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目的:探讨可回收全覆膜金属支架治疗儿童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应用可回收全覆膜金属支架治疗7例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患儿,其中术后吻合口狭窄5例,化学烧伤性狭窄2例.支架置入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患儿吞咽困难改善程度、狭窄口直径、并发症等.结果:7例患儿均成功行支架置入术,1例患儿术中并发皮下气肿.支架取出后随访3-27 mo,所有患儿吞咽困难症状显著改善,食管狭窄段口由2-5 mm扩大至12-13 mm.其中1例并发肉芽组织轻微增生,2例发生支架移位.结论:可回收全覆膜金属支架治疗儿童难治性良性食管狭窄安全有效,其长期疗效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全覆膜可取出金属支架治疗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评价全覆膜可取出金属支架治疗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经内镜扩张治疗失败的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病例6例,其中化学性烧伤3例,食管胃吻合口狭窄2例,吻合口狭窄、金属支架置入术再再狭窄1例,按病例不同情况设计全覆膜可取出金属支架的形状,置入食管狭窄段,定期观察症状的变化、支架两端黏膜增生情况及支架取出后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置入支架,支架置入后吞咽困难症状均得到持续改善,能进食软食。支架置入3~6个月后均经内镜成功取出,无1例发生支架端口黏膜增生、支架再狭窄:其中4例支架取出后随访2~12个月,症状持续改善,无需阿治疗;另2例发生支架移位,支架取出后1个月内再次出现吞咽困难。1例支架置入术后出现胸骨后疼痛,无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个体化设计的全覆膜可取出金属支架足治疗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新型超覆膜金属支架治疗难治性食管胃吻合口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经内镜下反复扩张效果较差的22例难治性食管胃吻合口良性狭窄的患者,内镜下置入直径为16 mm或18 mm新型超覆膜金属支架,对比支架置入前后患者吞咽困难改善情况、体力状况评分,同时观察在支架置入3个月期间,胸痛、支架移位、肉芽组织增生、溃疡及出血等支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2例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在支架置入一周后患者吞咽困难情况明显改善(P0.05),吞咽困难缓解率为100%,患者胸痛评分较前明显提高(P0.05)。在支架留置期间,移位发生率为13.6%(3/22),肉芽组织增生发生率为22.7%(5/22),溃疡发生率为18.2%(4/22),出血倾向发生率为4.55%(1/22),所有患者在支架留置3个月后均顺利取出,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支架取出后再狭窄发生率为13.6%(3/22)。结论新型超覆膜食管支架治疗难治性食管胃吻合口狭窄是安全有效的,支架置入期间应密切随访,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照观察硅酮支架与Z型不锈钢覆膜金属支架置入后的并发症,为临床支架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因气道狭窄或气道瘘65例患者置入硅酮支架,77例患者置入覆膜金属支架,术后定期支气管镜检查,观察2个月内两组病例的主要并发症。结果硅酮支架组置入分叉型支架45例、沙漏状支架7例、直筒型支架13例;覆膜支架组置入分叉型支架70例、直筒型支架7例。两组并发症比较:痰液潴留硅酮支架50例(76.9%)、覆膜支架61例(79.2%),相差不显著(P0.05);肉芽增生硅酮支架39例(60.0%)、覆膜支架69例(89.6%),相差显著(P0.01);支架移位:分叉型及沙漏状支架均无移位,直筒型支架移位硅酮支架2例(15.3%)、覆膜支架6例(85.7%),相差显著(P0.01);顽固性咳嗽硅酮支架4例(6.1%)、覆膜支架7例(9.0%),相差不显著(P0.05)。因肉芽增生明显经处理效果差,9例覆膜支架取出支架,硅酮支架未因肉芽增生取出支架。结论硅酮支架与覆膜支架比较,硅酮致肉芽增生较轻,其直筒型移位较少,建议对需长期放置支架的患者,优先考虑硅酮支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治疗难治性胰管良性狭窄的安全性和长期疗效。方法 收集南京鼓楼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13年3月—2020年7月经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治疗的18例难治性胰管良性狭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副作用及长期疗效。结果 18例患者均成功置入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技术成功率100.0%(18/18)。18例患者支架置入后的腹痛评分明显低于置入前[2.00(1.75,3.00)分比6.00(5.00,7.00)分,Z=-3.572,P<0.001]。支架置入后疼痛评分较置入前减少> 50%的有15例,临床成功率83.3%(15/18)。支架置入后,出现不能忍受的腹痛3例,支架诱导的新狭窄2例,支架远端移位2例。所有患者成功拔除支架,支架置入时间137.5(59.0,417.0)d。拔除支架后狭窄上游扩张胰管直径[9.1(6.7,14.1)mm]比支架置入前[11.0(7.6,16.2)mm]明显减少(Z=10.508,P<0.001)。长期随访14例患者,随访时间37~1 246 d,10例患者保持无临床症状,4例复发。结论 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治疗难治性胰管良性狭窄安全有效且可维持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镜置入覆膜金属支架治疗食管癌食管气管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2010年本院病理确诊的食管癌患者21例,经胃镜或食管造影证实合并食管-气管瘘,根据食管狭窄的程度、位置、长度及瘘口部位,确定支架长度和支架放置位置,随后行食管狭窄扩张术及覆膜支架置入术。结果 21例患者均成功置入覆膜金属支架。患者呛咳、吞咽梗阻及肺部感染等症状明显缓解,术后随访平均存活9个月(2~14个月)。结论覆膜金属支架置入术是治疗食管癌食管气管瘘的一种安全有效地方法,能明显缓解患者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全覆膜金属支架治疗良性胆道狭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覆膜胆道金属支架治疗良性胆道狭窄的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36例良性胆道狭窄患者行全覆膜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术后每1~2个月接受1次门诊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及胆道狭窄改变情况。结果36例均一次性成功置入全覆膜胆道金属支架,未出现与操作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支架放置3~6个月后全部成功拔除,其中28例(77.8%)良性胆道狭窄消失。结论置入全覆膜胆道金属支架治疗良性胆道狭窄是安全的,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气道狭窄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置入气道支架的近期及中远期疗效。方法对35例安置气管支气管支架的气道狭窄患者随访1~12个月,评估疗效、合并症。结果 35例气道狭窄患者均能顺利置入气管支气管支架,术中无患者死亡,置入后呼吸困难、喘憋症状能即刻明显改善,肺功能各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短期(<30 d)有效率为91.4%,12个月存活率为65.7%。并发症包括肉芽组织增生、肿瘤组织增生、支架断裂、支架移位以及气管、支气管瘘等。结论对于气道狭窄患者使用气管支气管支架置入疗效显著,能够迅速缓解症状,安全性较好,并发症主要发生于30 d之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下CO_2冷冻治疗良性气管狭窄行支架置入后肉芽组织增生的疗效。方法总结27例良性气管狭窄行支架置入术后肉芽组织增生的患者资料,分析电子镜下CO_2冷冻治疗的效果。结果 27例患者,治疗后气管狭窄程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近期疗效100%;平均随访4.2个月,4例患者出现管腔再狭窄,继续冷冻治疗后,2例无明显改变,给予气管支架置入术,随访疗效92.6%。结论电子支气管镜下CO_2冷冻治疗良性气管狭窄行支架置入后的肉芽组织增生,效果明显,安全性高,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0.
被膜食管支架治疗食管贲门良性狭窄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被膜食管支架治疗食管贲门良性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食管贲门良性狭窄患者32例,根据不同患者选择合适的被膜食管支架置入狭窄段.观察操作成功率、吞咽困难改善情况、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其处理等.结果:32例均一次性成功置入支架,支架置入后吞咽困难症状均得到持续改善.所有患者未出现食管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骨后闷胀隐痛不适,其中4例患者胸痛较明显,肌注止痛荆后缓解:3例出现支架脱落:1例出现支架近端肉芽组织增生.支架置入后可有效封闭食管气管瘘、食管纵隔瘘等.术后6 mo可经内镜成功取出支架.结论:内镜下置入被膜食管支架是治疗食管贲门良性狭窄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食管金属支架治疗125例食管狭窄和食管气管瘘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背景:食管狭窄和食管气管瘘是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食管金属支架逐渐成为其治疗的重要手段,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目的:探讨食管金属支架治疗食管狭窄和食管气管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5例良恶性食管狭窄和食管气管瘘患者,行内镜和x线检查以明确狭窄或瘘口的部位和性质。在x线引导下置入食管金属支架,术后密切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支架术后2周内,所有患者的吞咽困难均显著改善;食管气管瘘患者的呛咳均显著缓解,仪5例患者进流质时仍有轻微呛咳:86例(68.8%)患者术后出现胸痛,8例(6.4%)发生消化道出血,4例(3.2%)出现支架移位。术后半均随访时间为18个月。吞咽困难的平均缓解时间为7.4个月,27例恶性食管狭窄患者平均于术后6.4个月因肿瘤组织增生而导致再狭窄,8例良性食管狭窄患者平均于术后12.8个月因肉芽组织增生而导致再狭窄。38例患者有胃(或肠)食管反流表现,大多为吻合口支架或食管下段支架。7例患者出现支架移位。恶性食管狭窄患者支架术后平均存活时间为11.8个月。结论:食管金属支架能有效治疗良恶性食管狭窄和食管气管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支架术后再狭窄、食管功能紊乱和支架移位等并发症目前仍无法避免,且可能对支架的临床应用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架置人治疗良性气管狭窄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1999年至2007年良性气管狭窄患者48例,观察支气管镜下支架置入前后气管直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气促评分的变化.结果 狭窄段气管直径由术前的(5.15士1.96)mm增加到(10.60±2.88)mm(P<0.01...  相似文献   

13.
2017年6月—2019年9月,5例良性重度幽门狭窄患者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了内镜下全覆膜支架置入新技术治疗,5例均成功完成幽门处全覆膜支架置入,无并发症发生,术后行上消化道造影显示支架位置良好、造影剂通过顺利。5例患者于术后1~3 d开始进流食,进食后均无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出现,随访期间均有不同程度的体重增加,营养状态获得明显改善。4例于术后3~4个月行支架取出术;余1例于术后3个月发现支架移位至胃内,取出支架后观察幽门口略狭窄,行球囊扩张术+黏膜切开术。随后5例继续随访3个月,均无症状反复及再狭窄。以上结果初步证实,内镜下全覆膜支架置入新技术治疗良性幽门狭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自膨式金属气道支架可迅速扩张气道,改善通气,有效缓解多种原因所致的气道狭窄症状,广泛应用于良恶性气道狭窄.其置入后常见并发症有支架内肉芽组织形成、分泌物潴留、支架相关的气道感染、支架移位、支架断裂等.提高支架的组织相容性、促进气道上皮化及适时置入及取出支架可减少肉芽组织形成.本文就镍钛记忆合金气道支架的相关并发症及其治疗方法进行论述,并着重分析肉芽组织形成的机制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和分析经支气管镜下二氧化碳冷冻治疗对气管插管后早期肉芽增生所致的良性气道狭窄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诊治的64例因气管插管后早期肉芽增生所导致的良性气管狭窄患者给予二氧化碳冷冻治疗,术后行相关检查,并随访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气促评分、狭窄段管腔直径、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64例患者狭窄段管腔直径显著升高,血气分析指标较前明显好转、气促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支气管镜二氧化碳冷冻法介入治疗对气管插管后早期肉芽增生所致气管良性狭窄有较好的效果,并可避免瘢痕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气管金属支架和食管金属支架近年逐步应用于临床,对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症状均能起到缓解症状,解除患者痛苦的作用。但经纤支镜单独置入气管支架和胃镜置入食管支架报道颇多,经纤支镜同时置入气管支架和食管支架的报道少见。2002年6月至2003年10月,我们用此方法治疗晚期癌症所致气管食管双狭窄患者1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初步探讨改良型可回收金属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0例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普通型支架(A组)和改良型支架(B组)各15例,在胃镜直视下置入支架于贲门处,2d后在X线引导下通过胃镜将支架取出.分别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半年后患者吞咽困难、下食管括约肌(LES)静息压及食管X线表现(包括食管最扩张处直径、贲门最狭窄区宽度)的变化情况;支架置入时与2d后取出时X线下支架最狭窄处的宽度变化;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30例支架置入和取出的成功率为100%,置入后A组有2例发生支架脱落,取出后重新置入,B组无一例出现移位和脱落.支架治疗半年后患者吞咽困难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半年后吞咽困难复发率A组(26.7%)明显高于B组(6.67%)(P<0.05);支架治疗前后X线下食管腔最大扩张程度两组均有明显改善(P<0.001),贲门最狭窄区直径、支架放置后和取出时最狭窄处直径及LES静息压两组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改善程度B组显著优于A组(P<0.05).治疗时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均无穿孔.结论 改良型可回收金属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具有放置时间短、无移位脱落、症状改善明显及复发率低等优点,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和分析经支气管镜球囊扩张与临时性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良性气道狭窄的疗效。方法将30例良性气道狭窄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球囊扩张组(A组,n=15例)和临时性金属支架置入组(B组,n=15例),疗程均为2个月,随访共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气促评分、狭窄段管腔直径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6个月末时,两组患者的狭窄段管腔直径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促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时性金属支架置入组与球囊扩张组相比,气促评分显著降低,狭窄段管腔直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临时性金属支架置入组再狭窄发生率低于球囊扩张组。结论临时性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良性气道狭窄疗效优于球囊扩张,且术后再狭窄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气道Y型覆膜内支架置入的临床应用(附2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初步探讨气道Y型覆膜内支架治疗气管隆突和双主支气管复合病变(狭窄或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根据气道复合狭窄和食道/胸腔胃-隆突瘘的特殊解剖结构,设计Y型气道覆膜内支架。在纤维支气管镜指导及X线监视下,对2例气道复合病变患者置人Y型气道覆膜内支架。结果内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2例患者置人内支架后均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提高。结论Y型覆膜气道内支架置入能有效解除气道复合病变,技术可行,操作简单、安全、近期疗效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累及气道的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气道受累的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累及气道的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女性15例,男性12例,平均年龄52岁(14~65岁),以呼吸道症状起病的23例(85.2%),病程1个月~15年。11例管腔狭窄明显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后置入气道内支架,1例支架置入失败,置入术后第2日气促评分1.1±0.3,较治疗前明显缓解(P0.05),放置支架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肉芽增生、气道再狭窄及呼吸道感染。3例行气管切开术,3例行气管切开及支架置入术。13例管腔狭窄轻者及1例支架置入失败者给予保守治疗,均病情稳定出院,出院时气促评分1.3±0.2,较治疗前缓解(P0.05)。结论复发性多软骨炎累及气道时,首选内科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行支气管镜检查评估管腔狭窄程度,管腔狭窄程度严重者可选择介入治疗,能迅速缓解症状,但并发症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