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
3.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一组蛋白识别受体,能够识别微生物的成分并引起对抗微生物入侵的免疫应答。TLRs诱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在肿瘤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TLR4和TLR9蛋白可能通过不同的信号转导途径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细胞凋亡及免疫逃逸,它们是目前发现与肿瘤发病关系最密切的TLRs家族成员。TLR4与TLR9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密切相关。本文就TLR4和TLR9蛋白参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及其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和临床意义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
2017年6月—2019年9月,5例良性重度幽门狭窄患者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了内镜下全覆膜支架置入新技术治疗,5例均成功完成幽门处全覆膜支架置入,无并发症发生,术后行上消化道造影显示支架位置良好、造影剂通过顺利。5例患者于术后1~3 d开始进流食,进食后均无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出现,随访期间均有不同程度的体重增加,营养状态获得明显改善。4例于术后3~4个月行支架取出术;余1例于术后3个月发现支架移位至胃内,取出支架后观察幽门口略狭窄,行球囊扩张术+黏膜切开术。随后5例继续随访3个月,均无症状反复及再狭窄。以上结果初步证实,内镜下全覆膜支架置入新技术治疗良性幽门狭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自制气囊引流管行结肠旁路引流在医源性结肠穿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采用自行设计的结肠气囊引流管治疗的8例医源性结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结肠穿孔在内镜下金属夹和(或)尼龙绳缝合后。将自制气囊引流管在内镜直视下留置于肠腔内.引流管前端气囊充气后固定于穿孔部位的近口侧.后端固定于患者臀部并行持续引流肠液及粪便。结果8例患者气囊引流管均成功放置并引流通畅.穿孔均完全愈合.无中转外科手术病例。气囊引流管旁路引流时间3-10(平均7.6)d,1例患者术后3d复查结肠镜,发现气囊导管移位,予以内镜下校正。所有8例患者气囊引流管均顺利拔除。拔除后肠壁气囊固定部位无溃疡穿孔发生。术后随访12-36(平均25.4)个月,全组患者术后无慢性肠瘘、粘连性肠梗阻或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自制气囊引流管行结肠旁路引流治疗医源性结肠穿孔简单、安全并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免疫法便隐血试验(IFOBT)在诊断大肠良恶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提高大肠癌癌前疾病的早期筛查水平。方法对332例行结肠镜检查者进行免疫法便隐血试验,应用OC-MICRO全自动便隐血分析仪对便隐血结果进行分析,分别计算不同阳性阈值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应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CEA、CA19-9水平及其敏感性、特异性、PPV、NPV。结果共纳入研究332例,其中男176例(53.0%),女156例(47.0%),分为结肠镜正常组183例,炎症性肠病(IBD)组34例,大肠息肉组79例(其中腺瘤型息肉25例,高危腺瘤12例)和大肠癌组36例。当便隐血试验阳性阈值为200ng/mL时,各组特异度为94.5%,各组敏感度分别为88.2%(IBD组)、86.1%(大肠癌组)、52.0%(腺瘤型息肉组)、50.0%(高危腺瘤组)和34.2%(大肠息肉组),与阳性阈值为100 ng/mL和150 ng/mL时相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外周血CEA在正常组、IBD组和大肠息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大肠癌组和正常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6)。外周血CA19-9在正常组、IBD组和大肠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CEA、CA19-9及二者联合检测其特异度均为100%,与免疫法便隐血无显著差异(P=1.000),其敏感度在IBD组、大肠息肉组、腺瘤型息肉组、高危腺瘤组和大肠癌组分别为:CEA(0、6.7%、0、8.3%、36.7%)、CA19-9(0、0、0、0、16.7%)、二者联合(0、3.3%、0、8.3%、40.0%)。CEA、CA19-9在诊断大肠癌时敏感度均低于免疫法便隐血(P=0.000),其PPV与免疫法便隐血无显著差异(P0.05),NPV明显低于免疫法便隐血(P=0.000)。在诊断高危腺瘤时,免疫法便隐血NPV明显高于肿瘤标志物(P=0.000),敏感度、特异度和PPV均与肿瘤标志物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免疫法便隐血在IBD、大肠腺瘤型息肉和大肠癌的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大肠癌的诊断中比CEA、CA19-9具有更高的敏感度,该方法是较好的大肠良恶性疾病筛查和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1例直肠大息肉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刺离术发生穿孔后的护理经验.对患者采取了钛夹夹闭的方法,并用气囊压迫瘘口上方肠壁使瘘口旷置愈合.在保守治疗过程中,气囊的护理是保证穿孔瘘口痊愈的关键,指导患者禁食和静脉营养是重要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TNF-α、IL-13表达情况,探讨其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来源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UC组)30例及正常人(对照组)30例的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TNF-α、IL-13的表达情况。 结果UC组血清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组患者IL-13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UC组患者血清TNF-α、IL-13水平变化,作为反映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炎病症损害程度的灵敏的指标,对于判断溃疡性结肠炎病情变化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克隆中国人N端部分缺失的IκBα基因,为进一步应用其进行抗肿瘤基因治疗研究打下基础,方法:从中国人外周血中分离单核细胞,采用多聚赖氨酸贴壁刺激0.5h后提取总RNA,应用逆转录PCR法,以自行设计的引物扩增全序IκBα基因,应用巢式PCR法扩增N端部分缺失的IκBα基因,用TA克隆技术将目的基因连接到pGEM-T质粒载体中,进行测序并与已知IκBα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测序结果表明我们所克隆的目的基因,其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人IκBα基因序列仅有5个碱基不同但所编码氨基酸仅1个发生改变。结论:已成功克隆了中国人N端部分缺失的IκBα基因,为进一步应用N端部分缺失的IκBα基因进行抗肿瘤基因治疗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随着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内镜治疗附件的应用越来越普遍。透明帽作为最广泛应用的治疗附件之一,在内镜诊断及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透明帽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内镜下静脉曲张结扎术及硬化剂注射术、内镜诊断及取出食管入口细小异物等中的应用。本文现将透明帽在内镜诊治中的应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