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52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临床症状、胸片及胸部CT确诊后,给予撤除免疫抑制剂、经验性抗感染药物、甲基强的松龙等治疗,同时防治继发感染,加强营养支持,必要时配合使用呼吸机.并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痰、咽拭子及血标本的检查进行病原学诊断,包括细胞分类、病理学检查及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培养等.结果: 877例肾移植患者中有76例患者出现肺炎,发生率为8.7%,其中重症肺炎52例,占68%.发热和胸闷是最常见初发症状(100%),但仅有19%的患者(10/52)具有明显的咳嗽、咳痰症状.BAL的病原体检出率为69%(31/45),血培养结合痰、咽拭子培养病原体检出率为38%(20/52).经过治疗,39例治疗有效,其中治愈34例,好转5例,死亡13例,有效率75%.结论:重症肺炎多发于肾移植术后6月以内,是危及肾移植受者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应早期应用BAL检查进行病原学诊断,及时撤除免疫抑制剂、经验性抗感染药物和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的应用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谢锋 《广东医学》2007,28(9):1538-1539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8例肾移植术后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3个月感染24例,~6个月10例,~12个月3例,12个月以上1例.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30例,其中有创通气22例,无创通气8例.治愈34例,死亡4例.结论 对于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基础护理、消毒隔离、心理护理及呼吸机辅助通气的专科护理和严密的病情观察是主要护理措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配合治疗,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肾移植术后并发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肾移植患者多在术后1~2年内并发带状疱疹,特殊型所占比例较高。全部患者均根据血环孢素A(CsA)浓度谷值和峰值适当减少CsA用量,或调整免疫抑制剂联合用药方案。临床表现为寻常型者,仅予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抗病毒;而临床表现为特殊型者,予静脉注射阿昔洛韦和丙种球蛋白。所有病例均获痊愈,治疗总有效率为100%。【结论】肾移植术后易并发带状疱疹,其病情常较重。治疗时不仅予抗病毒治疗,还相应调整免疫抑制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6例肾移植术后出现的重症肺炎。这6例重症肺炎治疗上给予停用晓悉,减少钙调素免疫抑制剂用量,一经诊断早期给予无创正压呼吸机辅助通气,应用大量激素,并针对病因应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加强支持疗法。结果6例中1例死亡,无1例发生急性排次反应。结论高热伴有呼吸困难、全胸片、CT和低氧血症等表现是诊断重症肺炎依据。调整免疫抑制剂的用量,尽早使用无创正压呼吸机辅助通气和大剂量激素,有效针对病因应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加强支持疗法是成功救治的重要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近年肾移植术后14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4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均发生于术后1~6个月内,痊愈9例,死亡5例。查出细菌感染3例,细菌合并真菌感染7例,巨细胞病毒感染3例,卡氏肺囊虫1例。【结论】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应早期重视,积极进行病原学检测,早期诊断、综合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肾移植后重症肺炎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肾移植后重症肺炎患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后呼吸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疾病预后及不良反应等。结果22例患者实施了NIPPV,19例患者初始通气成功,但其中12例患者中转气管插管有创通气;无创通气后2小时,成功无创通气患者的氧合指数(PaO2/FiO2)(189.7±64.5)mmHg较通气前(148.6±45.7)mmHg明显增高,P〈0.05,且随时间不断增加;呼吸频率(RR)、心率(FIR)、平均动脉压(MAP)也均较通气前明显改善(P〈0.05);初始接受无创通气患者病死率为57.9%,所有接受有创通气患者病死率为93.3%,总病死率为68。2%;无创通气患者中发生胃胀气3例,面部溃疡1例。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改善早期肾移植后重症肺炎患者的氧合功能,并降低病死率,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肾移植受者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资料。结果重症肺炎感染时间发生在肾移植术后52 d至5年。入ICU第1天APACHE II评分(23.9±5.7)分,氧和指数(165±50)mmHg(1 mmHg≈0.133 kPa)。CT影像学改变为两肺多发斑片磨玻璃样或絮状影7例,两肺弥漫性磨玻璃样改变4例,合并支气管充气征3例。无创机械通气成功治疗5例,死亡6例。结论规范化及个体化抗感染治疗、及时调整免疫抑制剂方案、及时合理机械通气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早期及时无创机械通气对较重的肾移植受者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史会平  张勇  何东初 《中外医疗》2011,30(18):102-102,144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26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26例肺炎患者查出检测出D群链球菌感染1例,肺炎支(衣)原体2例,铜绿假单胞菌2例,巨细胞病毒感染4例,大肠埃希菌2例,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例;组织胞浆菌感染1例,其余未明确病原体。尿培养鸟肠球菌(D群)。合并恶性肿瘤1例。感染后时间:其中肾移植术后3个月以内9例;3~6个月5例;6个月~1年4例;〉1年者8例;26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中并发低氧血症者10例,并发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9列,其中无创正压辅助通气2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者3例,因经济等其他原因中途要求出院者3例,死亡2例,其余症状缓解出院。结论肾移植术后3个月以内以及1年以上并发肺部感染最为常见,病情进展快,感染的病原体多样,病情凶险,预后较差,特别是机械通气的患者,可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死亡率较高。因此,早期诊断,经验性使用抗菌、抗病毒、抗支衣原体等治疗,并联合应用人血白蛋白及丙种球蛋白等免疫调节剂,是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进一步探讨肾移植术后21例肺部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1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主要病原体为G-杆菌、巨细胞病毒(CMv)、G 球菌.21例患者共计死亡3例,病死率为14.29%,死亡原因均为急性呼吸衰竭.结论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病程进展快,在病原菌诊断上有一定难度,因此临床应加强对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认识,做到及早的诊断和治疗,以降低病死率.一旦出现低氧血症应早期进行面罩吸氧、无创或气管插管辅助通气.  相似文献   

10.
肾移植术后CMV病治疗中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 ,CMV)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对 47例肾移植术后CMV病患者治疗中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CMV病治疗有效率 72 % ,治愈率 6 6 %。 34例 ( 72 % )患者停用了皮质激素 ,16例 ( 34% )患者环孢素减量 ,4例 ( 9% )停用全部免疫抑制剂。【结论】肾移植术后CMV病治疗中免疫抑制剂的调整应作为治疗的辅助措施之一 ,适当减少甚至停用部分或全部免疫抑制剂并不增加排斥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呼吸疾病综合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以上治疗基础上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及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6 h和24 h p H值、Pa O2和Pa CO2,以及肺功能指标均较对照组和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技术结合呼吸道护理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疗效肯定,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评价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通气治疗肾移植术后并发急性肺损伤(ALI)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6例肾移植术后合并ALI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BiPAP呼吸机治疗前后患者生命体征(呼吸、心率、血压)及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结果 49例患者经无创通气治疗后生命体征、动脉血氧分压指标显著改善。7例因病情重改用气管插管有创通气。结论 BiPAP无创通气治疗肾移植术后并发ALI能改善患者低氧血症,改善其呼吸困难症状,可显著降低对气管插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配合气管内留置吸痰管吸痰在脑血管疾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67例脑血管疾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分为A、B两组,A组32例拒绝气管插管的患者采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配合气管内留置吸痰管吸痰进行治疗,B组35例采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呼吸支持治疗1 h后氧合均得到明显改善;A组患者呼吸支持时间为(122.8±38.3)h,明显少于B组的(268.4±93.2)h;A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6.8±7.4)d,明显少于B组的(26.3±9.8)d;A组、B组死亡率分别为25.0%、22.9%,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拒绝气管插管的脑血管疾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来说,无创正压通气配合气管内留置吸痰管吸痰治疗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并调查了我院收治的22例肾移植术后合并重症肺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龄23—52岁,平均年龄36岁。术后2-4个月感染14例,4—6个月5例,6-12个月2例,12个月以上1例。22例中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8例。死亡1例。结论肺部感染是肾移植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造成肾移植受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通过临床护理体会到,对于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消毒隔离、基础护理及做好呼吸机辅助通气的专科护理和严密的病情观察是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的主要护理措施,而积极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配合大夫,促进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的早日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无创通气(NIPPV)治疗对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1998年1月-2005年12月间入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的78例肾移植术后CMV肺炎患者,根据是否接受无创通气治疗而分为非NIPPV组和NIPPV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比例、病死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对52例NIPPV组患者,比较无创通气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NIPPV组与非NIPPV组相比,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比例(30.8%比80.8%)、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32.7%比61.5%)及病死率(30.8%比57.7%)较低,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住院时间、气压伤发生率无显著差异。NIPPV组患者无创通气治疗后患者呼吸频率有所减慢,动脉血pH值逐渐降低,PaCO2水平缓慢上升,PaO2、PaO2/FiO2及SaO2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而无创通气治疗前后心率、血压的变化则无明显规律。结论NIPPV治疗能够改善肾移植术后CMV肺炎患者的低氧血症,缓解呼吸窘迫症状,降低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比例及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从而降低病死率。用无创通气治疗巨细胞病毒肺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李瑛  石理华  李辉  李静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9,18(2):120-121,124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CRRT辅助治疗13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结果,并评估其作用。【结果】早期应用CRRT治疗患者8例,治疗次数3~5次,患者痊愈。晚期应用5例,其中2例应用4~6次,痊愈。3例应用1次~2次,死亡。【结论】早期、足次应用CRRT是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有效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病人全身麻醉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将术前情况基本相同的40例全身麻醉术后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拔管后即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持续24h,其他处理与对照组相同;在术前,拔管时,拔管后05、2、8、24及48h监测动脉血气,比较术前、拔管后、24h后、48h后X线胸片及床旁肺活量的变化,观察肺部感染发生率、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出现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部分患者发生肺不张。经24h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肺活量和肺不张情况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无创正压通气对术后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病人全身麻醉术后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肺不张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肾移植患者术后并发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性肺炎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16例肾移植术后并发CMV感染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经治疗后,14例治愈,2例死亡,其中7例经普通鼻导管吸氧缺氧症状改善,4例经用无创呼吸机加压吸氧才明显改善缺氧症状,3例需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症状改善.结论 CMV感染性肺炎起病急病情重,早诊断、尽早采用综合治疗措施,是成功治疗CMV感染性肺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肾移植术后3例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对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作出总结。【结果】3例患者的原发感染部位均为肺部,其中1例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例并发鹅口疮,1例并发肝脏感染;1例在先后使用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治疗14d后死亡;另两例在使用伏立康唑、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停用免疫抑制剂以及结合手术切除局部病灶等综合治疗后取得良好效果;其中1例在肺部病灶局限后实行肺叶切除后痊愈,另1例肺部病灶好转,肝部病灶亦获得稳定。【结论】早期诊断以及综合治疗对肾移植术后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预后非常关键;伏立康唑对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周宁  吴玉林  韦小玲 《中外医疗》2009,27(12):65-66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防治经验,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并发CMV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15例均在肾移植术后2~6个月发病。均以发热、咳嗽起病,胸片检查均有间质性肺炎改变。15例患者中,血CMVPP65抗原阳性15例。治疗措施包括早期抗病毒治疗、撤减免疫抑制剂用量、适时使用机械通气、加强全身支持治疗等。结果15例患者中,治愈10例(66.6%),好转3例(20.0%),死亡2例(13.4%)。9例术后使用更昔洛韦预防CMV感染的患者,治愈6例(66.6%),好转2例(22.2%),死亡1例(11.1%)。结论肾移植术后加强CMV检测有利于CMV肺炎的早期诊断。术后积极预防CMV感染,早期采取以抗病毒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