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98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Q-TRUST临床沟通课程在急诊科员工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新入科人员为试验组,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新入科人员为对照组,每组60人共计12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集中培训,试验组采用Q-TRUST临床沟通培训,采集两组学员基本信息,培训后进行沟通理论考核,调取两组培训后2年内科室患者满意度及纠纷投诉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得出试验组培训效果评价。结果 两组学员年龄、学历等均无差异;试验组沟通理论考核成绩(84.10±5.27)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23±4.48)分(P<0.05);试验组培训后患者就医满意度得分为(97.29±1.52)分,医疗投诉例数为15例;对照组培训后患者就医满意度为(90.75±1.56)分,医疗投诉例数为24例,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Q-TRUST培训总体效果评分(9.43±0.59)分,符合需求度评分(9.35±0.80)分;表明试验组学员对Q-TRUST培训课程满意,需求评价高。如何快速建立信任得分(9.72±0.45)分,如何告知坏消息(9.58...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混合模拟技术为基础,探讨急诊医师的危重症抢救能力的现况,评估以胜任力为基础的抢救能力考核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应用高仿真模拟技术模拟实际临床危重症场景,评估急诊医师危重症临床思维及团队合作沟通能力,比较不同性别、学历、职称、培养年限和工作年限之间的差异。结果参与考核急诊医师共38名,总分为(74. 38±11. 26)分。主治医师组和住院医师组分别是:(78. 66±6. 82)分和(70. 96±12. 07)分,主治医师危重症抢救能力得分显著高于住院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2~3年组和进修医师组,分别是(71. 21±12. 28)分和(79. 63±7. 75)分,进修医师组明显高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2~3年住院医师组。工作年限1~3年组、4~10年组和≥10年组,分别为(70. 00±12. 14)分、(82. 90±6. 89)分和(76. 04±6. 45)分,工作4~10年医师组明显高于1~3年医师组(P0. 05)。结论应用混合模拟技术评价急诊住院医师和进修医师的危重症抢救能力,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培训角度改进急诊气道管理,探讨基于临床流程为导向的急诊气道管理培训模式。方法根据以病人安全为中心的临床处理原则,结合临床实际流程,设计气道管理培训课程。课程以气道管理的CHANNEL流程为主线,重点讲述人工通气和氧疗技术,快速诱导插管技术。授课过程以临床处理流程为主线,采用实物展示、视频演示和事物联系的方法进行讲解。以自由报名或定向招生开课。课后采用网络问卷的形式,收集急诊气道管理课程学员对课程的反馈意见,并进行分析。结果在全国13个城市举办了15场培训,参加学员566名。收到反馈问卷185份,单项课程内容,学员认为较难理解的部分前三位是氧疗(48人,25.9%)、CHANNEL流程讲解与演练(48人,25.9%)、快速诱导插管流程(47人,25.4%)。课后41人(22.2%)改变了急诊气道管理的工作流程,140人(75.7%)部分改变了急诊气道管理的工作流程,4人(2.2%)依然采用原来的工作流程。结论基于临床流程为导向的急诊气道管理课程符合目前临床需求,可以更好地实现临床岗位胜任力的培训。  相似文献   
5.
急诊科拥挤度变化规律研究:昼夜节律和节假日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分析急诊科患者流量和拥挤度变化规律,分析急诊科拥挤度影响因素,找寻客观评估急诊科拥挤度指标.方法 前瞻性队列观察研究,分析一家大型临床教学医院急诊科患者流量和拥挤度变化规律,观察患者流量的24h变化节律和节假日效应、政策效应.并对影响急诊科拥挤度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工作日急诊患者流量24h变化规律特征明显,患者流量高峰在20:00-22:00,低谷则在4:00-6:00,而拥挤度评分高峰和低谷滞后2h.急诊患者流量有明显周末和长假日双峰效应,急诊患者流量也受政策性因素影响.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时间段内(2 h)急诊来诊人数(B=0.027,P<0.01)、急诊床位占用率(B=5.25,P<0.01)与下一个时段急诊科拥挤度显著相关.结论 急诊医疗资源需求具有波动性的,急诊患者流量呈现周期性变化和节假日效应,决策者在着手解决急诊科拥挤问题时需要考虑这一规律.当急诊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稳定时,患者流量和急诊床位占用率是预测急诊科拥挤度重要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诊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为提高急诊患者分诊效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2月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挂号并静脉输液的22 1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生命体征、意识水平、主诉,计算休克指数(SI),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与急诊患者病死率相关的危险因素按相关强度顺序包括:血氧饱和度<92%、意识改变、呼吸窘迫、胸痛、心率>120次/min,收缩压<90 mm Hg,创伤与出血、年龄>65岁、男性、舒张压<60 mm Hg.SI和急诊患者的病死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急诊分诊需要重视的危险因素包括:生命体征异常、意识改变、胸痛、创伤与出血及高龄或男性.  相似文献   
7.
8.
正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是急危重症医学面临的重要临床问题,全球每年脓毒症患病人数超过1 900万,其中有600万患者死亡,病死率超过1/4,存活的患者中约有300万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1-3]。早期识别与恰当处理可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近年来,国内外对脓毒症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临床实践及证据不断增加,2016年美国重症医学会(SCCM)与欧洲重症医学会(ESICM)联合发布脓毒症3.0定义及诊断标准,新定义的出现及临床证据的积累都会对临床决策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前,美国心脏协会公布了“2010版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导摘要”,其中有两处较为重要的改动:心肺复苏步骤由过去公众熟知的ABC(开放气道一人工呼吸一胸外按压)调整为CAB(胸外按压一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未经急救培训的民众实施单纯胸外按压,也可提供有效的心肺复苏。  相似文献   
10.
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验证磷酸奥司他韦在自然获得流行性感冒(流感)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和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95例患者随机接受磷酸奥司他韦75mg或安慰剂治疗。结果 证实流感患者(即ITTI总体)60例,治疗组29例,对照组31例。ITTI总体治疗组疾病持续时间中位数为74.5h(95%可信区间为57.0—104.3h),对照组疾病持续时间中位数为119.0h(95%可倍区间为90.4—138.8h),两组疾病缓解率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135)。ITTI总体治疗组症状总分下降值的曲线下面积中位数为1515.2,高于对照组的1233.8,但无统计学意义(P=0.1276)。共91例可进行安全性分析,总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组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系统症状。结论 磷酸奥司他韦在流感发病后早期使用,可以明显缩短疾病的持续时间、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而且其安全性和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