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肾化痰降浊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清洁级大鼠,分离大鼠胸主动脉,贴块法培养VSMC,抗α-actin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细胞。无血清培养液培养静止后,以20%胎牛血清(FBS)刺激VSMC增殖。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补肾化痰降浊方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补肾化痰降浊方,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药物对VSMC增殖的影响,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VSMC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经20%FBS刺激后,VSMC细胞增殖明显升高,加入不同浓度的补肾化痰降浊方作用24小时后,细胞增殖明显下降,并呈一定程度的剂量依赖关系。随着补肾化痰降浊方浓度加大,VSMC细胞周期分布发生变化,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而合成增殖的S期细胞比例减少,出现G0/G1期细胞周期阻滞。结论:补肾化痰降浊方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可能是其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及AS性疾病的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的清除自由基作用。方法:采用电子顺磁共振技术(EPR)检测不同浓度红花黄色素对~·OH~-和~·O~-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红花黄色素5.0mg/ml对~·OH~-、~·O~-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别为68.6%和50.5%,红花黄色素对~·OH~-自由基清除能力随浓度增加而增加,>5.00mg/ml其清除能力趋于稳定。结论:红花黄色素有明显的清除自由基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人肺泡上皮细胞A549,用TGF-β1刺激其发生上皮-间质转化,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超微病理学实验技术,探讨红花黄色素在防治肺间质纤维化上皮间质转化中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正常培养的人肺泡上皮细胞A549分6组:正常对照组、TGF-β1诱导组(TGF-β1终浓度为5ng/ml,诱导24h)、地塞米松组(地塞米松2μg/mL)、红花黄色素低、中、高3个剂量干预组(红花黄色素25μg/mL+TGF-β1 5ng/mL、红花黄色素中剂量组红花黄色素50μg/mL+TGF-β15ng/mL、红花黄色素高剂量组红花黄色素75μg/mL+TGF-β1 5ng/mL)。TGF-β1 5ng/L干预A549细胞生长24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检测不同剂量红花黄色素作用于TGF-β1刺激A549细胞后其发生上皮-间质转化后各组的吸光值(OD值),计算其增殖活性,绘制细胞增殖曲线。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的生长状态与形态变化。结果:(1)MTT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TGF-β1诱导组细胞活力略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花黄色素中药干预组细胞的增殖活力下降,与正常对照组和TGF-β1诱导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倒置显微镜观察显示:经过TGF-β1刺激后,A549细胞由正常的铺路石样贴壁生长呈现出间质细胞的特征,呈明显的拉长状态,由鹅卵石状转变为纺锤型或梭型,出现伪足样改变,藤索样生长,类似于成纤维细胞,且细胞之间间隙增大。结论:通过观察红花黄色素各剂量组发现,细胞的形态逐渐接近正常的A549细胞,视野内细胞的数目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山楂红曲荷叶汤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完整剪取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胸主动脉,采用贴块法培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通过VSMC的形态学观察和鉴定确定研究模型,以细胞增殖以及繁殖周期为指标分析山楂红曲荷叶汤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山楂红曲荷叶汤对20%FBS刺激的VSMC增殖而发生的细胞周期改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使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减少,说明山楂红曲荷叶汤可使VSMC增殖周期停滞于G0/G1期,从而抑制VSMC增殖。结论:山楂红曲荷叶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5.
丹参不同组分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丹参的水溶性有效成分 (总丹酚酸 )和脂溶性有效成分 (总丹参酮)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 ,以寻找药物的作用靶点。[方法]分离大鼠主动脉中层平滑肌 ,贴壁法培养平滑肌细胞 ,无血清培养基培养静止后 ,以5 %胎牛血清(FCS)刺激VSMC增殖 ,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总丹参酮或丹酚酸 ,以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法观察药物对VSMC增殖的影响 ;以Bradford法检测细胞总蛋白 ;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丹参酮使VSMC增殖活性下降(P<0.05) ,细胞总蛋白合成降低 (P<0.05) ,并呈浓度依赖性,而丹酚酸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此外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丹参酮使VSMCG0/G1 期比例升高 ,S期比例下降 ,而丹酚酸组与对照组相比仍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丹参的脂溶性有效成分总丹参酮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 ,而丹酚酸对VSMC不具有以上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固本化痰通脉方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素D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PDGF-BB)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使其快速增殖生长,加入不同浓度的固本化痰通脉方含药血清作用一定时间后,通过MTT法测定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的抑制率,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素D1的表达。结果:固本化痰通脉方能明显抑制PDGF-BB刺激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还以浓度依赖方式减少S期细胞、阻滞细胞于G0/G1期,并下调细胞周期素D1的表达。结论:固本化痰通脉方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生长,阻滞细胞周期的进行,因而可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周期素D1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丹参酮ⅡA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anshinone ⅡA,TA)对10%胎牛血清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R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7r5细胞株,以终浓度为10%的胎牛血清(FBS)作为刺激因素,用细胞计数法、噻唑蓝(MTY)比色法和5-溴脱氧尿嘧啶(BrdU)掺入法测定TA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周期分布特征,用Western blot实验测定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磷酸化活性,用RT—PCR测定c—fos的表达水平。结果:细胞计数、MTY比色法和BrdU掺入实验表明丹参酮Ⅱ。能抑制10%FBS所诱导的VSMC增殖,作用强度呈剂量依赖性;细胞周期分析显示,TA处理组G0/G1期细胞百分比高于10%FBS组,而S期比例低于10%FBS组,表明TA可阻止10%FBS所诱导的细胞周期由G0/G1期向S期推进;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10%FBS组相比,TA处理组ERK1/2磷酸化活性降低;RT—PCR结果显示TA处理组c—fos表达水平降低。结论:丹参酮可抑制10%FBS诱导的体外培养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此作用可能与其阻止细胞周期由G0/G1期向S期推进,抑制MAPK信号转导通路激活,进而下调c-fos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汪云开  黄兆铨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3):399-400,516
目的 观察芍药苷对血管紧张素Ⅱ刺激下离体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胸主动脉VSMC,使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芍药苷干预血管平滑肌细胞,采用MMT法检测细胞增殖,硝酸还原酶及化学比色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应用酶谱法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的变化.结果 AngⅡ能明显促进平滑肌增殖、提高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芍药苷在125~1000 μg/mL能显著提高NO、NOS、iNOS水平,抑制平滑肌增殖,并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能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基质金属蛋自酶-2活性的升高.结论 芍药苷可能通过升高NO和NOS水平抑制AngⅡ诱导的平滑肌胞增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冻干粉针静脉注射后对大鼠体内、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及体外血栓形成方法。结果:静脉注射红花黄色素三个剂量组,均具有抑制大鼠体内外血栓、防止血栓形成作用。结论:红花黄色素冻干粉针具有活血化瘀功效,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丹参注射液抑制H2 O2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丹参对H2 O2 诱导的离体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核转录因子 (NF κB)蛋白表达和细胞增殖周期时相的影响 ,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H2 O2 作为外源性活性氧(ROS)刺激VSMC增殖 ,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培养的VSMC中PCNA和NF κB的表达 ,同时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结果 :H2 O2 可使VSMC胞核内PCNA和NF κB蛋白表达呈强阳性 ,并明显增加S期细胞百分比 (与对照组相比 ,P <0 0 5或P <0 0 1) ,加入丹参干预后 ,PCNA和NF κB蛋白表达明显受抑制 ,G0 /G1期细胞百分比升高 ,S期细胞百分比下降。结论 :抑制PCNA和NF κB蛋白表达 ,阻止细胞进入有丝分裂期可能是丹参抑制H2 O2 诱导的VSMC增殖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大鼠舌下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Pit)1u/kg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红花黄色素对大鼠心肌缺血百分率的影响;大鼠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0.8mg/kg加冰水刺激复制大鼠急性血瘀证模型,观察红花黄色素对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观察红花黄色素对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结果:红花黄色素18、9、4.5 mg/kg舌下静脉给药能显著对抗Pit致大鼠心肌缺血百分率;降低"血瘀症"模型大鼠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延长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结论:红花黄色素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与降低缺血百分率,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减少心肌耗氧等有关。  相似文献   

12.
研究表明,黄连中的异喹啉生物碱黄连碱对大鼠原代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GI50为3.3μM),此活性对VSMC具有选择性。此次以阐明黄连碱选择性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为目的进行研究。方法:以酶法分离雄性SD系大鼠(10周龄)主动脉的原代培养血管平  相似文献   

13.
红花黄色素的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综述红花黄色素的主要药理作用,包括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缓解心肌缺氧性损伤,改善心功能;抑制Ca2 内流而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心肌缺血,舒张血管平滑肌;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DNA合成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与释放,保护抗凝血酶Ⅲ等而抗凝血,抑制血栓形成;抗自由基,抗氧化等.但其具体的药理作用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淡豆豉异黄酮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Cell,VSMC)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其抑制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VSMC,建立AngⅡ诱导VSMC增殖模型,MTT法观察淡豆豉异黄酮对Ang Ⅱ诱导VSMC增殖的干预作用,流式细胞仪观察淡豆豉异黄酮干预细胞后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淡豆豉异黄酮50μg/L预孵育12、24 h,100μg/L预孵育1、4、12、24 h,200μg/L预孵育1、4、24 h,500μg/L预孵育4 h可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增殖;50、100、200μg/L作用24 h抑制增殖作用最为明显,并可显著增加VSMC G0/G1期比例,降低S期比例。结论:淡豆豉异黄酮抑制Ang Ⅱ诱导的VSMC增殖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止细胞由G0/G1期进入S期,进行VSMC细胞周期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SY)对Aβ_(1-42)海马注射致痴呆大鼠学习及记忆的影响,探讨红花黄色素对痴呆大鼠脑组织中炎症因子释放的调节作用。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红花黄色素10mg/kg、30mg/kg、100mg/kg组、多奈哌齐0.5mg/kg组。建立Aβ_(1-42)双侧海马注射致痴呆大鼠模型,造模后连续给药4周,至行为学测试结束。Morris水迷宫实验和跳台实验检测痴呆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HE染色观察大脑皮层形态学改变;试剂盒法测定大鼠海马、皮层组织中i NOS、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白介素-1β、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水平明显增加。经红花黄色素治疗后,红花黄色素10、30、100mg/kg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改善;HE染色结果显示,红花黄色素10、30、100mg/kg可减少神经元丢失数量,改善神经元形态异常;其对皮层IL-1β、IL-6、TNF-α和海马IL-6、i NOS的表达下调有显著性差异,同时其对海马TNF-α的表达下调也有明显的差异。红花黄色素10、30mg/kg对皮层中i NOS的表达下调有显著差异,红花黄色素30,100mg/kg对海马中IL-1β的表达下调有显著差异。结论:红花黄色素对Aβ_(1-42)海马注射致痴呆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有显著改善作用,可能与其减少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绿茶多酚对低密度脂蛋白 (LDL)刺激下离体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LDL刺激时 ,应用不同剂量的绿茶多酚作用 2 4h后 ,采用MTS/PES法确定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状态。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LDL可以明显刺激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绿茶多酚对LDL刺激下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P <0 .0 5 ) ,并呈现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 ,绿茶多酚可以使LDL刺激下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大部分处于G0 /G1期 ,与LDL组相比有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绿茶多酚可明显抑制LDL刺激下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7.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是传统的活血化瘀类代表药[1].其主要的活血化瘀成分为水溶性的黄色素;红花黄色素主要成分有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红花明苷A、红花明苷B及其他含量较低的成分[2],其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最高且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3]:如抑制血栓形成、抗炎、抗氧化等作用.据文献报道,羟基红花黄色素A能抑制血栓形成,对缺血性脑损伤有治疗作用[4],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试验利用LPS激活中枢神经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考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对中毒性肝纤维化防治作用的机制。方法:应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中毒性肝损伤和肝纤维化,采用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清和肝匀浆中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的含量;肝组织 V-G 染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进行胶原定量分析;用电镜观察贮脂细胞变化。结果:红花黄色素治疗组大鼠血清和肝匀浆中 HA、LN 含量及肝组织内胶原含量和贮脂细胞变化显著低于病理模型组。结论:红花黄色素能抑制贮脂细胞增殖转化及 HA、LN 的合成,减少胶原沉积,有防治四氯化碳诱发中毒性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复方七芍降压片含药血清对炎症因子及其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发高血压大鼠模型灌喂蒸馏水、复方七芍降压片和厄贝沙坦,分别制备对照血清和含药血清。使用炎症因子TNF-α、嘌呤受体P2Y6抑制剂MRS2578和含药血清对大鼠VSMC进行干预,检测不同处理下大鼠VSMC的细胞活力和细胞周期以及炎症因子IL-6、IL-1β的表达差异。结果:TNF-α可促进细胞增殖,促进IL-6和IL-1β表达;MRS2578可抑制细胞增殖,抑制IL-6和IL-1β表达;复方七芍降压片含药血清和厄贝沙坦含药血清可抑制细胞增殖,抑制IL-6和IL-1β表达。结论:复方七芍降压片含药血清能抑制炎症因子诱导的VSMC增殖,抑制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复方七芍降压片降低血压的功效可能与抑制VSMC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0.
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异常增殖是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主要病理过程之一[1],抗VSMC增殖就可有效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本实验选择陈淑长教授临床治疗早期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的有效方药温脉通,观察其对VSMC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同时测定培养液中SOD活性、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探讨该方抑制VSMC增殖、防治ASO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