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法和基础护理临床实践教学法对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湖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2010级40名护理本科生(以下简称护生)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名。观察组护生采用基础护理临床实践教学法,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教学法,分组时及课程结束时分别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倾向量表(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hinese version,CTDI-CV)测评两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分组时,两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课程结束时,观察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在系统化能力和自信心方面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础护理临床实践教学法能有效促进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行高职护生临床教学改革,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对提高高职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效果。方法:实验组采用“整体护理比较学习表”进行整体护理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整体护理教学。经过4个月以后,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问卷(CTDI-CV)进行测量,所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总得分为(255.75±6.77)分,对照组总得分为(237.34±28.9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寻找真相、分析能力、自信心、求知欲和认知成熟度5个维度,两组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借助“整体护理比较学习表”培养高职护生,有利于提高其评判性思维能力,促进其以科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和学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PBL教学查房对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2005级护理本科生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查房模式,以2004级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查房模式.每月1次,持续10个月,对照观察两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并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 CTDI - CV),对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进行测量.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者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PBL教学查房模式,能明显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PBL临床教学提高护理本科生的综合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PBL临床实习教学对护理本科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影响.方法 将90名护理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名护生,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实验组54名护生,采用PBL教学,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90.74%以上护生认为能提高自主学习、对知识的应用、解决问题等能力,96.30%护生喜欢PBL临床教学;实验组在14项能力评价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PBL临床教学能有效提高护理本科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参与式教学法对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名护理本科生按年级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法为主的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参与式教学法,即以学生为中心,用课堂讲授与讲小课、快速反应、角色扮演教学法,着重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假设的认可、演绎、解释、论述评价5个方面的能力。[结果]两组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与式教学法可以提高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模式(PBL)应用于护理查房对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及其效果评价。方法 将外科全体护士,以抽签的方式,以病区为单位随机分为实验组86名和对照组85名。实验组采用PBL护理查房模式每2周1次,持续8个月,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查房模式。在教育方案实施前、后,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对外科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进行测量。观察不同护理查房模式对2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结果 教学方案实施后实验组外科护士的总体评判性思维能力均提高,差异明显;实验组护士各评判思维特质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运用PBL护理查房模式,对提高外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是可行并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地首门“临床推理与决策”课程对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前后对照设计。在“临床推理与决策”课程开设前后,组织选修该门课程的38名护生填写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量表一中文版(CTDI—CV),进行前后对照分析。结果教学后护理本科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318.05±24.87)分,高于教学前的(308.49±22.96)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t=-1.839,P=0.074)。7个评判性思维维度中,寻找真相、系统化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得分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727,~2.622,-2.417;P〈0.05)。结论在护理本科生中推行临床推理与决策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护生个人因素对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护理本科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状况,分析护生个人因素对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加利福尼亚评判性思维倾向问卷(CTDI-CV)对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平均为216.74分,总体表现较弱。经单因素分析,影响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个人因素有年龄、性别、年级、交友情况和阅读习惯(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个人因素有年龄、交友情况、阅读习惯和年级等。[结论]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体较弱,年龄、年级、交友情况和阅读习惯是影响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主要个人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BL在ICU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科室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实习的170名护生(72名护理本科生,98名护理大专生)采用随机分层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PBL教学法及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LBL教学方法.结果 护生在ICU通过PBL教学后提高了实习成绩.结论 PBL教学能促进护生在ICU临床学习的自学能力及学习积极性,发展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而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不同学制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四年制与五年制本科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为加强不同学制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调查表调查四川省4所大学2008年护理专业毕业实习的415名本科生。结果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平均分为(287.37±32.52)分;其中四年制学生(295.32±29.76)分,五年制学生(282.63±33.23)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个维度中除自信心外,其余6个维度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学制的护理本科生在评判性思维能力方面具有差异,四年制比五年制护理教育更有利于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乔。  相似文献   

11.
循证护理用于手术室临床带教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循讧护理(EBN)学的理论指导手术室临床带教,不断培养护生循证护理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方法:将在我院手术室实习的护理大专生62人分为实验组(30人)和对照组(32人),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教学方法,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护理教学方法。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践技能操作成绩,并对实验组发放问卷,调查实习护生对将循征护理应用于-临床教学的评价。结果:实验组的理论和实践测试成绩分别为(88.65±3.22)分和(91.25±5.28)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实验组大多数护生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结论:采用循证护理;手法指导手术室临床带教,有利于护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拓展护生的思路,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蒙燕 《妇幼护理》2022,2(8):1912-1915
目的 探讨个案护理教学法在乳腺外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 2020 年 4 月至 2021 年 3 月我院乳腺外科的 120 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护生采用常规的带教模式,而实验组 的护生采用个案护理教学法进行带教 1 个月。观察和对比两组护生的护理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教学满意度和自我导向学 习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 实验组护生理论知识及操作考核得分、教学满意度、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得 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个案护理教学方法,能够提高护生的理论知识水平、操作能力、教学满意度和自我导 向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对护理专业大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校2008级护理专业护生253名,将127名护生设为实验组,126名护生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PBL教学进行PBL教学干预.采用《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气质测试》(CCTDI 2000)进行问卷调查,观察两组护生在PBL教学干预前后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提高创新能力条目的评分两组无明显差异性,时间合理条目对照组评分高于实验组(P<0.05),其余16个条目评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理论考试成绩实验组总分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得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CCTDI量表评分实验组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各项目的评分实验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在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方面较传统教学法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4.
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特征,找出差距,为制定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培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香港理工大学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对210名护理本科生集中进行CTDI-CV测量.结果 护生CTDI-CV测量结果总分平均为(273.24±31.86)分;各特质得分中,护生在求知欲方面得分最高,而在寻找真相方面得分最低.且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呈现下降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理本科生整体评判性思维水平不高,提示应从课程设置、课程建构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加以培养.  相似文献   

15.
马小琴  姚鑫倩  汪国建 《护理与康复》2014,13(12):1134-1136+1139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中文版加利福尼亚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对369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275.27±26.36)分,其中"寻求真相"维度得分最低;求知欲随年级增长得分增加;担任学生干部的护生分析能力、评判性思维自信心明显高于未担任学生干部的护生;来自城镇的护生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自信心及总分明显高于来自农村的护生。结论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倾向性很强者寥寥无几,倾向性不明和正性倾向性参半;年级、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及家庭来源影响其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学校教育者应采取相关措施加强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护理实训教学改革对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修文  王薇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3):2132-2134
目的 探讨在护理实训教学中应用多样教学方法对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及临床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参加实训课程的119名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开展实训教学,实验组则采用多种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所有学生在实训课程前、后完成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中文版(CTDI-CV),在为期3周的临床教学实习后期由医院对实习表现作出综合考核评价.结果 实训课后实验组在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分析能力、批判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和认知成熟度四个特质分上,在教学实习考核总分及一般能力得分上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实训后在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批判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和认知成熟度三个特质分上高于实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实训教学中应用多种教学方法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对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选择2008届4年制护理本科生82名,在PBL课程前后,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和自行设计的PBL课程学习积极程度问卷进行测量。结果PBL教学后,护理本科生的分析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得到提高(P〈0.05)。PBL教学中,学生不同的案例准备时间在求知欲特质上存在差异(P〈0.05);不同的课上发言次数在寻找真相特质上存在差异(P〈0.05)。结论教师在PBL教学中需要激发护理本科生的积极性,鼓励其在课前对案例做好充分预习,在课程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循证护理教育在本科实习护生教学查房中的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索循证护理教育在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名护理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名护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查房模式;实验组54名护生,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型教学模式查房,引导护生应用循证护理的思维方法查找文献、解决问题。结果实验组护生对查房效果的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以问题为基础的循证护理教学模式查房提高了解决问题、评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及沟通、合作、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同时有助于教学相长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中国、日本及萨摩亚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比较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对中国、日苯及萨摩亚护理本科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比较性研究。[方法]采用加利佛尼亚评判性思维倾向量表为研究工具,应用方便抽样法共抽取535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结果]3个国家护理本科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为中等水平;中国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高于日本学生,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国学生与萨摩亚学生、萨摩亚与日本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评判性思维能力与教育体制及文化背景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参与式教学法对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徐仁华  袁圳伟  鲍秀敏  程梅 《护理研究》2008,22(32):2990-2991
[目的]探讨参与式教学法对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名护理本科生按年级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法为主的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参与式教学法,即以学生为中心,用课堂讲授与讲小课、快速反应、角色扮演教学法,着重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假设的认可、演绎、解释、论述评价5个方面的能力。[结果]两组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与式教学法可以提高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