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分析近15年来收治的32例经病理证实的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术前行脱落细胞学检查25例,CT检查30例;行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术28例,术后随访26例。结果:尿细胞学阳性率为72%,CT阳性率93%。11例术后再发膀胶癌。结论: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是较好的定性诊断方法,CT检查是重要的定位诊断方法;肾输尿管及膀胶袖状切除术仍是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报告肾盂输尿管癌208例的诊治经验,探讨肾盂输尿管癌临床特征和诊治效果,结果:肾切除、肾输尿管全切除术,肾输尿管膀胱袖状切除术3种术式后尿路上皮癌再发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同时发生多部位癌,低级低期者术后再发率高,结果表明,早期发现再发因素并进行分析讨论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术结合经腹腔下腹正中切口治疗移植肾同侧原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最初经验。方法:选取2005年11月至2009年1月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5例肾移植后因移植肾同侧原上尿路移行细胞癌而接受结合经腹腔下腹正中切口的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术的患者。后腹腔镜下将肾切除后,经膀胱镜行同侧输尿管口及膀胱袖状切除术,于下腹正中做6~8 cm切口,经腹腔途径将远端输尿管切至膀胱壁内段后,将输尿管完整取出,并经此切口完整取出标本。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253 min,平均术中出血245 mL,3例患者接受输血治疗。后腹腔镜肾切除术中无1例中转开放,2例患者出现轻微并发症。病理结果显示:3例肾盂、1例肾盂和输尿管、3例肾盂和膀胱、1例双侧肾盂、4例输尿管、2例输尿管和膀胱和1例双侧输尿管内可见移行细胞癌。平均随访35个月,无1例患者后腹腔内复发或远处转移。5例并发膀胱癌患者中在随访时发现有2例复发膀胱癌,4例行单侧肾输尿管切除的患者在随访中发现对侧原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结论: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术结合下腹正中经腹腔切口的方法可能是一个治疗移植肾同侧原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安全且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输尿管癌36例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2a来收治的36例原发性输尿管癌。术前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B超检查、CT扫描、静脉尿路造影、膀胱镜检查及逆行尿路造影。30例行患侧肾输尿管和膀胱袖状切除术,其余6例行其他手术方式,术后均行膀胱内灌注化疗,获随访33例。结果 尿脱落细胞阳性率为52.4%,B超检查及CT扫描阳性率分别为71.0%和93.1%,36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为移行细胞癌,13例术后再发膀胱癌。结论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简便低廉、是较好的定性诊断方法,CT扫描是重要的定位诊断方法,各种检查方法有相互补充的作用、肾、输尿管和膀胱袖状切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患的邓原形与肿瘤部位、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DNA的倍体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治疗上尿路肿瘤远端榆尿管切除方法与再发膀胱癌的关系.方法 总结2003年9月~2009年12月经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治疗局限性上尿路上皮癌的81例临床资料,其中肾盂癌39例,输尿管癌42例.远端输尿管切除方法分别为先经尿道切除膀胱壁段输尿管38例、切开膀胱的膀胱壁段输尿管切除20例和膀胱外的袖状切除23例,对其3种方法与膀胱再发癌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随访6~64个月,平均33个月,3种手术方法其再发膀胱癌分别为18.4%、15.0%和26.1%.远端输尿管切除方法与再发膀胱癌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但与细胞分级和临床分期有明显关系(P<0.05).结论 手术治疗上尿路肿瘤后再发膀胱癌与肿瘤分级、临床分期有关,内镜切除远瑞输尿管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切并膀胱袖套状切除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疗效。方法对6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肾脏切除术,经同侧下腹直肌旁切口切除下段输尿管并行膀胱袖套状切除,完整取出切除的肾输尿管标本。术后常规用表柔比星膀胱灌注。结果手术时间180~300min;术中出血量50~100ml;术后7d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3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切并膀胱袖套状切除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具有痛苦小、并发症少及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探讨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尿路上皮细胞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6年1月采用经腹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及膀胱袖状切除术的36 例输尿管中下段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健侧45°斜卧位,先进行输尿管中下段及膀胱袖状切除术,再行肾、输尿管上段切除术。结果手术时间125(85~170)min,术中出血量90(20~250)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2(18~62)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8(5~11)d,无尿瘘、迟发肠穿孔、肠黏连和肠梗阻 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结果为pT1 10 例,pT2 21 例,pT3 5 例。随访时间超过3 个月行膀胱镜的患者22 例,其中发现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3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远处转移2例,局部复发0例。结论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尿路上皮细胞癌可行、安全和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 1 0年 42例经病理证实的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其临床特点、尿细胞学检查结果、影像学特征及膀胱镜检查进行总结和对比 ,42例中多器官同时发病者 1 1例 ,40例手术治疗 ,术后随访 3 4例。结果 :尿细胞检查阳性率 66% ,灌洗后肾盂尿检阳性率可达 93 %。CT阳性率 86% ,术后再发膀胱癌 6例。结论 :尿细胞学检查是特异性的定性诊断方法 ,灌洗肾盂尿可提高阳性率。 CT检查对肿瘤的定位、分期有重要价值。肿瘤的多器官发病倾向应高度重视 ,治疗以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套状切除为主 ,膀胱镜检查应列为常规  相似文献   

9.
周炜 《中外医疗》2011,30(33):104-104
开放性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术一直是治疗上尿路上皮性癌的标准方法。随着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广泛应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术已逐步替代开放性腰腹两切口手术。本文主要探讨肾盂输尿管癌的后腹腔镜手术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治疗上尿路肿瘤的两种手术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先经尿道切除膀胱壁段输尿管的肾输尿管切除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非随机对58例局限性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患者进行比较研究,25例用电切镜先经尿道切除膀胱壁段输尿管后再行腰部切口行肾输尿管切除,33例采用常规的腰部或第11肋间切口肾输尿管切除后再做下腹部切口行膀胱袖状切除.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膀胱肿瘤的复发率.结果 经尿道切除膀胱壁段输尿管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标准的两个切口的手术时间(平均112与186min,P<0.05),出血量明显低(平均108与251ml,P<0.01).随访6~51个月时,先经尿道切除膀胱壁段输尿管膀胱内肿瘤复发4例(16%),两个切口手术组膀胱内肿瘤复发6例(18%).结论 先经尿道切除膀胱壁段输尿管的肾输尿管切除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不增加膀胱肿瘤的复发率,是局限性上尿路肿瘤的有效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资料,总结诊疗经验。结果9例中6例为移行细胞癌,其中G13例、G22例、G31例,1例腺癌,2例鳞癌(低分化)。2例术后半年因转移而死亡,3例于两年后死亡,1例失访,其余继续随访。结论综合多种检查方法可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确诊率:超声诊断、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简便无创,可重复,为首选方法;IVU、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是主要检查方法;MRU、输尿管镜检查应作为今后重点。对上段肿瘤可行经尿道将输尿管口电切加腰切口切除患肾及输尿管术,对中下段肿瘤尽量避免采取此术,尤其下段粘连严重者。  相似文献   

12.
Sarcomatoid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renal pelvis is a rare neoplasm with only 14 well-illustrated examples reported previously. Duplex kidney is the most common congenital abnormality of the urinary tract, with an incidence of around 2%. Neoplasia of the renal pelvis in duplex kidney is rare. We reported a case whose sarcomatoid carcinoma originated from the upper portion of the duplicated renal pelvis with hydronephrosis, and total nephroureterectomy with bladder cuff excision surgery of both renal units was carried out. Because of the rare nature of renal pelvic sarcomatoid carcinoma and its apparent lack of response to adjuvant therapy, it is essential to do early diagnosis and early radical surgery to improve survival. It is important to stress the need for frequent and diligent monitoring or treating complex duplex kidney with hydronephrosis of either moiety in case of a risk of having neoplasia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治疗上尿路泌尿上皮癌传统的手术是采用腹部双切口,文中评价应用腹膜后腹腔镜及尿道电切镜行肾输汞管全长切除术治疗上尿路泌尿上皮癌的效果。方法2002年12月至2008年11月,治疗36例上尿路泌尿上皮癌患者,首先采用后腹腔镜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然后应用经尿道电切镜袖套切除输尿管口,经下腹部小切口完整取出肾及全长输尿管。碧果36例患者手术均成功,1例出现术后出血并发症。手术时间为120~210min(平均157min),手术后第2~3天拔除引流旨。术后住院8~13d(平均11d)。术后随访3—52个月(平均36个月),4例继发泌尿系统泌尿上皮癌患者,无伤口肿瘤种r直。结论应用后腹腔镜及尿道电切镜行。肾及输尿管全切术,治疗上尿路泌尿上皮癌达到微创,是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月,采用后腹腔镜辅助小切口为23例原发性输尿管肿瘤患者行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术。男15例,女8例,平均62.5岁,其中左侧14例,右侧9例,肿瘤位于下段18例,上段5例。结果23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80~300 min,平均200 min,术中出血50~150 mL,平均80 mL,术后平均住院9 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44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采用后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输尿管肿瘤具有患者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切除更完全等优点,是上尿路肿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切输尿管口和开放式处理输尿管末端,对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后肿瘤再发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资料.经尿道电切输尿管口组(A组)53例,电切前先电灼患侧输尿管口,对其中25例标本行输尿管末端测压检测其密闭性;开放手术行输尿管末端膀胱袖套状切除(B组)33例.结果 A组所有标本均可检查到输尿管口的电切斑痕,25例行输尿管测压实验,输尿管末端均是密闭的,1例标本在水压达到135 cm时输尿管末端开始出现漏水,1例标本在水压达到167 cm时输尿管末端开始出现漏水,2例标本在水压达到175 cm时输尿管末端开始出现漏水,21例标本在水柱达197 cm时仍没有漏水.中位随访28个月(3~47个月),A组13例再发膀胱癌;B组8例再发膀胱癌,1例病理分期为pT4N0M0者肿瘤局部再发,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尿道电灼输尿管口后再行电切,能有效的保证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过程中标本的密闭性,与开放手术相比未增加术后肿瘤种植及膀胱肿瘤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腰部切口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肾盂输尿管癌的应用价值。方法:2001年3月-2006年12月,采用经尿道输尿管口环切,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肿瘤31例。结果:31例术后无一例并发出血、感染、尿瘘。平均随访10.5个月,膀胱镜复查未发现环切口肿瘤种植。膀胱其它部位发生肿瘤4例,占12.9%,均做了局部处理。结论:此手术方法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好,是肾输尿管肿瘤的有效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盂癌的诊治方法,提高肾盂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肾盂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均经手术治疗,病理检查提示移行细胞癌29例,其中G1级8例,G2级12例,G3级9例,低分化鳞癌3例;Rubenstein分期:T1期11例,T2期9例,T3期6例,T4期6例。结论肾盂癌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联合应用输尿管镜、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及尿NMP22水平的测定可提高正确诊断率。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应重视腹腔镜等在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