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1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分娩镇痛中的镇痛效果、时效及对产程的影响,来探讨罗哌卡因用于CSEA分娩镇痛的可行性. 方法随机选择ASAⅠ~Ⅱ级拟行自然分娩的单胎足月初产妇100例,用抽签法分为2组,罗派卡因( R组)和布比卡因组(B组),均在宫口(3~4)cm 时行CSEA分娩镇痛.腰麻用药R组为3.75mg罗哌卡因+25μg芬太尼,B组为布比卡因2.5m g+25μg芬太尼;硬膜外用药R组为0.1%罗哌卡因内含1μg/ml芬太尼,B组为0.0 625%布比卡因内含1μg/ml芬太尼.观察指标为镇痛起效、完善、维持时间;运动阻滞程度;镇痛强度;产妇舒适度;产程及分娩方式等. 结果 R组镇痛维持时间长于B组(P<0.05),镇痛完善时间迟于B组(P<0.05),产妇舒适度明显优于B组(P<0.01).其余观察指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罗哌卡因可以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并且较布比卡因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梁燕红 《吉林医学》2012,(34):7488-7490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中的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9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SR组、FR组、R组,分别施行腰硬联合阻滞,蛛网膜下腔注入麻醉药:SR组(0.15%罗哌卡因1.0 ml+4μg舒芬太尼);FR组(0.15%罗哌卡因1.0 ml+20μg芬太尼);RR组(0.2%罗哌卡因1.5 ml),外接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泵。另选空白对照40例,无镇痛麻醉。观察并记录各组产妇生命体征、VAS、产程时间、剖宫率、产钳和吸引器使用情况、新生儿评分、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分娩镇痛三组镇痛前后VAS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镇痛后VAS得分SR组、FR组明显低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后30 min、60 min三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效果好,起效更快、疗效更确切﹑作用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比较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分娩镇痛中的镇痛效果、时效及对产程的影响,来探讨罗哌卡因用于CSEA分娩镇痛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ASAⅠ~Ⅱ级拟行自然分娩的单胎足月初产妇100例,用抽签法分为2组,罗派卡因( R组)和布比卡因组(B组),均在宫口(3~4)cm 时行CSEA分娩镇痛.腰麻用药R组为3.75mg罗哌卡因+25μg芬太尼,B组为布比卡因2.5m g+25μg芬太尼;硬膜外用药R组为0.1%罗哌卡因内含1μg/ml芬太尼,B组为0.0 625%布比卡因内含1μg/ml芬太尼.观察指标为:镇痛起效、完善、维持时间;运动阻滞程度;镇痛强度;产妇舒适度;产程及分娩方式等. 结果 R组镇痛维持时间长于B组(P<0.05),镇痛完善时间迟于B组(P<0.05),产妇舒适度明显优于B组(P<0.01).其余观察指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罗哌卡因可以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并且较布比卡因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药物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对分娩产妇的镇痛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3月1日至2013年3月30日我院的84例自愿接受无痛自然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分娩中均给予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镇痛,其中42例应用罗哌卡因镇痛,设为A组,另42例运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镇痛,设为B组.比较两组产妇各时间点VAS评分和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镇痛后各时间点VAS均优于镇痛前即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用药后10min VAS评分、平均持续镇痛时间及镇痛剂总用量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其余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给予产妇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具有优越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对可行走硬膜外镇痛分娩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无高危妊娠因素、无椎管内穿刺禁忌的初产妇280例.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镇痛组于产妇宫口开2~3cm时经L2-3间隙常规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见脑脊液同流通畅后缓慢注入0.2%罗哌卡因1.5mL(3mg);拔出腰麻针.硬膜外腔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4cm,,30min后接PCA泵持续注入0.1%罗哌卡因加芬太尼(2μg/mL),背景剂量6 mL/h,锁定时间15min,产妇在VAS评分≥2分时,自控追加药物.宫口开全时停止泵药,分娩结束拔除导管.对照组按产科常规处理,不给予任何镇痛药物.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镇痛效果(VAS评分)、下肢运动神经阻滞MBS(modified bromage score)、产程时问、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镇痛组产妇镇痛有效率100%,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轻,第一、二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剖宫产率(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自控镇痛技术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且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轻,是目前分娩的理想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对产程及母婴影响及其副作用。方法:对916例产妇在CSEA+PCEA模式下行分娩镇痛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产妇镇痛效果满意,舒芬太尼组较芬太尼组满意度更高;无运动神经抑制现象;无产程时间延长、产后出血量增加现象;新生儿出生后无明显呼吸抑制;副作用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现象,芬太尼组发生率较舒芬太尼组高。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运用于腰硬联合阻滞行分娩镇痛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硬膜外镇痛时机对产妇腰-硬联合阻滞后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足月初产妇160例,均于宫口开至2~3 cm行腰-硬联合阻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3 min组、30 min组、60 min组和90 min组,各40例。各组分别在腰-硬联合阻滞后于3 min、30 min、60 min、90 min持续硬膜外给药。比较2组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分析、自控镇痛(PCA)例数及次数、催产素使用率、罗哌卡因补救剂量与总剂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4组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均为0级。4组镇痛前和镇痛后30 min、2 h、4 h及宫口全开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催产素使用率、PCA使用次数及脐动脉酸碱度、剩余碱、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 min组、90 min组需要PCA例数均高于3 min组及30 min组(P < 0.05)。60 min组、90 min组罗哌卡因补救剂量、总剂量均高于3 min组及30 min组(P < 0.05)。4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腰-硬联合阻滞后30 min内予以硬膜外镇痛可减少自控镇痛次数和罗哌卡因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8.
韦娟丽 《广西医学》2008,30(7):971-972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阻滞与硬膜外阻滞在分娩镇痛中的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及对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组30例,负荷剂量为0.125%的左旋布比卡因8 ml加2μg/ml芬太尼混合液;腰硬联合组30例,蛛网膜下腔注入左旋布比卡因2 mg加芬太尼20μg。两组给予初始量后均以0.125%左旋布比卡因加2μg/ml芬太尼通过病人自控镇痛泵以5 ml/h、自控量3 ml/次、锁定时间30 min硬膜外维持。观察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分娩进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评分、运动神经阻滞及并发症。结果镇痛起效时间:硬膜外组(18.6±10.1)min,腰硬联合组(3.5±0.8)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效果评分(VAS):硬膜外组(2.5±0.3)分,腰硬联合组(1.5±0.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阻滞镇痛起效时间快、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对产妇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用于分娩镇痛比硬膜外阻滞镇痛更优。  相似文献   

9.
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对镇痛分娩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280例足月单胎、产前检查无阴道分娩禁忌、无椎管内硬膜穿刺禁忌的初产妇.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作为镇痛组,自然分娩组作为对照组,每组140例.镇痛组于宫口开至2~3cm时,取L2.3常规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用腰麻针经硬膜外腔刺入蛛网膜下腔,见脑脊液回流通畅,缓慢注入0.2%罗哌卡因1.5ml(3mg),拔出腰麻针,硬膜外腔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3.5cm,阻滞平面在T10以下,根据镇痛程度硬膜外腔每小时给予0.1%罗哌卡因6~8ml 芬太尼2μg/ml,必要时追加3~5ml/15min.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镇痛效果(VAS评分)、下肢运动神经阻滞MBS(modified bromage score)、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镇痛组产妇镇痛有效率100%,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轻,第一、二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剖宫产率(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的镇痛技术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是目前分娩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吴晓瑜 《大家健康》2016,(5):202-203
目的:探讨甲磺酸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产妇无痛分娩腰-硬联合自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120例进行腰-硬联合自控镇痛,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产妇采用甲磺酸罗哌卡因,对照组产妇采用布比卡因.记录两组神经阻滞情况、镇痛强度(VAS)评分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产妇(P<0.05).镇痛后各时间段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在分娩行腰-硬联合自控镇痛中应用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等效的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对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S组PCEA输注含0.10%罗哌卡因和0.5μg/ml舒芬太尼复合液,F组PCEA输注含0.10%罗哌卡因和3μg/ml芬太尼。观察记录测麻醉前、PCEA后5、15、30、60和90min时视觉模拟评分(VAS);每小时罗哌卡因的用量和有效按压次数、运动功能的评估和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S组和F组在PCEA后5、15、30、60和90min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在各时间点S组VAS评分稍低于F组(P>0.05);每小时罗哌卡因消耗量S组明显低于F组(P<0.05),有效PCEA次数S组明显低于F组(P<0.05);两组运动阻滞和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0.1%罗哌卡因复合0.5μg/ml舒芬太尼和3μg/ml芬太尼用于PCEA分娩镇痛都是有效的,但是0.5μg/ml舒芬太尼复合0.1%罗哌卡因镇痛效果更好,罗哌卡因用药量更少。  相似文献   

12.
梁富华 《中外医疗》2014,(22):136-137
目的探究应用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该院2010—2012年收治的足月初产妇共10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产妇50例。对照组产妇不采取任何镇痛方法,为自然分娩,观察组产妇则接受盐酸罗哌卡因加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方法。对比两组产妇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失血量、生命体征变化、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下肢肌力等无显著差异性,两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产妇的血流动力学、镇痛时间影响性以及产程时间等对比于对照组产妇具有显著优越性,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分娩之后均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足月分娩产妇应用盐酸罗哌卡因加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临床效果突出确切,对产妇和新生儿不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王玥  康凯  车向明  徐铭军 《北京医学》2014,(11):930-932
目的:比较硬膜外阻滞在中期妊娠引产不同时点开始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因计划外妊娠或有胎儿畸形等妊娠合并症要求终止妊娠者,随机分为两组实施硬膜外阻滞,A组为病房常规处理后产妇有疼痛感即开始实施麻醉,B组为病房常规处理后有规律宫缩开始实施麻醉,每组30例;记录镇痛开始前及镇痛后生命体征、各时点孕妇的VAS评分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级、引产时间、出血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在镇痛后各时点VAS评分降低、引产时间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孕妇引产期间生命体征平稳,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期妊娠引产无须考虑胎儿因素,早期实施麻醉镇痛干预更为合理,在不增加出血量和不良反应的基础上引产时间略有延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硬膜穿孔后硬膜外(dural puncture epidural,DPE)镇痛联合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programmed intermittent epidural bolus,PIEB)在分娩镇痛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单胎足月初产妇60名,随机分为单纯硬膜外(continuous epidural analgesia,CEA)联合PIEB分娩镇痛组(A组)和DPE联合PIEB分娩镇痛组(B组)。A组产妇实施硬膜外穿刺置管。B组在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放入25G腰麻穿刺针,以发现脑脊液回流为准,不注药,行硬膜外置管,药物配方及PIEB设置2组相同。记录镇痛前(T0)、镇痛后5 min(T1)、镇痛后10 min(T2)、镇痛后15 min(T3)、镇痛后20 min(T4)、镇痛后1 h(T5)、宫口开全(T6)和胎儿娩出(T7)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运动阻滞情况;记录各组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 alanalgesia,PCEA)次数、舒芬太尼的用量、镇痛不良反应、产程及分娩方式结果、产妇满意度。结果所有产妇均成功实施了分娩镇痛,产程中2组产妇的生命体征(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和胎心率平稳,无明显变化(P>0.05)。2组产妇T1~T7时间点的VAS评分较T0降低(P < 0.05),B组T1~T4的VAS评分低于A组(P < 0.05)。2组新生儿Apgar评分、产程、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产妇按压镇痛泵的次数、镇痛药物用量少于A组(P < 0.05)。B组产妇满意度高于A组(P < 0.05)。2组产妇术后改良Bromag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并发症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E联合PIEB是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可用于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剖宫产患者术后,地塞米松硬脊膜外注射对地佐辛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患者,ASAI~II级,年龄20~35岁,体重70~85 kg。随机分为A、B两组,胎儿脐带剪断后,经硬脊膜外导管给药,A组患者给予地塞米松4 mg;B组给予生理盐水。术毕患者静脉连接静脉镇痛泵镇痛。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6、12、24、48 h各时间点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地佐辛总用量及患者自身满意度评分。结果 A组各时间点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地佐辛总消耗量少于B组(P<0.01),患者满意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硬脊膜外地塞米松注射可有效增强剖宫产术后地佐辛静脉镇痛效果,减少地佐辛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在无痛分娩中的镇痛效果和对母婴的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P组和C组。P组经硬膜外注入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5μg/mL混合液5 mL观察5~10 min,确认导管在硬膜外腔后,再注入上述混合液10 mL为负荷剂量,连接自控镇痛泵。C组为未实施镇痛组。两组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SpO2、胎心率、分娩情况、新生儿情况、不良反应及并发症。P组检测镇痛前后而C组则监测入产室及其后1 h产妇静脉血。新生儿娩出后抽取脐静脉血检测一氧化氮(NO)及皮质醇的浓度。P组进行镇痛程度及运动阻滞程度评分。结果实施无痛分娩产妇疼痛缓解,镇痛前后一般生命体征均维持平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镇痛前后与C组相应时点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观察到不良反应或椎管内麻醉的并发症。P组分娩后NO无明显变化,皮质醇浓度降低(P<0.05);C组NO下降(P<0.05),皮质醇浓度升高(P<0.05)。结论用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PCEA用于无痛分娩,安全有效,降低皮质醇浓度,延缓母婴NO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0):127-129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母婴安全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120例分娩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未开展任何的分娩镇痛,观察组进行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比较两组分娩疼痛程度;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产妇疼痛VAS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缩宫素使用总量、产后出血量、第二产程时间。结果 观察组分娩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镇痛前两组疼痛VAS评分相近(P>0.05);宫口全开时观察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缩宫素使用总量、产后出血量、第二产程时间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在分娩麻醉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的同时,减轻产妇的产痛程度,且对于妊娠结局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提高程控硬膜外脉冲式注射(PIEB)速率对产妇分娩镇痛效果和罗哌卡因补充量的影响,为分娩镇痛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IEB方式进行分娩镇痛的单胎产妇126例,随机分为低速率组(n=60)和高速率组(n=66)。2组产妇均使用10mL首剂量(0.09%罗哌卡因+0.4 mg·L-1舒芬太尼),接连100 mL脉冲式注射泵(0.09%罗哌卡因+0.4 mg·L-1舒芬太尼),每60 min间断脉冲给药10 mL,分别以100 mL·h-1(低速率组)和200 mL·h-1(高速率组)进行输注。2组均设置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给药5 mL,锁定时间30 min。记录产妇镇痛期间初始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罗哌卡因补救镇痛的总量、频率及时机,第一次补救时间,PCEA泵总用量,产妇满意度评分,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恶心呕吐、低血压、呼吸抑制和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产妇初始疼痛VAS评分、产程时间及自然分娩、经阴道辅助分娩和剖腹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罗哌卡因补救镇痛总量、频率、时机和首次补救时间及PCEA泵总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最高阻滞平面均为T7-T8,所有产妇均未出现恶心呕吐、低血压、呼吸抑制和发热等不良反应。结论:与低速率PIEB分娩镇痛比较,高速率PIEB对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需要补充给药的次数和每小时罗哌卡因用量并未起到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在产程潜伏期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9月在北京美中宜和妇儿医院住院的80例单胎头位、ASAⅠ~Ⅱ级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分为R1组(3 mg罗哌卡因+3μg舒芬太尼)、R2组(3 mg罗哌卡因+4μg舒芬太尼)、R3组(3 mg罗哌卡因+5μg舒芬太尼)和R组(3 mg罗哌卡因),共四组,每组20例。均于产程潜伏期(宫口开1 cm)行分娩镇痛。四组均采用0.1%罗哌卡因混合舒芬太尼0.5μg/mL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镇痛期间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和胎心率,记录镇痛情况、产程、催产素用量、分娩方式、阴道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四组产妇生命体征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与镇痛前相比,四组镇痛期间疼痛数字评分(NRS)均降低(P〈0.05)。随着舒芬太尼的剂量增加,镇痛起效、显效时间逐渐缩短(P〈0.05);首剂维持时间逐渐延长(P〈0.05)。 R2、R3组潜伏期PCEA药物用量少于R组(P〈0.05);活〉期PCEA药物用量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产妇产程、催产素用量、阴道出血量及分娩方式构成比、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3组有5例产妇镇痛后出现胎心率下降(FHR≤100次/min)。镇痛期间R组瘙痒发生率低于其他三组(P〈0.05)。R3组恶心发生率高于其他三组(P〈0.05);R2组产妇产后镇痛满意度优于其他三组。结论3 mg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3~5μg蛛网膜下腔阻滞均可安全有效地用于产程潜伏期分娩镇痛。3 mg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4μg蛛网膜下腔阻滞分娩镇痛,镇痛起效快,维持时间长,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产妇产后镇痛满意度高,临床应用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辅助硬膜外神经阻滞无痛分娩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单胎足月产妇40例,随机分为两组。C组(n=20):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局麻药(0.125%罗哌卡因与芬太尼1.5μg/mL)10mL后实施PCEA,单次剂量4mL,锁定时间15min,背景剂量4mL/h;D组(n=20):常规硬膜外阻滞外辅助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2μg/(kg·h)。监测ECG、RR、BP、SpO2,视觉模拟评分评估镇痛效果并观察记录产程进展、新生儿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第一、二产程组间VAS评分D组优于C组(P〈0.05),各组新生儿各时点Apag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二产程C组的时间延长(P〈0.05);产妇的生命体征、宫缩及胎心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可以优化传统无痛分娩模式,减少PCEA用药量,产妇在分娩时更加舒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