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孕妇麻疹抗体水平及婴儿麻疹疫苗免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了解孕妇麻疹免疫状况和婴儿麻疹疫苗免疫效果。方法 对 1 1 2名孕妇产前和5 0名 6月龄婴儿及 72名 8月龄婴儿免前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麻疹抗体IgG。结果  1 1 2名孕妇麻疹抗体阳性 1 0 7例 ,阳性率 95 5 % ,抗体滴度 (GMRT)为 84 9 9;未达到保护水平有 30例 ,占 2 6 8% ;6月龄和 8月龄婴儿免疫成功率分别为 88 0 %、97 2 % ,免前麻疹抗体GMRT分别为4 1、1 1 ,差异均有显著性 (均P <0 0 5 ) ,而免后麻疹抗体GMRT分别为 782 0、976 5 ,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结论  8月龄婴儿免疫效果稍好于 6月龄婴儿 ,主要表现在免疫成功率方面 ,而免后抗体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儿童麻疹疫苗免疫效果评价及初免月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了解广州市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免疫效果,探讨麻疹疫苗的初免月龄。方法在广州市2个区和1个县级市随机抽取6月龄婴儿50名和8月龄婴儿127名进行麻疹疫苗初次免疫效果观察,抽取166名3岁(已完成了8月龄麻疹初免)的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复种免疫效果观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免前和免后1个月的麻疹IgG抗体滴度。结果8月龄组初免后GMT和免疫成功率分别为1∶2663和99.2%,均比6月龄(1∶916,9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岁组儿童再免前GMT为1∶1102,免后上升为1∶4940,免疫成功率为73.4%,再免前抗体滴度<1∶200的再免疫成功率为100%,再免成功率与再免前抗体滴度呈负相关(P<0.01),免前抗体滴度越低则免疫后4倍增长率越高。各年龄组不同性别的麻苗免疫成功率和免疫后GM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8月龄初免比6月龄初免效果好,广州市麻疹疫苗的初免月龄仍以8月龄为宜。3岁儿童再免疫对减少易感人群的积累,消除免疫空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8月龄以下婴儿麻疹母传抗体水平及6~8月龄婴儿接种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探讨控制小月龄婴儿麻疹的免疫策略。[方法]在南昌市的12个县(区)随机抽取0~8月龄婴儿各70余名,监测麻疹母传抗体;对6~8月婴儿初免麻疹疫苗后免疫效果及安全性观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免前和免后1个月的麻疹IgG抗体滴度。[结果]8月龄以下婴儿母传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为1︰209,各月龄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均未达保护水平;6月龄、7月龄、8月龄初免后GMT分别为1︰1407、1︰1897、1︰2410,初免前后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免后3组的阳性率均≥90%,免疫成功率﹥85%,接种MV未出现异常反应,提示6月龄的MV初免程序是可行的;但6、7、8月龄3组间免疫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前母传抗体阴性和阳性的免疫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婴儿母传抗体的存在对MV的免疫成功率有干扰作用。[结论]婴儿麻疹母传抗体滴度均较低,无有效保护作用;6足月后接种麻疹疫苗安全有效。建议进行育龄妇女孕前接种MV和提前婴儿MV初免时间的成本效益研究,制定安全有效的免疫策略,减少小月龄婴儿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6月龄与8月龄婴儿接种麻疹疫苗后的血清学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 探索麻疹疫苗最佳初免月龄。 [方法 ] 分别选择卢湾、杨浦、南汇 3个区县 6、8月龄健康婴儿192名和 177名 ,给予麻疹疫苗接种 ,并对其免前、免后血清抗体水平进行观察。 [结果 ]  6月龄婴儿麻疹疫苗免疫后IgG抗体阳转率 92 .6 1% ,GMT 1340 .15 ;8月龄婴儿IgG抗体阳转率 96 .0 0 % ,GMT 1138.11。[结论 ] 如果 8月龄初免前婴儿麻疹发病率高的地区 ,可考虑将初免时间提前至 6月龄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惠州市麻疹免疫接种质量和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 ,为制定加速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免疫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于 1 997年 9~1 1月开展了麻疹初免月龄调查和人群麻疹免疫水平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检测对象1 1 1  6月龄儿童麻疹免疫成功率调查 :在惠东县城镇和农村随机抽取 6月龄儿童 5 0人 ,检测麻疹免前和免后一个月的麻疹抗体水平。1 1 2  8月龄儿童麻疹免疫成功率调查 :在惠东县城镇和农村随机抽取 8月龄儿童 5 0人 ,检测麻疹免前和免后一个月的麻疹抗体水平。1 1 3  3岁儿童加强免疫成功率调查 :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麻疹疫苗的初免月龄提前至6月龄的可行性。方法通过与8月龄婴儿的比较,分析6月龄婴儿的免后麻疹IgG抗体滴度、阳转率。结果免疫前IgG滴度,6月龄免前麻疹IgG滴度高于8月龄,只有6.06%的6月龄婴儿处于低保护水平;免疫后6月龄、8月龄婴儿麻疹IgG滴度平均分别为751.44mIU/ml、1076.14mIU/ml,8月龄的免后麻疹IgG滴度高于6月龄(P=0.003);6月龄、8月龄免后麻疹IgG阳转率分别为93.55%、96.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8)。结论6月龄以后的婴幼儿处于麻疹易感状态,在现有2剂(8月龄、1.5岁)麻疹疫苗免疫的基础上,将初免月龄提前至6月龄,既能保证麻疹疫苗的高覆盖率,又能减少小年龄组的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麻腮风(MMR)疫苗初免效果和程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为了解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初免效果 ,探讨其免疫程序。方法 :对 8月龄婴儿用MMRⅡ疫苗初免 ,16月龄时用S79株冻干流行性腮腺炎活疫苗再免。用血凝抑制 (HI)试验测麻疹、腮腺炎和风疹抗体。结果 :易感儿初免后 1月麻疹、腮腺炎和风疹HI抗体阳转率和GMRT分别为 10 0 %和 5 6 6 3± 2 0 5 ,7 5 5 %和 1 10± 1 43以及 97 83%和 183 77± 4 0 2 ;8个月后腮腺炎抗体阳转率和GMRT分别升至 43 48%和 1 72± 2 0 6。腮腺炎疫苗再免成功率和GMRT分别为 86 96 %和 7 5 3± 3 32。结论 :8月龄MMR疫苗初免对麻疹和风疹有良好的免疫效果 ,对腮腺炎效果较差 ,但用腮腺炎疫苗再免后仍可获良好的免疫效果 ;可以选用 8月龄MMR疫苗初免和 15月龄后腮腺炎疫苗再免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8.
郴州市2003年麻疹疫苗免疫效果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麻疹疫苗 (MV)免疫后的免疫水平。方法 于 2 0 0 3年对前来郴州市 3个预防接种门诊接种MV的 8月龄儿童于免疫前和免疫后 1个月各采集血样 1次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麻疹IgG抗体。结果 初免前检测 88人 ,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 1 14 % ;免疫后 1个月检测 5 7人 ,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 10 0 0 0 % ,其中 5 3人 (92 90 % )抗体滴度 (≥ 1∶80 0 )达到有效保护水平。结论 麻疹疫苗免疫效果良好 ,保护率高。建议麻疹的初免年龄提前至 6月龄 ,4周岁时加强免疫 1次。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278名5-8月龄儿童麻疹胎传抗体及其麻疹疫苗的免疫应答情况进行了研究。同时对120对新生儿及母亲、282名18-38岁育龄期妇女,观察其麻疹抗体消退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新生儿脐血与其母亲和18。36岁育龄妇女的抗体水平相一致;5-8月龄儿童麻疹胎传抗体阳性率在14.86%-55.71%之间,且7-8月龄阳性率显著低于5。6月龄(x^2=11.69,P〈0.01);新生儿阳性率及GMT远高于5—8月龄婴儿,不同月龄的婴儿,阳性率及GMT随着月龄的增大,出现下降的趋势;而278名5—8月龄婴儿初免麻疹疫苗后,其免疫成功率为84.89%,GMT平均为1:1154.8,6-8月龄免疫成功率显著高于5月龄的婴儿(x^2=8.55、14、64、25.73,P〈0.01),尤其以8月龄婴儿免疫应答为好。另外,初免麻疹疫苗前IgG抗体滴度对免疫应答结果有明显的影响:180名IgG抗体≤1:200的婴儿,其免疫成功率为86,11%,19名IgG抗体滴度为≥1:800的婴儿,有10名免疫成功。综合以上结果,我们认为预防我市出现麻疹发病向低年龄组转化的趋势,在同时考虑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率及胎传麻疹抗体对麻疹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两种干预措施,第一种是麻疹疫苗的初免月龄还是定为8月龄为宜,从联合免疫等方面考虑也比较科学合理,对申请结婚的育龄期妇女中接种一针麻疹疫苗,将会有效提高母传麻疹抗体的水平,进而降低婴儿麻疹的发病率,这与国内有关文献报道结论一致。第二种是建议在麻疹流行期内,应急接种可从6月龄开始,从而可为更多的婴儿提供保护性抗体。  相似文献   

10.
惠州市人群麻疹免疫监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惠州市人群麻疹免疫状况 ,探讨预防控制对策。方法 选择本地人口 398人进行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调查 ,监测对象分为 6个年龄组 ,男女比例接近 1∶1;选择 8~ 12月龄婴儿开展麻疹疫苗(MV)免疫成功率及母传麻疹抗体水平监测 ,同时调查 4岁儿童麻疹疫苗再免成功率。结果  2~ 4 1岁人群抗体阳性率 92 7% ,几何平均滴度 (GMT)为 1∶996 8,不同年龄组人群GMT水平、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婴儿母传抗体阳性率和GMT分别为 2 0 0 %和 1∶5 12 ;麻疹疫苗初免成功率和再免成功率分别为 88 0 %和 78 5 %。结论 为加快惠州市的麻疹控制步伐 ,建议提高MV常规免疫接种覆盖率 ,减少免疫空白人群 ,开展 1~ 14岁人群的MV强化免疫活动及育龄期妇女MV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1.
6月龄婴儿麻疹疫苗免疫效果及人体反应观察   总被引:42,自引:3,他引:39  
疫苗时代育龄期妇女体内麻疹抗体多为麻疹疫苗所介导,所生婴儿母传抗体消失提前,未及初免月龄已成为易感者。针对北京市及其它一些大城市<8月龄婴儿麻疹发病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为控制该人群发病,选取北京市户籍的6月龄婴儿119人进行麻疹减毒活疫苗(MV)免疫效果及人体反应观察。结果显示6月龄婴儿中有84%母传抗体已阴转,阳性者抗体水平也极低。接种MV后抗体阳性率达到86.6%,免疫成功率为80.7%,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528.45;接种后的发热率、皮疹率分别为16.8%、2.52%。提示实施6月龄的MV初免程序是可行的。与本市8月龄婴儿初免监测数据相比,6月龄婴儿的MV免疫成功率和GMT偏低,提示婴儿母传抗体的存在对MV的免疫成功率有一定的干扰作用外,与年龄相关的因素如低月龄婴儿免疫系统的发育程度可能是影响免疫效果的更为主要的因素。建议对6月龄和8月龄婴儿MV初免的成本效果进行研究,如果采取6月龄初免,应考虑在满1岁时复种1剂MV;加快研制免疫原性好并适用于低月龄婴儿的新型MV;对与年龄有关的因素作更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平顶山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有计划地进行人群抗体水平监测,了解人群免疫状况,为制定免疫对策、评价免疫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2005年对6月龄~35岁1193人进行了麻疹抗体水平调查.[结果]抗体总阳性率为90.2%,其中<8月龄婴儿最低,为5.0%;其余各年龄组均90%,<8月龄组与其他年龄组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2.8,P<0.005).从抗体水平分析:健康人群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610.1,各年龄组GMT介于1:104~1:1955之间,<8月龄婴儿最低,为1:104;1~3岁组最高,为1:1955;其余各年龄组均1:500.[结论]经分析我市目前不会出现大的麻疹暴发流行,但有出现散发和小范围流行的可能,可考虑对15岁以下儿童开展麻疹疫苗的普种工作,以消除麻疹的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研究母婴麻疹抗体水平的关系及6月龄和8月龄儿童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MV)的血清学免疫效果。方法开展母婴配对及不同月龄婴儿MV免疫后麻疹抗体水平研究。2003~2005年在徐州市和盐城市,采集到174对母亲、出生婴儿和3月龄婴儿的配对齐全者血清,及97名6月龄、62名8月龄婴儿的免疫前、后的血清,用微量血凝抑制(HI)试验检测麻疹HI抗体。结果①母亲与出生婴儿、出生婴儿与3月龄婴儿、3月龄婴儿与6月龄婴儿抗体滴度之间均有相关性,随着母亲抗体水平变化,婴儿抗体水平相应变化。②婴儿母传麻疹抗体随着月龄增加而下降,到6月龄时大部分婴儿抗体已降到低滴度,达不到保护抗体水平;8月龄时抗体水平基本消失。③97名6月龄婴儿免疫前麻疹抗体阳性率为11.34%,免疫后为97.94%;HI抗体总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24.22。62名8月龄婴儿免疫前麻疹抗体阳性率为1.61%,免疫后为100.00%;HI抗体总GMT为1∶54.12。两组婴儿免疫前HI抗体总GMT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0.521,P>0.05);免疫后1个月的抗体GMT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8.348,P<0.001)。结论婴儿在8月龄时的免疫效果要明显好于6月龄,但在必要时对6月龄婴儿实行初免以提高保护率,同时开展6月龄和8月龄婴儿免疫前麻疹中和抗体水平的研究,以探讨最佳初免月龄。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抗体水平调查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 ] 了解本市健康人群麻疹、腮腺炎、风疹的抗体水平。  [方法 ] 采集 0~ 5 0岁健康人群血标本 5 43份 ,检测麻疹、腮腺炎、风疹抗体。  [结果 ] 小于 8月龄组麻疹抗体GMT最低 ,接种麻疹疫苗后抗体GMT显著升高 (P<0 .0 0 1) ;小于 8月龄组及 8月龄组风疹抗体水平最低 ,1岁接种疫苗后风疹抗体显著升高 (P <0 .0 0 1)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抗体水平有所下降 ,抗体阳性率维持在 85 %以上 ;小于 8月龄组及 8月龄组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最低 ,1岁以上各年龄组抗体水平显著上升 (P <0 .0 0 1)。  [结论 ] 上海市现阶段实行麻疹疫苗、MMR疫苗的接种程序比较合理和有效 ,但应该进一步开展上海市育龄期妇女风疹抗体水平调查和MMR疫苗免疫持久性观察 ,研究预防未及龄儿童麻疹疫苗免疫策略、育龄期妇女接种风疹疫苗免疫策略 ,预防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相似文献   

15.
小月龄婴儿麻疹发病控制对策探讨   总被引:109,自引:1,他引:108  
目的 了解育龄妇女、新生儿麻疹抗体水平及其关系,婴儿胎传抗体衰减情况,不同月龄婴儿对麻疹疫苗的免疫应答情况,探讨减少小月龄麻疹病例的对策。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 58对育龄妇女及其婴儿中有51对麻疹抗体相同,7对不同,但只相关1个滴度,且两者抗体均处于低水平。通过对胎传抗体追踪观察发现,新生儿抗体水平不高,3月龄时降低50%,6月龄和8月龄降到15%左右,抗体水平很低,几乎无保护作用,且6月龄和8月龄婴儿接种疫苗后免疫成功率间无差别。结论 说明母婴麻疹抗体间有密切关系,由于目前育龄妇女麻疹抗体水平低,因此,可通过对育龄妇女接种麻疹疫苗来提高婴儿抗体水平,同时建议在某些地区将麻疹初免时间从8月龄提前到6月龄时进行。  相似文献   

16.
徐州市麻疹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徐州市麻疹疫苗 (MV)的免疫效果 ,2 0 0 1年 5月随机抽取了按 8月龄初免和 4岁加强免疫程序接种MV的儿童 10 1名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间接法 )检测免疫前、后的麻疹IgG抗体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监测对象 在徐州市所辖邳州市随机选择 8月龄儿童 4 3名和 4岁儿童 5 8名 ,进行MV免疫效果观察。1 2 疫苗 免疫所用麻疹疫苗为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批号为 2 0 0 0 5 12 0 ,效期为 2 0 0 1年 12月。1 3 检测方法 MV免疫前和免疫后 1个月 ,分别采集手指末梢血 0 3ml,将分离的血清 - 2 0℃冻存 ,…  相似文献   

17.
小月龄婴儿麻疹母传抗体消长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对母婴麻疹抗体水平及其关系,婴儿胎传抗体衰减进行分析,探讨小月龄婴儿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Vaccines,Live;MV)的免疫策略.方法 在浙江省宁波市、山东省济南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选取0、3、6、8、9月龄未患过麻疹的本地常住婴儿及母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 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9.3%,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为1:738.93,到3月龄时抗体阳性率下降至22.3%,GMT为1:36.63,6、8月龄时抗体阳性率只有6.9%、6.7%,GMT分别为1:6.89、1:3.69;母亲的抗体阳性率为84.3%,GMT为1:516.94;母婴麻疹抗体的相关系数为0.840.结论 降低小月龄麻疹发病,必要时对6月龄婴儿实行MV初免以提高保护率,同时提高育龄期妇女麻疹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8.
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措施是有计划地给儿童进行麻疹疫苗的免疫 ,为了解茂名市麻疹疫苗免疫状况 ,对儿童进行了初免成功率和加强免疫效果分析 ,并对健康人群进行麻疹血凝抑制抗体水平的监测 ,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监测对象在茂南区、高州、化州、电白、信宜各选取 1~ 2个接种点 ,随机抽取 6~ 8足月龄儿童为初免对象 ,2~ 6岁儿童为加强免疫对象 ;随机抽取 2~ 2 5岁健康人群进行麻疹抗体水平监测。1 .2 疫苗接种接种麻疹疫苗为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现场带冰冷藏 ,上臂三角肌皮下注射 0 .2ml…  相似文献   

19.
麻疹胎传抗体的跟踪观察及初免月龄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通过了解婴儿胎传抗体衰减情况和不同月龄婴儿对麻疹疫苗的免疫应答情况,探讨减少小月龄麻疹病例的对策。方法:采用ELESA方法测定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水平。月龄时降低50%,6月龄和8月龄降到15%左右,几乎无保护作用,且6月龄和8月龄婴儿接种疫苗后免疫成功率间无差别。结论:目前新生儿麻疹抗体水平低,到6月龄时大部分婴儿胎传抗体已降到保护水平以下,因此,为实现消灭麻疹的总目标,在小月龄麻疹发病率高的地区可考虑将麻疹初免月龄从8月龄提前到6月时进行。  相似文献   

20.
卢湾区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率及健康人群抗体水平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麻疹疫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的不断提高 ,卢湾区麻疹发病率明显下降 ,1997年发病率为 0 .79/10万 ,均为成人麻疹 ,1998、1999年麻疹发病率均为 0。 1999年上海市报告的常住户口麻疹病例中≤ 8月龄儿童及≥ 2 0岁成人分别占 30 %左右。为了解卢湾区不同月龄儿童麻疹疫苗初免成功率及健康人群的麻疹抗体水平 ,为日后的接种工作提供依据 ,我们于 1999年5月对不同年龄的人群进行了血清学监测 ,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随机抽取卢湾区初免儿童 :6月龄 71名 ;8月龄 6 1名 ;健康人群 3~岁 ,5~岁 ,8~岁 ,11~岁 ,15~岁 ,2 0~ 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