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适合儿童的全鼻再造方法。方法对临床上常用的扩张后额部皮瓣法、上臂皮管法及前臂游离皮瓣法三种方法在再造鼻形态、质地、颜色及供瓣区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额部皮瓣法效果最好但时间长,上臂皮管法效果好但步骤多,体位固定困难;前臂游离皮瓣法效果尚可,损失最大。结论扩张后的额部皮瓣法是儿童全鼻再造的首选方法,上臂皮管法为备用方法,前臂游离皮瓣法为慎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毋玉玲  吕峰 《中原医刊》1999,26(4):60-61
联合额部扩张皮瓣Ⅰ期全鼻再造,是指额部放入扩张器在手术中往扩张器囊中注水及回病房后分次注水,使扩张器保持相对恒压来扩张额部软组织皮瓣行全鼻再造,比普通扩张法缩短3~7周,改变了以前鼻再造采用前臂游离皮瓣、皮管等方法,而且供皮组织的颜色和面部皮肤协调一...  相似文献   

3.
改良的意大利法全鼻再造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出更适合于临床全鼻再造的上臂皮管法。方法 一期形成上臂皮管,二期在皮管近端按备取皮瓣形状做延迟,三期离断皮管近端并行鼻下端再造,四期皮管远端断蒂,完成全鼻再造。结果 39例用此方法再造的外鼻,皮瓣血运正常,形态良好,色泽与面部基本一致。结论 改良的意大利法,是一种较传统方法更方便、更适合于临床的用上臂皮管行全鼻再造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黄建琼  周敏  吴直惠  钟艳 《西部医学》2007,19(5):996-997
目的为额部扩张皮瓣全鼻再造的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总结13例鼻缺损患者额部扩张皮瓣全鼻再造的成功护理经验。结果13例额部扩张皮瓣全鼻再造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半年以上,额部瘢痕不明显,再造鼻外观效果满意。结论良好的手术前后护理是额部扩张皮瓣全鼻再造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出更适合于临床全鼻再造的上臂皮管法。方法一期形成上臂皮管,二期在皮管近端按备取皮瓣形状做延迟,三期离断皮管近端并行鼻下端再造,四期皮管远端断蒂,完成全鼻再造。结果 39例用此方法再造的外鼻,皮瓣血运正常,形态良好,色泽与面部基本一致。结论改良的意大利法,是一种较传统方法更方便、更适合于临床的用上臂皮管行全鼻再造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应用扩张后的额部皮瓣行全鼻再造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扩张后的额部皮瓣行鼻再造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扩张术将额部皮肤扩张,转移扩张后的额部皮瓣行鼻再造术,结果:7例鼻再造手术皮瓣全部成活,鼻外形满意。结论:应用扩张后的额部皮瓣行鼻再造术方法切实可行,术后额部瘢痕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三角薄皮瓣及额部扩张皮瓣在鼻再造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于胸肩部设计皮瓣,以胸廓内动脉穿支为供血血管,转移修复鼻缺损;在额部埋置扩张器,以一侧滑车动脉为供血血管,利用扩张皮瓣行缺损鼻再造。结果13例患者术后皮瓣均成活良好,鼻外观及功能恢复,随访1~3年,鼻外观基本保持不变。结论胸三角薄皮瓣及额部扩张皮瓣均适用于鼻再造。额部扩张皮瓣鼻再造术后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8.
额部扩张皮瓣全鼻再造术血运障碍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额部扩张皮瓣全鼻再造术后血运障碍的预防措施.方法 2000年以来对18例患者应用以一侧滑车上动静脉为蒂的额部扩张皮瓣加自体肋软骨移植行全鼻再造.结果 1例皮瓣远端坏死,其余皮瓣完全存活.结论在应用以一侧滑车上动静脉为蒂的额部扩张皮瓣行全鼻再造时,一、二期手术中避免血管蒂部损伤、受压是预防皮瓣出现血运障碍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鼻部分缺损的手术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情况下鼻部分缺损的修补方法。方法介绍11例病人,男8例,女3例,平均年龄49.6岁。鼻外伤缺损8例,其中鼻翼缺损2例,鼻尖缺损3例,鼻背缺损1例,大面积缺损2例。另鼻翼基底细胞癌转前臂皮瓣修补2例,鼻背肿物切除术后鼻缺损修复1例。上述病例分别行转额部皮瓣鼻再造术,面颊二叶瓣转移修复、游离替尔氏皮瓣修复鼻尖缺损和上臂皮管修复等方法治疗。结果经临床3~7年随访,发现病人鼻修补皮瓣外形满意。以额部皮瓣和面颊二叶瓣修复色泽接近,效果佳,上臂皮管修复者色泽略白,而移植替尔皮瓣修复鼻尖色泽暗,为色素沉着所致。结论根据病人鼻缺损不同情况,选择相应修复方法,有利于病人的恢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额部带蒂皮瓣全鼻再造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在额部扩张后带蒂皮瓣行全鼻再造术的效果.方法 在前额部的软组织下埋入软组织扩张器,经过8周后将软组织用扩张器注水完成扩张,并持续4~6周.在前额上以一侧知名动脉为血管蒂设计三叶状的带蒂皮瓣,向下反转重建外鼻.结果 7块额部扩张皮瓣转移后完全存活,1例岛状皮瓣转移的患者鼻翼边缘有少许坏死,余5例患者再造鼻的外形与鼻的通气功能均良好,随访9个月至4年8个月,皮瓣无回缩,额部供区无明显瘢痕.结论 额部扩张后带蒂皮瓣为全鼻再造的理想治疗方案,带蒂转移的术式更安全可靠,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陈世强  朱习平  陈慧  覃扬达  何宁 《广西医学》2002,24(10):1553-1554
目的:介绍应用额部皮瓣进行鼻再造的体会。方法:总结8例鼻部癌术后缺损及1例鼻外伤后缺损采用额部皮瓣转移行鼻再造的手术方法。结果:9例患转移额瓣全部成活,切口I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1年,鼻外形满意,肿瘤无复发。结论:应用额部皮瓣进行鼻再造,具有操作方便,血供可靠,成活率高,效果满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额部扩张皮瓣复合肋软骨支架移植鼻再造术的效果。方法额部帽状腱膜下埋置200ml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扩张满意后,以滑车上动静脉为血管蒂设计三叶状皮瓣,取右侧第7或8肋软骨,雕刻成"L"型和倒"V"型复合鼻支架植入,皮瓣转移重建再造鼻,三期行断蒂及再造鼻修整手术。结果该手术行鼻再造修复12例,额部扩张皮瓣与移植软骨支架全部完全成活,再造鼻外形与鼻孔通气功能良好,随访一年以上,皮瓣无明显回缩,额部供皮区切口线性瘢痕小,患者满意。结论该方法对于鼻缺损患者,治疗后再造鼻形态满意,设计简便,安全可靠,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前臂游离皮瓣全鼻再造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前臂游离皮瓣应用于全鼻再造的经验。方法 应用前臂游离皮瓣进行全鼻再造 6例。结果  6例全鼻再造手术均一次完成 ,皮瓣一期成活 ,鼻外形满意。结论 前臂皮瓣全鼻再造 ,具有血管恒定 ,管径较粗大 ,供皮瓣面积大 ,吻合易于成功 ,手术一次完成 ,不造成面部或邻近供区的损伤 ,皮瓣质软 ,弹性好 ,且与面部颜色相差不十分明显等优点 ,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额部皮瓣行全鼻再造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2000年8月我院应用扩张后的额部皮瓣行全鼻再造7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光辉  张兵  刘坤  吕杨成 《四川医学》2010,31(7):900-901
目的总结前臂游离皮瓣应用于全鼻再造的经验。方法应用前臂游离皮瓣进行全鼻再造7例,桡动脉与面动脉吻合5例,与甲状腺上动脉吻合2例;头静脉与颈外静脉吻合6例,与面前静脉吻合1例。结果 7例全鼻再造手术均一次完成,除1例因皮瓣青紫行手术血肿探查并清除颈部血肿,其余无并发症发生,皮瓣一期成活,鼻外形满意。结论前臂皮瓣全鼻再造,具有血管恒定,管径较粗大,供皮瓣面积大,吻合易于成功,不造成面部或邻近供区的损伤,皮瓣质软,弹性好,且与面部颜色相差不十分明显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周柯  范飞 《重庆医学》2006,35(18):1692-1693
目的介绍对全鼻缺损尤其是中隔严重缺损的一种手术方法。方法应用面动脉为蒂的血管神经蒂岛状颊肌黏膜瓣、额部扩张皮瓣及肋软骨支架Ⅰ期修复全鼻缺损。结果2000年以来共治疗6例,术后岛状颊肌黏膜瓣及额部扩张皮瓣全部存活,鼻状态功能良好,无血肿、感染、面神经损伤及开口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岛状黏膜瓣及额部扩张皮瓣血运良好,易存活,再造鼻形态功能趋于自然.供区易于缝合,感觉功能好。  相似文献   

17.
额部岛状皮瓣修复鼻部肿瘤术后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额部岛状皮瓣进行鼻缺损修复的手术方法.方法 应用额部岛状皮瓣对10例鼻缺损患者行Ⅰ期鼻再造或修复,方法是在额旁正中皮瓣及额斜皮瓣的基础上设计额部岛状皮瓣,即以一侧滑车上动脉为蒂,皮瓣的"靴筒"部为皮瓣岛状转移的蒂部;而皮瓣的主体为越过额部的正中线直达对侧颞区的横向皮瓣,其中包括对侧滑车动脉供血区及颞浅动脉供血区.结果 术后10例患者随访6~9个月,再造鼻均获成功,鼻的外形及通气功能均良好,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额部岛状皮瓣进行的鼻再造或修复的手术方法,具有操作方便、皮瓣的血供可靠、手术可Ⅰ期完成、术后鼻外观良好等优点,是修复鼻缺损的良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改进设计额部预扩张皮瓣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皮瓣修复部位,对额前主要供血支部分结扎阻断,保留选用的轴型血管蒂,强化皮瓣扩张及延迟效应,除额正中皮瓣用于鼻再造纵向切取设计外,选用额上区皮瓣转移,供区直接闭合。应用10 例。结果 10 块额部扩张皮瓣转移完全存活,随访6 个月~7 年3 个月,修复功能形态恢复满意,供区病损小。结论 调控额部预扩张皮瓣供血及结合选用额上区皮瓣转移是增进临床修复与再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滑车上动脉蒂额部岛状皮瓣修复额、鼻及眼睑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及鼻再造的方法并总结相关经验.方法 运用扩张和非扩张的不同解剖层次、不同形状的滑车上动脉蒂额部岛状皮瓣修复额、鼻、睑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及鼻再造共32例.结果 所有病例皮瓣成活良好,其中扩张皮瓣为12例,术中面部缺损修复面积为8 mm×35 mm ~30 mm ×40 mm,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2年,平均13个月,缺损修复后局部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扩张后的额部皮瓣所获得的修复效果更佳.结论 滑车上动脉蒂额部岛状皮瓣血运良好、设计灵活,供瓣面积大,扩张后皮瓣薄、供区可拉拢缝合,是额、鼻及眼睑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的修复及鼻再造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对烧伤鼻缺损患者扩张额部正常皮肤,或额部浅表疤痕,或额部植皮后皮肤。将扩张后皮瓣行全鼻再造术14例,并有9例同期置入鼻支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