糖剥夺法制备拟缺血损伤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三七总皂苷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TGF-β1,VEGF-B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TGF-β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细胞凋亡率与正常组相比显著性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三七总皂苷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细胞上清液中TGF-β1含量明显增多(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细胞上清液中VEGF-B含量显著性增多(P<0.01);与模型组相比,三七总皂苷组中细胞上清液中VEGF-B含量明显增多(P>0.05);正常组内皮细胞TGF-β表达量较少,造模后,TGF-β表达显著增加(P<0.05),三七总皂苷能够下调TGF-β蛋白的表达。结论三七总皂苷可能通过抑制内皮细胞的凋亡,保持内皮细胞的完整性,上调VEGF表达,促进缺氧条件下血管的新生,这可能是三七总皂苷脑保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sC)转染反义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TGF-β1),观察该细胞纤维连接蛋白(FN)及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表达的改变。方法构建反义TGF-β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进行基因转染MsC,用ELISA法检测转染系膜细胞上清液中FN和PAI-1的蛋白质水平,并与无转染的MsC对照组和空载体组比较其表达的变化。结果构建了大鼠反义TGF-β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转染Msc,与对照组相比转染48小时后细胞分泌FN和PAI-1蛋白质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反义TGF-β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可从分子水平阻断MsC的FN及PAI-1表达,在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球肾炎的研究治疗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一型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病理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Thy-1肾炎模型,将肾炎大鼠分为Thy-1肾炎组及缬沙坦治疗组。检测两组疾病诱导后第1、3、5、7天平均动脉血压、24h尿蛋白排泄量、血浆肌酐及尿素氮,并取肾脏行光镜及电镜检查,免疫组化检测肾小球内PCNA蛋白表达。同时设正常对照。结果 同肾炎组比较,缬沙坦治疗组第3-7天24h尿蛋白泄量减少(P<0.05),肾小球有核细胞增多程度下降(P<0.05),系膜细胞增生减少,系膜区扩张也减少(P<0.05),肾小球内PCNA阳性核减少(P<0.05)。平均动脉血压、血浆肌酐及尿素氮较正常对照无显著差异。结论 对大鼠系膜增殖性肾炎,缬沙坦能一定程度抑制系膜增生,减轻肾小球病理损伤,降低蛋白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正常和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t PA、u PA、PAI 1和神经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表达的差异 ,探讨糖尿病加重脑缺血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糖尿病大鼠和正常大鼠各 3 8只 ,随机分为脑缺血1h再灌注 1、2、5、11、2 3h组 (均n =6)、假手术组和非手术组 (均n =4 )。用RT PCR方法检测t PA、u PA、PAI 1和NSPmRNA表达。结果 糖尿病和正常大鼠脑缺血后t PA、u PA、PAI 1和NSPmRNA表达均增高 ;但糖尿病大鼠再灌注 2、11、2 3h时 ,缺血脑组织的NSPmRNA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大鼠。结论 正常和糖尿病大鼠在脑缺血再灌注后存在纤溶酶原激活作用的增强 ,但NSPmRMA表达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溶系统组分uPA、uPAR、tPA及PAI-1在人乳腺癌细胞侵袭中的作用。方法以3株具有不同侵袭转移能力的乳腺癌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应用RT?PCR方法比较纤溶组分在此3株细胞中的表达,牛奶板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纤溶活性,用Boyden小室模型测定细胞侵袭能力。结果发现MDA-MB-231细胞表达较高水平的uPA、uPAR、PAI-1和中等水平的tPA,无血清培养上清中总纤溶活性和uPA纤溶活性最高;MDA-MB-435细胞表达较低水平的uPA和较高水平的tPA,但未测出uPAR和PAI-1的表达,无血清培养上清中总纤溶活性较高,主要是tPA活性;MCF-7细胞表达较低水平的uPAR和较高水平的PAI-1,但未测出uPA和tPA的表达,无血清培养上清中几乎没有纤溶活性。与纤溶活性相一致的是,Boyden小室模型实验结果发现MDA-MB-231在3株细胞中体外侵袭能力最强,MDA-MB-435次之,MCF-7则几乎无体外侵袭能力。经抗uPA和抗uPAR抗体预处理MDA-MB-231细胞,分别使侵袭能力下降83.1%和43.9%(P<0.05)。结论uPA和uPAR的活性与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凝血酶对人胚胎肾系膜细胞增殖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 (PAI 1 )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噻唑蓝 (MTT)掺入法、Northern杂交和纤维蛋白平板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凝血酶刺激下人胚胎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PAI 1mRNA表达和PAI 1蛋白质活性的变化 ,并同时用人工水蛭素进行阻断实验。结果 :凝血酶呈浓度依赖性的方式促进人胚胎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PAI 1mRNA表达和PAI 1蛋白质活性 ,水蛭素能特异地阻断凝血酶的作用。结论 :凝血酶可通过促进系膜细胞增殖、PAI 1的表达和提高其活性而导致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15.
来氟米特对大鼠肾毒血清性肾炎早期肾损害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LEF)对大鼠肾毒血清性肾炎早期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肾毒血清肾炎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病理对照组、LEF干预组(5mg/kg/d,灌胃)。2周末检测24h尿蛋白含量、血清学指标;观察肾小球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变化。结果病理对照组24h尿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肾小球内细胞数、含新月体肾小球数、硬化肾小球数、肾组织中MCP-1、ED1^+细胞浸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肾组织中ED1^+细胞数与尿蛋白排泄量、形成新月体的肾小球百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形成新月体的肾小球百分数与尿蛋白排泄量亦呈显著正相关(P〈0.01)。LEF干预组大鼠尿蛋白水平、肾小球细胞总数、硬化肾小球数、新月体数、肾小球ED1^+细胞浸润及MCP-1表达均明显低于病理对照组(P〈0.01,0.05)。结论LEF能改善肾毒血清性肾炎大鼠早期肾脏病变,其机制可能部分与抑制肾组织MCP-1表达和巨噬细胞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16.
厄贝沙坦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肾PAI-1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①了解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PAI 1)在高胆固醇大鼠血及肾皮质的表达及其与肾脏损害的关系 ;②探讨厄贝沙坦对高胆固醇血症PAI 1活性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3组 :正常组、高脂组和厄贝沙坦组 ,12周后测定血浆及肾皮质PAI 1活性。石蜡切片行HE、PAS染色观察一般病理变化 ,免疫组化检测纤连蛋白和Ⅳ型胶原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高脂组血浆及肾皮质PAI 1活性明显升高 ,系膜基质增多 ,系膜区纤连蛋白和Ⅳ型胶原增多 ,厄贝沙坦组肾皮质PAI 1活性和纤连蛋白、Ⅳ型胶原较高脂组低 ,但仍较正常组高 ,PAI 1活性与纤连蛋白和Ⅳ型胶原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肾皮质PAI 1活性增加 ,可能与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积聚有一定关系 ,可能参与脂质肾损害的进展 ,厄贝沙坦可部分阻止这种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链脲佐菌素诱发的糖尿病(DM)大鼠肾皮质糖基化终产物(AGEs)含量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表达的关系及牛磺酸的调节作用.方法:DM大鼠用牛磺酸处理14周后,分别用荧光法、生物化学法和Northern杂交检测肾皮质AGEs含量、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PAI-1活性和PAI-1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大鼠相比,DM大鼠肾皮质AGEs含量、PAI-1活性和PAI-1 mRNA表达明显增加,而t-PA活性下降.AGEs含量与PAI-1生物活性及PAI-1 mRNA表达均呈正相关(P<0.01).DM大鼠给予牛磺酸处理后可改善上述参数的改变.结论:DM大鼠肾皮质AGEs含量增加能明显上调PAI-1基因表达,牛磺酸可抑制AGEs形成和PAI-1基因表达的上调.  相似文献   

18.
RT-PCR半定量法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t-PA和PAI-1 mRNA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敏感的检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剂(PAI-1)基因表达的方法。方法 用异硫氰酶胍一步法提取细胞总RNA。用单管RT_PCR法逆转录-扩增t-PA、PAI-1和内参照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mRNA,扩增产物经电泳分离后,用凝胶图像分析仪照相和扫描分析,测定各条带分子量和光密度值。结果 PCR产物均与预期长度相吻合,且PCR产一与扩增初始模板量之间存在良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